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晋地烽烟
书名:晚明风云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7757字 发布时间:2025-10-13

第二十九章 晋地烽烟

 

“将军,李自成已经逃往太原,我们是否要继续追击?”张勇勒马来到吴三桂身侧,看着远方尘土飞扬的方向,眼中满是战意——野狼谷一战虽胜,却未能擒杀李自成,这让他始终憋着一股劲,手中的长枪因用力而微微颤抖。

 

吴三桂抬手按住马鞍上的断水刀,刀柄上的缠绳早已被汗水浸透。他目光望向太原方向,眉头微微蹙起,秋风卷起他甲胄上的尘土,露出甲片下尚未愈合的伤口,那道深可见骨的疤痕,正是野狼谷之战中被李过的长枪所伤。“不必急追。”他沉声道,声音因连日征战而有些沙哑,“将士们经此一战,早已疲惫不堪,人困马乏,强行追击只会徒增伤亡。况且李自成虽逃,却必定在沿途设下哨探与伏兵,我们若贸然深入晋地险路,恐再遭伏击,重蹈先锋部队的覆辙。”

 

他勒转马头,玄铁重铠摩擦发出沉闷的声响,对着身后的将士们高声道:“传令下去,全军进驻大同城!休整三日,补充粮草,救治伤员!三日后,我们再挥师太原,彻底剿灭李自成残部,绝不让他有喘息之机!”

 

“遵令!”将士们齐声应和,声音虽不如出发时那般激昂,却多了几分历经战事后的沉稳与坚定。经历了野狼谷的生死搏杀,他们早已不是初出北京时的疲惫之师,而是真正从血与火中淬炼出的铁军。

 

关宁铁骑缓缓进入大同城,城中百姓早已得知消息,纷纷涌上街头。他们扶老携幼,手中捧着粗粮、清水,甚至还有些百姓拿出了珍藏的鸡蛋和布匹,眼神中满是敬畏与期盼。大顺军驻守大同时,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不仅搜刮百姓的粮食财物,还强征壮丁充军,百姓们早已苦不堪言。如今看到军纪严明的关宁铁骑入城,士兵们虽满身血污,却无一人擅自抢夺百姓财物,终于让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平西王千岁!”不知是谁先颤巍巍地喊了一声,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百姓跟着呐喊起来,声音从稀疏到密集,此起彼伏,回荡在大同城的街巷中,带着压抑已久的委屈与对和平的渴望。

 

吴三桂勒马立于街头,看着眼前衣衫褴褛却眼神炽热的百姓,心中百感交集。他曾是大明的辽东总兵,镇守山海关十余年,守护着大明的北大门;如今却为大清效力,率军南下,平定叛乱。身份的转变,时局的动荡,让他时常感到迷茫。可此刻看着百姓们期盼的眼神,他心中的迷茫渐渐消散——无论为谁效力,守护百姓,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始终是他心中不变的执念。

 

“乡亲们,不必多礼。”吴三桂翻身下马,动作因铠甲沉重而有些迟缓,他走到百姓面前,声音温和却坚定,“我军进驻大同,只为平定李自成贼寇,守护一方安宁。日后,定会严明军纪,让大家过上安稳日子,不再受贼寇侵扰。”

 

百姓们闻言,更是激动不已,纷纷跪地磕头,泪水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口中不断念叨着“多谢平西王”“多谢大军”。陈圆圆跟在吴三桂身后,身着素白披风,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场景,眼中满是欣慰——她知道,吴三桂心中始终装着百姓,从未被乱世的权力与利益迷失本心,这样的人,终究不会走上歧途。

 

接下来的三日,大同城内一片繁忙却有序的景象。军医们在城中搭建了临时医帐,忙着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熬制汤药;士兵们则分成小队,帮助百姓清理街道上的碎石瓦砾,修复被大顺军烧毁的房屋;后勤兵们则从周边州县调集粮草,补充军械,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吴三桂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他一面派人统计野狼谷之战的伤亡人数,妥善安置阵亡士兵的家属,一面亲自前往医帐探望受伤的将士,安抚他们的情绪;同时,他还派人前往大同周边的州县,招募因战乱失去家园的流民充军,扩充兵力——这些流民大多深受大顺军之害,对李自成恨之入骨,招募他们入伍,不仅能补充兵力,还能提升军队的士气。此外,他还特意派遣斥候,密切关注李自成在太原的动向,以及多尔衮和南明政权的消息,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经过休整,关宁铁骑的士气重新振作起来,兵力也从两万补充到了两万五千人。虽然新增的五千士兵大多是流民,未经系统训练,但在老兵的带领下,他们很快便掌握了基本的作战技巧,队列也渐渐整齐,有了几分精锐之师的模样。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大同城外的校场上便已响起了整齐的脚步声。两万五千关宁铁骑整齐列队,分为前、中、后三军,骑兵手持长枪大刀,步兵身披铠甲,手持盾牌长矛,气势磅礴,杀气腾腾。

