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的伤害和夏晴的警告像沉重的枷锁,勒得苏晚喘不过气。她变得更加沉默,在文学社活动时几乎隐形,只埋头处理自己的稿件,尽量避免和江屿有任何不必要的接触。那份曾经让她感到一丝雀跃的“静默付出”,也戛然而止。她不敢再提前整理好稿件放在他桌上,不敢再放那瓶他常喝的矿泉水,甚至不敢再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她像一只受惊的蜗牛,将自己更深地缩回了脆弱的壳里。
然而,夏晴的攻势并未停止。她敏锐地察觉到苏晚的退缩,但这并未让她收手,反而让她更加确信自己的策略有效。她的目标不仅仅是让苏晚知难而退,更是要彻底摧毁她在江屿心中可能存在的任何一丝好印象,将她钉死在“心机女”的耻辱柱上。一张更精密的网,正在悄然编织。而网的中心,就是江屿即将到来的生日。
江屿的生日在十二月初。作为校园风云人物,他的生日自然备受关注。夏晴早早就在筹划一场盛大的生日派对,地点定在云城最高档的私人会所。这个消息在校园里不胫而走,成为女生们热议的话题。能收到夏晴发出的邀请函,似乎成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苏晚当然不在被邀请之列。她像往常一样,听着周围女生兴奋地讨论着派对上的礼服、美食和可能的惊喜,内心一片平静的荒芜。那个光鲜亮丽的世界,与她无关。她甚至有些庆幸,这样就不用再面对江屿和夏晴,不用再承受那些异样的目光。
然而,一个念头却像藤蔓一样,不受控制地在她心底滋生、缠绕——她想送他一份生日礼物。一份只属于她的、承载了她所有无法言说心意的礼物。不是为了讨好,不是为了巴结,仅仅是为了…纪念。纪念这场无疾而终的、卑微的暗恋。纪念那些因为他而心动的瞬间,那些因为他而写下的文字,那些因为他而感受到的、短暂却真实的“微光错觉”。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变得无比强烈。她需要一份独一无二、倾注了她所有心意和能力的礼物,一份不会被金钱衡量的礼物。她想到了自己的笔。她文笔好,但画画却很一般。直到她想起江屿在篮球场上奔跑跳跃的身影——那是她最初心动的地方,也是她无数次躲在树后偷偷凝望的场景。那份力量与美感,深深烙印在她脑海里。
一个大胆的想法成型了——她要亲手画一本关于他打篮球的速写画册!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技巧,只需要捕捉那些让她心动的瞬间:起跳投篮时紧绷的肌肉线条,运球过人时专注的眼神,进球后握拳时手臂爆发的力量感…用最朴素的线条和文字,记录下她视角里的他。
这个决定让她既兴奋又忐忑。她需要钱买好一点的素描本和专业的绘画铅笔,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和创作。钱,只能从牙缝里省。她开始更严格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费:早餐只吃一个最便宜的馒头,午餐的素菜减半,晚饭有时就帮母亲收拾花店时啃一个冷掉的包子。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被她小心翼翼地攒起来。
时间,则只能从睡眠里挤。深夜,当母亲睡下后,小屋里只剩下台灯昏黄的光晕。苏晚裹着单薄的外套,伏在小小的书桌前,开始了笨拙的练习。她找了很多篮球运动员的照片来临摹,练习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动态和肌肉。手指冻得僵硬,她就哈口气搓一搓;画得不好,就一遍遍重来。台灯的光晕下,她的侧影显得无比专注,又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执着。
终于,攒够了钱,买到了心仪的精装素描本和一盒质量不错的彩铅。真正的创作开始了。她摒弃了所有杂念,将那些深藏在心底的画面,一笔一笔,倾注到纸上。她画他在阳光下跃起扣篮,画他在暮色中独自练习投篮,画他撩起汗湿的额发…每一幅画旁边,她都配上了一小段自己写的文字,或是一句简短有力的赛场描写,或是一段含蓄而充满力量的内心独白,字字句句都凝聚着她最真挚的情感和欣赏。她画得很慢,很用心,仿佛要将自己整个灵魂都融入其中。
最后一页,她没有画画,而是用最工整的字体,写下了一段话:
“谨以此册,献给球场上奔跑如风的少年。愿你永远拥有追逐星辰的力量,愿你每一次跃起,都能触及梦想的高度。生日快乐。——一个默默欣赏你光芒的观众。”
合上画册的那一刻,苏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眼眶微微发热。这本凝聚了她所有心血、省吃俭用、熬了无数个夜晚完成的画册,是她这场盛大暗恋的祭品,也是她给自己的一个交代。她没指望它能被江屿珍视,只希望它能被送达,像一个无声的句点,为她这段无望的感情画上休止符。她小心翼翼地将画册用素雅的浅蓝色包装纸包好,系上细细的银色丝带,藏在书包最里层。只等生日那天,找个机会,悄悄放进他的课桌抽屉,或者托人转交。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埋头创作、与世隔绝的这段时间里,夏晴精心编织的网,已经悄然收紧。一张无形的、充满恶意的陷阱,正静静地等待着她的踏入。而那张网的核心,正是她视若珍宝、倾注了全部心血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