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县里之行与新的期待
书名:不会种田的农民 作者:一个老农民 本章字数:7035字 发布时间:2025-10-12

  当清晨的雾气还像薄纱一般轻柔地笼罩着青山村时,王有为已经早早地来到了村委会门口。他的身影在弥漫的雾气中若隐若现,脚步在地上来回地移动,显得有些急切。他时不时地低下头,掏出手机查看时间,秒针的每一次跳动都仿佛敲击在他的心弦上;又不时地抬起头,眼睛望向村口的方向,好像那里藏着所有的期待。昨晚,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全是今天要去县里办理的那些重要事务,仿佛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以至于几乎一夜都没怎么睡好。


  “哟,这么早就来等着啦?”一个清脆且带着一丝调侃的声音从王有为的身后传来。


  他急忙转过身,只见小雨身着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那浅蓝色就像晴朗天空中偶尔飘过的一抹云彩,清新而温柔。她的头发简单而利落的扎成一个马尾辫,随着她的动作轻轻地晃动,宛如春日里随风摇曳的柳枝。她的手里抱着一个鼓鼓囊囊的文件袋,那袋子看上去沉甸甸的,仿佛装着整个村子的未来。在晨光的照耀下,她整个人散发出一种清爽纯净的气息,就像山间清晨的第一缕微风。


  “我是怕耽误了事儿,这事情太重要了。”王有为说着,快步走上前接过文件袋。当文件袋落到他手中的那一刻,那沉甸甸的分量让他原本有些忐忑的心瞬间踏实了几分。他眼神中带着一丝关切,问道:“这里面东西都带齐了吧?”


  小雨轻轻地点了点头,眼神坚定而自信,说道:“昨晚睡觉前我又仔细核对了一遍,规划书、合同、检测报告全都在里面。而且我还留了个心眼,把这些资料备份了一份电子版在 U 盘里,以防万一。”


  就在这时,村口传来一阵响亮的喇叭声,宛如一声宣告征程开始的号角。原来是他们预约的面包车已经准时到达。王有为像一个忠诚的卫士一样,小心翼翼地护着小雨上了车。自己则坐在靠过道的位置,警惕地注视着四周,仿佛在守护着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车子缓缓启动,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静谧。王有为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村委会的方向,在那渐渐远去的视线里,村委会的轮廓在雾气中显得朦胧而厚重,它就像是全村人希望的灯塔,承载着所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是不是紧张啦?”小雨看到王有为有些紧绷的神情,从包里拿出一瓶水递给他,眼神中满是关切。


  王有为接过水,用力拧开瓶盖,“咕咚”喝了一大口,仿佛那水是一剂舒缓紧张的良药。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是有点紧张。以前去县里办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这次不一样,这关系到咱们村的未来啊。”


  车子沿着蜿蜒的县道缓缓前行,车窗外的景色就像一幅不断变换的画卷。刚刚还满眼是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仿佛是大自然铺就的绿色绒毯;转眼间,便逐渐出现了一些零散的商铺,那些商铺带着浓浓的市井气息,混杂在田野的边缘,像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纽带。小雨坐在王有为的身旁,从包里掏出一个小巧的本子,本子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但里面的纸张却依然整洁干净。她轻轻地翻开本子,说道:“我昨晚列了个清单,咱们到了县里之后分头行动,这样效率会高很多。”


  王有为好奇地凑过去,只见本子上每一项任务都被小雨用娟秀的字迹写得清清楚楚,就像是精密的地图上标记的一个个重要坐标。就连完成每项任务预计需要的时间都被标注得十分明确,仿佛她已经为这次县里之行制定了一套完美的作战计划。在一些关键的地方,她还用红笔做了圈注,那些红色的圆圈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醒目,就像一盏盏指引方向的红灯。


  “打印店在县政府对面,农业局在城东新区……”王有为一边看一边不住地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你想得真是太周到了,有你在我心里就有底了。”


  小雨轻轻合上本子,脸上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说道:“咱们争取中午前把所有事情都办完,之后还能去尝尝那家有名的牛肉面。听说他家的牛肉面味道特别正宗,牛肉鲜嫩多汁,汤头浓郁鲜香。”


  一提起到吃的,王有为的肚子很不争气地“咕噜”叫了一声,在安静的车厢里显得格外响亮。小雨被这声音逗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打趣道:“看来某人连早饭都没吃踏实呀。”


