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棋话·市冠心得录
书名:势子论 作者:汐玥 本章字数:1397字 发布时间:2025-10-12

昭明棋话·市冠心得录

三月廿二 晴 棋社对弈后

今日与李师傅(棋社骨干)三局两胜,输的那一局竟栽在布局上——我背了三套定式,却对他“屏风马挺7卒”的变招反应慢了半拍,被他弃卒争先占了先手。看来光记“数量”没用,得把一套体系吃透才行,布局这东西,宁做“一寸深”的井,不挖“一丈宽”的坑,零散的招法拼不成赢棋的底气。

往后要沉下心,先把《橘中秘》“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的前30步变招嚼碎,不仅要背熟,还得能一眼看出对手的“反常招”,比如挺卒是诱杀还是真弃子。至于野棋里的小花招,暂时先放一放,基础没打牢,花哨的用不上,就像没学会走路先学跑,摔了跟头还不知道问题在哪。

四月十五 阴 市赛半决赛后

今天跟张哥拼到残局,“车马兵对车士象全”的局面,我算到第三步就慌了,没料到他会用象飞炮,差点丢了车。反观张哥,连我藏在后面的“车抽马”后手都算得明明白白,这才是真本事。

总算明白,中局算5-8步还不够,得把对手的解招也预判个两三路;到了残局更得稳,中局是“拼招法”,残局是“拼耐心”,很多市赛的冠军,都是在别人急着求胜时,慢慢磨出来的。像“单马对单士”这种生死局,下次再遇到,必须有八成以上的把握能和或赢,不然决赛都进不去,更别说拿冠军了——市赛常客赢在“会下棋”,市冠赢在“能赢关键棋”,差的就是这口气。

五月初一 雨 市冠决赛夺冠夜

捧着奖杯才敢说,赢棋靠的不只是棋艺,更是心态。最后一局落后两子,我没急着杀,慢慢拆解对手的陌生布局,三回合就摸透了他的路数;反观他,后来有点急躁,丢了个兵,反倒让我抓住机会翻盘。下棋就像走窄桥,谁先慌了脚,谁就先掉下去,高压下的稳,比十步妙棋都管用。

还有个道理得记牢:胜率不是一两局能算的。这半年跟棋社骨干下了23局,赢了17局,刚好七成;跟市赛常客下了31局,赢了19局,也够六成。样本量少了是“运气”,样本量够了才是“实力”,经不起长期考验的胜率,都是自欺欺人。以后不管跟谁下,都要少犯低级错,高压下能稳住,才是真的市冠水平。


六月初六•决赛后市冠军水平评估标准(个人估测)


 

首先,棋谱掌握:重体系而非数量,融应变于熟练。

 

1. 基础:精通1-2套主流布局体系(如《橘中秘》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梅花谱》屏风马破中炮),能完整掌握体系内前30步核心变招,且可即时识别对手的非常规变招(如屏风马中突然挺7卒,能快速判断是否为弃卒争先)。

2. 进阶:不机械套用定式,可根据对手风格调整策略——对进攻型选手用稳健布局控场,对保守型选手用灵活变招打破僵局;少数顶尖市冠可结合自身风格,将野棋技巧适度融入谱招,但不作为通用要求。

 

其次从算路能力看,深准为基,残局定胜负。

 

1. 中局:关键局面下能稳定算出5-8步棋路,且可预判对手2-3种解招(如车马炮对车炮士象全时,算出弃车砍士后马后炮杀招,同时考虑对手飞象解招后的车抽马应对方案)。

2. 残局:熟练攻克“车马兵对车士象全”“炮双兵对士象全”等高频残局;在“单马对单士”“炮士对单兵”等生死局中,能80%以上概率找到和棋或取胜路径,这是区分市冠与市赛常客的核心指标。

 

最后实战表现看,胜率+心态双达标。

 

1. 胜率要求:在市级范围内,与棋社骨干级选手(样本量≥20局)对战胜率≥70%,与市赛常客级选手(样本量≥30局)对战胜率≥60%。

2. 心态与稳定性:高压场景(如决赛决胜局、落后追分)下,失误率低于普通选手30%,极少因急躁、轻敌等心态问题出现丢子、漏杀等低级失误;面对陌生布局,能在3-5回合内快速拆解核心逻辑,制定应对策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势子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