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赶尸录:红衣镇墓》第十章 爷爷的忏
书名:异闻散录:无界诡事 作者:晓锐 本章字数:3508字 发布时间:2025-10-22

古墓主墓室的石兽还保持着衔管导煞的姿态,只是铜管里的尸血已彻底回流,玄铁棺盖稳稳合着,棺身鎏金篆字在自然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 陈砚和沈红衣重返这里时,阴煞消散后的墓室竟透着几分安宁,像终于卸下了几十年的重担。

沈红衣飘到玄铁棺旁,指尖轻轻拂过棺盖的纹路,声音轻得像叹息:“母亲当年设局时,说这棺能护我魂三百年,没想到三十多年就被张屠户破了。” 她转头看向陈砚,红衣在无风的墓室里轻轻晃了晃,“现在仇报了,镜也合了,我该把母亲的罗盘和爷爷的玉佩放回棺里,让它们陪我守着这逆水局。”

陈砚点头,从背包里取出青铜罗盘和和田玉 —— 罗盘指针已经不再乱转,稳稳指向墓室正南方(逆水局的 “镇眼方向”),玉佩上的 “沈” 字被体温焐得温润。他跟着沈红衣走到棺前,刚要伸手推开棺盖,掌心突然传来一阵温热 —— 是之前融入沈红衣体内的铜镜在发热,一缕淡淡的金光从沈红衣胸口飘出,落在玄铁棺旁的石壁上。

“嗡 ——” 石壁发出一声轻响,原本平整的墙面竟缓缓裂开一道暗格,暗格内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上面放着一本线装日记,封皮上用毛笔写着 “陈九手记”,字迹是爷爷晚年特有的苍劲,边角还沾着些暗红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

“这是…… 爷爷的日记?” 陈砚的呼吸猛地一滞。他之前在古墓里只找到过日记残页,没想到完整的手记藏在暗格里。沈红衣的金光还在暗格旁流转,她轻声说:“这暗格是按风水局的‘藏魂位’设的,只有铜镜的金光能触发 —— 你爷爷当年应该是怕张屠户的人找到,才把日记藏在这里。”

陈砚小心地拿起日记,绒布上还残留着淡淡的樟木香气(赶尸匠藏重要物件的常用手法,防蛀又遮阴)。他翻开第一页,日期标注着 “民国三十五年秋”,正是爷爷和李老拐去永顺赶尸的那年,字迹还很工整:“今日与老拐赶三尸至永顺,途中遇野狼,老拐为护尸身伤了腿,我用辰州符水给他止了血。老拐说‘赶尸这行当快没了’,我笑他杞人忧天,却不知三年后会遭那劫数。”

他一页页往下翻,日记里大多是爷爷赶尸的日常:哪趟尸走了多少天,遇到了什么凶险,又帮哪个赶尸匠救了急。直到翻到 “民国三十七年九月” 的篇章,字迹突然变得潦草,墨水也时深时浅,像是写的时候手在发抖:

“九月初七,张屠户带枪闯进赶尸村,把村民绑在晒谷场,用刀架着老拐的脖子逼我:‘陈九,你去乌龙山古墓,把沈红衣的棺移出来,用陪葬尸补逆水局,不然我屠了整个村子。’我看着晒谷场上的老人孩子,只能点头。老拐偷偷塞给我一块避尸玉,说‘九哥,小心’,我攥着玉,手都在抖。”

“九月初九,我带着赶尸绳去乌龙山,古墓里的阴煞重得能看见黑雾。沈红衣的玄铁棺在镇眼上,棺盖被张屠户的人撬了一半,她的尸身躺在里面,红衣上沾着血 —— 是张屠户的手下为了逼她母亲现身,划开了她的手腕。我看着棺旁她母亲的尸体(被张屠户斩在棺前),突然明白这逆水局是为了护百姓,不是为了沈万山的财宝。”

“九月十二,我开始赶陪葬尸,却发现沈红衣的血沾在了尸身上 —— 尸身开始‘闹邪’,夜里会发出女人的哭声。我知道是她的魂在缠尸,却不敢跟她说话,张屠户的手下就跟在我后面,拿着黑狗血和桃木钉,说‘要是厉鬼缠你,就用这东西泼她’。我怕他们伤她,只能故意走快,把他们甩在后面。”

“九月十五,回到赶尸村,我把铜镜砸了 —— 不是想伤她,是怕她还魂后被张屠户的人发现。铜镜是她母亲给她的‘镇魂还魂镜’,还魂后她会暂时虚弱,张屠户的黑狗血能让她魂飞魄散。我把碎片藏在四具陪葬尸身上,想着等风头过了再找齐,却没想到张屠户没放过我,他说‘你知道得太多,留着你是隐患’,给我下了慢性毒。”

看到这里,陈砚的眼眶已经红了。他终于明白爷爷砸铜镜的真相 —— 不是故意破坏,是为了保护沈红衣;不是不想还魂,是怕她还魂后送命。他继续往下翻,日记最后几页的日期是 “民国三十八年春”(爷爷去世前一年),字迹已经有些模糊:

“毒已经发作了,夜里咳血,阴煞也缠上了我。我知道自己活不久,怕死后阴煞转移到砚儿身上(他才十岁,经不起阴煞缠),就开始泡辰州毒酒 —— 用镇魂符浸过的酒,喝了能让我的魂不散,挡在砚儿和沈红衣之间,不让她的怨气伤他,也不让阴煞找他。”

