第五十六章 天子忧思
书名:诸子问鼎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5262字 发布时间:2025-10-13

第五十六章 天子忧思

 

“魏国?”弟子墨渊皱起眉头,眉宇间满是忧虑,他身形清瘦,眼神锐利,此刻却难掩担忧之色,“先生,魏惠王可是出了名的好战啊!他继位以来,连年攻打周边国家,吞并了中山国、卫国的土地,如今又攻克赵国中牟城,赵军死伤惨重,邯郸危在旦夕。他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怎会轻易放弃征战,同意会盟呢?”

 

墨翟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弟子,语气坚定却不失温和:“墨渊所言不假,但你们忽略了一点——魏惠王好战,却更看重魏国的根基。他继位之初,重用公叔痤、李悝等贤臣,推行变法,兴修水利,让魏国从一个中等诸侯国一跃成为中原霸主,可见他并非只知穷兵黩武的莽夫,反而极善权衡利弊。”

 

他走到驿站外的老槐树下,伸手拂过粗糙的树皮,指尖触到沟壑纵横的纹路,仿佛摸到了天下百姓的苦难。墨翟继续说道:“只是近年来,魏国国力强盛,魏惠王的野心也随之膨胀,妄图通过战争快速吞并诸侯,却忽略了战争背后的隐患。连年征战,魏国青壮男子十之七八奔赴战场,关中平原的良田半数荒芜,去年又逢大旱,粮食减产三成,如今国库中的粮草已不足支撑五万大军半年之用;国内百姓赋税从‘什一税’涨到‘什二税’,不少农户因交不起赋税,只能变卖耕牛、逃离家乡,如今河东郡已出现流民聚集的情况,若再执意攻打邯郸,恐生民变。”

 

“我们此去安邑,便是要让他看清这一点——响应洛邑会盟,既能让魏国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又能以‘天下共主盟友’的身份,在诸侯间树立‘仁君’威信。届时,韩、赵两国感念魏国的‘仁德’,自然会依附于魏;齐、楚等国也会因魏国‘尊王攘夷’的举动,不敢轻易与之抗衡。这比单纯靠战争征服诸侯,更能稳固他的霸主地位,也更符合魏国的长远利益。”

 

弟子们闻言,纷纷点头,眼中的担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信心。秦华上前一步,躬身道:“先生所言极是!弟子这就去清点行囊,准备麦饼、肉干与水囊,明日一早便启程前往安邑!”

 

“好。”墨翟点头,目光转向身旁的两名弟子,“墨风,你去检查马匹,确保每匹马都喂足豆料与草料,马蹄也需仔细修整——前往安邑需穿越太行山余脉,山路崎岖,马匹是重中之重,绝不能出半点差错。墨渊,你去驿站周边的茶馆、酒肆打听一下魏国的近况,尤其是赵魏战事的最新进展,以及相国公叔痤的身体状况与立场。公叔痤是魏国老臣,深得魏惠王信任,若能得到他的支持,我们劝说魏惠王时,便能事半功倍。”

 

“是,先生!”墨风与墨渊齐声应道。墨风身材高大,肩宽背厚,闻言立刻转身走向马厩,步伐沉稳有力;墨渊则身形清瘦,心思缜密,拱手应下后,便提着腰间的布囊,快步朝着驿站外的街巷走去。

 

驿站的伙计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名叫周小二,见他们忙碌,连忙端来几碗温热的粗茶,笑容憨厚:“几位先生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人!这几日来往洛邑的使者不少,却少见几位这般气度的。明日一早赶路,需不需要小人帮几位准备些热乎的炊饼?刚出炉的炊饼夹着酱肉,顶饿又抗寒!”

