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也为了提升班级整体的理科水平,李老师宣布了一项新举措:成立学习互助小组,两人一组,强弱搭配,优势互补。分组名单贴在教室公告栏时,引发了不小的骚动。
林晚挤过去看,心跳莫名有些快。当她看到自己和江屿的名字并排出现在同一组时,一种“果然如此”又夹杂着隐秘期待的感觉涌上心头。周围的同学投来或羡慕或调侃的目光,苏晓更是激动地在她背后掐了一把。
放学后,按照约定,两人留在了教室进行第一次互助学习。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来,给空旷的教室镀上一层暖金色。
“先从你最头疼的物理开始?”江屿拉开林晚旁边的椅子坐下,长腿随意地伸展开,将物理练习册摊开在两人中间。
林晚点点头,翻到自己标记了无数问号的那几道力学综合题。
江屿讲题的方式和他打球的风格很像,思路清晰,直击要害,没有多余的废话。他先让林晚说出自己的思路,然后精准地指出她卡壳的关键点,再用简洁的图示和公式推导,将复杂的物理过程拆解得明明白白。
“这里,摩擦力方向你判断错了,它阻碍的是相对运动趋势,不是运动本身……”他修长的手指指着题目中的关键描述,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看,这样受力分析才对。”他在林晚的草稿纸上画着清晰的力臂和方向箭头。
林晚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提出疑问。江屿总能很快给出解答,有时甚至能预判到她可能产生的困惑点。他专注讲题时,侧脸线条显得格外认真,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褪去了平时的懒散和促狭。
“明白了?”他讲完一道,侧头看向林晚。
林晚看着草稿纸上被他梳理得井井有条的解题步骤,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嗯!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她眼睛亮亮的,带着由衷的钦佩和感激。
江屿看着她恍然大悟的欣喜模样,嘴角微扬,眼中也带上了几分愉悦:“还不算太笨。”
“喂!”林晚不满地抗议,但语气里没了之前的窘迫,反而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亲近。
轮到林晚“帮助”江屿时,对象变成了语文的古文翻译和英语的阅读理解。江屿的理科思维在文科上有时显得过于“直男”,对一些文章隐含的情感和修辞手法理解得简单粗暴。
“这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是真的花在哭鸟在惊,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他内心的悲愤和痛苦。”林晚指着课本上的诗句,耐心地解释着意象和情感的联系。
江屿撑着下巴,眉头微蹙,像是在解一道复杂的逻辑题:“所以…花和鸟只是工具人?”
林晚被他这奇特的比喻逗笑了:“呃…可以这么理解吧。重点是诗人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景物上了。”
“哦。”江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林晚清秀的字迹在纸上写下注释,她的声音温软,讲解细致。他发现自己并不排斥这种“弱势”的感觉,反而觉得她认真讲解的样子,比那些物理公式有趣多了。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教室里的光线变得柔和。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低声的讨论声,偶尔夹杂着林晚被江屿的“理科式”语文理解逗乐的笑声,交织成一幅静谧而温暖的画面。这名为“学习互助”的时间,不知不觉间,成了他们共享的、带着独特“甜蜜”负担的专属时光。窗外的蝉鸣渐弱,教室里只剩下两人并肩的身影,在渐浓的暮色中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