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透过落地窗,在“拾光设计工作室”的地板上洒下成片的暖金。罗兰正趴在画架前改设计稿,笔尖蘸着浅黄的颜料,在“老巷改造”的图纸上添了几笔——巷口的老槐树下,她加了个小小的石凳,石凳上摆着个搪瓷杯,杯沿画着朵褪色的蓝花,像极了奶奶家那只旧杯子。
工作室的门被推开,风铃叮当作响,苏晓抱着个快递箱走进来,额角带着薄汗:“罗兰!你的‘城市烟火’系列获奖证书到了!国内软装设计金奖,官方刚寄过来的!”
罗兰猛地抬起头,颜料蹭在脸颊上也没察觉。她跑过去,看着苏晓拆开箱子,里面躺着烫金的证书,封面印着“年度最佳新锐设计师”,照片上的她穿着米白色西装,笑容明亮,眼底是久违的光——那是三个月前参加颁奖礼时拍的,现在想起来,手心还会发烫。
颁奖礼那天,她穿了件自己设计的连衣裙,裙摆上绣着细碎的“城市烟火”图案:老巷的灯、晾衣绳上的蓝布衫、窗台的多肉。站在领奖台上,聚光灯落在身上,她看着台下的苏晓,突然想起半年前那个暴雨夜——她从林子寒的公寓逃出来,浑身湿透地坐在出租车里,是苏晓打了十几个电话,最后在老街区的路口找到她,把她带回自己家,煮了碗姜汤,说“别怕,以后有我”。
“我要感谢一个人。”当时她握着话筒,声音有些发颤,却异常坚定,“她让我明白,真正的爱不是把你放进黄金鸟笼,而是陪你一起飞向想去的天空。谢谢苏晓,谢谢她在我弄丢自己的时候,把我找了回来。”
台下的苏晓笑着鼓掌,眼眶却红了。现在想起那一幕,苏晓还会调侃她:“你当时说那话的时候,我还以为你要当场哭出来,结果硬是憋回去了,够能装的啊。”
“哪有装,”罗兰接过证书,指尖划过烫金的字,“那时候我就想,以后再也不能哭了,要好好做设计,好好过日子。”
工作室的墙上挂着她们接的第一个项目——老街区改造的实景图:巷口的老槐树还在,树下的石凳坐着下棋的老人;废弃的报刊亭改成了书架,窗台上的太阳花开得正艳;路灯用了罗兰设计的复古玻璃罩,晚上亮起来,像挂在巷子里的月亮。照片旁边,贴着大学时两人在设计课本上的涂鸦:一个画了埃菲尔铁塔,一个画了米兰大教堂,旁边写着“毕业一起去”。
“对了,老街区的居民送了面锦旗过来,说要谢谢你设计的‘记忆墙’。”苏晓指着墙角的锦旗,上面写着“用设计留住烟火,用温暖点亮老巷”,“下午他们还会来送水果,你可得好好跟人家聊聊。”
“知道啦。”罗兰笑着点头,转身回到画架前,继续改设计稿。阳光落在她的发梢,染成浅金色,她握着画笔的手稳定而有力,再也没有了过去的犹豫和怯懦。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罗兰点开,瞳孔微微一缩——发件人是林子寒。
“罗兰,我和林薇分了,她根本没怀孕,就是骗我的。公司的项目也黄了,客户听说了我的事,都不愿意跟我合作。我知道错了,以前是我太自私,太控制你,我不该干涉你的梦想,不该背叛你。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想重新开始,我会改的。”
短信很长,密密麻麻的字,像他过去那些“为你好”的借口。罗兰看着屏幕,没有愤怒,也没有委屈,只觉得一阵平静——像看到一个陌生人在诉说与自己无关的故事。
她想起最后一次见林子寒的那个暴雨夜,他崩溃的样子,他苍白的脸,还有他说“你会后悔的”。可她没有后悔,离开他之后,她租过漏雨的出租屋,熬夜改方案到凌晨,被客户刁难到偷偷掉眼泪,可每一次克服困难,她都觉得自己离“真正的自己”更近了一步。
罗兰手指动了动,没有回复,直接删掉了短信,把手机调成静音,扔回口袋里。她低头看着画架上的设计稿——上面画着一家咖啡馆,窗外下着雨,靠窗的位置坐着个女孩,手里捧着本诗集,旁边放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画稿的右下角,她写了一行小字:“每一场雨,都会带来新的光。”
这是她新接的项目——一家社区咖啡馆,客户希望“有生活的温度,能让人想起温暖的回忆”。罗兰想到了初遇的那个雨夜,想到了自己曾经的迷茫,也想到了现在的新生。她要用设计,把这份“雨后见光”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端,林薇拖着行李箱,站在高铁站的候车厅里。
她手里攥着一张银行卡,里面是林子寒给的五万块分手费——林子寒发现她没怀孕后,彻底翻了脸,把她赶出了公寓,说“你别再出现在我面前,否则我对你不客气”。林薇没敢再纠缠,她知道林子寒现在一无所有,再耗下去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干脆拿着钱,买了回老家的高铁票。
手机里还存着和林子寒的聊天记录,还有那段录音,可她再也没勇气打开。她以为自己能靠着算计得到想要的一切,却没想到,最后只换来一场空。候车厅的广播响起,提醒乘客检票,林薇深吸一口气,拉着行李箱走向检票口——她决定回老家找份正经工作,再也不做这种“不劳而获”的梦了。
夕阳西下时,老街区的居民果然来了,拎着一篮新鲜的草莓和樱桃,围着罗兰和苏晓说“谢谢你们把巷子改得这么好”“晚上亮着灯,走夜路也不怕了”。罗兰笑着收下水果,和他们聊起巷子的往事,聊起下一步的改造计划——要在巷尾加个儿童游乐区,给孩子们做个涂鸦墙。
天色渐暗,巷口的路灯亮了起来,暖黄色的光洒在石板路上,映着居民们的笑脸。苏晓碰了碰罗兰的胳膊,指着远处的晚霞:“你看,今天的晚霞好好看,像不像我们大学时在操场看的那次?”
罗兰抬头,天边的晚霞染成了橘红色,像打翻了的颜料盘。她笑着点头,心里突然充满了感激——感激苏晓的陪伴,感激自己的坚持,也感激那场暴雨,那场让她彻底清醒的暴雨。
“对了,”苏晓突然说,“米兰设计周明年的邀请函,我帮我们俩都申请了,说不定能去呢。”
罗兰的眼睛亮了起来,像看到了星星:“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苏晓笑着说,“我们大学时的梦想,总得实现啊。”
罗兰用力点头,看着巷口的灯光,看着身边的苏晓,看着自己手里的设计稿,突然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那些过去的伤痛,那些曾经的迷茫,都成了她成长的养分,让她在雨后的阳光里,开出了更美的花。
晚风拂过,带着老槐树的清香,吹动了工作室的风铃,叮当作响,像一首温柔的歌,唱着关于新生,关于希望,关于雨后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