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市冠的“滑铁卢”
日光透过百叶窗,在棋盘上切出明暗交错的格子。赵昭明指尖摩挲着那枚缺角的“士”——这是老王头留给他的念想,木纹里好像还藏着老头常说的话:“棋上的‘士’护帅,就像人心里得有根秤,知道哪步能冲,哪步得停。”此刻这枚棋子却像块烙铁,烫得他手心发紧,连呼吸都带着几分滞涩。
半个月前,他就是在这里捧起市冠奖杯的。当时台下掌声雷动,奖杯的金属光泽晃得他眼晕,竟真以为“市冠”就是棋途的山顶,直到今天,来自省城的棋手何立坐在对面。对方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袖口还缝着圈浅灰补丁,指尖夹着棋子笑说“讨教两局”时,赵昭明才瞥见他虎口处有道浅疤——和老王头教他握棋时,指节上那道被棋盘木刺划的旧伤,竟有几分相似。
开局的棋子落得干脆。赵昭明抬手架起中炮,马跳河口,车出直路,两步棋就把红车挺过楚河——这是他最拿手的中炮过河车开局,市赛里靠这套“一冲到底”的棋路,他斩落了六个对手,连决赛那场胶着战,也是靠“比谁更敢弃子”赢下来的。那时他总觉得,下棋跟打架一样,拳头够硬就不怕赢不了,却忘了老王头曾说“棋场不是战场,猛冲的是卒子,会算的才是棋手”。
他抬眼扫过何立的棋盘,等着对方走最常见的屏风马应对,却见何立不急不躁跳左马,挺七路卒,出车后,竟反手挺了步三路卒。“这是……要走鸳鸯炮?”赵昭明心里咯噔一下,这布局他只在《梅花谱》的边角里见过,市赛里从没人用——毕竟对习惯了“猛冲”的棋手来说,这种“把炮藏在士角当盾牌”的走法,实在太“慢”了。何立落子间,忽然轻声念了句:“炮隐士角藏锋芒,车守肋道待风扬”,赵昭明没细品,只当是对手随口吟的戏语。
没等他细想,何立已补象固防,像给棋盘裹了层软甲,避开他平炮打卒的念头。赵昭明按老套路出左马、亮左车,还把左车直接推到黑方兵线,想复刻市赛里双车压制的胜局。可何立只是淡淡一笑,先把左炮退到士角,又起右横车护着肋道,那两枚黑炮像藏在暗处的猎手,不主动出击,却把红车的路封得严严实实。赵昭明第一次发现,原来进攻也会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有力没处使,更懂了“光有矛尖戳不破盾,没了后盾矛先折”的道理。
台下的窃窃私语像蚊子似的钻进耳朵,“这就是市冠?”“怎么被压着打?”的碎话让他脸发烫。他盯着棋盘反复扫过,突然瞥见黑方中路孤零零的卒子——像块送上门的肥肉,要是能炮击中卒,说不定能打乱对方阵脚!他咬咬牙,指尖的红炮顿在半空,棋盘上的阳光刚好落在炮身上,红漆反光晃得他眼晕。他没看见何立嘴角那抹极淡的笑,也没注意桌沿的左手正无意识攥紧缺角“士”,木刺扎进掌心都没察觉,只管不管不顾把中炮推了过去。
“急了。”何立轻声说,抬手补了个士。这一步看似普通,却像道闸门,断了红炮的退路。赵昭明这才惊觉自己的炮成了孤军,就像一个士兵冲得太靠前,回头才发现队友全没跟上。他慌忙把炮往回撤,想找机会脱身,可何立没给余地:跳左马形成双马护宫,进炮封死红车,又趁他跳马解封的空档,把炮平到七路,炮口直对着红方的相。
“补相!”赵昭明下意识抬手,刚落子就想抽回手——何立的横车早已占了肋道,跟着就进车贴到帅旁,像把刀架在脖子上,牢牢牵制住他的炮。这一刻他才懂,老王头说的“棋怕脱根”不是假话,他的进攻没了防守托底,就像没了根的树,风一吹就晃。
