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残城余烬,新盟初定
书名:诸子问鼎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8982字 发布时间:2025-10-12


第四十八章 残城余烬,新盟初定

 

晨曦穿透硝烟,洒在邯郸城残破的西墙上。昨夜鏖战的痕迹依旧清晰——断裂的云梯斜插在城墙的箭孔里,焦黑的滚木堆在雉堞旁,暗红色的血渍顺着砖石的沟壑蜿蜒而下,在城根处凝结成暗沉的印记,风一吹,空气中还残留着硝烟与血腥交织的刺鼻气味。

 

墨翟拄着透甲匕,缓缓走下西墙。他的玄色短褐上沾满了干涸的血污,左臂被箭划伤的伤口刚用布条包扎好,每走一步,牵动的伤口便传来一阵刺痛,却远不及心口的沉重。石敢的尸体已经被弟子们抬了下来,静静地躺在草席上,双目圆睁,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把卷了刃的大刀,刀身上的血已经凝固成了紫黑色。

 

“先生。”秦华捧着一件干净的粗布短褐走来,声音依旧嘶哑,眼眶红肿得像核桃,“您先换件衣服吧,医工说您的伤口不能再沾到脏东西了。”

 

墨翟接过短褐,却没有立刻换上,只是蹲下身,轻轻合上石敢的双眼,指尖抚过他冰冷的脸颊,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石敢,你守好了北门,守住了百姓,是师父对不起你,没能护住你。”

 

秦华站在一旁,泪水忍不住滚落下来。石敢是他的师兄,从他入墨家那天起,就一直带着他练功、守城,如今却永远地离开了,连一句告别都没有留下。

 

“阵亡的弟子和百姓,都安顿好了吗?”墨翟站起身,强压下心中的悲痛,问道。

 

“都安顿好了。”秦华擦了擦眼泪,点头道,“弟子们和百姓们一起,在城南的乱葬岗旁开辟了一块墓地,阵亡的一百八十七名弟子和五十六名百姓,都用薄棺装殓好了,就等先生您去主持葬礼。”

 

墨翟点了点头:“好,我们现在就去。”

 

城南的墓地旁,已经围满了人。墨家弟子们穿着素色的短褐,手持香烛,整齐地站在一旁;百姓们也都穿着干净的衣服,手里捧着纸钱,脸上满是悲痛。张老汉和老伴站在最前面,手里还提着一篮刚出炉的胡饼,那是石敢生前最爱吃的胡饼——每次守城间隙,石敢总会蹲在胡饼铺前,就着咸菜啃上两个,还笑着说“这饼子瓷实,抗饿”,如今却再也吃不到了。

 

墨翟走到墓地中央,接过秦华递来的香烛,点燃后插在香炉里。烛火摇曳,映着他苍白的脸,也映着一排排崭新的木碑,每一块木碑上都刻着名字,有的是墨家弟子,有的是普通百姓,却都为了这座城,永远地停在了昨夜。

 

“各位兄弟,各位乡亲。”墨翟的声音沉痛,却带着千钧重量,在寂静的墓地中回荡,“是我墨翟无能,让你们为了守护邯郸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你们用血肉之躯,挡住了魏人的刀戈,护住了城里的老幼妇孺,你们是邯郸城的英雄,是天下人的脊梁!”

 

他对着墓碑深深鞠了三躬,额头抵在冰冷的地面上,久久没有起身。身后的弟子和百姓们也跟着鞠躬,呜咽声渐渐响起,却无人哭出声响——他们知道,此刻的悲痛,要留到日后,化作斩向魏人的利刃。

 

“你们放心。”墨翟缓缓起身,目光扫过每一块墓碑,眼神坚定如铁,“我墨翟在此立誓,定会守住这座城,守住你们用命换来的家园;定会让魏人血债血偿,让龙贾为他的残暴付出代价!他日天下太平,我必在此立碑,刻下你们的名字,让后世子孙永远记得,是谁守护了邯郸!”