  “我妈给我煮了鸡蛋,我顺手揣兜里了。”王有为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两个还带着体温的鸡蛋,鸡蛋的外壳上还留着母亲温暖的掌心的余温。他把其中一个递给小雨,“来,分你一个。”


  小雨接过鸡蛋,和王有为一起在颠簸的车厢里轻轻地剥着蛋壳。由于车子时不时地急刹车,两人的肩膀会不时地撞在一起,每一次碰撞都会让他们的脸上泛起一丝羞涩的红晕。这种简单而又亲密的互动,就像一颗温暖的火种,在王有为的心里燃起了一股暖流。


  很快,县城的繁华景象便映入了他们的眼帘。高楼大厦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与宁静的乡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包车在客运站稳稳地停下,两人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如同两名奔赴战场的战士,即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在打印店里,王有为眼睛紧紧地盯着打印机,目光一刻也不敢离开。打印机吐出一页页纸张,那纸张就像是一张张小船,承载着他们的希望驶向远方。他的心也随着打印机的运转而紧紧揪着,生怕出现卡纸或者缺页的情况,那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一场灾难。小雨则在一旁像一个严谨的检查员,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份文件的装订顺序,每一本文件在她手中都被轻轻地翻动,仿佛是在翻阅一本本厚重的历史书。


  “我说,这份土壤检测报告的数据太专业太复杂啦,一般人很难看懂,要不简化一下吧?”打印店老板站在一旁,好心地建议道。


  小雨果断地摇了摇头,眼神坚定而严肃,说道:“专家组要看的就是最原始的数据,这里面包含着咱们村土壤的真实情况,一旦简化了反而会掩盖很多重要的信息,那样就不好了。”


  王有为在一旁用力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对,咱们做事情就要专业和真实,不能有任何弄虚作假的地方。这些数据就是咱们项目的底气,只有让专家组看到最真实的情况,他们才会对咱们的项目充满信心。”


  离开打印店后,两人按照事先计划好的分工,分头行动起来。王有为朝着农业局的方向快步走去,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带着全村人的期待;小雨则前往邮局寄送备份材料,她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显得格外干练。他们约定好中午在牛肉面馆碰头。


  在农业局长长的走廊里,王有为遇到了不少熟人。自从合作社项目有了起色之后,他在县里也渐渐有了一些名气。就像一颗原本在角落里默默发光的星星,现在终于被更多的人发现了它的光芒。


  “王有为!好家伙,好久不见啦!”农业局的小张老远就热情地招呼着他,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你们村交上来的材料我们都收到了,局里领导对这个项目特别重视,专门开了好几次会讨论呢。”


  在会议室里,王有为见到了主管项目的副局长。副局长是一位经验丰富、面容和蔼的中年人,他详细地给王有为介绍了专家组的人员构成,每个专家在各自领域都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还说明了考察的重点方向和需要特别留意的环节,那些重点内容就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在王有为的脑海中闪烁。


  “你们村的土壤条件确实非常好,这是老天爷赐给你们的宝贵财富。”副局长站起身来,轻轻地拍了拍王有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但是专家们更看重的是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这就好比是一艘船,不仅要有坚固的船体,还要有合理的航行规划,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远。你们一定要好好准备,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抓住这个机会,你们村的发展就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走出农业局的大门,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洒在王有为的身上,让他感到无比温暖。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紧绷的心情终于像一朵舒展的花朵,渐渐放松了下来。他掏出手机,正想给小雨发个消息,却发现屏幕上已经有了一条未读信息,熟悉的发件人署名让他的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材料寄好了,我还抽空去特产店买了些村里农产品的样品。现在我在牛肉面馆等你。 ——小雨”


  这简单的几句话,就像一杯清甜的泉水,滋润着王有为的心田。他加快了脚步,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有的行色匆匆,有的悠然自得,但他都无暇顾及。他的心里只想着快点见到小雨,和她分享在农业局的收获,同时也想听听她在邮局和特产店的经历。他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下午回到村里后要立刻着手开展的工作,就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已经为下一阶段的战斗做好了准备。


  当王有为走进牛肉面馆时,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的小雨。她正低着头,专注地翻看手里的文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身上,形成了一个温暖的光圈。王有为轻轻地走到她对面坐下,这时才发现她的面前还放着一个精致的小盒子,盒子的表面是一层光滑的木质纹路,上面雕刻着一些简单而又优美的花纹。


