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结束
周五下午,16:55。
学校琴房 303,柚木地板被夕阳烘得发烫,像一面刚出窑的铜镜。
江瑾初把《月光》第三乐章重弹三遍,每个错音都被老师用铅笔在谱面画圈,红圈叠黑圈,像地层剖面里的标志线。
“渐强再长两拍,否则情绪断层。”
老师合上课本,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商榷的刻度。
江瑾初点头,第三声线拉到最满:“明白,下周还课。”
老师推门离开,门扉“咔哒”一声,像给琴房上了第二道锁。
四下安静,只剩空调外机低鸣,像远处潮汐,却退不到她脚边。
2 没收前最后一通
她准备再练一小时,先把手机放在钢琴盖上,开节拍器,120 拍,准军事化。
屏幕却在第 1 小节亮起——母亲专属铃声,钢琴弦震得跟着颤。
“瑾初?”
江柏岚的声音透过电流,依旧像被熨斗烫过的绸,冷且平整。
“下周三,新加坡李董到港,你陪打高尔夫,8:00 T ee off,不许迟到。”
“知道。”
“妆发 6:00 到场,球童已安排,杆数控制在 82,别让他输得太难看。”
“好。”
“手机别关机,随时等通知。”
话音落,屏幕上方弹出教务系统提示:
【琴房使用时间 18:00 结束,请勿超时。】
母亲那边先挂,像给一段空白节拍强行收尾。
江瑾初把手机反扣在琴盖上,节拍器继续走,她却忽然失去与机械同步的欲望。
17:00,管理员敲门:“同学,手机统一收走,防沉迷。”
她递过去,指尖在机身多停了一秒,像把最后一条呼吸缝上交。
门重新合上,琴房只剩她与钢琴,四面墙,和一盏即将老去的夕阳。
3 夕阳与囚笼
夕阳从西窗斜射,柚木地板被拉出细长光影,一格一格,像囚笼栅栏。
江瑾初站在琴房中央,影子被夕阳钉在地板,从脚踝到肩胛,笔直,却无法移动分毫。
她抬手,把《月光》第一小节重弹,却无端升了半音,像给地层突然抬升 30°,所有层位错位。
错音在空荡琴房炸开,像碎瓷片落在硬木,清脆,却无人喝彩。
她停下,指尖悬在键面,被夕阳镀上一层淡金,像刚出窑却立即被冷落的瓷片。
节拍器仍在走,“嗒、嗒”,像给囚笼加了个机械 heartbeat。
她忽然转身,背对钢琴,面对窗户,夕阳把她的轮廓烧得发亮,边缘却脆弱得像随时会碎。
“82 杆,”她低声念,声音被空房间放大,像给囚笼再加一道刻度,“比《月光》难多了。”
笑意从嘴角溢出,却带着苦味,像把完美女儿模板强行折出缺口。
她伸手,在夕阳里比了个虚弹的动作,像把缺口对准光源,让光从裂缝穿过。
4 缺口与回声
琴盖合上,发出厚重“砰”,像给地层封土。
她弯腰,从琴凳下拖出一只黑色帆布袋——
FK8 赛车头盔,贴纸被撕得只剩“JIN”三个字母,边缘翘起,像不肯和解的过去。
她把头盔抱在怀里,像抱住一条未被记录的剖面。
夕阳移动,光影在她脚边缓缓爬升,像给囚笼换根栅栏,却仍旧囚笼。
她低头,额头抵住头盔,碳纤维壳被夕阳烘得微暖,像一片尚未冷却的陶。
“缺口,”她低声说,声音轻,却固执地传回来,“留给我。”
回声在空荡琴房来回折返,像一条未被命名的 riff,持续,再持续。
夕阳终于移到窗棂顶端,像给囚笼上了最后一道锁。
她站直,把头盔塞回琴凳,动作轻,却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颤,像给下一次碰撞留个引子。
琴房门外,管理员脚步声由远及近,像给深夜做了个业绩点评。
她背脊挺直,嘴角 15 度,像把缺口瞬间收进标准层,却心知——
缺口已在皮肤下发光,等待下一次升温。
门被敲响,她转身,夕阳在她身后一寸寸熄灭,像给一段未经排练的即兴,强行收尾。
而缺口,仍在地层下,悄悄并轨,等待下一次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