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念念不忘玉途奇辅佐之恩,这日招玉途奇进司马府密谈。
玉途奇进门深施一礼:“参见大将军!”
霍光双手相掺说:“二王子伤势可好?”
玉途奇说:“有劳大将军挂念,已经恢复如初。”
霍光说:“那晚若不是你舍命相救我的命怕是要扔在长公主那了。”
玉途奇说:“这是我分内之事,大将军洪福,自是有惊无险。”
霍光说:“丞相经常在本将面前夸你是难得的人才,后面有何打算?”
玉途奇苦笑道:“我是代父赎罪,身为大汉人质,我还能有何打算?”
霍光微微一笑着说:“这些是先帝与你父亲暂定之事,也没说不放你回去,直说了吧,你想不想回楼兰做大王。”
玉途奇一脸吃惊的说:“我大哥安归现在是楼兰王,我怎么能做大王,前次回国吊丧,若不是丞相给我五十人,怕是早让大哥给杀了。”
霍光说:“今天找你来就是要跟你说,这个事本将军安排,事成之后你只管回去做大王便是。”
玉途奇高兴的说道:“如此多谢大将军!”
霍光大笑:“等你做上楼兰王再谢不迟。”
这日霍光在议事殿召集自己的近臣商议说:“如今楼兰王亲近匈奴,屡屡杀害我大汉派往西域诸国的使臣,通西域的门户被封闭,现在西域诸国多数已不再与我大汉交往,改为向匈奴称臣,此事对我们极为不利,先帝遗愿收复西域,诸位有何良策?”
旁边有为大臣站出说话:“大将军臣下愿出使楼兰,完成先帝遗愿。”
霍光看到此人点点头,说道:“介子有勇有谋,此去定不负众望,此次需多少兵马?”
说话这位名叫傅介子,乃是追随高祖刘邦一统天下的开国功臣阳陵侯傅宽之后,霍光对此人也格外赏识。
今自荐出使,霍光甚为满意。
傅介子答道:“大将军,臣出使百人足以。”
霍光大笑道:“介子真一身是胆。”
傅介子携“天子诏书”和“大将军令”率百余骑出使楼兰。
这日来到楼兰城下,高声宣读皇帝诏书和大将军令:“楼兰小国与我大汉为敌,不进大汉朝拜,屡屡加害大汉使者,本使臣奉诏前来质问楼兰王安归是何居心,我汉朝大将军计发十万兵马,踏平楼兰,如楼兰王一意孤行,大军过处,片甲不留。”
楼兰王安归听到后,直吓得三魂出窍,整理衣冠出城相迎。
见到汉使傅介子满脸堆笑迎进王宫满脸无奈说道:“我楼兰国小,匈奴时常来我国中,以武力相威,本王也是事出无奈,前几天匈奴使臣刚从楼兰过去。”
傅介子说:“匈奴使臣现在何处?”
安归说:“匈奴使应是去往乌孙。”
傅介子听后马上起身赶奔乌孙,路过龟兹时,傅介子向龟兹王宣读皇帝诏书和大将军令。
龟兹王连忙道歉承诺与大汉永世休好。
傅介子起身赶奔乌孙,半道碰上匈奴使者一队三十余人。
傅介子看到匈奴人分外眼红,拔出宝剑说了声:“随我杀!”,百骑人马冲向匈奴使团。
匈奴没想到半路有汉军截杀,未及防备,三十人顷刻间被乱刃斩尽。
截杀完匈奴使团,傅介子继续往前来到乌孙,向乌孙国主宣读大汉皇帝诏书和大将军令,并说来时已将匈奴使者斩杀。
乌孙王听完大惊失色,赶忙致歉,与大汉休好。
傅介子返回来到楼兰,向楼兰王说,匈奴使者已被我尽数斩杀。
楼兰王安归睁大着眼睛,难以置信。
傅介子出使西域斩杀匈奴使团,立下大功一件,昭帝下诏封傅介子为中郎,升平乐监。
傅介子回到长安接受完封赏,来参见大将军霍光说道:“臣下这次出使虽然西域各国都表示忌惮,但以臣下看,西域诸国反复无常日后必是大患。”
霍光说:“依介子之意当如何处置?”
傅介子说:“臣下可设计斩杀楼兰王、、。”
霍光说道:“如此甚好,事成之后本将必奏明陛下,厚加封赏。”
傅介子说:“有样宝物可否借臣下一用?”
