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偶的童谣》第一章:旧物初现
书名:异闻散录:无界诡事 作者:晓锐 本章字数:4984字 发布时间:2025-10-21

下午四点的阳光,斜斜地切过 “晓堂古籍修复工作室” 的玻璃窗,在胡桃木工作台上投下一道窄长的光斑。苏晓正用竹镊子小心翼翼地挑起一页清代《论语》的残角,指尖沾着的糯米浆还带着点微温 —— 这是她坚持了十年的习惯,不用化学黏合剂,总说 “老纸得配老法子,才不算委屈”。工作室不大,二十来平米的空间里,靠墙的书架堆着半人高的古籍,空气中飘着一股混合了霉味、松烟墨香与桐油的味道,是苏晓最熟悉的气息。

门把手上的铜铃 “叮铃” 响了一声,打破了室内的安静。苏晓抬头,看见一个穿藏青色中山装的老人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个半旧的深棕色木箱,木箱的铜锁上锈迹斑斑,边角处的牛皮包浆被磨得发亮,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是苏晓老师吗?” 老人的声音带着点沙哑,像被砂纸轻轻磨过,他抬手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目光扫过工作台前 “古籍修复师” 的铜牌,“我是沈明远,之前跟您通过电话,约了来送家里的旧藏。”

苏晓放下竹镊子,擦了擦手上的糯米浆,起身迎过去:“沈先生,快请进。箱子不轻吧?我帮您放桌上。” 她伸手去接木箱时,指尖触到箱壁,竟觉出一丝异样的凉 —— 不是木材在室温下该有的温度,倒像刚从地窖里搬出来,透着股往骨头缝里钻的寒意。

“劳烦苏老师了。” 沈明远跟着走到工作台旁,看着苏晓把木箱放稳,才缓缓开口,“这里面是我外婆留下的东西,大多是民国时期的书,还有些…… 她没带走的小物件。前阵子整理老房子翻出来的,想着这些书再放下去就要烂了,您是这行的专家,能不能帮忙修一修,哪怕就把能看的页子保存下来也好。”

苏晓点点头,目光落在木箱的铜锁上。锁身是老式的月牙锁,锁孔里积了灰,她从抽屉里翻出一把小铜钥匙 —— 是之前沈明远在电话里说的,特意配了一把给她,方便开箱检查 —— 插入锁孔时,“咔嗒” 一声轻响,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回声。她轻轻掀开箱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层泛黄的防潮油纸,油纸边缘已经脆了,一碰就簌簌掉渣。

“这油纸是我外婆当年包的,说能挡潮气。” 沈明远站在旁边,声音放得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里面的东西,我没敢动过,怕给弄坏了。”

苏晓用镊子挑起油纸,慢慢揭开。油纸下面,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摞线装书,书脊上的字迹大多已经模糊,只能依稀辨认出 “民国二十六年”“商务印书馆” 之类的字样。她伸手摸了摸最上面那本的封面,是细布面的,布料已经褪色成了浅灰色,指尖能摸到布料纹理里嵌着的细尘。就在她准备把第一本书拿出来时,目光忽然被书堆旁的一个物件勾住了。

那是个棉布偶,放在木箱的角落,被两本书夹着,像是特意藏在那里。布偶约莫有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大,身体是用米白色的棉布做的,可棉布已经褪成了灰黄色,上面还沾着几块洗不掉的深色污渍,像是陈年的血迹,又像是霉斑。布偶的脑袋是椭圆形的,没有五官,只在左眼的位置缝着一颗暗红色的玻璃纽扣,纽扣边缘有些磨损,露出里面银色的金属底;右脸的位置,缝着一块褐色的方形补丁,补丁的布料比布偶本身的棉布要新一些,针脚也更细密,显然是后来补上去的。

“这布偶……” 苏晓的声音顿了顿,指尖悬在布偶上方,没敢碰,“也是您外婆的?”