“我把桐木棺里的秘物准备好:路引标了碎片的位置,镇魂符沾了我的血(能暂时镇住沈红衣),铜镜碎片留了一块 —— 盼着砚儿以后能找到真相,替我还沈红衣的债。老拐问我后悔吗,我说‘不后悔护了村子,只后悔没跟沈红衣说清楚’。”

最后一页的日期是爷爷去世那天:“今日毒酒起效了,咳了很多血。我躺在堂屋的八仙桌旁,看着砚儿的照片,想着他长大后会不会恨我。沈红衣的魂在窗外,她说‘陈九,你欠我的’,我笑了,说‘欠你的,让我孙子还,他会替我给你道歉’。”

日记读到最后,陈砚的眼泪已经落在纸页上,晕开了淡淡的墨迹。沈红衣飘到他身边,看着日记上的字迹,红衣上的金光慢慢变得柔和:“原来…… 他当年是这么想的。” 她的声音带着哽咽,“我一直恨他砸我的镜,恨他不跟我解释,却不知道他是在护我……”

“对不起。” 陈砚抬起头,抹了抹眼泪,“我爷爷当年没跟你说清楚,让你受了这么多苦。”

“不怪他。” 沈红衣轻轻摇头,伸手拂过日记上爷爷的字迹,指尖的金光落在纸页上,那些模糊的字迹竟变得清晰了些,“他也是被逼的,换作是我,也会护着村里的百姓。” 她看向玄铁棺,“现在我懂了,他欠我的不是仇,是一句‘对不起’,现在这句话由你替他说了,我也释然了。”

陈砚把日记合上,小心地放回暗格:“这本日记,我会好好保管,以后跟赶尸村的故事一起传下去,让大家知道你和我爷爷的事,知道你们都是好人。”

沈红衣点头,转身将罗盘和玉佩放进玄铁棺里,棺盖合上时发出一声轻响,像是完成了某种仪式。她走到陈砚面前,胸口的金光慢慢收敛:“逆水局需要我守着,我不能再离开古墓了。你以后要是想我,就来乌龙山的龙脊崖,对着棺材洞喊我的名字,我能听见。”

“好。” 陈砚点头,从背包里取出爷爷的赶尸铃,轻轻摇了摇,“叮铃 —— 叮铃 ——” 清脆的铃声在墓室里回荡,像是在跟爷爷的魂告别。“我还要去落尸坡,给那些陪葬尸烧纸钱,帮爷爷兑现他当年的承诺。”

沈红衣笑了,这是陈砚第一次见她笑得这么轻松:“去吧,他们等了这么多年,也该有人给他们烧点纸钱了。” 她朝着墓室入口飘了飘,“我送你出去,以后要好好活着,别像你爷爷那样,把心事都藏在心里。”

陈砚跟着她走出古墓,阳光已经西斜,把龙脊崖的影子拉得很长。棺材洞外的七口空棺依旧整齐地围在洞口,只是上面的阴煞已经散了,辰州符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红光。

“到这里就可以了。” 沈红衣停下脚步,红衣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你要记住,逆水局不仅是镇阴煞的,也是护百姓的 —— 以后要是有人想破坏它,我还会出来拦着。”

陈砚点头,深深鞠了一躬:“谢谢你,沈红衣。”

沈红衣挥了挥手,身影慢慢变得透明,最后化作一缕红光,飘进棺材洞里,消失不见。陈砚站在原地,看着棺材洞,心里充满了平静 —— 爷爷的心愿完成了,沈红衣的冤屈洗清了,李老拐和疯老太也得到了安息。

他转身朝着落尸坡的方向走去,背包里的日记和赶尸铃轻轻晃着,像是爷爷在陪着他。夕阳洒在山道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山道两旁的野花还在盛开,偶尔有鸟儿飞过,发出清脆的叫声,一切都那么宁静。

走到落尸坡时,天已经快黑了。陈砚从背包里拿出纸钱和打火机,在之前溶洞的位置(已经塌了,只留下一块平坦的地面)点燃了纸钱。火光在暮色中跳动,映着地面上的白骨,纸钱燃烧的灰烬被风吹起,像是在朝着他点头。

“爷爷当年说,等有空就送你们回家。” 陈砚轻声说,“现在他来不了,我替他来给你们烧点纸钱,希望你们能早日安息。”

纸钱烧完后,他又在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陪葬尸之墓”,用石头压在旁边。做完这一切,他站起身,看向乌龙山的方向 —— 那里有沈红衣在守护着逆水局,有爷爷的魂在安息,还有赶尸村的故事在流传。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避尸玉,玉面温润,没有一丝阴寒。手机突然响了,是周馆长发来的短信:“辰州文物局的人去了‘聚宝阁’,发现了张彪盗墓的证据,已经立案了,你放心。”

陈砚回了条 “谢谢周馆长”,然后收起手机,朝着辰州古镇的方向走去。他要把爷爷的日记和赶尸铃捐给民俗馆,让更多人知道湘西赶尸的真相,知道那些隐藏在民俗背后的善良与牺牲;他还要把沈红衣的故事写下来,让大家知道她不是厉鬼,是守护一方百姓的 “红衣镇墓人”。

夜色慢慢降临,山道上只有陈砚的脚步声,还有偶尔传来的赶尸铃的轻响 —— 是他背包里的赶尸铃在轻轻晃动,像是爷爷在跟他说 “好孩子,你做得好”。

他知道,这段关于赶尸、红衣、古墓的旅程已经结束,但爷爷、李老拐、沈红衣的故事,会永远留在他心里,成为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而乌龙山的逆水局,还会继续守护着那片土地,等着下一个知道真相的人,去聆听那段尘封的往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