 

“报仇!报仇!”弟子和百姓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树叶沙沙作响,眼里的悲痛渐渐化作熊熊怒火,烧得每个人的胸膛都滚烫。

 

葬礼结束后,墨翟刚回到城楼上,就看见一个身穿红色铠甲的将领,带着几个士兵,朝着城楼走来。那将领身材高大,面容刚毅,腰间佩着一把青铜剑,剑鞘上雕刻着繁复的云纹,正是昨日率领赵国援军赶到的赵军将领——赵奢。

 

“墨先生,别来无恙?”赵奢走上城楼,脚步沉稳,对着墨翟抱了抱拳,语气恭敬。昨日他亲眼看到墨家弟子以两千之众,抵挡魏军两万大军,百姓们更是手持锄头菜刀,与弟子们并肩作战,那场景让他震撼不已,心中对墨翟也多了几分敬佩。

 

墨翟连忙回礼:“赵将军客气了,昨日多亏将军及时赶到,否则邯郸城恐怕已经落入魏人之手了。”

 

“墨先生言重了。”赵奢摆了摆手,目光落在城楼下的战场,眉头微蹙,“邯郸城是赵国的门户,魏人攻打邯郸城,就是在打我们赵国的脸,我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再说,若不是墨先生和墨家弟子们拼死坚守,撑到我们援军赶到,我们就算来了,也只能看到一座被魏人毁掉的空城。”

 

墨翟笑了笑,没有再争辩,而是指着城楼下的连弩残骸,说道:“赵将军,昨日一战,魏人虽然退了,但龙贾此人野心勃勃,又极善用兵,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我们邯郸城损失惨重,弟子和百姓伤亡过半,连弩损毁三十余具,投石机被烧毁两架,剩下的兵器也多有破损,恐怕难以抵挡魏人的下一次进攻。”

 

赵奢点了点头,脸色凝重地说道:“墨先生所言极是。龙贾在魏国素有‘战神’之称,此次兵败,定会卷土重来,而且会带来更多的兵力和兵器。不过墨先生放心,我已经派人快马加鞭赶回赵国都城,请求赵王再派五万大军来支援邯郸城,同时运送十万石粮草和两百架云梯、五十具连弩,相信不出五日,援军就能抵达。”

 

“那就多谢赵将军了。”墨翟松了口气,有了赵国的援军和粮草,邯郸城的防守就能大大加强。他深知,墨家虽善守城,但兵力有限,若没有赵国的支持,想要长久守住邯郸城,难如登天。

 

赵奢又向前一步,语气诚恳地说道:“墨先生,我还有一事相求。墨家的守城之术天下闻名,连弩和投石机更是威力无穷,我军将士虽勇猛,却不善守城之法。我想请墨先生派些弟子,教我们赵军使用连弩和投石机,再帮我们加固邯郸城的城墙和城门,不知墨先生意下如何?”

 

墨翟立刻点头:“赵将军客气了,保卫邯郸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这就派吴起和林仲,带着五百名弟子,去教赵军使用连弩和投石机,再帮你们加固城墙和城门。吴起擅长守城之术,林仲精通兵器修缮,有他们在,定能让赵军将士尽快掌握守城之法。”

 

“太好了!”赵奢喜出望外,对着墨翟深深鞠了一躬,“有墨先生相助,何愁魏人不灭!他日击退魏人,我定奏请赵王,为墨先生和墨家弟子们请功!”

 

两人正说着,禽滑厘从城西密道的方向跑来,他的空袖管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脸上满是急色,连额头上的汗水都顾不上擦:“先生!赵将军!不好了!我们在城西密道的深处,发现了魏人留下的密信!”

 

墨翟和赵奢对视一眼,心中同时一紧。城西密道是邯郸城的命脉,若是被魏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墨翟连忙说道:“快把密信拿来看看!”

 

禽滑厘将一封染血的密信递给墨翟。那密信是用麻布缝制的袋子装着,袋子上还沾着干涸的血渍,显然是魏人匆忙间留下的。墨翟接过密信,小心翼翼地打开,只见上面用炭笔写着几行潦草的字迹,墨迹还未完全干透:“三日之后,联合韩国,从南门和西门夹击邯郸,务必拿下城池,活捉墨翟,不得有误!——龙贾”

 

“什么?”赵奢脸色骤变,猛地攥紧了拳头,青铜剑的剑鞘被他握得“咯吱”作响,“龙贾竟然要联合韩国!韩国与魏国相邻,向来依附于魏国,若是两国联合,兵力至少有十五万,我们根本不是对手!”

 

墨翟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韩国虽弱,却有两万精锐步兵,再加上龙贾的五万大军,总共十七万大军,而邯郸城如今只有墨家弟子两千余人,赵军援军五万,加起来也只有五万两千余人,兵力悬殊太大。更重要的是,韩国若是从南门夹击,邯郸城将腹背受敌,到时候就算有再坚固的城墙,也难以抵挡。

 

“这可怎么办?”禽滑厘急得直跺脚,“韩国若是真的联合魏国,我们腹背受敌,邯郸城必破无疑啊!”

