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土法制作黑火药与炸药包
书名:系统逼我成战神 作者:听风始羽 本章字数:2524字 发布时间:2025-10-13

朔风城西北三十里外出现的北狄游骑,如同一根无形的鞭子,狠狠抽在了每一个守城将士的心上,更让秘密基地内的“神机班”成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

试验阶段结束,他们必须在敌人兵临城下之前,拿出足够数量、稳定可靠的实战武器!

林烨下达了死命令: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不惜一切代价,加快黑火药与炸药包的制作速度!整个“神机班”连同胡老汉、吴铁匠及其助手,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械,围绕着那危险的黑色粉末,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土法量产。

原料的采集与提纯,是第一步,也是最繁琐的一步。

· 硝石(硝酸钾): 这是火药的灵魂,也是获取最困难的一环。朔风城库存的药用硝石很快耗尽。林烨立刻想到了系统知识中提到的“土法取硝”——从老旧墙根、厕所、牲畜圈等富含有机物分解物的土壤中提取。他派出刘黑子带领几名机灵的“神机班”队员,携带木桶和铲子,在城内废弃的院落、墙角,小心翼翼地刮取那些泛白的“硝土”。

取回的硝土被倒入大木桶中,加水反复浸泡、搅拌,利用硝溶于水的特性,将可溶性杂质与硝初步分离。

得到的浑浊硝水被转移到巨大的铁锅中,铁锅是由吴铁匠紧急改造成的,架在火上缓缓加热蒸发。这是一个极其需要耐心的过程,火候必须控制得当,既要蒸发水分,又不能使锅底的硝因过热而分解或燃烧。

胡老汉凭借多年处理烟火材料的经验,小心翼翼地掌控着火候。

当水分蒸发大半,锅底开始析出白色或淡黄色的晶体时,便进行第一次粗结晶。

将这些晶体取出,再次溶解于少量热水中,进行重结晶,以去除更多的杂质。反复两到三次,才能得到纯度相对较高、颜色更白的硝石结晶。最后,将这些结晶放在干净的麻布上,利用地窖的阴凉环境自然晾干,再用药碾仔细研磨成细腻的白色粉末。

整个过程耗时费力,产出率极低,往往数十斤硝土,最终只能得到寥寥数斤可用的硝粉。

· 硫磺: 相对容易获取。狄人留下的药用硫磺块还有一些库存。将其砸成小块,放入陶罐中,置于火上间接加热(隔水或沙浴),硫磺熔化后,浮在上层的杂质被小心撇去,下层的液态硫磺倒入冷水中快速冷却,便会形成纯度较高的黄色硫磺块。同样研磨成极其细腻的黄色粉末。林烨反复强调,硫磺粉研磨时必须单独进行,绝不能与硝石或木炭混合,且要远离火源。

· 木炭: 来源最为广泛。选用质地疏松、燃烧均匀的柳木或杨木,在密闭的土窑中低温闷烧,得到最佳的木炭。取出后,同样用药碾或石磨,研磨成漆黑如墨、极其轻细的炭粉。研磨过程也需单独进行,防止意外。

接下来,是最为关键,也最为危险的环节——混合。

混合工作被安排在地窖最宽敞、地面经过清理夯实、且准备了数桶沙土和水用于应急的区域进行。参与混合的只有林烨、胡老汉和刘黑子等最核心的几人。

混合过程,与其说是制作,不如说是一场庄严而危险的仪式。

1. 准备: 清除场内所有无关物品,检查所有人未携带铁器、火石,甚至要求脱下可能产生静电的毛皮衣物。用潮湿的麻布擦拭木质操作台。

2. 称量: 使用极其简陋的小秤,严格按照林烨确定的“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最佳实战配比(约75%硝石,10%硫磺,15%木炭),精确称量出三堆粉末。每一次称量都需两人核对,确保万无一失。