黑马跳过河的瞬间,棋室里突然静了。窗外的蝉鸣、台下的私语都像被掐断,赵昭明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咚咚”撞着耳膜。何立的马一口咬掉他的相,他盯着空了的相位,突然想起老王头教他摆棋时说的“相是帅的伞,士是帅的墙”,现在这把伞碎了,墙也快塌了。何立此时又落一子,慢悠悠续上之前的句子:“马踏相位破伞阵,炮指九宫卸士墙”,话音落时,棋子已在棋盘上定了局。
九宫门户大开,何立的炮紧跟着进了三步,直打红仕。赵昭明只能出帅躲车,何立落子的动作很轻,手指却在棋盘上顿了半秒——他指尖擦过棋盘木纹时,动作慢得像在摸什么珍贵物件,和老王头当年摸那副旧象棋的模样,几乎重合。赵昭明的手悬在棋盒上方,指尖碰着红炮却没敢动:退炮护帅,会被黑车抽杀;进帅躲马,黑炮又在仕角等着。他僵了几秒,终于抬手把红帅往回挪了挪,何立随即平炮打兵,炮口对着红方底线,再无翻盘余地。
棋子落在棋盘上的脆响,此刻像重锤砸在赵昭明心上。何立收拾棋子时,指腹蹭过那枚缺角“士”,忽然说:“王师傅当年总说,你是块下棋的料,就是太急——他教我躲子那招时,也总拿你当例子,说‘得等这小子把炮送上门,才知道盾比矛管用’。”
赵昭明猛地抬头,何立虎口的疤在阳光下格外清晰:“我是老王头的远房徒弟,他走前还惦记着,怕你拿了市冠就飘了,特意让我来跟你下这局。”
老王头的声音突然在耳边清晰起来,赵昭明攥着缺角“士”的手更紧了,掌心的木刺还在疼,却让他格外清醒——那座市冠奖杯,从来不是终点,只是他用“猛冲”撞开的一道虚掩的门。门后真正的棋途,需要的不是一味往前的锐气,而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底气。他第一次看清,自己要走的路,比想象中长得多,也难得多。
多年以后流传一则棋局中炮过河车对鸳鸯炮疑似是赵昭明与何立的此盘对弈。
红方:赵昭明;黑方:何立
1. 炮二平五 马8进7
2. 马二进三 卒7进1
3. 车一平二 车9平8
4. 车二进六 卒3进1 (黑方挺3卒,为鸳鸯炮布局做准备,主流应法)
5. 炮八平七 象3进5 (黑方补象固防,避免红方炮七进四打卒)
6. 马八进九 炮8退1 (黑方退左炮藏士角,鸳鸯炮核心走法,准备平炮兑车)
7. 车九平八 车1进2 (黑方起右横车,护肋道+支援左翼,完善防守体系)
8. 车八进六 炮8平2 (黑方平炮兑车,化解红方双车过河的压制,实战常用)
9. 车二进三 马7退8 (红方被迫兑车,黑方退马保留子力,简化局面)
10. 兵三进一 卒7进1 (红方挺兵活马,黑方冲卒吃兵,打开左翼通路)
…………
(红车退防,黑方进炮封车,反制红方左翼)
15. 马九进八 炮2平7 (红方跳马解封,黑方平炮打相,直击红方中路弱点)
16. 相三进五 车1平4 (红方补相护宫,黑方横车占肋,准备进车捉炮)
17. 仕四进五 车4进6 (红方补仕稳固,黑方进车贴帅,牵制红炮)
18. 炮七平六 马3进5 (红方平炮护肋,黑方跳马踩炮,发起反击)
19. 炮五平六 马5进7 (红方叠炮护肋,黑方马踩相,撕开红方防线)
20. 帅五平四 炮7进3 (红方出帅躲车,黑方进炮打仕,扩大优势)
21. 帅四进一 车4退1 (红帅上移,黑方退车捉炮,形成“车炮抽杀”之势)
22. 炮六退一 马7进8 (红方退炮护帅,黑方跳马卧槽,锁定胜局)
23. 帅四退一 炮7平9 (红帅回位,黑方平炮打兵,红方无解,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