 

墨翟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越是危急时刻,越不能慌乱。他盯着密信上的字迹,沉思片刻,说道:“大家别慌。龙贾的密信上说‘三日之后夹击邯郸’,说明韩国还没有下定决心,只是口头答应了龙贾,我们还有时间挽回。”

 

他看向赵奢,语气沉稳地说道:“赵将军,你立刻派使者去韩国都城新郑,面见韩王。你告诉韩王,魏国素来野心勃勃,此次攻打邯郸城,若是得逞,下一个目标就是韩国。唇亡齿寒的道理,韩王不会不懂。同时,你再让使者带上五百金,送给韩王身边的宠臣,让他们在韩王面前多说好话,劝说韩王放弃与魏国联合。”

 

赵奢点了点头:“墨先生说得对!我立刻派人去办!不过韩王向来胆小怕事,又一直依附于魏国,恐怕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那就只能用另一个办法了。”墨翟眼神一凛,目光落在吴起身上,“吴起,你带五百名弟子,即刻出发,前往韩国边境的管城。你不必真的攻城,只需在管城城外扎营,每日擂鼓呐喊,假装要攻打管城,让韩王知道,我们赵国和墨家,也不是好惹的!”

 

吴起立刻站出来,抱拳躬身:“定不辱使命!”

 

墨翟又看向林仲:“林仲,你带两百名连弩手,分成十队,在邯郸城的四周巡查,一旦发现魏人和韩人的踪迹,立刻回报。另外,你再派些弟子,在邯郸城的南门和西门外挖深壕沟,设置拒马,防止魏韩联军突然袭击。”

 

“是!”林仲应了一声,转身就去安排。

 

赵奢看着墨翟有条不紊地布置着,心中更加敬佩:“墨先生果然深谋远虑!有墨先生在,就算魏韩两国联合,我们也能应对!”

 

墨翟摇了摇头:“赵将军过奖了。这次魏韩两国联合,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赵将军,你尽快让你的士兵们熟悉连弩和投石机的使用,再派些士兵去加固邯郸城的城墙和城门,尤其是南门和西门,要多设几重防线。同时,你还要清点粮草和火药,确保足够支撑到战争结束。”

 

“好!我这就去安排!”赵奢说完,转身就下了城楼,对着身边的副将吩咐道,“立刻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分成两队,一队跟着墨家弟子学习使用连弩和投石机,另一队去加固城墙和城门,谁敢偷懒,军法处置!”

 

“是!”副将齐声应和,转身就去传达命令。

 

城楼上,只剩下墨翟和禽滑厘。禽滑厘看着墨翟疲惫的脸庞,眼眶又红了,忍不住说道:“先生,您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您先休息一会儿吧,这里有弟子们盯着呢。”

 

墨翟摇了摇头,目光望向远方的十里坡,眼神坚定:“我不能休息。龙贾随时可能率军来犯,韩国也不知道会不会改变主意,我必须守在这里,确保邯郸城的安全。”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地说道,“石敢和兄弟们都死了,我不能再让更多的人因为我的疏忽而牺牲了。”

 

禽滑厘知道墨翟的脾气,也不再劝说,只是默默地站在他身边,陪着他一起守在城楼上。风一吹,卷起墨翟的衣角,露出他手臂上的伤口,布条已经被汗水浸湿,隐隐渗出一丝血渍。

 

太阳渐渐升到半空,金色的阳光洒在邯郸城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城墙上的血渍,也照亮了城楼下忙碌的身影。墨家弟子们正在教赵军士兵使用连弩,有的弟子耐心地讲解着连弩的构造,有的弟子亲自示范如何上箭、瞄准、射击;百姓们也没有闲着,有的帮着弟子们搬运木头,有的帮着赵军士兵加固城墙,还有的妇人提着水桶,给忙碌的人们送水送干粮。

 

张老汉和老伴也来了,他们推着一辆小车,车上放着刚出炉的胡饼,挨个儿给弟子和士兵们递胡饼:“孩子们,快吃点胡饼,补充补充体力,才能有力气打魏人!”

 

一个年轻的赵军士兵接过胡饼,咬了一大口,笑着说道:“大爷,您的胡饼真好吃!等我们打退了魏人,一定常来您的铺子吃饼!”

 

张老汉笑着说道:“好!好!到时候大爷给你们多放些芝麻,让你们吃个够!”