 

吴三桂身披玄铁重铠,腰间悬挂着断水刀,勒马立于阵前,目光如炬,缓缓扫过麾下将士。他看到士兵们眼中的疲惫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战意与对胜利的渴望,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豪气。

 

“弟兄们!”吴三桂的声音透过清晨的薄雾,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耳中,声音洪亮而有力,“休整三日,我们养精蓄锐,如今已是兵强马壮!李自成贼寇逃至太原,不思悔改,反而加固城防,妄图负隅顽抗,继续危害百姓!”

 

他抬手直指太原方向,断水刀的刀尖在晨光下闪着冷冽的光芒:“今日,我们便率军出征,直捣太原,剿灭李自成残部!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雪恨!为天下百姓除害!让那些贼寇知道,我关宁铁骑的厉害!”

 

“剿灭贼寇!报仇雪恨!”“为百姓除害!”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如同惊雷般在大同城外回荡,杀气直冲云霄,将清晨的薄雾都冲散了几分。

 

吴三桂满意地看着麾下将士,扬鞭大喝:“出发!”

 

“驾!”两万五千关宁铁骑齐声应和,纷纷催动战马,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浩浩荡荡地朝着太原方向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将秋日的天空染成一片昏黄,仿佛要将这晋地的烽烟,一并踏碎在铁蹄之下。

 

与此同时,太原城内,却是一片紧张压抑的氛围。李自成逃到太原后,丝毫不敢懈怠,立刻下令加固城防——他命士兵们在太原城墙之上修筑了大量的箭楼和炮台,将从大同带来的火炮全部架设上去;又派人在城墙外挖掘了深丈余的壕沟,灌满了水;还囤积了足够的滚木、礌石和箭矢,准备与吴三桂决一死战。

 

此外,他还派人星夜前往西安,向留守西安的大顺军将领田见秀等人求援,催促他们尽快调兵支援太原,信中言辞恳切,甚至带着一丝慌乱,称“若太原失守,山西难保,西安危矣”。他知道,太原是他在山西的最后一道屏障,若是太原失守,他便只能退回西安,而一旦退回西安,不仅会失去山西的战略要地,还会让大顺军的士气彻底崩溃,到那时,想要再东山再起,就难如登天了。

 

“闯王,探子来报,吴三桂率领两万五千关宁铁骑,已经离开大同,正向太原赶来!预计五日内便可抵达太原城下!”一名斥候身披尘土,气喘吁吁地跑进大殿,单膝跪地,神色慌张地禀报道。

 

李自成正坐在案前查看太原城防图,闻言猛地抬起头,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阴沉,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被狠厉取代。他重重地将手中的城防图拍在案上,沉声道:“吴三桂来得好快!看来他是铁了心要取我性命!”

 

一旁的刘芳亮连忙上前,躬身道:“闯王,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虽精锐,但我军占据太原城防之利,又有充足的粮草和军械,只要我们坚守不出,拖延时日,等到西安的援军赶到,定能反败为胜,将吴三桂一举歼灭!”

 

李自成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他知道刘芳亮说得有理,如今他唯一的希望,便是拖延时间,等待援军。“传我命令!”李自成沉声下令,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全军戒备,加强城防!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太原城,违者立斩!同时,加快修筑防御工事,将壕沟挖得再深一些,滚木礌石准备得再充足一些!务必在吴三桂抵达之前,做好一切迎战准备!”

 

“是!”众将领齐声应道,纷纷躬身领命,转身匆匆离去,各司其职,加紧备战。

 

太原城的百姓们得知吴三桂即将率军攻城的消息后,顿时陷入了恐慌之中。他们刚刚经历了大顺军的搜刮与压迫,好不容易盼走了大顺军,却又要面临战火的侵袭。不少百姓纷纷收拾家中仅有的一点财物,想要逃离太原城,却被守城的大顺军士兵拦了下来——李自成担心百姓出城后会向关宁铁骑泄露城中的防御情况,早已下令封锁了所有城门,严禁百姓出入。百姓们只能在城中惶惶不安地等待着战争的到来,眼中满是绝望。

 

