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系的新生动员会上,系主任大力宣传着系里的王牌社团——“视觉公社”。这是一个由高年级学长学姐牵头,承接校内外设计项目,实战性极强的社团,也是林星晚渴望加入的地方。招新要求苛刻,需要提交作品集并通过面试。
林星晚熬了几个通宵,精心整理了自己的绘画和设计作品,忐忑地交了上去。几天后,她收到了面试通知,地点在艺术楼顶层的公社活动室。
面试当天,活动室里坐了几个高年级学生。林星晚深吸一口气,开始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对社团的向往。她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色彩感受力赢得了学长学姐们的频频点头。
“最后一个问题,”坐在中间、看起来是社长模样的学姐推了推眼镜,“如果我们现在给你一个命题,‘碰撞与融合’,你会如何构思?简单说说想法,不用画出来。”
林星晚略一思索,脑海中闪过图书馆里那双深邃的眼眸,篮球场上跳跃的身影,以及夕阳下他避开挽手时的疏离……她定了定神:“我会设想两个截然不同的元素,比如冰冷的金属与柔软的藤蔓,或者…秩序分明的几何线条与泼墨般随性的色块。它们看似冲突,却能在特定的空间或情境下找到奇妙的平衡点,相互渗透,最终形成一个既有冲突张力又和谐统一的整体。关键在于找到那个‘交融点’,让碰撞产生火花,而不是毁灭。”
她的回答让社长学姐眼睛一亮。就在这时,活动室的门被推开,一个颀长的身影走了进来。
“社长,你要的上一届‘校园印象’项目资料。”顾辰屿将一份文件夹放在桌上,声音平静。他似乎是社团的挂名指导或顾问?林星晚没想到会在这里再次遇见他,心跳瞬间漏了一拍。
顾辰屿的目光扫过在场的面试者,在林星晚身上停留了一瞬,似乎也认出了她,但并未多言,放下东西就准备离开。
“辰屿,正好,”社长叫住他,“这位林星晚同学刚才对‘碰撞与融合’的构思挺有意思,你觉得呢?”
顾辰屿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在林星晚身上。那眼神带着审视,平静无波,让林星晚感觉像是被X光扫描了一遍。她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手心微微出汗。
“想法不错。”他淡淡地评价了四个字,听不出太多情绪,“关键在落地。”说完,对社长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活动室。
林星晚的心跳在他说“想法不错”时加速,又在“关键在落地”时微微下沉。这算是…认可吗?还是仅仅客套?
几天后,林星晚收到了“视觉公社”的录取邮件。她兴奋地拉着苏晴去校外的小馆子庆祝。小小的川菜馆里人声鼎沸,麻辣鲜香的味道刺激着味蕾。
“我就说你能行!”苏晴举着可乐杯,“不过,顾辰屿居然是公社的顾问?啧啧,缘分啊星晚!”
林星晚脸微红:“什么缘分,碰巧而已。”她夹起一块水煮鱼片,却被辣椒呛得咳嗽起来,眼泪汪汪。
“慢点吃!”苏晴赶紧递水,坏笑道,“我看你是想到某人,心不在焉了吧?”
林星晚灌了几口水,掩饰着心跳的微乱。那个清冷的身影,图书馆的初遇,篮球场的耀眼,面试时的短暂交集……像零散的碎片,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她甩甩头,试图专注美食,却瞥见窗外街角停着一辆低调奢华的黑色轿车,车窗半降,驾驶座上坐着一个穿着考究的中年男人,正拿着手机通话,神情严肃。不知为何,林星晚觉得那辆车和那个男人,与周围烟火气十足的小店环境格格不入。
顾辰屿那句“想法不错,关键在落地”究竟意味着什么?林星晚成功进入“视觉公社”,未来与顾辰屿的接触是否会增多?街角那辆格格不入的豪车和严肃的男人,是否与顾辰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