 

城楼下的气氛渐渐变得热闹起来,原本沉重的空气也轻快了些许。墨翟站在城楼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的沉重也减轻了些。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守着这座城,还有这满城的百姓,还有赵国的士兵,他们都在为了守护邯郸城而努力。

 

就在这时,林仲带着一个弟子匆匆跑上城楼,脸上满是喜色:“先生!好消息!吴起师兄派人传来消息,说他们已经到了韩国的管城城外,并且按照您的吩咐,在城外扎营擂鼓,韩王已经派人来询问情况了,看起来很是慌张!”

 

墨翟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好!吴起做得好!只要韩王心生忌惮,就不会轻易联合魏国!”

 

他又看向林仲:“赵将军派去韩国的使者有消息了吗?”

 

“还没有。”林仲摇了摇头,“使者刚出发不久,估计还要两日才能到韩国都城。”

 

“好,我们再等等。”墨翟点了点头,“只要韩王能改变主意,我们就有把握守住邯郸城。”

 

就在这时,远处的天际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一个赵军士兵骑着快马,朝着城楼跑来,一边跑一边大喊:“将军!好消息!赵王派来的援军到了!还有粮草和兵器,已经到了邯郸城的东门!”

 

“什么?”赵奢的声音从城楼下方传来,他快步跑上城楼,脸上满是惊喜,“援军到了?太好了!”

 

墨翟也露出了笑容,援军来得正是时候!有了这五万大军,再加上墨家弟子和赵国的原有兵力,他们的兵力就能达到十万,就算魏韩两国联合,也有一战之力!

 

“走!我们去东门迎接援军!”赵奢拉着墨翟的手,激动地说道。

 

墨翟点了点头,跟着赵奢一起下了城楼,朝着东门走去。城楼下的百姓和士兵们听到援军到了的消息,也都欢呼起来,欢呼声震耳欲聋,传遍了整个邯郸城。

 

东门城外,五万赵国大军正整齐地排列着,士兵们身穿红色铠甲,手持长戟,腰间佩着青铜剑,看起来威风凛凛。大军的前方,停放着一辆辆马车,马车上装满了粮草和兵器,连弩和投石机整齐地摆放在一旁,闪烁着冷光。

 

一个身穿金色铠甲的将领从马车上走下来,他身材高大,面容威严,正是赵国的上将军——廉颇。廉颇走到赵奢和墨翟面前,抱了抱拳,声音洪亮地说道:“赵将军,墨先生,末将廉颇,奉赵王之命,率五万大军前来支援邯郸城!”

 

“廉将军!”赵奢连忙回礼,“有劳将军远道而来!”

 

墨翟也对着廉颇抱了抱拳:“廉将军辛苦了。”

 

廉颇笑着说道:“墨先生客气了。末将早就听说墨先生的大名,今日能与墨先生并肩作战,是末将的荣幸!”他顿了顿,语气严肃地说道,“末将在路上已经听说了魏人要联合韩国夹击邯郸城的消息,赵王已经下令,让末将全力配合墨先生和赵将军,务必守住邯郸城!”

 

“太好了!”赵奢激动地说道,“有廉将军的五万大军,再加上墨先生的墨家弟子,我们定能打退魏韩联军!”

 

墨翟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廉将军,赵将军,如今我们有十万大军,还有充足的粮草和兵器,只要韩王能改变主意,我们就有把握守住邯郸城。就算韩王执意联合魏国,我们也能与他们一战!”

 

廉颇和赵奢同时点头,三人对视一眼,眼中都充满了信心。

 

就在这时,一个弟子匆匆跑来,脸上满是喜色:“先生!好消息!赵将军派去韩国的使者传来消息,说韩王已经答应不联合魏国了!还说要与我们赵国结盟,共同对抗魏国!”

 

“什么?”墨翟、赵奢和廉颇同时惊呼出声,脸上满是不敢置信。

 

“使者说,韩王见我们在管城城外驻军,又听闻赵王派五万大军支援邯郸,还收到了您让散布的‘魏国欲吞并韩国’的流言,心中又惊又惧,再加上宠臣们在旁劝说,已经下定决心与魏国断交,转而与赵国结盟!”弟子喘着粗气,语速飞快地说道,“韩王还派了使者随我们的使者一同前来,此刻已经到了东门之外,想要亲自与您和赵将军、廉将军商议结盟之事!”

 

“好!好!好!”赵奢连拍三下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墨先生,您这招‘软硬兼施’真是高明!不仅让韩王断了与魏国联合的念头,还让他主动来与我们结盟,这下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腹背受敌了!”