 

墨翟拱手致谢,语气温和:“多谢小二哥好意,不必麻烦了。我们自备了干粮,明日一早简单用些便可。”

 

当晚,驿站内灯火通明,油灯的光芒摇曳不定,映得弟子们的身影在墙上忽明忽暗。众人忙碌到深夜,才将行囊收拾妥当——每个弟子的布囊中都装着十日的干粮、两皮囊清水,以及御寒的粗布短褐与疗伤的草药。墨翟还特意让弟子们带上了墨家自制的机关弩,以防途中遇到山贼或魏国士兵的刁难。

 

墨翟坐在靠窗的桌前,手中捧着周天子赐予的龙纹玉圭,借着微弱的灯光,细细摩挲着上面的龙纹。玉圭温润的触感传来,仿佛带着周室数百年的传承与期盼,也带着天下百姓对和平的渴望。他心中思绪万千——眼前仿佛浮现出洛邑明堂内,周显王那憔悴却充满期盼的面容;浮现出曹宋边境,百姓们因战争流离失所、扶老携幼逃亡的惨状;浮现出赵国中牟城,被战火摧毁的房屋与百姓的哀嚎声……

 

“先生,夜深了,该歇息了。”秦华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粟米粥走进来,轻声说道,“明日还要赶早路,需养足精神,才能应对途中的变故。”

 

墨翟接过粥碗,暖意顺着指尖蔓延至全身,驱散了深夜的寒凉。他点了点头,目光落在秦华布满血丝的眼睛上,温声道:“你也早些歇息吧。前往安邑的路,注定不会平静,魏惠王性情骄横,他的手下也多是好战之人,我们此去,怕是会遇到不少阻碍。”

 

秦华应声退下后,墨翟又静坐了片刻,才吹灭油灯,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虽身心疲惫,却久久未能入眠,脑海中反复推演着见到魏惠王后的种种说辞,以及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若是魏惠王不听劝说,甚至将他们扣押,该如何应对?若是魏国主战派大臣从中作梗,又该如何化解?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雾气尚未散尽,空气中带着几分秋日的清冷,草叶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折射着微弱的晨光。墨翟便率领弟子们收拾好行囊,牵着马匹,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洛邑驿站。

 

此时洛邑城的城门刚刚打开,守门的卫兵正是昨日那位刀疤脸,见是墨翟一行人,他眼中闪过一丝敬佩,连忙挥手放行,对着墨翟拱手道:“先生一路保重!小人在洛邑守了十年城门,见多了诸侯使者的傲慢无礼,却从未见过先生这般心怀天下的人!盼先生早日促成会盟,让天下太平,百姓不再受战火之苦!”

 

墨翟心中一暖,点头致意:“多谢军爷吉言,墨翟定当尽力。”

 

说罢,他翻身上马,一挥马鞭,清脆的鞭声划破清晨的宁静。秦华、墨风、墨渊等弟子紧随其后,马蹄踏过洛邑城外的黄土路,扬起阵阵烟尘,洛邑城的轮廓渐渐消失在视线中——周显王期盼的目光、姬明叮嘱的话语、刀疤脸卫兵的祝福,都化作了墨翟前行的动力。

 

阳光渐渐驱散雾气,金色的光芒洒在大地上,将远处的丘陵染成了温暖的橘色。墨翟勒住马,回头望了一眼洛邑的方向,眼中满是坚定——他知道,前往魏国的路,注定充满挑战。魏惠王的骄横、魏国主战派大臣的阻挠、赵国战事的紧急,都需要他一一去面对。但他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他要带着周天子的信物,带着天下百姓的期盼,去说服那位好战的魏王,去阻止一场即将蔓延的战火,去为天下和平迈出坚实的一步。

 

一行人快马加鞭,朝着魏国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像一曲坚定的战歌,朝着和平的方向前进。

 

而此时的魏国都城安邑,宫殿之内,气氛正热烈非凡。这座魏国的都城,远比洛邑繁华——城墙由巨大的青石砌成,高达三丈,墙面平整光滑,上面布满了防御用的箭孔;城内街道宽敞,商铺林立,往来的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车马声不绝于耳;宫殿更是宏伟壮丽,由青色巨石建造,朱红的梁柱上雕刻着繁复的龙纹与凤纹,屋顶覆盖着青铜瓦,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处处彰显着魏国的强盛与富庶。

