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日/内 首辅府-书房
人物: 慕辰(慕子轩)、老陈
△ 书房内被翻得一片狼藉,书籍、卷宗散落一地,显然刚经历过一场粗暴的搜查。慕辰却气定神闲地坐在唯一干净的太师椅上,品着茶。
老陈(低声道): 老爷,王瑾的人刚走,几乎把府里翻了个底朝天。库房、各房夫人的首饰盒都没放过,连花园的假山都敲打了一遍。
慕辰(轻笑): 让他们搜。那东西此刻恐怕早已在靖王府的书案上了,他们就是把房子拆了也找不到。
老陈(佩服地): 老爷神机妙算。只是……他们抓走了负责采买的刘管事和厨房的两个婆子,怕是……要动刑。
慕辰(眼神一黯,放下茶杯): 我知道。告诉他们的家人,府里会照顾好。这笔账,我记下了。张猛那边有消息吗?
老陈: 有!张统领依计行事,一击即走,利用落马坡的地形与赵启明带领的京营兵马周旋,并未硬拼。赵启明劳师动众却抓不到人,正焦头烂额。而且……(他压低声音)按照您的吩咐,弟兄们‘不小心’掉下几件制式军械,上面还带着……东宫的印记。
慕辰(眼中精光一闪): 很好。把这消息,还有王瑾在我府里掘地三尺、滥抓无辜的事情,一并悄悄散出去。重点是让那些清流和靖王知道。
---
15-2 日/内 靖王府-花厅
人物: 靖王、刘御史、幕僚
△ 靖王手中拿着的,正是慕辰那封“先帝密诏”的抄录本。刘御史坐在一旁,面色凝重。
刘御史: 王爷,您看这笔迹、印玺,还有这绢帛的旧色……若非深知内情,几乎可以乱真。慕子轩这一手,真是……胆大包天,却又妙到毫巅。
幕僚: 王爷,如今城外‘匪患’未平,慕子轩被严加看管,东宫更是大肆搜捕,搞得人心惶惶。李业(新帝)登基伊始便如此操切,非社稷之福啊。
靖王(将抄录本放下,眼神深邃): 慕子轩是在向我们展示他的价值,也是在逼我们表态。他送来的不仅是这‘密诏’,更是将了李业一军,也给了我们一个介入的借口。
刘御史: 王爷,如今舆论对慕子轩颇为同情,李业若再无故加害,必失人心。我们是否……
靖王(抬手打断): 不急。让火再烧一会儿。你明日便联络几位御史,上奏弹劾赵启明剿匪不力,劳民伤财;再弹劾王瑾恃宠而骄,扰乱朝纲。我们……先敲敲边鼓。
△ 靖王的脸上露出一丝老谋深算的笑容。
---
15-3 夜/内 皇宫-御书房
人物: 李业(新帝)、赵启明、王瑾
△ 李业脸色阴沉地看着几份新呈上来的奏折,全是弹劾赵启明和王瑾的。
李业(将奏折摔在赵启明面前): 剿匪剿匪!剿了三天,连贼毛都没抓到一根!反而让人抓住了把柄!还有你!(他转向王瑾)让你搜证据,证据呢?!除了抓了几个无关紧要的下人,敲碎几块石头,你找到了什么?!
赵启明(跪地,汗如雨下): 陛下息怒!那张猛狡诈异常,熟悉地形,一击便遁入山林……臣,臣已加派兵力,定能……
王瑾(哭丧着脸): 陛下,奴婢几乎将首辅府翻过来了,确实没有找到那伪诏啊!定是那慕子轩藏得极其隐秘,或者……或者他根本就没有藏在府里!
李业(眼神一凛): 不在府里?那他能在哪儿?!(他踱步,突然停下)靖王……刘御史……难道是……?
李业(OS,一股寒意升起): 慕子轩,你竟敢……你竟敢与藩王勾结?!
王瑾(尖声道): 陛下!既然找不到证据,那我们就……制造证据!只要坐实了慕子轩勾结乱匪、意图谋反的罪名,看谁还敢保他!
李业(沉默片刻,眼中凶光闪烁): 赵启明!
赵启明: 臣在!
李业: 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三日之内,要么提着张猛的人头来见朕,要么……就带着‘从乱匪身上搜出的’,与慕子轩往来的‘密信’来见朕!明白吗?!
赵启明(心领神会,咬牙): 臣……明白!
李业(看向首辅府方向,语气如同淬毒): 慕子轩,这次,朕看你还怎么狡辩!
△ 镜头转向首辅府高墙,月色清冷,暗流在宁静的表象下汹涌澎湃。慕辰站在院中,望着皇宫的方向,仿佛感应到了那浓烈的杀机。
慕辰(OS): 狗急跳墙了么?伪造证据?看来,得给靖王那边,再加一把火了。
【第十五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