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考验
书名:穿越大明落榜娶娇妻 作者:落魄小书生 本章字数:3165字 发布时间:2025-10-14

第412章 考验

  提前一日,卢知府便吩咐陈同知与张通判前往府学监看,就怕这头一阵脚就给弄出乱子。

  卢知府有此担忧,实非无端,毕竟那府学教授李贽,行事着实难让人放心。

  李贽到苏州上任,已过半年有余,起初,不过是些迟到早退的小毛病,还隔三岔五就溜去昆山过夜,这般工作态度,虽说不咋地,但也算不得啥大错。

  因着他有李公子照拂,卢知府也只是派人去点拨了他一番,往后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谁能料到,这家伙不仅没收敛,反倒愈发肆意张狂,竟在生员里头大肆宣扬他那套歪理邪说,偏偏卢知府还拿他毫无办法。

  对于这次卢知府的劝说李贽李贽翻翻白眼,望向天空,根本就没把卢知府的话放在心上 其实李贽的不爽,并非针对卢知府,而是因为嫉妒海瑞。

妈的,海瑞是举人,老子也是举人。他是县学教谕出身,老子也县学教谕出身。

可他竟能当上应天巡抚,老子却还是个教书先生。

虽然他也知道海瑞当这个巡抚实至名归,但不爽就是不爽,再多的道理也没用。

  待海瑞的轿子稳稳停在府学门前,卢知府赶忙小跑着上前,恭迎海中丞大驾光临府学,等生员们向巡抚大人行完礼,卢知府便邀海瑞训话。

  身着襕衫的士子们静静站在大坪上,目光齐刷刷聚焦在台阶上挺立的海刚峰身上,都好奇这位传奇人物此番会说出怎样一番高论。

  李贽向来厌烦听领导讲话,觉着空洞又无聊,纯属浪费光阴,可这一回,他却强打起精神,誓要听全海瑞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些许。

  海瑞声音洪亮地讲道:“大家可能知道,本院最初的官职是县学教谕,所以在教育方面不算外行,今天就来和诸位说几句。”

  “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相信在场的各位都有远大志向,希望以后能为国家建功立业,但要想成为有用之才,只读圣贤书远远不够。”

  李贽听到这里,神情有所触动,觉得有点意思。

  海瑞接着提到两点要求,希望生员们牢记。

  一是道义相先,遵纪守法。

  海瑞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位生员,冷笑着说:“我知道,在场的生员大多出身豪门或乡绅家庭,不少人仗势就不遵守法纪,经常出入衙门,还把持讼词,要是以后科举中第做了官,这种坏习惯很难改掉,会把接受请托当成平常事,把勾结劣绅视为等闲之事。”

  “这样的官员,能力越强,破坏力越大!本院绝不允许这种人有出头之日!对于那些违法乱纪、包揽诉讼、拉帮结派、谋取私利的生员,绝不姑息!”

  “这话,不仅是对你们说的,也是对应天十府一州所有生员,乃至举人、进士的警告。一旦发现,立即革除功名,绝无宽容!”

  按规矩,举人、进士的功名需报请礼部才能革除,有官职的还需报请吏部。但应天巡抚持有王命旗牌,可以先斩后奏,摘你脑袋都没问题,更别说革除功名了。

  当然,大多数官员即便有这权力,也不敢轻易使用,因为太容易得罪读书人了。

  但海瑞可不在乎这些,他手里有了权力,就要充分利用,不然如何推行江南新政?

  卢知府原本对海瑞心存抵触,听到这话却暗暗点头。

  海中丞确实有手段,一上任就抓住了关键。

  吴中人爱打官司,现在又来了一位青天大老爷。

  毫不夸张地说,整个江南,那些平日里受冤屈、无处申诉的百姓,都在准备告状了。

  百姓们都清楚,海中丞那可是大明头一号清官,为了咱们普通老百姓,连皇上那儿都敢去争个是非对错,绝对是会给大伙主持公道的!

  这么一来,消息传开,老百姓们兴奋极了,觉得终于盼到了能讨回公道、清算旧账的时候。

  这边有人摩拳擦掌准备递状子告状,那边那些平日里净干缺德事儿、欺压乡邻的土豪劣绅,也明白自己要面临被清算的时刻了。

  于是,那些乡绅们纷纷提着重礼,到处去找有功名的读书人,指望着他们能在官司里帮一把忙,毕竟秀才举人们,有功名撑着,又懂法律条文,脑子还灵光,跟官府的人也打得上交道,天生就是干帮人打官司这行的好料子。

  实际上,不少秀才举人平时就靠着帮人写状子、打官司,从中捞油水过日子。

  可海瑞一道禁令下来,那些靠打官司为生的讼棍们瞬间就没了动静,哪个还敢大摇大摆地在衙门附近晃悠?