五日后,太原城外的官道上,扬起漫天尘土。吴三桂率领两万五千关宁铁骑,终于抵达了太原城下。

 

他勒马立于阵前,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眼前的太原城——这座城池果然名不虚传,城高约三丈,城墙由砖石砌成,坚固异常;城墙上布满了大顺军的士兵,手持弓箭、长枪,严阵以待;箭楼和炮台上的火炮早已对准了城外,炮口黑漆漆的,透着死亡的气息;城墙外的壕沟深不见底,沟中灌满了水,显然是为了阻挡骑兵冲锋。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肃杀之气,让人不寒而栗。

 

“李自成!你给我出来!”吴三桂手持断水刀,对着太原城大声喊道,声音透过凛冽的秋风,清晰地传到城内,带着彻骨的寒意,“你劫掠京城,逼死先帝,焚毁皇陵,罪大恶极,天人共愤!今日我率军而来,便是要取你项上首级,为天下百姓报仇!若你识相,速速开城投降,我还能饶你麾下将士一命,让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

 

城墙上的李自成听到吴三桂的喊话,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他猛地走到城墙边,探出身子,对着吴三桂怒声骂道:“吴三桂!你这个背主求荣的叛徒!本王当初真是瞎了眼,没有早一点杀了你!你引清军入关,覆灭我大顺王朝,此仇不共戴天!本王就算是战死,也绝不会向你这个叛徒投降!有本事,你就率军攻城!本王定要让你和你的关宁铁骑,全部葬身太原城下!”

 

“冥顽不灵!”吴三桂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他知道,想要让李自成投降,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强行攻城,一战定胜负。

 

他转头对着身后的将士们下令:“张勇,你率领五千骑兵,攻打太原城的东门!务必牵制住东门的敌军,不让他们支援其他城门!赵大三,你率领五千骑兵,攻打西门,同样以牵制为主,寻机破城!其余将士,随我攻打南门!南门乃是太原城的正门,城防最为坚固,也是李自成防守的重点,只要攻破南门,太原城便不攻自破!今日,我们便一举攻破太原城,生擒李自成!”

 

“是!”张勇和赵大三齐声应道,声音铿锵有力。两人立刻率领士兵,分别朝着太原城的东门和西门疾驰而去,很快便在东西两门展开了攻势。

 

吴三桂则率领着剩余的一万五千兵力,朝着太原城的南门发起了进攻。随着他一声令下,关宁铁骑的士兵们纷纷举起盾牌,手持刀枪,朝着城墙冲去。城墙上的大顺军士兵见状,立刻射出密集的箭矢,如同雨点般朝着城下的士兵射去;同时,滚木礌石也从城墙上滚落,带着呼啸的风声,砸向冲锋的士兵。

 

“盾牌手,挡住!”吴三桂大声喊道,声音穿透了战场上的厮杀声。

 

盾兵们立刻举起盾牌,组成一道坚固的盾墙,将身体紧紧贴在盾牌后面。“砰砰砰”的声音不断响起,箭矢射在盾牌上,大多被弹开,只有少数箭矢穿透了盾牌的缝隙,射中了士兵;滚木礌石砸在盾墙上,虽然冲击力巨大,让盾兵们手臂发麻,甚至有些士兵被砸得口吐鲜血,但盾墙始终没有溃散。

 

长矛手们则手持长矛,从盾牌的缝隙中伸出,朝着城墙上的大顺军士兵刺去,不少大顺军士兵来不及躲闪,被长矛刺穿身体,惨叫着从城墙上跌落。弓箭手们也纷纷拉弓射箭,与城墙上的大顺军展开了激烈的对射,箭矢在空中交错,形成一道道密集的箭雨。

 

战斗异常激烈,城墙上的大顺军士兵凭借着坚固的城防,顽强抵抗,丝毫没有退缩的迹象;关宁铁骑的士兵们虽然奋勇杀敌,冲锋在前,却始终无法靠近城墙,只能在壕沟外与大顺军对峙,伤亡人数不断增加。鲜血顺着城墙流淌下来,染红了城墙下的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硝烟味,让人闻之欲呕。

 

吴三桂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这样硬攻下去,只会徒增伤亡,想要攻破太原城,必须想办法打破城防,越过壕沟,靠近城墙。

 

“传我命令,停止进攻!”吴三桂果断下令,他不能让将士们白白牺牲。

 

关宁铁骑的士兵们听到命令,纷纷后退,暂时停止了进攻,退到了大顺军箭矢的射程之外。城墙上的大顺军士兵见状,也松了一口气,趁机休整,补充箭矢和滚木礌石,同时派人去查看城墙的受损情况,加固防御。

 

吴三桂勒马立于阵前,眉头紧锁,目光紧紧盯着太原城的南门,思考着破城之策。他知道,太原城防坚固,想要强行攻破绝非易事,必须找到城防的薄弱之处,或者想出其他的办法。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骑着快马,从北方疾驰而来,翻身下马后,不顾满身尘土,快步跑到吴三桂面前,单膝跪地,神色慌张地禀报道:“将军!不好了!多尔衮派英亲王阿济格率领五万八旗兵,已经进入山西境内,正向太原赶来!预计三日内便可抵达!”

