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急灯的光晕在主控室墙壁上缓慢爬行,像一层褪色的旧漆。秦烈站在走廊尽头,指尖还残留着金属片边缘的寒意。他没有回自己的房间,而是转向地下三层——那间从未对任何人开放的密室入口藏在维修通道后方,只有指纹与空间波动双重验证才能开启。
门无声滑开时,空气中泛起细微的静电涟漪。室内无窗,四壁覆盖着从战利品中拆解出的电磁屏蔽板,中央一张合金桌面上,静静躺着那块银灰色碎片。它被安置在一个透明容器内,底部连接着三根导线,通向“科技芯片融合系统”的便携式读取终端。
他坐下来,深吸一口气,将手掌贴上空间接口。
蓝光流转,系统启动的嗡鸣声比往常迟缓了半拍。界面浮现后,秦烈直接调出扫描模块,目标锁定容器中的金属片。进度条刚跳至17%,屏幕骤然变暗,随即弹出一道全息提示:
【检测到OBSERVATION SERIES认证请求】
【权限等级不足】
【请输入响应凭证】
秦烈瞳孔微缩。这不是警告,是识别——仿佛这块来历不明的金属,并非普通物品,而是一把钥匙,正试图打开某个不该被触碰的锁。
他想起终端闪现过的文字:“OBSERVER-01|同步请求待确认”。
手指在虚空中轻点,画下一个倒置三角——底边水平,顶点朝下。
系统沉默了一瞬。
紧接着,画面恢复,进度条重新加载,却不再显示百分比,而是跳转为一段不断跳动的数据流。三分钟后,一份残缺蓝图缓缓生成:
《神经接口信号过滤器v0.3》
【基于未完整同步数据推演】
【建议接入SUB-LEVEL X数据库以补全模型】
秦烈盯着右下角的小字,呼吸微微一顿。SUB-LEVEL X——这正是张峰在黑色面板背面发现的编码标识。两个毫不相关的物件,竟指向同一层级。
他的手腕在此刻传来一阵搏动,不再是温热,而是某种规律性的震颤,如同心跳被复制进了皮下组织。
与此同时,地下二层临时实验室。
张峰正用镊子夹起那块黑色面板,置于高倍显微镜下。蜂窝状散热孔排列整齐,但每一孔洞内壁都镀有一层极薄的反光膜,在特定角度下会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他调整焦距,忽然注意到第三列第七孔附近,有极其细微的划痕——不是机械加工痕迹,更像是人为刻写的符号。
放大七倍。
一个倒置三角。
他猛地抬头看向操作台另一侧的数据盒。它仍被密封在防静电袋中,接口朝上,六角梅花形的插槽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张峰取出便携频谱仪,将探针贴近外壳缝隙。设备初始无反应,直到他接入从空间取出的高纯度锗晶体桥路,屏幕上才浮现出微弱的亚毫米波信号。
脉冲呈周期性,每73秒重复一次。
“这个频率……”他喃喃自语,迅速调出昨日李薇传来的血液样本分析报告附件。当两条波形图叠加时,他的手指僵住了——完全重合。
就在这时,耳机里传来陈浩的声音:“张工,你那边有没有收到系统广播?秦烈刚下令,所有可疑物品必须登记上报,任何私藏行为都将视为违纪处理。”
“我知道了。”张峰低声回应,目光却未离开屏幕,“我这边正在做初步解析,稍后提交流程单。”
通话结束,他却没有动。他知道,若现在上报,这件数据盒会被立即收走,送入隔离库房。但他更清楚,某些东西一旦脱离接触,可能再也无法唤醒。
他悄悄将频谱记录保存进私人加密盘,然后才拿起通讯器,正式发起物品申报流程。
医疗区深处,独立隔离实验室的门禁灯由红转绿。
李薇摘下手套,指尖有些发麻。她刚完成第三次液态量子探针注入实验。三名患者的血液样本已被分别置于动态培养舱中,实时监控晶体活动轨迹。探针反馈显示,那些六边形环状结构并非静止,而是在缓慢旋转,且每一次转动,都会释放出与数据盒信号同频的微弱电场。
她切换至脑电监测界面,逐帧回放夜间记录。
第4小时21分,患者王岩的α波突然中断,θ波陡增,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与此同时,白细胞内的晶体共振强度提升48%。而在第5小时34分,也就是73秒周期的整数倍时刻,其脑干区域出现一次短暂的同步脉冲——持续仅0.8秒,形态与“科技芯片融合系统”曾拦截过的追踪代码高度相似。