  没了这些讼棍在里面瞎搅和、颠倒黑白,案子自然顺当多了。

  卢知府心里琢磨,看来海中丞是想拿审案子这事儿当突破口,来推开他新政的局面啊。

  “其二,切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读书写作若只着眼于应试文章,即便文章写得再华美工整,对国家、自身以及民众都毫无益处。那些只知埋头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他们给国家带来的危害,甚至比贪官污吏还要严重!”

  生员们听后不禁暗暗咋舌,以往从未听闻书呆子的危害竟比贪官污吏还大。

  李贽却眼睛一亮,海瑞的这一观点与自己不谋而合。

  “这不合理,肯定是巧合……”嫉妒冲昏了李贽的头脑,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

  “因此,本院要求各级学校积极倡导生员走出校门,深入了解书本之外的社会实际情况。结合农田水利、工商贸易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问题,通过讨论的方式,鼓励生员直言天下事,以此提升他们分析现实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海瑞最后说道:“本院赠予诸位八个字‘内以修身、外以为民’,在学校里要扎实学好本领,走出校门后要积极投身世务,运用所学知识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莫要成为只会空谈、言行不一的无用之人!”

  海中丞训话结束后,卢知府恭敬地邀请海公出题,以考校生员的学问。

  这是理所当然的环节,海瑞爽快地答应了。

  书吏迅速抬来书案,海瑞提笔,一手工整有力的大字跃然纸上。

  “富与贵人之欲也”,这个题目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谁也未曾料到,海瑞竟会出此题目。

  他向来以仇富著称,视富贵如浮云,如今却出这样的题,实在令人费解……

  生员们领到题目后,纷纷回到各自的教室,开始苦思冥想,撰写文章。尽管海中丞并非提学御史,但若能获得他的赏识,不仅会在江南声名远扬,甚至有可能获得免试参加后年秋闱的资格。

  在明伦堂前,海瑞对卢知府、李贽等人说:“咱们也别闲着,都来写篇文章,为生员们做个示范。”

  “我等献丑了。”卢知府等人不敢推辞,只好应承下来。

  随后,众人进入明伦堂,书吏赶忙为各位大人在堂中安排好桌案。

  海瑞稳稳地坐在大案之后,毫不犹豫地提起笔就开始书写,很明显他心中早已打好了腹稿,卢知府等人见状,也赶忙纷纷落座,一个个的神情比在场的生员们还要紧张。

  对于这些生员来说,眼前这不过是一篇日常的习作,可对于卢知府他们而言,这无疑是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此次作文的表现,直接关系到中丞大人对他们的看法和印象,他们心里都清楚,要是在文中表达的观点与中丞的意愿相悖,那这过去三年的时光,可就真的如同坐牢一般难熬了。

  在场的这些官员,个个都是读书人出身,就算再不济,也是个老秀才,所以,他们自然清楚这次题目的出处,乃是《论语·里仁篇》中的经典语句。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富贵是人人都渴望得到的,但如果获取富贵的途径不是正当的,那么君子是不会安心接受的。而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若不能通过正道去摆脱贫贱,君子也不会坦然处之。

  卢知府反复思索,越想越觉得这是巡抚大人设下的一个陷阱,巡抚大人给出的题目是“富与贵人之欲也”,可实际上,真正考察的重点或许是后半句“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卢知府深知,中丞大人此举,是在试探他们对于财富和地位获取途径的态度,是否坚守正道,这才是关键所在。

  其他官员们也都陷入了沉思,考场内的气氛变得愈发凝重,大家都明白,这次作文的机会来之不易,若能准确把握中丞大人的意图,说不定能得到赏识和提拔;可一旦理解偏差,后果将不堪设想。

  海瑞已经奋笔疾书,他的思路清晰,笔下的文字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卢知府越思索,越觉得自己的判断准确无误,他作为学养深厚的理学名臣,思路一旦确定,便迅速构思出一篇措辞强硬、旨在打击土豪劣绅的檄文。

  放下笔,卢知府轻轻揉了揉手腕,心中暗想,这次总该能给中丞留下个好印象了吧?

  而他一旁的牛佥事,却仍是愁眉不展,咬着笔杆子苦苦思索,牛佥事对题目的理解和卢知府相同,但他自身并不干净,没有底气大声呼吁打击,因此文章迟迟未能出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