 

“什么?”吴三桂闻言,脸色骤变,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他万万没想到,多尔衮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派八旗兵前来,而且一来就是五万兵力!这分明是想坐收渔翁之利!

 

若是等到阿济格率领八旗兵赶到,他与李自成已经拼得两败俱伤,到那时,阿济格再率军出击,不仅能轻松剿灭李自成的残部,还能将他的关宁铁骑一并控制,甚至吞并!到那时,他不仅无法完成平定李自成的任务,反而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甚至可能落得个身死军灭的下场!

 

“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张勇已经率军从东门赶来,看到吴三桂脸色凝重,连忙上前问道,眼中满是焦急。赵大三也随后赶到,同样神色紧张地看着吴三桂,等待着他的命令。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现在已经没有时间犹豫了,必须尽快攻破太原城,哪怕付出巨大的伤亡,也要在阿济格的八旗兵赶到之前,解决掉李自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抬头望向麾下的将士们,虽然经历了刚才的进攻,士兵们大多面带疲惫,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伤,但他们的眼神依旧坚定,充满了战意。

 

“传我命令!”吴三桂对着身后的将士们大声喊道,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全军将士,听我号令!今日,我们便是拼尽全力,也要攻破太原城!拿下李自成的首级!为了弟兄们的性命,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宁,冲啊!”

 

“杀!杀!杀!”关宁铁骑的将士们齐声呐喊,爆发出惊人的斗志,声音震天动地,直冲云霄。他们知道,这一战不仅是为了平定李自成,更是为了自己的生存!

 

将士们再次举起盾牌,手持刀枪,朝着太原城的南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这一次,他们比之前更加勇猛,更加不顾一切,如同潮水般涌向城墙,哪怕前面是死亡,也毫不退缩。

 

城墙上的李自成看到关宁铁骑再次发起进攻,而且比之前更加凶猛,如同不要命一般,心中不由得有些慌乱。他原本以为,凭借太原坚固的城防,至少能坚守十日半月,等到西安的援军赶到。可现在看来,吴三桂根本不给他们拖延时间的机会,攻势一次比一次猛烈。

 

“弟兄们!守住!一定要守住!”李自成立在城墙之上,大声喊道,声音因紧张而有些嘶哑,“只要我们守住太原城,西安的援军很快就会赶到!到时候,我们就能反败为胜,将吴三桂和他的关宁铁骑彻底剿灭!”

 

大顺军的士兵们闻言,士气也重新振作起来。他们知道,一旦太原城破,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因此也纷纷拿起武器,拼死抵抗,用弓箭、长枪、滚木礌石,阻挡着关宁铁骑的进攻。

 

战斗再次进入白热化阶段,关宁铁骑的士兵们如同猛虎下山般,朝着城墙冲去。不少士兵冒着箭雨,冲到壕沟边,将手中的盾牌、长枪甚至尸体扔进壕沟,试图填满壕沟,为后续的士兵开辟通道。

 

吴三桂手持断水刀,亲自率军冲锋在前,他一马当先,冲到壕沟边,挥舞着断水刀,将城墙上射来的箭矢一一挡开,同时大声喊道:“弟兄们,跟我冲!攻破城墙,生擒李自成!”

 

在他的带动下,关宁铁骑的士兵们更加勇猛,纷纷效仿


第二十八章 铁骑南下,晋地烽烟

 

在他的带动下,关宁铁骑的士兵们更加勇猛,纷纷效仿着将盾牌、长枪投入壕沟。很快,一段壕沟被填满,形成了一条临时通道。吴三桂抓住时机,勒马跃过壕沟,挥刀斩杀了两名守在城墙下的大顺军士兵,大声喊道:“弟兄们,通道已开,随我冲上去!”