沈明远凑过来看了一眼,皱了皱眉,像是回忆了很久才说:“好像是吧…… 我小时候听我妈说,外婆年轻的时候,总抱着个布偶,后来不知道怎么就收起来了。我也是这次翻箱子才看见,之前从没见过。”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苏老师要是觉得它占地方,或者没用,回头我来拿回去就行,主要还是这些书,麻烦您多费心。”

苏晓没接话,目光还停在布偶上。不知怎么的,看着那个缝着红纽扣的左眼,她总觉得心里发紧,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盯着自己 —— 不是布偶本身,而是藏在布偶后面的某种看不见的东西。她深吸了口气,压下那点异样的感觉,伸手去拿布偶旁边的一本小册子。

那本小册子比其他书要薄很多,封面是软纸做的,已经脆得快散架了。苏晓刚用手指捏住封面,就听见 “刺啦” 一声,纸页边缘裂开了一道小口,尖锐的纸角瞬间划过她的食指指腹。

“嘶 ——” 苏晓倒吸一口凉气,缩回手时,指腹已经渗出了一小滴鲜红的血珠。她下意识地想把血擦掉,可手还没碰到衣襟,那滴血就顺着指尖滴了下去,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布偶右脸的褐色补丁上。

血珠落在补丁上的瞬间,没有像往常那样晕开,反而像是被补丁吸了进去,只留下一个浅红色的印子,几秒钟就消失不见了。苏晓愣住了,以为是自己眼花,她凑近布偶,仔细看了看补丁 —— 还是原来的褐色,平整得像是从没沾过血。

就在这时,耳后忽然传来一阵极其模糊的童声。

那声音很轻,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棉花,又像是从很远的楼道里飘过来的,细细软软的,带着点奶气,重复着一句不成调的话:“一二三四五,布偶等我数…… 一二三四五,布偶等我数……”

苏晓猛地回头,工作室的门明明关着,窗户也都锁得好好的,除了她和沈明远,再没有第三个人。她看向沈明远,发现老人正低头看着木箱里的书,似乎什么都没听见。

“沈先生,您…… 刚才听见什么声音了吗?” 苏晓的声音有点发紧,指尖还残留着被纸页划伤的刺痛感。

沈明远抬起头,疑惑地摇摇头:“声音?没有啊,怎么了苏老师?” 他看了看苏晓的手,“您的手出血了,要不要先处理一下?我车里有创可贴。”

“不用,没事,小伤口。” 苏晓勉强笑了笑,把那本划到她的小册子拿起来,小心地翻开。册子里面是手写的字,用的是蓝黑墨水,字迹娟秀,带着点民国时期常见的小楷笔意。第一页的标题是 “念安的童谣”,下面是一行小字:“民国廿七年冬,写给我的念安。”

后面的纸页上,写满了各种各样的童谣,大多是四句或六句的短诗,旁边还画着简单的乐谱符号。苏晓翻了几页,发现这些童谣的内容都很简单,无非是 “月亮圆,抱布偶”“梧桐树,落叶子” 之类的,可不知怎么的,看着那些字迹,她总觉得心里有点发沉,尤其是翻到最后几页时,纸页上的字迹开始变得潦草,甚至有些笔画都超出了格子,像是写字的人当时很着急,或者很慌乱。

“这是…… 童谣手抄本?” 沈明远也凑过来看了一眼,“我外婆叫沈曼丽,‘念安’应该是她的小名吧?我妈说过,外婆小时候家里人都叫她念安。”

苏晓 “嗯” 了一声,把童谣本放在一边,又看了看那个布偶。刚才听到的童声还在耳边隐隐约约地响着,可再仔细听,又没了声音,只剩下工作室里空调的微弱风声。她想,可能是今天太累了,又被纸页划了一下,有点心神不宁,才会出现幻听。毕竟做古籍修复这行,长时间盯着旧纸,偶尔出现点感官错觉也正常。

“沈先生,这些旧藏我都看过了,主要是线装书的虫蛀和纸页脆化问题,还有这本童谣本的封皮需要加固。” 苏晓拿出笔记本,飞快地记下需要修复的项目,“大概需要两周时间,修好了我再联系您。”

“好,麻烦苏老师了。” 沈明远点点头,又看了一眼那个布偶,“那个布偶…… 您要是觉得占地方,我现在就拿走?”