霍光说道:“介子需要什么宝物,我去请诏陛下。”
傅介子说道:“楼兰国宝‘圆月玉璧’”。
霍光微微思虑说道:“此宝是太子献于卫皇后祝寿之宝,如今两人都不在了,本将去请诏陛下借出一用。”
傅介子深施一礼说道:“大将军放心,此宝如有闪失,臣下定以死谢罪。”
霍光说道:“望介子凯旋而归。”
傅介子携带“圆月玉璧”,率百余骑,二次出使西域。
来到楼兰城下,果不出所料。
楼兰王一听大汉使臣傅介子又回来了,因斩杀匈奴使者一事心中甚为担忧,紧闭城门据而不见。
傅介子命人传话。
为表大汉诚意此次特来归还楼兰国宝“圆月玉璧”。
楼兰王安归一听兴奋的眉毛都竖起来了,大开城门迎国宝入宫。
摆下酒宴款待汉使傅介子,席间安归说:“大汉真乃天朝上邦,奇珍异宝应有尽有,小小玉璧不是什么稀有之物。”
傅介子说:“大王此言差矣,“圆月玉璧”乃稀世珍宝,我天朝陛下喜爱至极,今命我归还楼兰,表我大汉诚意,要与楼兰多亲多近,世代休好。”
安归听完哈哈大笑:“我与大汉乃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然世代交好。”
楼兰王宴请傅介子的一顿饭,直吃到繁星初上,掌灯时分。
吃着吃着楼兰王发现不对劲,这汉使说是归还“圆月玉璧”,这都酒足饭饱,一直未见玉璧,这老东西不是诈我吧。
侧脸问到:“使臣,这“圆月玉璧”现在何处?”
傅介子微微笑到:“大王是不放心吗?”说着端起酒盏继续说:“请大王满饮此杯,臣下请上国宝。”
安归手端美酒,醉眼朦胧,开怀大笑:“汉人果然有信。两人满饮了一大盏。”
傅介子说:“大王,臣下只听说过“圆月玉璧”,不曾见过珍宝的真面目,一路走来,有御封在上,不敢私拆,今总算送到大王手上,大王可否让臣下一睹真容、”
安归大笑道:“那是自然,呈上玉璧你我一同观赏。”
傅介子说:“听说此宝借一支烛光可亮如圆月,请大王熄灭大殿宫灯,只立一盏烛光于殿中。”
楼兰王命人熄灭大殿所有的烛光,殿中只掌一盏蜡烛于台几之上。
傅介子传令:“请国宝!”
有两名汉军侍卫抬着木盒进入大殿,木盒上贴着大汉皇帝加盖玺印的封贴。
傅介子指着木盒继续说:“大王请看,御封皇印完好无损,请大王亲启!”
安归晃动着肥大的身躯,由两名侍女掺着,步履蹒跚的走下殿来,来到装有玉璧的木盒前面,伸手撕开封条,双手扶住盒盖准备开启木盒取玉璧,殿内点一支蜡烛甚是昏暗,楼兰王安归美人美酒喝的太多,眼睛都要睁不开。
傅介子在玉璧木盒的下面暗藏一把二尺多长的玄铁利刃。
就在安归双手将要打开盒盖的一刹那,傅介子抽出盒底的利刃,直刺安归的心口,一刀扎入,刺穿心脏。
安归闷声“嗯”了一声,晃了晃身躯,倒在地上。
大殿烛光昏暗,多数人都没看清怎么回事。
傅介子命抬木盒的两名侍卫护送玉璧出殿,又命人点亮大殿宫灯。
灯光一亮,众人看清了,楼兰王安归躺在血泊之中已气绝身亡。
殿中一阵大乱。
傅介子站在殿中央大声说道:“本将奉大汉皇帝诏命,诛杀楼兰王安归,只杀一人与旁人无关,现汉军兴兵十万已至楼兰,大军就在城外,尔等服从有酒继续喝,如若反抗,格杀勿论!”
一番话真真假假,真把楼兰的王公大臣给镇住了。
互相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谁也不敢上前,都没敢说话。
傅介子看到都没敢动,心中稍稍放心。
命人进殿斩下安归的头颅装于匣中将尸体抬出殿外,继续说道:“先前楼兰老国主遗愿,让二王子玉途奇接任国主位,当时质子玉途奇深受大汉先帝喜爱,经与二王子商议立三王子摩习犁为国主,致使大王子安归怀恨在心,派人刺杀摩习犁,借匈奴势力登上国主位,此等奸人不配做大王,列为王公应以老国主遗命为尊,立二王子玉途奇为王。”
众大臣看到大庭广众之下斩杀国王,这血淋淋的场面心惊胆战。
众臣中站出一位长者,年预六旬,花白银髯说道:“使臣,二王子现在何处?”
傅介子说道:“现在我大汉,不日将回楼兰。”
老臣说道:“既如此我等臣下定当遵从老国主遗命,尊玉途奇为楼兰大王!”
次日傅介子将安归的尸体悬于北城门之上,带安归首级回朝拜见霍光:“大将军,臣下不辱使命,已杀掉楼兰王,首级在此。”
霍光说:“介子真胆识过人,待我奏明陛下,必加封赏”。
傅介子因斩杀楼兰王有功,昭帝下诏封义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