  “这是什么呀?”王有为好奇地问道。


  小雨神秘地笑了笑,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枚精致的书签。这些书签是用竹片制作而成的,竹片的纹理自然而清晰,仿佛记录着岁月的痕迹。书签上精细地雕刻着青山村的梯田风光,那层层叠叠的梯田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出了乡村的宁静与质朴。在书签的背面,还刻着“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几个刚劲有力的字样。


  “这……”王有为惊讶得一时说不出话来,眼睛里满是惊喜和赞叹,“你什么时候准备的呀?太用心了。”


  “上次来县里的时候我就提前订做了,今天刚好做好可以取。”小雨轻轻地把书签收起来,认真地说道,“这些小细节有时候能起到大作用,给专家组留下一个好印象是很重要的。”


  不多久,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被服务员端上了桌。那一碗面,热气袅袅升腾,香气扑鼻而来,让王有为和小雨的食欲一下子被勾了起来。两人一边吃着面,一边交流着上午各自的工作收获。王有为把农业局副局长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小雨,就像分享一份珍贵的宝藏;小雨则认真地把这些重要信息记录在笔记本上,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仿佛在书写着村子的未来。


  “专家组下周三上午九点到,到达后先去示范田实地考察,然后会开一个座谈会……”小雨咬着笔帽,皱着眉头思考着,说道:“咱们得提前规划好考察的路线,最好能让专家组全面地看到不同作物的种植情况,这样他们就能更直观地了解咱们项目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王有为突然灵机一动,眼睛亮了起来,说道:“对了,张叔家的蔬菜大棚可以作为一个亮点展示给专家组看。他采用的那个立体种植模式非常有特色,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利用了光照和土壤资源,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两人越聊越投入,完全沉浸在了对工作的讨论之中。以至于当服务员来收拾桌子的时候,他们才惊觉原来面汤都已经凉了。但他们丝毫不觉得可惜,因为他们在这场讨论中碰撞出了更多的灵感火花。


  在回村的车上,王有为和小雨并排坐在座位上,中间放着那个装满材料的纸袋,仿佛是他们今天战斗的成果。车子缓缓驶离了繁华的县城,窗外的景色又渐渐变回了他们熟悉的田野。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画,与天空相接。


  “有为,你说……”小雨突然轻声开口,声音就像夜空中最轻柔的一缕微风,“要是这个项目真的成功了,咱们村五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你能想象得到吗?”


  王有为望向远处那连绵起伏的山峦,脑海中仿佛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他憧憬地说道:“我想啊,那时候村里肯定会有自己的加工厂,农产品可以直接在村里加工成各种成品,提高附加值,这样就能卖个好价钱。孩子们再也不用去外地读书了,因为村里的学校条件会变得和城里的一样好,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优秀的老师。老人们可以在新建的文化活动中心里下下棋、聊聊天,每天的生活都过得悠闲又自在。村子里的道路会变得更加宽敞整洁,两旁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四季都有美丽的风景。”


  他说着说着,不经意间发现小雨正专注地看着他,眼睛里闪烁着亮光,那亮光仿佛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怎么啦?”王有为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起了红晕,挠了挠头问道。


  小雨轻轻地摇了摇头,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说道:“没什么,就是突然觉得你的想法真好。你不仅仅是想着怎么让村子赚钱,更重要的是考虑到了村里每一个人的生活,想着怎么让整个村子变得越来越好,这很难得。”


  王有为有些腼腆地挠了挠头,说道:“这不都是跟你学的嘛。你总是说,农业发展不能只看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我觉得你说得太对了,这本来就应该是咱们做项目的初心和目标。”


  车子缓缓驶入了村口,远远地就看见几个村民在路边伸长了脖子张望,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和好奇。车刚一停下,王大叔就迫不及待地凑了过来,焦急地问道:“有为啊,今天去县里办事办得咋样啦?没出啥问题吧?”