 

魏惠王魏罃身着紫色龙纹朝服,端坐于宝座之上。朝服上的龙纹由金线绣成,栩栩如生,龙鳞细密,龙爪张扬;腰间系着镶有七颗美玉的玉带,每颗玉都色泽温润、质地通透;手中把玩着一枚成色极佳的和田玉佩,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云纹。他年近四十,正值春秋鼎盛之时,面容俊朗,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却因常年征战,眉宇间带着几分凌厉与傲慢;下巴上留着整齐的短须,更显威严,只是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连日的战事,以及对国内粮草短缺的隐忧,也让他心力交瘁。

 

他自继位以来,重用公叔痤、李悝等贤臣,推行“尽地力之教”,改革赋税制度,让魏国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又建立“武卒制”,打造了一支精锐的重装步兵——武卒们身披重甲,手持长戟,腰悬利剑,能日行百里,战斗力极强。凭借着强大的国力与军力,魏国先后吞并了中山国、卫国的部分土地,如今又派大将庞涓率军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的中牟城,气焰正盛。

 

“国君,大喜啊!”一名身着黑色铠甲的武将快步走进宫殿,铠甲上的铜钉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手中高举着一份用绢布写就的战报,脸上满是兴奋之色。这位武将名叫庞葱,是庞涓的堂弟,身材魁梧,面容粗犷,脸上带着一道浅浅的疤痕,是早年征战时留下的,铠甲上还沾着些许尘土与暗红的血迹,显然是刚从战场上疾驰回来。

 

他单膝跪地,双手将战报举过头顶,声音洪亮地禀报道:“国君!我军在庞涓将军的率领下,已于三日前攻克赵国的中牟城!斩杀赵军五千余人,俘虏赵军将领三人,缴获粮草两万石、兵器数千件!赵国国君已派使者向周天子求援,如今邯郸城内粮草紧缺,兵力空虚,想必过不了多久,赵国便会粮草断绝,出城投降!”

 

魏惠王闻言,嘴角露出一丝傲慢的笑容,他放下手中的玉佩,伸手接过战报,随意翻阅了几页,目光扫过上面的数字,语气轻蔑:“周天子?他不过是个寄居于洛邑的傀儡罢了,连自己的都城都守不住,还敢管魏国的闲事?赵国求援,简直是徒劳!”

 

他将战报扔在案几上,战报滑落,露出下面堆积的竹简——全是各地上报的粮草短缺、流民聚集的奏疏,只是他刻意忽略了这些隐患。魏惠王对着庞葱说道:“传令下去,让庞涓将军继续率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务必在冬季来临之前,攻占邯郸,生擒赵王,让赵国彻底臣服于魏国!届时,韩、赵、魏三国归一,寡人再挥师东进,吞并齐、鲁,南下征服楚国,定能成为天下霸主,重现当年周武王的荣光!”

 

“国君英明!”庞葱连忙躬身应道,脸上满是兴奋与崇拜,“臣这就去传达国君的命令,让庞涓将军加快进军速度,早日攻克邯郸!”说罢,他起身快步走出宫殿,铠甲摩擦着地面,发出“铿锵”的声响,回荡在空旷的大殿内。

 

魏惠王看着庞葱离去的背影,眼中满是得意与野心,他端起案几上的青铜酒爵,将杯中醇厚的美酒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却丝毫未能缓解他心中的焦虑——他虽表面傲慢,却也清楚国内的粮草已支撑不了太久,只是称霸的野心,让他不愿停下征战的脚步。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青色侍从服的少年快步走进宫殿,他身材瘦小,面容清秀,是魏惠王身边的近侍,名叫魏安。魏安年纪虽轻,却十分机灵,做事稳妥,深得魏惠王信任。他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国君,宫门外有一位自称墨家巨子墨翟的人,手持周天子的龙纹玉圭,前来拜见国君,说是奉周天子之命,前来劝说国君停止攻打赵国,前往洛邑参加诸侯会盟。”

