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赶尸录:红衣镇墓》第一章 遗棺藏符
书名:异闻散录:无界诡事 作者:晓锐 本章字数:3885字 发布时间:2025-10-22

湘西的雨季总来得黏腻,像浸了水的棉絮,裹得人透不过气。陈砚站在爷爷陈九留下的吊脚楼前,雨丝斜斜打在青黑的瓦檐上,顺着木柱流下来,在地面砸出一个个浅坑,混着老木头的霉味,飘进鼻腔里。

这是他三年来第一次回这座老楼。三年前爷爷走的时候,他正在北京读民俗学硕士,赶回来时只看见一口刷着黑漆的棺材,和满屋子没来得及收拾的旧物 —— 褪色的蓝布衫、卷边的黄符纸、还有一个挂在房梁上的铜铃,铃舌上积了层薄灰,风一吹就发出 “叮铃” 的哑响,像谁在暗处叹气。

那会儿忙着办丧事,又被导师催着回校写论文,陈砚没来得及仔细整理爷爷的东西。直到上个月导师让他做 “湘西赶尸民俗溯源” 的课题,他才想起这座藏在辰州深山里的吊脚楼 —— 爷爷陈九,可是民国末年最后一批正经的赶尸匠。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更浓的霉味涌了出来。堂屋中央的八仙桌蒙着灰,桌角放着爷爷生前用的铜烟袋,烟锅子里还剩半锅没燃尽的烟丝,已经板结发黑。墙上挂着一幅泛黄的画像,画里的爷爷穿着深蓝色的对襟衫,腰间系着根红绳,绳上挂着枚青铜小镜,眼神锐利得像能穿透纸页 —— 那是陈砚十岁时陪爷爷去镇上画的,当时爷爷还笑着说:“赶尸匠的镜,能照阴阳,你以后可别乱碰。”

陈砚的指尖轻轻扫过画像边缘,指腹沾了层细灰。他这次回来,本想找些爷爷留下的赶尸笔记、路引之类的东西,作为课题素材。可他太清楚爷爷的脾气了,赶尸这行当在解放后就成了 “封建迷信”,爷爷晚年从不跟他多提旧事,连那枚常挂在腰间的青铜镜,也在他十二岁那年突然不见了,问起时爷爷只说 “丢了”,语气沉得像结了冰。

他先从堂屋的旧木箱开始翻。这口箱子是爷爷的陪嫁,黑胡桃木做的,上面雕着简单的云纹,锁早就锈死了,陈砚找了把螺丝刀,费了半天劲才撬开。箱子里铺着一层樟木片,用来防潮防蛀,掀开樟木片,底下全是爷爷的旧衣物 —— 几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袖口和领口都缝着补丁,还有一件深褐色的短褂,布料粗糙,袖口沾着些暗黄色的痕迹,摸上去有点油腻。

陈砚认出这是赶尸匠的 “行头”。他在民俗资料里见过,赶尸匠出门时要穿深褐色的短褂,袖口的油迹是 “尸油”—— 赶尸时尸身会渗出少量油脂,沾在衣服上,时间久了就成了这种暗黄色。他凑近闻了闻,那油迹没有异味,反而带着点淡淡的樟木香气,应该是爷爷用樟木片压了多年的缘故。

箱子的底层铺着一块厚帆布,摸上去硬邦邦的。陈砚掀开帆布,心脏突然漏跳了一拍 —— 帆布底下,放着一口半尺长的小棺材,桐木做的,表面刷着一层清漆,虽然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能看见木材的纹理,棺盖边缘刻着一圈简单的云纹,正中间是一个小小的 “陈” 字,篆体的,刻得很深,像是用刀一点一点凿出来的。

这口桐木棺他小时候见过一次。那会儿他大概八岁,趁爷爷不在家,偷偷翻箱子,看见这口小棺材,觉得好玩,想抱出来看,结果刚碰到棺盖,就被爷爷抓了个正着。爷爷当时发了很大的火,把他拉到堂屋的神像前罚跪,还说:“这是装‘要紧东西’的,小孩子碰不得,碰了会惹祸。” 这是爷爷唯一一次对他发火,后来他再也没敢碰过这口小棺材。