  王有为和小雨相视一笑,那笑容里饱含着轻松和喜悦,然后异口同声地说道:“一切顺利!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计划完成了,专家组那边的情况我们也都了解清楚了。”


  村民们顿时七嘴八舌地问开了,这个问专家组什么时候来,那个问考察的重点是什么。王有为耐心地一一回答着大家的问题,就像一位博学的老师在给学生们授课;小雨则微笑着把从县里带回来的小点心分给大家,村民们接过点心,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整个场面热闹得就像过年一样。


  “专家组下周三就要来啦,咱们得赶紧把村口到示范田的路再好好修整一下。”王有为对着围在周围的年轻人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紧迫感。


  “您就放心吧,这个包在我们身上!”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拍着胸脯保证道,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干劲。


  回到村委会后,王有为立刻召集合作社的成员们开了个会。小雨打开投影仪,那明亮的光线投射在墙上,展示出从县里带回来的最新资料,那些资料里蕴含着无限的希望和可能。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直到太阳渐渐西斜,天空被染成了一片绚烂的红色,会议才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傍晚时分,王有为和小雨漫步来到了即将建成的大棚前。此时,夕阳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正缓缓地朝着地平线落下,那橙红色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整个世界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他们看着工人们收工离去的背影,那背影融入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温暖而宁静。两人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就像两条紧紧相连的丝带,交织在一起。


  “累了吧?”王有为看着小雨略显疲惫的神情,从旁边拿起一瓶水,轻轻地递给她。


  小雨接过水,仰头大口地喝了几口,那清凉的水顺着喉咙流下,让她顿时感到一阵舒畅。她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还好啦,就是脚有点疼。今天走的路太多了,凉鞋磨得我的脚有些受不了。”说完,她低头看了看那双沾满泥土的凉鞋,鞋子的边缘已经被磨得有些毛毛糙糙。


  王有为听了,心里一阵心疼,他突然蹲下身来,眼神中满是关切,说道:“我看看。”


  小雨一下子愣住了,她没有想到王有为会有这样的举动,脸“唰”地一下红到了耳根。还没等她反应过来,王有为已经轻轻地托起她的脚踝,小心翼翼地检查着。只见她的脚掌上已经磨出了好几个水泡,水泡晶莹剔透,仿佛一碰就会破裂。


  “磨出泡了。你先在这里等着别动。”王有为说着,站起身来迅速转身,“我这就去医务室拿创可贴和药膏。”


  看着王有为匆匆离去的背影,小雨的耳根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她靠在新建的大棚支架上,晚风轻轻拂过她的脸庞,就像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她的脸。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清香,让她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几分钟后,王有为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他的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手里紧紧地握着创可贴和药膏。他再次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帮小雨处理着脚上的水泡。他的动作轻柔而细致,就好像手中捧着的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弄疼她。


  “好了,处理好了,这两天就别穿这双鞋了,换一双柔软舒适点的。”王有为轻轻地帮小雨把脚放下,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上的灰。


  小雨静静地低头看着脚上贴着的创可贴,那小小的创可贴仿佛包裹着无尽的温暖与关怀。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鼻子微微发酸,轻声说道:“有为,谢谢你。”


  “谢什么呀,这就是举手之劳,你别放在心上。”王有为有些不好意思地别过脸,耳尖都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红。


  “不只是因为这个。”小雨抬起头,认真地看着王有为,目光坚定而明亮,“谢谢你让我参与到这个项目中,让我真正走进农村,看到了这片土地的真实模样和无限可能性。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价值。”


  暮色像一层黑色的幕布,渐渐笼罩了整个世界,远处的村庄里星星点点的灯光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夜幕中闪烁。那温暖而明亮的灯光,象征着家的温馨与安宁。王有为和小雨并肩走在回村的路上,脚下的泥土路在月光的照耀下泛着淡淡的银光。他们谁都没有再说话,但彼此的心中都十分清楚,他们正在携手书写着一篇关于梦想和奋斗的壮丽篇章,正在共同创造着一种对于青山村而言无比重要的东西。


  这一夜,青山村格外宁静,仿佛整个村庄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积蓄着力量。村头潺潺的小溪在月光下缓缓流淌,发出悦耳的声响,宛如一首轻柔的摇篮曲。田野里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像在诉说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而在村委会那间朴素却充满希望的档案柜里,那些从县里带回的材料安静地躺着,它们见证了王有为和小雨等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也等待着下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迎接即将到来的关键考验。


  王有为躺在床上,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形成一片片柔和的光影。他的脑海里不断回放着今天发生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细节都如同电影片段般清晰。他的心中既充满了对周三考察的期待,那种期待就像一朵即将绽放的花朵,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又充满了坚定的信心,仿佛他已经看到了青山村在项目成功后焕然一新的模样。他深深地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项目的考察,更是青山村迈向崭新生活的关键一步。而在这至关重要的一步中,有他的汗水与拼搏,有小雨的陪伴与支持,更有全村人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他们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每一个人都是船上不可或缺的一员,正朝着那片充满希望的彼岸奋力前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不会种田的农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