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晋地博弈,暗流汹涌
书名:晚明风云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4564字 发布时间:2025-10-13

第三十一章 晋地博弈,暗流汹涌

 

顺治元年(1644年)冬,太原城被一场绵密的冷雪裹住,铅灰色的天空压得极低,雪花落在藩王府的青瓦上,积起薄薄一层白霜,连空气里都浸着刺骨的寒意。府内书房的烛火摇曳不定,将吴三桂挺拔的身影拉得颀长,他立于窗前,玄色锦袍上绣着的暗纹在火光中若隐若现,腰间那柄断水刀的刀柄被摩挲得发亮,指节因用力攥着窗棂而泛白。

 

窗外的雪越下越密,赵大三顶着一身风雪匆匆进来,青布棉袍上沾着的雪粒一进门就化成了水,他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将军!西安急报!李自成已命田见秀为先锋,带三万精锐往汾州去了,预计三日后便到!他自己领着七万主力,后头跟着刘芳亮、李过两员大将,正朝着太原赶来!”

 

吴三桂转过身,接过密报。信纸因赵大三的急促而微微发颤,上面的字迹潦草却清晰,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砸在他的心上。他指尖划过“田见秀”三个字,眸色沉了沉——这田见秀是李自成麾下的“老八队”出身,论资历比刘宗敏还深,虽生得白面无须,看着温文,打起仗来却极稳,最擅打消耗战,麾下三万兵更是从陕西旧部里挑的悍卒,个个能征善战。

 

“阿济格那边呢?”吴三桂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没动静!”赵大三抬头,脸上满是愤懑,“末将派去的人回来说,八旗兵的营寨里天天吹角练操,可就是不出兵。去问阿济格,他只说‘没摄政王的令,不敢动’,还让咱们自己想办法!”

 

吴三桂冷笑一声,唇角勾起一抹寒意。阿济格的心思,他怎会不知?这满洲亲王生得虎背熊腰,脸上一道刀疤从眉骨划到下颌,平日里总是斜着眼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此刻必定正躲在营里看他的笑话,等着他和李自成拼得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

 

“将军,不能等了!”张勇不知何时也来了,他一身铠甲未卸,甲叶上还沾着早前巡查城防时的雪泥,浓眉拧成一团,“汾州就五千守军,田见秀三万大军一到,根本顶不住!末将请命,带一万铁骑去支援汾州,定守住那道门户!”

 

吴三桂看着张勇——这位副将生得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常年征战让他脸上添了不少风霜,此刻眼中满是急切,握着长枪的手都在微微用力。他沉默片刻,缓缓摇头:“一万兵可以,但你记住,只守不攻,拖延时间就好。太原城不能没有兵力,阿济格在这儿虎视眈眈,我若是把主力都调走,他定会趁机夺权。”

 

“末将明白!”张勇躬身领命,转身大步离去,甲叶碰撞的“哐当”声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

 

张勇走后,书房里只剩下烛火跳动的声音。吴三桂坐在梨花木椅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上面摊着山西的地图,汾州府的位置被红笔圈了出来,像一颗悬在太原心口的刺。他知道,田见秀不好对付,张勇虽勇,可一万对三万,还是精锐对精锐,胜算实在渺茫。

 

就在这时,门帘被轻轻掀开,一股暖香随着脚步声飘进来。陈圆圆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姜汤,素白的手指托着青瓷碗底,鬓边插着一支素银簪,淡青色的襦裙衬得她面色愈发白皙。她将碗放在案上,见吴三桂眉头紧锁,便伸手轻轻按在他的肩头,声音柔得像雪:“夜深了,喝碗姜汤暖暖身子吧,别冻着了。”

 

吴三桂抬头,看着陈圆圆眼中的心疼,心中一软,伸手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很暖,像一团小火,驱散了些许寒意。“圆圆,”他轻声道,“让你跟着我,受苦了。这乱世,连个安稳日子都给不了你。”

 

陈圆圆摇摇头,指尖轻轻摩挲着他的手背,柔声道:“我不怕苦,只要能在你身边,就够了。你也别太急,事情总会有办法的。”她顿了顿,看着他眼底的疲惫,又道,“南明的使者还在偏院等着,你打算怎么办?”

