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电源的红光已经褪成暗紫,像是被抽干了血液的脉络,在主控室的地面上缓缓爬行。空气里弥漫着焦糊与金属锈蚀混合的气息,通风口偶尔传来低沉的震动,仿佛整座基地正被某种巨兽缓慢咀嚼。秦烈站在战术板前,指尖划过尚未熄灭的投影残影,三路敌军的推进轨迹仍在闪烁,频率精确得令人窒息。
七十九个百分点的同步率——不是巧合,是监控。
他手腕内侧的银白纹路已不再发烫,但皮肤下仿佛埋着一根冰冷的导线,直通大脑深处。他知道,那不是幻觉。实验室、数据链、连接着他、李薇、林雪的身影……那些画面太清晰,不属于记忆,却比现实更真实。
“EMP充能进度?”他问,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惊动什么。
“百分之六十二,”陈浩的手指在物理键盘上飞快敲击,“冷却系统受损,再快也得四分钟。”
四分钟。足够敌人突破两道防线。
东墙方向的爆炸声接连不断,火光透过观察窗在墙壁上投下扭曲跳动的影子。林雪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短促而冷静:“右翼坍塌,张峰的炮塔三号离线,我正在重组防御阵型。”她的呼吸略显急促,显然已连续作战超过极限。
秦烈闭了眼,空间开启。最后一组高能电池静静悬浮在虚空中,表面刻着细密的能量分流纹路,是他早前用废弃航天器储能模块重构的应急方案。他取出电池,直接接入主控室下方的震荡地雷阵控制节点。电流接通的瞬间,地面传来一阵低频震颤,如同沉睡的野兽苏醒前的呻吟。
“准备引爆。”他下令。
指令刚落,西北方向的废墟中,一道金属反光倏然掠过监控画面。极快,极静,像是一片刀锋划过夜幕。秦烈瞳孔微缩——那不是敌方装备的轮廓。角度、速度、反射波长,全都不符。
紧接着,一声尖锐的破空声撕裂战场。
一枚磁轨狙击弹自远处变电站顶层射出,精准贯穿一名敌方指挥官的头盔。那人甚至没来得及发出惨叫,身体便向后栽倒。不到三秒,第二发命中后勤调度终端,引发连锁爆炸,敌军火力网瞬间出现断层。
“哪来的火力?”张峰的声音带着震惊,从地下泵房传来。
“第三方介入。”秦烈盯着战术镜传回的画面,语气凝重,“不识别单位,装备制式未知,战术风格高度协同。”
镜头拉近。五名武装人员正从变电站西侧隐蔽通道快速突进,动作干净利落,彼此间距始终保持在七米以内,形成标准三角压制阵型。他们身穿哑光灰黑色作战服,外覆一层类似陶瓷复合的轻甲,肩部嵌有微型信号干扰器,完全屏蔽了常规侦测手段。最令人在意的是他们的武器——磁轨步枪的供能模块呈环形结构,明显经过非军方标准改装。
一架隐形无人机悄然升空,机身无标识,飞行轨迹呈锯齿状规避雷达扫描。它在空中悬停片刻,突然释放一道蓝光扫描波,横扫整个战场。
就在那束光扫过主控室掩体的刹那,秦烈体内的空间猛然一震。
科技芯片融合系统首次自发激活,界面中央跳出一段异常提示:【检测到外部信号源,匹配度83.7%。技术特征关联:Project Aegis - Phase I】。
他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Project Aegis。前世那场科研事故的代号。当时他所在的团队试图将量子计算核心植入生物神经网络,实验失败,引发大规模数据泄露与人员伤亡。官方通报称项目终止,所有资料封存。可眼前这支队伍的装备风格,尤其是那道蓝光的波频参数,竟与当年原型机的测试记录惊人吻合。
“秦烈?”林雪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我们怎么应对?他们不是冲我们来的,但也没打招呼。”
“收缩阵型,保持静默。”他迅速下令,“不要主动交火,也不要暴露EMP位置。”
话音未落,敌方残部开始向东南侧集结,显然是想突围。秦烈眼神一凝——那是他预设的歼灭区,正好覆盖EMP最大作用半径。
“诱敌成功。”他低声说。
基地仅存的两台工程机甲被远程启动,拖着残破的躯体从废墟中站起,故意暴露在敌军视野中。敌方果然中计,调转火力集中压制机甲,主力部队加速向东南方向推进。
就在此时,那支神秘部队的无人机群突然转向,五枚电磁脉冲箭矢同时发射,呈扇形覆盖敌军集结区域。几乎同一秒,秦烈按下引爆键。
双重EMP冲击波叠加,形成短暂的电磁真空区。敌方所有电子设备瞬间瘫痪,重型外骨骼失灵,通讯中断,连随身武器的瞄准系统都陷入黑屏。混乱中,林雪带领近战组发起反击,电击镖穿透装甲缝隙,震荡匕首切断关节传动轴,短短两分钟内,敌方攻势彻底瓦解。
硝烟渐散。
火光映照下,那支神秘部队并未停留。他们迅速回收无人机残骸,撤离路线严密有序,始终与基地保持至少三百米距离。最后一名队员跃上变电站外墙时,回头望了一眼主控室方向。
秦烈看清了他的护目镜边缘——一道极细的银色标记,呈“A”字形收尾。
没有对话,没有信号,甚至连一个手势都没有。
但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
“他们知道我们的计划。”陈浩低声说,手指仍停留在监控终端上,“不然不会刚好在EMP引爆前释放脉冲箭矢。”
秦烈没有回答。他走向战场边缘,蹲下身,从一具敌方通讯模块的残骸中拾起一块外壳。高温熔毁了大部分电路,但在背面,一行微型蚀刻编号清晰可见:AEG-7。
他的指腹轻轻摩挲着那串字符。
AEG。Aegis的缩写。
七号原型机。正是他前世亲手参与调试的最后一台。
“这不是偶然。”他喃喃道。
林雪走过来,肩甲上的裂痕还在渗着机油。她看了一眼编号,眉头微蹙:“你认识这个?”
秦烈缓缓摇头,却又点了点头。
“我不确定。”他说,“但我见过类似的标记,在一场没人记得的实验日志里。”
风从废墟间穿过,卷起一片焦黑的金属碎片。远处,变电站的轮廓已隐没在晨雾中,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陈浩忽然抬头:“干扰器残留信号有变化——他们在撤离途中释放了一段加密频段,持续时间0.8秒,格式非标准协议。”
秦烈立刻打开空间,将刚才系统捕捉到的蓝光数据调出。两段波形并列对比,相似度高达89.4%。
“他们在传递信息。”他说,“而且……目标可能是我们。”
林雪握紧了震荡匕首的柄,指节泛白:“为什么不直接联系?为什么要打这一仗?”
秦烈望着那行蚀刻编号,脑海中浮现出前世实验室的最后一个画面——主控台上,一台编号AEG-7的机器正在自动重启,屏幕闪烁着一行无人解读的代码:
【Observer Protocol Active】
他正要开口,手腕上的银白纹路忽然再次发热。
不是疼痛,而是一种牵引般的律动,像是被什么遥远的东西轻轻拉扯。
与此同时,空间内的科技芯片融合系统界面自动刷新,底部多出一条灰色日志:
【新数据包接收:来源 - 未知;内容 - 加密;状态 - 待解析】
秦烈盯着那行字,喉结微微滚动。
下一秒,林雪猛地转身,望向西北方向的天际线。
一道极淡的蓝光,正从云层缝隙中一闪而过,如同星辰坠落前的最后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