 

廉颇也抚掌大笑:“墨先生深谋远虑,佩服!有了韩国的结盟,我们不仅能专心应对魏国,还能借韩国之力牵制魏国的侧翼,此战必胜!”

 

墨翟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连日来的疲惫仿佛消散了大半:“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快,请韩王的使者进来。”

 

片刻后,一个身穿锦袍、头戴高冠的中年男子,在弟子的引领下走进东门。他是韩国的上大夫韩聂,举止儒雅,眼神却带着几分谨慎,显然是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结盟还心存顾虑。

 

“韩大夫远道而来,辛苦了。”赵奢率先上前,抱拳迎客,“本将是赵国将领赵奢,这位是我国上将军廉颇,这位便是墨家巨子墨翟先生。”

 

韩聂连忙回礼,目光在三人脸上一一扫过,最终落在墨翟身上,语气带着几分敬佩:“久闻墨先生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先生以两千弟子守住邯郸城,逼退魏军两万大军,真是当世奇人!”

 

“韩大夫过奖了。”墨翟淡淡一笑,“今日请大夫前来,是想与韩国商议结盟之事。魏人野心勃勃,若邯郸城破,下一个遭殃的便是韩国。如今韩王愿意与赵国结盟,共同对抗魏国,实乃明智之举。”

 

韩聂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墨先生所言极是。我国大王也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只是魏国势大,我国若与赵国结盟,恐遭魏国报复,还望赵将军和廉将军能保证我国的安全。”

 

廉颇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地说道:“韩大夫放心!只要韩国与赵国结盟,我国便会与韩国签订盟约,若魏国敢攻打韩国,我国定会出兵相助!不仅如此,我国还会赠送韩国十万石粮草,以表结盟的诚意。”

 

韩聂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说道:“多谢廉将军!有赵国的承诺,我国大王便放心了。我国也愿意出兵两万,协助赵国守卫邯郸城,共同对抗魏军!”

 

“太好了!”赵奢激动地说道,“有韩国的两万大军,我们的兵力就能达到十二万,与魏军的五万大军相比,优势更大了!”

 

墨翟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双方都有结盟的诚意,不如今日便签订盟约,昭告天下,让魏人知道,赵国、韩国和墨家,已经结成同盟,共同对抗魏国!”

 

“好!”韩聂、赵奢和廉颇齐声应和。

 

当天下午,邯郸城的城楼上,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结盟仪式。墨翟、赵奢、廉颇和韩聂并肩站在城楼上,身后分别站着墨家弟子、赵国士兵和韩国士兵。韩聂手持盟约,高声宣读:“赵国、韩国、墨家,今日在此结盟,结为生死之盟。若魏国来犯,三方共同出兵,共抗魏军;若一方有难,另外两方必定出兵相助,绝不背弃!此盟天地为证,日月为鉴,若有背弃者,天诛地灭!”

 

读完盟约后,墨翟、赵奢、廉颇和韩聂分别在盟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将盟约交给弟子保管。

 

“结盟成功!”赵奢高声喊道。

 

“结盟成功!”城楼上的弟子、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传遍了整个邯郸城。百姓们听到结盟的消息,也都欢呼起来,脸上满是喜悦——他们知道,有了韩国的结盟和赵国的援军,邯郸城终于安全了。

 

结盟仪式结束后,韩聂便带着盟约,匆匆返回韩国,准备调遣两万大军前来邯郸城支援。廉颇和赵奢则开始安排兵力,将赵国的五万大军和即将到来的韩国两万大军,分别部署在邯郸城的西、南、北三门,东门则留作退路,派少量士兵驻守。

 

墨翟则带着弟子们,继续加固城墙和城门,同时修缮连弩和投石机。吴起已经从韩国的管城返回,带来了五百名弟子,他们将韩国边境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墨翟,确保韩国不会突然变卦。

 

林仲也带着连弩手们巡查归来,他们在邯郸城的四周设置了重重哨卡,一旦发现魏军的踪迹,就能立刻回报。秦华则带着弟子们清点粮草和火药,确保足够支撑到战争结束。

 

邯郸城上下,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备战。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们知道,这场战争,他们一定能赢。

 

远处的十里坡,龙贾的营寨里,气氛却异常压抑。龙贾坐在虎皮椅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派去韩国的使者刚刚回来,带来了一个让他暴怒的消息——韩王不仅拒绝与魏国联合,还与赵国和墨家结成了同盟,甚至要出兵两万,协助赵国守卫邯郸城。

 

“废物!都是废物!”龙贾猛地一拍桌子,将桌上的茶杯摔在地上,碎片四溅,“韩王那个胆小鬼!竟然敢背叛魏国,与赵国结盟!还有墨翟,竟然坏了我的大事!”