 

吴三桂沉默了。南明使者左懋第是昨日深夜被张勇悄悄接进来的,那人穿着一身藏青色儒衫,颔下留着三缕长须,看着文质彬彬,说起话来却极有分量,句句都在劝他反清复明,还许了他“平西伯”的爵位,承诺让他总领北方军务。

 

“你觉得,我该答应他吗?”吴三桂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迷茫。

 

陈圆圆坐在他身边,手指轻轻拢了拢鬓边的碎发,认真道:“南明虽说是大明正统,可弘光帝耽于享乐,马士英、阮大铖之流把持朝政,朝堂上争权夺利,哪里有半点复国的样子?你若是反清,他们未必会真的帮你,反而会把你推到最前面,当挡箭牌。”

 

她看着吴三桂的眼睛,继续道:“可大清这边,多尔衮虽猜忌你,阿济格也处处打压,但至少有兵力支撑。你守住山西,立下战功,他们便不敢轻易动你。等你有了足够的实力,将来的路,才能自己选。”

 

吴三桂静静听着,心中的迷雾渐渐散去。陈圆圆说得对,南明不过是扶不起的阿斗,不值得他赌上关宁铁骑的性命。他站起身,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回信,字迹遒劲有力:“赵大三!”

 

“末将在!”赵大三立刻进来,躬身听令。

 

“把这封信交给左懋第,亲自送他出城,让他回南明复命。就说我吴三桂已归大清,绝无反意,让他们不必再费心思了。”吴三桂将信递过去,语气斩钉截铁。

 

“是!”赵大三接过信,转身离去。

 

送走左懋第,吴三桂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雪渐渐小了,天边露出一丝微亮。明日,该去见阿济格了。

 

次日清晨,雪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太原城的城墙上,映得积雪闪闪发光。吴三桂穿着一身青色朝服,带着两名亲兵,骑马前往阿济格的营寨。营寨外,八旗兵穿着明黄色的铠甲,手持长枪,站姿挺拔,见了吴三桂,也只是冷冷地瞥了一眼,丝毫没有放行的意思。

 

“去通报你们亲王,平西王吴三桂求见!”亲兵上前,高声说道。

 

过了许久,才有一名披甲校尉出来,面无表情地说:“亲王说了,请平西王进去。”

 

吴三桂跟着校尉走进营寨,只见营地里旌旗招展,八旗兵正在操练,呐喊声震天动地。阿济格的大帐前,挂着一面绣着狼图腾的大旗,帐内温暖如春,燃着上好的银霜炭。

 

阿济格斜倚在虎皮椅上,身上穿着一件明黄色的锦袍,腰间系着玉带,手里把玩着一只羊脂玉扳指,见吴三桂进来,眼皮都没抬一下,语气冷淡:“平西王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吴三桂躬身行礼,沉声道:“亲王,李自成已率十万大军犯境,先锋田见秀带三万兵往汾州去了,三日后便到。汾州若是失守,太原危在旦夕,恳请亲王出兵相助!”

 

阿济格终于抬起头,那双三角眼里满是嘲讽,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出兵?本王倒是想出兵,可摄政王没下令,本王若是擅自行动,掉了脑袋谁负责?平西王,你是大清的官,这点规矩都不懂吗?”

 

吴三桂心中怒火中烧,手指攥得发白,却依旧强压着怒气,沉声道:“亲王,事态紧急!等摄政王的旨意到了,汾州早已失守!只要亲王肯出兵,末将愿将山西的户籍、粮秣、军械账目,全部交给亲王掌管!”

 

阿济格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他坐直身子,盯着吴三桂,语气带着一丝怀疑:“你说的是真的?只要本王出兵,你就把账目交出来?”

 

“绝无虚言!”吴三桂坚定地说。

 

阿济格沉思片刻,猛地一拍案几,大声道:“好!本王信你一次!谭泰!”

 

“末将在!”一名身材高大的满洲将领立刻进来,单膝跪地。

 

“你带两万八旗兵,跟着平西王去汾州,支援张勇!”阿济格下令道。

 

“遵令!”谭泰领命,起身站在一旁。

 

吴三桂心中一喜,连忙躬身行礼:“多谢亲王!末将定不会让亲王失望!”

 

离开营寨,吴三桂立刻与谭泰汇合,带着一万关宁铁骑和两万八旗兵,朝着汾州府疾驰而去。马蹄踏过积雪,溅起一片片雪雾,队伍像一条黑色的长龙,在白茫茫的大地上延伸。

 

此时的汾州府,早已乱作一团。百姓们背着包袱,扶老携幼,想要逃出城去,城门处挤得水泄不通。张勇率领一万铁骑赶到后,立刻下令关闭城门,命士兵们在城墙上增设箭楼,囤积滚木礌石,又在城墙外挖掘深壕,灌满冰水,结起一层薄冰。

 

“都别慌!”张勇站在城楼上,高声喊道,“有我关宁铁骑在,定能守住汾州!大家都回家去,安心待着,不要乱!”他声音洪亮,带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百姓们渐渐安静下来,慢慢散去。