3. 混合: 这是最考验技巧和胆量的步骤。先将称量好的硝石粉倒在木质托盘上,薄薄铺开。然后,极其缓慢、均匀地撒入硫磺粉,同时用干燥的木质或牛骨铲,以极其轻柔的动作,如同和面般,由外向内、由上向下地反复抄拌,确保两种粉末初步混合均匀。这个过程中,动作必须轻、慢,避免任何剧烈的摩擦、撞击或扬起粉尘。

4. 加入木炭: 将初步混合的硝硫粉末中间扒出一个凹坑,将称量好的木炭粉轻轻倒入凹坑中。然后,用同样轻柔到极致的手法,将周围的硝硫混合物一点点覆盖在炭粉上,再开始新一轮的、更加小心的抄拌。直到所有粉末呈现出均匀的灰黑色,没有任何明显的色块为止。

5. 过筛: 为了得到更均匀、燃烧更迅猛的火药,林烨指导他们用极其细密的丝绸绷在木框上,制成简易筛子,将混合好的火药轻轻筛一遍,去除可能结团的大颗粒。这个过程更是屏息凝神,生怕一点静电或摩擦就引发灾难。

每一次混合完成的火药,都会被立刻用厚油纸分包,每包一斤,密封好,迅速转移至专门存放火药的、铺有干沙的隔离小窖内。整个混合过程,所有人都紧绷着神经,额头上布满细密的冷汗,直到火药被安全送走,才会长长松一口气。

最后,是炸药包的封装。

封装工作由刘黑子带领几名手最稳的“神机班”队员负责。

1. 选择容器: 优先使用搜刮来的小陶罐,约拳头大小,密封性好,爆炸后破片多。其次是厚实的皮革袋,用油浸泡增强防水,再用麻绳紧紧捆扎。最次是使用多层厚油纸紧密包裹,外部再涂刷一层融化的蜡油防水。

2. 填充火药: 将分装好的一斤或两斤火药包,小心地倒入容器中,轻轻墩实,但绝不能用力挤压。

3. 安装药捻: 这是技术活。使用预先卷制好的、中间带有微量火药芯的麻纸药捻。在容器盖子或封口处钻一小孔,将药捻插入,确保与内部火药紧密接触。然后用融化的松脂混合黏土,将孔洞周围死死封住,确保密封且牢固。药捻的长度根据使用需求而定,从瞬息即至的短捻到可延迟数十息的长捻不等。

4. 外部处理: 为了增加杀伤力,吴铁匠还带着人打造了一些小铁钉、碎铁片。在封装好的炸药包外部,用麻绳密密麻麻地捆绑上这些金属破片。一个简陋但致命的“土制炸弹”便宣告完成。

时间在高度紧张和重复的劳动中飞速流逝。地窖内,堆积起来的、包裹严实的炸药包逐渐增多,达到了二十余个。旁边,还摆放着十几根吴铁匠精心打制的、带有简易木托和点火孔的“突火枪”铁管原型,只待进一步测试。

每个人都疲惫不堪,眼睛里布满血丝,手上沾满了黑灰和黏土。但看着这些凝聚了他们心血与风险的“杰作”,一种混杂着恐惧与期待的复杂情绪在众人心中蔓延。

就在这时,王奎派出的骑兵再次传来急报:那支两百人的狄兵游骑,已行进至朔风城西北十里,似乎察觉到了城头的异常,停了下来,正在观望,并派出了少量斥候向前试探!

“来了……”林烨深吸一口气,地窖内阴冷的空气带着硝磺的刺鼻气味涌入肺腑。他看向那堆码放整齐的炸药包,目光冰冷。

“刘黑子!”

“在!”

“带上五个炸药包,挑燃得最快的药捻!再选五个胆大手稳的弟兄,拿上那几支装好药和铁砂的‘突火枪’!”

“随我上城!”

“让狄狗听听,咱们这‘土法子’弄出来的动静!”

土法制作的黑火药与炸药包,即将迎来它们的首次死亡奏鸣曲。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系统逼我成战神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