 

身边的将领们吓得浑身发抖,纷纷低下头,不敢说话。

 

龙贾站起身,在帐内来回踱步,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原本以为,联合韩国夹击邯郸城,定能一举拿下城池,活捉墨翟,没想到韩王竟然临阵倒戈,与赵国结盟,还出兵相助。如今赵国、韩国和墨家结成同盟,兵力达到十二万,而他只有五万大军,根本不是对手。

 

“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一个将领小心翼翼地问道,“赵国、韩国和墨家结成同盟,兵力远超我们,我们根本无法攻打邯郸城,不如暂时撤军,回到魏国再做打算?”

 

“撤军?”龙贾眼神一狠,咬牙道,“我龙贾征战一生,从未打过败仗!如今就算他们结成同盟,我也要试一试!就算不能拿下邯郸城,也要让墨翟和赵奢付出代价!”

 

他转身对身边的将领说道:“立刻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做好准备,明日一早,攻打邯郸城的西门!我倒要看看,有了韩国的援军,墨翟还能不能守住这座城!”

 

“将军,我们只有五万大军,而对方有十二万大军,我们根本打不过啊!”将领们纷纷劝道。

 

“少废话!”龙贾厉声喝道,“我是将军,我说打就打!谁敢再劝,军法处置!”

 

将领们吓得不敢再说话,只能转身去传达命令。

 

龙贾走到帐外,目光死死地盯着邯郸城的方向,眼中满是疯狂和不甘:“墨翟!赵奢!韩王!你们给我等着!明日一战,我定要让你们血债血偿!”

 

邯郸城的城楼上,墨翟正陪着廉颇和赵奢巡查城墙。他们站在西门的城楼上,目光望向远处的十里坡,能清晰地看到魏军的营寨。

 

“龙贾明日定会来攻城。”墨翟沉声道,“他生性残暴,又极好面子,如今韩王背叛他,与我们结盟,他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定会率军来攻,想要挽回颜面。”

 

廉颇点了点头,语气严肃地说道:“墨先生说得对。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明日一战,定要让龙贾有来无回,彻底打退魏军,让魏国再也不敢轻易来犯!”

 

赵奢也说道:“明日我率军守西门,廉将军率军守南门,韩军守北门,墨先生和墨家弟子则负责使用连弩和投石机,支援各城门的防守。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打退魏军!”

 

墨翟点了点头:“好!明日一战,便是我们与魏军的决战!我们不仅要守住邯郸城,还要重创魏军,让天下人知道,赵国、韩国和墨家,不是好惹的!”

 

三人对视一眼,眼中都充满了坚定的光芒。

 

夕阳渐渐落下,夜幕笼罩了邯郸城。城楼上的火把被点燃,火光摇曳,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墨家弟子们正在擦拭兵器,赵国和韩国的士兵们正在检查铠甲和盾牌,百姓们则在为他们准备干粮和水。每个人都在为明日的决战做着准备,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肃穆的气氛。

 

墨翟站在城楼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的两千弟子,到如今的十二万大军;从最初的孤军奋战,到如今的三国同盟,邯郸城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也迎来了新的希望。

 

他知道,明日的决战,将会是一场恶战。龙贾的五万大军虽然兵力不足,但都是精锐,战斗力极强。但他也相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就没有打不赢的仗,没有守不住的城。

 

“石敢,兄弟们,你们看到了吗?”墨翟在心中默默说道,“明日一战,我们定要打退魏军,为你们报仇,守住你们用命换来的家园。你们放心,我不会让你们白白牺牲的。”

 

远处的天际,星辰闪烁,月光洒在邯郸城的每一个角落,为这座饱经战火的城池,披上了一层银色的铠甲。墨翟握紧手中的透甲匕,目光坚定地望向远处的十里坡,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明日一战,必胜!

 

夜色渐深,邯郸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城楼上的火把还在燃烧,照亮了守城将士们坚定的身影。他们知道,明日的太阳升起之时,便是决战开始之日。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守住邯郸城,守住这满城的人间烟火气。

 

一场关乎邯郸城存亡,关乎三国同盟命运的决战,即将在明日拉开帷幕。而墨翟、廉颇、赵奢和所有守城将士们,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这场注定载入史册的大战。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诸子问鼎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