 

三日后,田见秀率领三万大军抵达汾州城下。他骑着一匹白马,身穿银甲,面白无须,手里拿着一把折扇,看着温文尔雅,眼神却极冷。他身后,刘芳亮和李过两员大将紧随其后——刘芳亮生得浓眉大眼,身材魁梧,手持一柄大刀;李过则面色黝黑,眼神锐利,腰间别着一把短剑。

 

“张将军,”田见秀勒住马,对着城楼上的张勇喊道,声音平静却带着威慑力,“你我素无仇怨,何必为吴三桂卖命?李自成大王率领十万大军,山西早晚都是我们的。你若开城投降,大王定会重用你;若是顽抗,城破之日,汾州上下,一个不留!”

 

张勇手持长枪,怒目而视:“田见秀!休要胡说!我关宁铁骑世代忠勇,岂会投降你等反贼!想要攻城,先过我这一关!”

 

田见秀冷笑一声,收起折扇,语气变冷:“冥顽不灵!传令下去,架云梯,填壕沟,攻城!”

 

随着他一声令下,大顺军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一部分士兵推着冲车,拿着木板,朝着深壕冲去,试图填平壕沟;另一部分士兵扛着云梯,跟在后面,准备攀爬城墙。城墙上的关宁铁骑立刻射出密集的箭矢,滚木礌石纷纷落下,大顺军士兵们惨叫着倒下,鲜血染红了城墙下的积雪。

 

田见秀站在阵前,面色平静地指挥着士兵们进攻。见壕沟难以填平,他对着身后喊道:“把火炮推上来!”

 

几门红衣大炮被推到阵前,炮口对准城墙。“轰!轰!轰!”火炮轰鸣,炮弹落在城墙上,砖石飞溅,城墙上的士兵们纷纷倒下,城墙被轰得千疮百孔。

 

张勇见状,心中焦急,他亲自拿起弓箭,瞄准火炮阵地,一箭射去,正中一名炮手的咽喉。“集中火力,打他们的火炮!”张勇高声喊道。

 

士兵们立刻集中箭矢,朝着火炮阵地射去,大顺军的炮手纷纷倒下。田见秀见状,眉头皱起,下令道:“刘芳亮,你带一队人,从侧面进攻!”

 

刘芳亮领命,率领一队士兵,朝着城墙侧面冲去。张勇立刻调兵去抵挡,双方展开激烈的厮杀,城墙上到处都是血迹,积雪被染成了红色。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际,远处传来震天的马蹄声。吴三桂率领大军赶到,玄色的关宁铁骑和明黄色的八旗兵如同两股洪流,朝着大顺军冲去。

 

“援军到了!杀啊!”张勇见状,大喜过望,高声喊道。

 

关宁铁骑的士兵们士气大振,纷纷爆发出惊人的斗志,朝着大顺军发起猛烈的进攻。田见秀脸色大变,知道大势已去,立刻下令:“撤军!向大王主力靠拢!”

 

大顺军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听到撤军的命令,纷纷转身逃跑。吴三桂并没有下令追击,他知道,李自成的主力就在附近,不能贸然深入。

 

他率领士兵们进入汾州府,看着城中残破的景象,心中满是沉重。张勇走上前来,身上的铠甲沾满了鲜血,脸上也添了几道伤口:“将军,幸不辱命,守住了汾州!”

 

吴三桂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辛苦你了。立刻派人救治伤员,安抚百姓,修复城墙,准备迎接李自成的主力。”

 

“是!”张勇领命而去。

 

而此时,五十里外的李自成大营中,气氛却异常凝重。李自成坐在帅帐内,身穿龙袍,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田见秀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说话。

 

“废物!”李自成猛地一拍案几,怒吼道,“三万大军,竟然连一个汾州都攻不下来!还被吴三桂打了回来,你还有脸来见我!”

 

田见秀连忙磕头:“大王息怒!吴三桂带了援军,还有两万八旗兵,末将实在抵挡不住!”

 

“八旗兵?”李自成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阿济格竟然敢出兵帮吴三桂!好!好得很!”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拍在汾州府的位置,“明日,全军出击,攻打汾州!我倒要看看,吴三桂和阿济格,能挡我多久!”

 

帐外的风雪又起,卷着寒意,吹得帅帐的帘子猎猎作响。一场更大的战争,即将在汾州府拉开序幕。吴三桂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李自成大营的方向,眼神坚定。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异常艰难,但他不会退缩——为了关宁铁骑的将士,为了山西的百姓,也为了身边的人,他必须守住这里,守住这乱世中的一方天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晚明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