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按照标准配比精心制备的黑火药,被小心翼翼地封装在陶罐中,静静地放置在偏僻院落的角落,如同沉睡的凶兽。
那截裸露在外的药捻,仿佛是其与现世唯一的脆弱连接,散发着令人不安的气息。
整个作坊内的所有人都下意识地远离那个陶罐,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看向它的目光充满了敬畏与难以言喻的恐惧。
林烨深知,仅有火药配方和粗糙的制品是远远不够的。
这跨越时代的杀戮利器,需要同样超越时代的、严格的组织和运用方式,才能将其恐怖的威力转化为战场上实实在在的胜算,而非不可控的灾难。
在狄军反扑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的每一刻,他必须争分夺秒。
就在火药成功制备的当天下午,他便向李烽将军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在胤朝军制中闻所未闻的构想。
“将军,火药之力,非同小可,运用之法亦迥异于刀剑弓弩。末将恳请,于军中另设一独立编伍,专司火药武器之制作、保管、操演与临敌施用。”林烨站在临时充作帅府的原守将衙署内,语气郑重地向李烽陈述,
“此伍人员需精中选精,不仅要胆大心细,严守秘密,更需令行禁止,通晓此物特性,方能将其威力发挥至极致,亦避免反噬己身。”
李烽此刻正为城防焦头烂额,闻言虽觉新奇,但出于对林烨一贯的信任以及那日目睹火药配制过程时感受到的隐隐心悸,他几乎没有犹豫便点头应允:“此事关乎守城成败,便依你之言!此伍该当何名?人员由你全权甄选,一应所需,优先供给!”
“谢将军!”林烨抱拳,“此伍所持,乃鬼神莫测之机,便称——‘神机班’!”
“神机班……”李烽咀嚼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异彩,“好!便叫神机班!”
有了李烽的授权,林烨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他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在现有残存的、值得绝对信任的人员基础上,进行了一场静默而苛刻的遴选。
核心骨干首先确定:
· 胡老汉: 作为技术顾问。他虽然年老体弱,无法直接参与战斗,但其对硝、磺、炭基础属性的理解和多年处理这些危险材料的经验,是“神机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林烨需要他将配制烟花的经验,转化为配制稳定、高效火药的肌肉记忆。
· 吴铁匠: 负责火器载体的打造。无论是加固的“突火枪”铁管,还是封装火药的铁壳、铁蒺藜,都需要他精湛的铁匠手艺。他从打造马蹄铁、马鞍到如今打造更具危险性的火器,已然成为林烨技术实现的最重要臂助。
· 刘黑子: 尽管臂伤未愈,但他强烈的复仇意志、悍不畏死的性格以及对林烨的绝对忠诚,使其成为“神机班”战斗组负责人的不二人选。林烨看中的是他那股敢打敢拼的狠劲,以及在山林中锻炼出的、对危险的本能直觉。
战斗人员遴选标准极为严苛:
· 心理素质优先: 胆大、冷静,面对未知事物不易慌乱,能在巨大压力和危险环境下保持基本判断力。林烨亲自与候选者面谈,观察其眼神和反应。
· 忠诚与保密: 必须是历经血战、证明过忠诚的老兵,家眷最好不在狄占区(减少被胁迫可能)。需立下血誓,绝不泄露“神机”半分。
· 一定的学习能力与纪律性: 需要理解并严格遵守复杂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不能是只会逞匹夫之勇的莽汉。
· 身体状况: 听力、视力良好,手臂力量足够(用于持握可能存在的火器)。
经过一番秘密而严格的筛选,林烨从残存的近百名士兵中,最终只挑选出了十二人,加上刘黑子,合计十三人,组成了“神机班”的第一批战斗员。
这个数字,恰好符合林烨记忆中一个火力小组的雏形,也便于管理和指挥。
人员选定后,在朔风城西南角一处被高墙环绕、原为城中富商储存冰块的废弃地窖内,“神机班”的秘密基地兼训练场被设立起来。
此地阴凉、干燥、相对隐蔽,且墙体厚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声音和意外爆炸的冲击。
“神机班”的成立仪式,没有旗帜,没有喧哗,只有在地窖深处摇曳的几支火把映照下,十三张凝重而坚定的面孔,以及站在他们面前的林烨。
“从今日起,你们不再仅仅是普通的士兵。”林烨的目光如同冰冷的刀锋,扫过每一张脸,
“你们手中将掌握的,是足以焚城裂石,亦能令我等粉身碎骨的力量!它是我们守住朔风城、为死去袍泽报仇的唯一希望,也可能是在我们手中提前引爆、将我等送入地狱的恶鬼!”