“不是妄想……”她低声说,“是真的有人在读取。”
她调出显微影像截图,将晶体中心的倒置三角投影到墙面。接着,她打开另一份文件——那是秦烈上次交给她的金属片扫描图。两者轮廓完美契合,就像同一枚印章拓下的印记。
她起身走向冷藏柜,准备提取更多原始样本。拉开抽屉时,指尖触到一支未标记的试管。这是昨夜值班护士误放入此区的备用血样,编号模糊不清。出于直觉,她将其放入检测仪。
三分钟后,警报轻响。
晶体结构已出现在该样本中,且排列密度高出正常值三倍。更异常的是,它的振动模式并非被动响应外界信号,而是主动发射——频率同样是73秒一周期。
李薇立刻封锁该批次所有关联数据,同时写下备忘录:
【高度疑似人工植入纳米编码载体,具备跨个体信息传递能力。建议立即排查近期所有新收治人员接触史。】
但她没来得及保存文档。
显示器忽然闪烁了一下,一行小字从角落悄然浮现:
【您已访问受限档案:X7-β溯源研究草案】
【同步状态:63.7%】
下一秒,画面恢复正常,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她盯着屏幕良久,最终按下物理断网按钮,拔掉了主机电源线。
夜色渐深,基地实行全面信号管制。
秦烈走出密室时,肩胛骨处传来一阵隐痛,像是有细针在肌肉间游走。他没有声张,只是加快脚步返回主控区。途中经过工程组值班室,见张峰仍在工作台前忙碌。
“进度如何?”他问。
张峰抬头,眼底带着疲惫:“黑色面板材质类似记忆合金,但掺杂了未知元素;数据盒我们暂时无法解锁,但它确实在对外发送信号——周期73秒,强度极低,如果不是用了空间提供的锗晶桥,根本捕捉不到。”
秦烈点头:“我已经让陈浩关闭所有非必要外联端口。你们做完基础分析就撤,别长时间接触这些设备。”
“明白。”张峰顿了顿,“不过……秦哥,你说这些东西,会不会原本就不属于这个时代?”
秦烈没回答。他望向走廊尽头的通风口栅格,那里有一道极细的划痕——形状是倒置三角。
回到指挥中心,他召集群体会议。
所有人到场:林雪、李薇、张峰、陈浩、周敏。
他将金属片、数据盒、血液晶体图像、信号波形全部投影在中央屏幕上。
“这些物品彼此独立被发现,但共享同一个几何标识和信号频率。”他的声音平稳,“它们不是偶然出现的。有人,或者某种系统,正在通过这些载体,向我们传递信息——或是进行某种测试。”
“测试什么?”李薇问。
“我们的反应阈值。”秦烈说,“是否能察觉异常,是否会尝试破解,是否愿意隐藏发现。”
会议室陷入沉默。
林雪忽然开口:“如果这是观察,那‘他们’想知道的,或许不只是技术能力。”
“是什么?”
“人性。”她说,“比如,一个人发现秘密后,会选择上报,还是私藏。”
张峰的手指微微蜷起。
秦烈看了他一眼,没有追问。
“从现在起,所有分析工作集中于A级实验室,双人值守,全程录像。”秦烈宣布,“任何个人私自保留或测试相关物品,一律按叛离处理。”
散会后,陈浩留下协助系统日志审查。秦烈重新调出那份残缺蓝图,放大右下角的文字:
【建议接入SUB-LEVEL X数据库以补全模型】
他输入指令,尝试模拟该数据库的接入路径。系统开始运算,但在第七步骤卡住,提示:“目标节点需生物密钥认证。”
他盯着“生物密钥”四个字。
片刻后,他取出手腕上的金属片,轻轻放在读取区。
系统蓝光闪烁数次,最终弹出一条新消息:
【认证尝试失败】
【匹配特征:右手掌纹 + 心率变异性 + 皮下搏动节律】
【三项匹配度均超过60%,建议复合授权】
秦烈缓缓收回手。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块金属片,不是钥匙。
它是身份识别的一部分。
而真正的密钥,可能早已埋在他体内。
深夜两点十七分,A级实验室监控画面显示最后一次人员活动。十分钟后,红外传感器捕捉到培养舱内晶体共振强度突增。与此同时,基地外围三个不同位置的废弃通信塔,同时接收到一段短促信号。
信号内容无法破译。
但其发射源头,经三角定位后,精确指向秦烈密室所在坐标。
而在医疗区冷藏柜最底层,一支编号为X7-γ的试管表面,缓缓浮现出一道新的刻痕——
倒置三角,边缘渗出淡绿色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