陈砚的指尖悬在棺盖上,迟迟没敢碰。桐木的触感冰凉,带着点老木头特有的温润,棺盖和棺身合得很紧,像是用胶黏住了一样。他想起爷爷说过的 “赶尸匠规矩”—— 重要的东西要用桐木棺藏,因为桐木 “避阴”,能挡住里面的阴气,不让邪祟跑出来;棺盖要封死,除非到了 “该开的时候”,不然谁开谁倒霉。

“现在算不算‘该开的时候’?” 陈砚小声嘀咕了一句。他是民俗学研究生,不信 “惹祸” 这种说法,但爷爷的话像根刺,扎在他心里。可一想到课题,想到爷爷生前对赶尸的讳莫如深,他还是咬了咬牙,找了把小起子,插进棺盖和棺身的缝隙里,慢慢撬动。

“咔嗒” 一声轻响,棺盖松动了。陈砚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掀开棺盖 —— 里面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放着三样东西,整整齐齐的,像是刚放进去没多久。

最上面是一张折叠起来的纸,泛黄的宣纸,边缘有些磨损,像是被人反复折叠过。陈砚用镊子轻轻夹起来,展开一看,是一张 “赶尸路引”。纸的上方写着 “辰州府陈九” 五个字,是爷爷的笔迹,毛笔写的小楷,遒劲有力,只是有些地方已经褪色,看得不太清楚。路引中间画着一条歪歪扭扭的路线,起点是 “辰州”,终点是 “乌龙山”,中间还标着几个小地名,比如 “沅陵”“落尸坡”,每个地名旁边都画着一个小小的符号,像是某种标记。

路引的右下角,有几行用墨笔写的批注,字迹比上面的小楷潦草,颜色也更深,像是爷爷晚年写的。陈砚凑近了看,只见上面写着:“民国三十七年九月,此趟破忌,尸沾红衣,祸及三代。慎之,慎之。”

“民国三十七年……” 陈砚心里算了算,那是 1948 年,爷爷当时大概三十多岁,正是赶尸的壮年。“破忌”“尸沾红衣”“祸及三代”,这几个词像钉子一样扎进他的脑子里。他记得爷爷跟他提过一次赶尸的 “三不忌”,说是赶尸匠最不能犯的三个规矩:一忌鸡鸣前动尸,二忌生人拦路,三忌尸身沾红衣。当时他问爷爷 “沾了红衣会怎么样”,爷爷没说话,只是叹了口气,眼神暗得吓人。

路引的下面,是一张黄符纸。符纸比普通的黄纸厚,上面画着暗红色的符文,像是用朱砂画的,但颜色有些暗沉,边缘还沾着些黑褐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符纸的右下角,画着一个小小的轮廓,是个女人的样子,穿着长长的红衣,裙摆飘着,看不清脸,只能看见一个模糊的剪影。

陈砚的心跳突然快了起来。他研究过辰州符,知道常见的镇魂符、驱邪符是什么样子,可这张符上的符文他从没见过,尤其是符尾的红衣女人,根本不是常规符纸该有的图案。他用指尖轻轻碰了碰符纸上的黑褐色痕迹,触感有些发硬,凑近闻了闻,没有血腥味,反而带着点淡淡的土腥味,像是从地下挖出来的。

最底下的,是一块青铜镜碎片。碎片大概巴掌大,边缘不规则,像是被人硬生生砸开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绿色的铜锈,有些地方已经剥落,露出里面暗红色的铜胎。碎片的正面,刻着两个小小的古篆字 ——“逆水”,笔画很深,刻得很工整,应该是特意找人刻上去的。

陈砚的呼吸猛地一滞。他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挂在腰间的那枚青铜镜 —— 圆形的,边缘也刻着古篆,只是当时他年纪小,没看清刻的是什么。他赶紧把碎片翻过来,背面是光溜溜的,没有花纹,只有一处小小的凹痕,像是被什么东西砸过。

“难道…… 这就是爷爷当年说‘丢了’的那枚铜镜?” 陈砚喃喃自语。他把碎片紧紧攥在手里,冰凉的铜锈贴在掌心,让他打了个寒颤。爷爷为什么要把铜镜砸成碎片?“逆水” 两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和路引上的 “破忌”“红衣” 有没有关系?