他的声音在地窖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加入‘神机班’,意味着你们将承担最危险的任务,遵守最严苛的纪律!我要求你们做到的,只有八个字——‘绝对服从,严守秘密’!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私自配制火药,不得私自携带火药制品,不得在非指定区域、非指定时间进行任何与火药相关的操作!违令者——斩!”
“谨遵校尉之令!”以刘黑子为首的十三人,压低声音,齐声应诺,眼神中充满了使命感与决绝。
简单的仪式结束后,地狱式的训练即刻开始。林烨将脑海中的知识,拆解成最基础、最易理解的步骤,灌输给这些古代的士兵:
第一课,认知与敬畏: 林烨取来极小一撮黑火药,在远离人群的空地上,用火镰点燃。
“嗤——!”
一道迅猛的、带着刺鼻烟味的火光瞬间爆发,虽量小,但那瞬间释放的能量和声响,依旧让所有初次见识的“神机班”成员脸色发白,下意识地后退半步。
“看到了吗?这只是毫厘之量!若是一斤、十斤、百斤呢?”林烨厉声问道,“永远不要小觑你们手中的粉末!它比最锋利的狄刀,危险百倍!”
第二课,安全规程: 林烨制定了极其繁琐却至关重要的安全条例。包括但不限于:操作时必须清除周围所有易燃物;严禁任何明火靠近(训练时使用沙盘模拟);混合火药必须在木质或石质平台上,严禁使用铁器猛烈搅拌;所有成品必须单独存放,远离人员居住区;设立专门的“火药库”,由专人双锁看管,存取必须登记……
第三课,基础操作: 在胡老汉和吴铁匠的指导下,队员们开始反复练习火药的称量、配比、轻柔混合。林烨要求他们必须形成肌肉记忆,闭着眼睛也能大致估量出比例。同时,学习如何卷制不同燃烧速度的药捻,如何将火药分装进皮纸包或小陶罐中。
第四课,战术应用模拟: 林烨在沙盘上,开始教授他们如何运用这些原始的爆炸物。
· 守城利器: 如何计算投掷时机,将点燃的炸药包投向城下密集的敌群;如何在关键城门后设置“地雷”,在敌军破门时给予致命一击;如何利用“突火枪”(尚未完全制成)在近距离对登城狄兵进行面杀伤。
· 协同作战: 强调与王奎骑兵队、以及其他守城步兵的配合。例如,用爆炸制造混乱,为骑兵突击创造机会;或用火力覆盖特定区域,掩护步兵防御。
训练是枯燥、紧张且充满心理压力的。每一天,队员们都在与这种危险的“黑粉”打交道,精神高度紧绷。
但他们进步神速,尤其是在刘黑子的以身作则和疯狂加练下,很快便掌握了基础操作要领,对火药的畏惧之心未减,但运用起来却多了一份沉稳。
就在“神机班”紧锣密鼓地训练,第一批十余个封装好的、拳头大小的陶罐炸药包和几十支用于测试的“突火枪”管被制作出来时,负责城外警戒的骑兵哨探,带回了令人心悸的消息——
一支约两百人的北狄骑兵,打着苏合麾下的旗帜,出现在朔风城西北三十里外,正不紧不慢地向城池方向游弋而来!
显然,朔风城易手的消息尚未大规模传开,这支狄兵很可能是例行巡逻,或是接到了苏合探查朔风城动向的命令。
考验,不期而至。
林烨接到消息,眼中寒光一闪。他看向地窖中刚刚结束一轮装药训练的“神机班”成员。
“神机初成,正需血祭。”他缓缓开口,“刘黑子!”
“在!”
“带你的人,携带五个炸药包,随我上北城!让狄虏尝尝,我们为他们准备的‘惊喜’!”
秘密组建的“神机班”,即将迎来它的首次实战检验。这轰鸣的“神机”,能否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