 

士兵们见状,士气大振,纷纷沿着通道冲向城墙。城墙上的大顺军士兵慌了神,拼命朝着城下射箭、投掷滚木礌石,却再也挡不住关宁铁骑的冲锋。

 

“杀!”吴三桂手持断水刀,率先爬上城墙,刀光闪过,两名大顺军士兵应声倒地。身后的士兵们也纷纷爬上城墙,与大顺军展开了近身厮杀。城墙上顿时乱作一团,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喊杀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张勇和赵大三得知南门已经突破,也立刻率领士兵,加大了对东西两门的进攻力度。东门的大顺军士兵本就被牵制得疲惫不堪,此刻看到南门失守,士气瞬间崩溃,纷纷弃城而逃。张勇趁机率领士兵攻入东门,朝着城中杀去。西门的大顺军士兵也很快抵挡不住,被赵大三率军攻破城门。

 

太原城的三道城门先后被破,大顺军彻底陷入了混乱。士兵们失去了指挥,纷纷四散逃窜,有的甚至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城中的百姓们躲在家中,瑟瑟发抖,不敢出门,只能听到外面传来的厮杀声和惨叫声,心中充满了恐惧。

 

李自成站在城墙之上,看到太原城的城门被一一攻破,关宁铁骑的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入城中,心中彻底绝望。他知道,大势已去,太原城再也守不住了。

 

“闯王,我们快逃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身边的亲卫焦急地喊道,拉着李自成的手臂,想要带他逃离。

 

李自成看着城中混乱的景象,眼中满是不甘和绝望。他苦心经营的大顺王朝,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从北京逃到大同,再从大同逃到太原,如今连太原也守不住了。他恨吴三桂,恨多尔衮,更恨自己无能,无法守住这大好河山。

 

“走!”李自成咬了咬牙,终于下定决心。他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能逃回西安,他就还有机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说罢,李自成率领着身边的数百名亲卫,朝着太原城的北门逃去。他们不敢停留,一路冲杀,终于冲出了北门,朝着西安方向疾驰而去。沿途的大顺军残兵看到李自成逃走,也纷纷跟了上来,形成了一支数千人的溃兵队伍,狼狈地朝着西南方逃窜。

 

吴三桂在城墙上看到李自成逃走,心中一紧,立刻下令:“张勇,你率领五千士兵,留在城中清理大顺军余孽,安抚百姓,修复城防!赵大三,你随我一起,率领一万骑兵,追击李自成!绝不能让他逃回西安!”

 

“是!”张勇和赵大三齐声应道。张勇立刻率领士兵,开始在城中清理残余的大顺军士兵,安抚受惊的百姓;赵大三则率领一万骑兵,跟随吴三桂,朝着太原北门追去。

 

吴三桂深知,李自成若是逃回西安,凭借西安的坚固城防和剩余的大顺军兵力,必定会再次形成威胁。而且,多尔衮派来的阿济格大军即将抵达,若是让李自成与阿济格相遇,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必须在李自成逃回西安之前,将其剿灭。

 

关宁铁骑的速度极快,如同黑色的闪电,朝着李自成溃逃的方向追去。沿途,他们遇到了不少大顺军的溃兵,这些溃兵大多士气低落,毫无抵抗之力,要么被斩杀,要么跪地投降。吴三桂并没有过多停留,只是留下少量士兵处理这些溃兵,主力则继续追击李自成。

 

李自成率领着残兵,拼命逃窜。他们不敢走大路,只能沿着小路,朝着西安方向逃去。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人困马乏,不少人因为体力不支,落在了后面,被关宁铁骑追上斩杀。李自成看着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只能不断催促着士兵们加快速度。

 

追了约莫两个时辰,吴三桂终于在一条狭窄的山谷中,追上了李自成的残兵。此时的李自成,身边只剩下不到一千名亲卫,其余的士兵要么被斩杀,要么早已逃散。

 

“李自成,你逃不掉了!”吴三桂勒马立于山谷口,手持断水刀,眼神冰冷地看着李自成,声音带着彻骨的寒意,“今日,我便要将你就地正法,为先帝报仇,为天下百姓除害!”

 

李自成勒住战马,看着眼前的吴三桂和身后的关宁铁骑,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他翻身下马,拔出腰间的佩刀,眼神中满是疯狂和不甘:“吴三桂,我李自成纵横天下十余年,没想到今日却败在你的手中!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

 

“多说无益!”吴三桂冷哼一声,举起断水刀,对着身后的士兵们下令,“杀!”

 

“杀!”关宁铁骑的士兵们齐声呐喊,朝着李自成的残兵冲去。李自成的亲卫们虽然拼死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很快便被关宁铁骑斩杀不少。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晚明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