 

魏惠王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与轻蔑,他将酒爵重重放在案几上,酒液溅出,洒在紫色的龙纹朝服上,留下深色的痕迹,却毫不在意。他冷哼一声,语气冰冷:“墨家墨翟?一个民间学派的首领,也敢来管魏国的战事?不过是个靠着‘兼爱非攻’的空话博取名声的布衣之士罢了,也配让寡人亲自接见?”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厌恶,手指紧紧攥着腰间的玉佩,指节泛白:“这些所谓的‘贤士’,只会空谈仁义道德,不知征战之利,也不明白寡人的宏图伟业!他们哪里知道,霸主之位,是靠刀剑打出来的,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让他滚!寡人没空见这种无用之人!”

 

魏安面露难色,犹豫着说道:“国君,可是……那位墨翟先生手持周天子的龙纹玉圭啊!那玉圭是周室传承数百年的信物,象征着天子权威。若是直接赶走,恐怕会落人口实,让齐、楚等诸侯说国君不敬周天子,对魏国的名声不利。毕竟,如今各国都在观望,若国君因此事被指责‘僭越’,恐怕会影响国君的霸主形象,甚至让其他诸侯联合起来对抗魏国……”

 

魏惠王皱了皱眉,手指轻轻敲击着宝座的扶手,发出“笃笃”的声响,殿内一片寂静,只有这单调的声音在回荡。他虽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却也十分在乎诸侯间的评价——他一心想成为天下霸主,自然希望得到诸侯的认可,若是因赶走一位持天子信物的使者而被指责“不敬周室”,确实对他树立霸主形象不利,甚至可能引发诸侯联军的讨伐。

 

他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冷冽,语气冷淡:“也罢,既然他拿着周天子的玉圭,便让他进来。寡人倒要看看,这个墨家巨子,有何能耐敢劝说寡人停止攻打赵国!若他说不出什么道理,寡人定要让他知道,多管闲事的下场!”

 

“是,国君!”魏安连忙应道,起身快步走出宫殿,去传唤墨翟。

 

宫殿之外,墨翟正手持龙纹玉圭,静静站立在白玉台阶下。他身着玄色短褐,虽风尘仆仆,衣摆上沾着尘土,却依旧身姿挺拔,像一株坚韧的青松;神色平静,眼神清澈而坚定,丝毫没有因宫殿的宏伟与卫兵的威严而显露半分怯意。

 

秦华站在他身后,目光警惕地打量着宫殿外的卫兵——魏国宫殿的卫兵个个身材魁梧,身着精良的青铜铠甲,手持长戟,腰悬利剑,神色肃穆,站姿整齐,显然是精锐的宫廷卫队。秦华悄悄握住了腰间的青铜短刀,指节微微用力,心中暗自警惕:若魏惠王发难,他便是拼了性命,也要护着先生安全离开。

 

墨翟能隐约听到殿内传来的兴奋欢呼声,以及魏惠王那傲慢的话语,心中清楚,一场关乎赵国存亡、关乎天下和平的交锋,即将在这座宫殿内展开。他轻轻抚摸着手中的龙纹玉圭,感受着玉圭的温润,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无论魏惠王如何骄横,他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劝说魏惠王罢兵休战,为天下百姓争取一丝和平的希望。

 

不多时,魏安快步走了出来,他额头上带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对着墨翟躬身道:“墨翟先生,国君请您入殿。请随我来。”

 

墨翟点头,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短褐,将龙纹玉圭举在胸前,迈步朝着宫殿内走去。阳光透过宫殿的朱红大门,洒在他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仿佛一道坚定的光,照亮了这座充满野心与战火气息的宫殿。

 

他知道,这场交锋,不仅是他与魏惠王的较量,更是“非攻”之道与战争野心的较量。他必须赢,为了赵国的百姓,为了天下的太平,也为了心中那不曾动摇的信念。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诸子问鼎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