一连串的疑问涌进陈砚的脑子里,让他有些头晕。他把三样东西放回桐木棺里,盖上棺盖,靠在木箱上,看着堂屋中央爷爷的画像,心里五味杂陈。

爷爷这辈子,活得太神秘了。他是辰州最后一个赶尸匠,却从不跟人提赶尸的事;他留下了这么多奇怪的东西,却没跟陈砚说过一句解释的话;他三年前突然病逝,死的时候面色青紫,像是中了毒,可医生查来查去,也没查出死因,最后只能归结为 “突发急病”。

陈砚突然想起什么,他站起身,走到爷爷的卧室里。卧室里的陈设和三年前一样,一张旧木床,一个掉漆的衣柜,还有一张书桌,书桌上放着爷爷生前用的砚台和毛笔,砚台里的墨已经干成了块。

他拉开书桌的抽屉,里面全是爷爷的旧账本,记着些柴米油盐的开销,还有几页零散的纸,上面写着些赶尸的日期和地名,比如 “民国三十五年,送三尸至永顺”“民国三十六年,送五尸至保靖”,没有任何细节。

抽屉的最里面,压着一个小小的布包。陈砚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枚铜铃 —— 就是挂在房梁上的那枚,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取下来了。铃身是黄铜做的,表面有些氧化,铃舌上缠着一根红绳,红绳已经褪色,变成了浅粉色。

陈砚拿起铜铃,轻轻摇了摇。“叮铃 —— 叮铃 ——” 铃声沙哑,不像普通铜铃那么清脆,反而带着点沉闷的回响,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他突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赶尸的时候,要摇铃引路,铃响一声,尸身走一步,不能快,也不能慢。”

“辰州到乌龙山……” 陈砚看着手里的铜铃,又想起路引上的路线,“爷爷当年赶的,到底是什么尸?为什么会‘尸沾红衣’?‘逆水’又是什么意思?”

窗外的雨还在下,打在窗纸上,发出 “沙沙” 的声音。堂屋的八仙桌上,那口半尺长的桐木棺静静地放着,像是在等待着什么。陈砚攥着铜铃,掌心的汗浸湿了铃身的铜锈,他突然觉得,爷爷留下的不是遗物,而是一个巨大的谜团,而他,必须顺着这个谜团,一步步走下去 —— 不仅是为了课题,更是为了弄清爷爷的死因,弄清那句 “祸及三代” 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把铜铃放回布包里,又回到堂屋,打开桐木棺,小心翼翼地把《赶尸路引》、镇魂符和青铜镜碎片拿出来,放进自己带来的背包里。桐木棺的内壁,贴着一张小小的黄符纸,之前他没注意到,符纸上写着一行小字:“棺开之日,路引为凭,镜合之时,怨气乃平。”

陈砚的心里咯噔一下。这句话像是爷爷的叮嘱,又像是某种预言。他把棺盖盖好,放回木箱里,重新用帆布和樟木片盖好。

“爷爷,不管你当年遇到了什么,我都会查清楚的。” 陈砚对着爷爷的画像轻声说,“就算真的‘祸及三代’,我也不怕。”

雨还在下,吊脚楼里的空气越来越凉。陈砚收拾好背包,锁上木门,转身走进雨幕里。他要去辰州 —— 路引的起点,找爷爷当年的赶尸搭档李老拐,或许,能从他嘴里,问出更多关于 “红衣”“逆水” 和爷爷最后一次赶尸的秘密。

走了没几步,他突然觉得后颈一凉,像是有人在背后盯着他。他回头看了看,吊脚楼的门窗都关得好好的,只有房梁上的铜铃,在风里轻轻摇晃,发出 “叮铃” 的哑响,像是爷爷的叹息,又像是某种召唤。

陈砚握紧了背包的带子,加快了脚步。他知道,这趟湘西之行,绝不会轻松。而那口半尺长的桐木棺,那三样神秘的遗物,还有爷爷留下的谜团,只是这场恐怖旅程的开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