苏晓犹豫了一下,看着布偶缝着红纽扣的左眼,忽然觉得有点舍不得 —— 不是喜欢,而是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像是这布偶跟这本童谣本就该待在一起,分开了就不对。她摇了摇头:“不用了,我先放在工作室吧,跟童谣本一起,回头您来取书的时候再一起带走。”

沈明远没多说什么,又叮嘱了几句 “小心保护” 之类的话,就拎着空木箱走了。门把手上的铜铃再响了一声,工作室又恢复了安静。苏晓坐在工作台前,看着桌上的童谣本和布偶,指尖的刺痛感还在,刚才听到的童声也像是还在耳边绕着。她拿起布偶,轻轻捏了捏 —— 棉布里面塞的像是晒干的艾草,硬邦邦的,捏起来有细碎的响声。布偶的重量很轻,可握在手里,却觉得沉甸甸的,像是握着一块浸了水的海绵。

她把布偶放在童谣本旁边,又继续修复那本清代《论语》。可不知怎么的,注意力总也集中不起来,眼角的余光总瞥见那个布偶,好像布偶的位置在慢慢移动 —— 一开始是对着童谣本,后来好像转了个方向,对着她的工作台。苏晓摇了摇头,强迫自己把目光转回《论语》上,心里默念 “老纸配老法子”,这是她每次心神不宁时都会念的话,像是一种咒语,能让她平静下来。

不知不觉,窗外的天已经黑了。苏晓看了看手机,已经晚上七点多了,她收拾好工具,把没修复完的《论语》放进防潮盒,又把童谣本和布偶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铺了软布的木盒里,锁在工作台下面的抽屉里。她想,明天再仔细看看那本童谣本,或许能从里面找到更多关于 “念安” 的线索,也能弄清楚自己刚才是不是真的出现了幻听。

离开工作室时,苏晓特意检查了门窗,确认都锁好了才转身下楼。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几盏,忽明忽暗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楼道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她快步走到楼下,打开车门坐进去,发动汽车时,无意间瞥了一眼副驾驶的包 —— 那是她今天用来装笔记本和工具的帆布包,拉链好像没拉严,露出了一个小小的布角。

苏晓皱了皱眉,伸手去拉拉链。就在她的手指碰到包口的瞬间,她看见那个从包里面露出来的布角,是灰黄色的棉布,上面缝着一颗暗红色的玻璃纽扣 —— 跟工作室里那个布偶的纽扣,一模一样。

她的心脏猛地一沉,几乎是颤抖着拉开了帆布包的拉链。包里面,除了笔记本、工具和手机,还躺着一个巴掌大的迷你布偶 —— 样式跟工作室里的布偶完全一致,左眼缝着红纽扣,右脸贴着一块小小的褐色补丁。可不同的是,这个迷你布偶的褐色补丁上,清清楚楚地绣着一颗小小的黑痣,位置就在补丁的右下角,跟苏晓右脸颧骨下方那颗痣的位置,分毫不差。

苏晓的呼吸瞬间停住了。她记得很清楚,早上出门时,包里绝对没有这个布偶;下午在工作室,她也只把那个大布偶放进了抽屉,根本没碰过什么迷你布偶。这个布偶,是怎么跑进她包里的?

她拿起迷你布偶,指尖触到棉布的瞬间,又传来那种熟悉的寒意,像是握着一块冰。耳后,那个细细软软的童声又响了起来,比下午在工作室时更清晰了些,依旧重复着那句童谣:“一二三四五,布偶等我数…… 一二三四五,布偶等我数……”

苏晓猛地把迷你布偶扔回包里,拉上拉链,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车窗外的路灯亮着,橘黄色的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仪表盘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是无数双眼睛在盯着她。她看着副驾驶的帆布包,里面的迷你布偶像是随时会跳出来,那个缝着红纽扣的左眼,仿佛正透过包布,死死地盯着她的侧脸。

她发动汽车,猛地踩下油门,车子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停车场。后视镜里,工作室所在的小楼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夜色里。可苏晓知道,那个迷你布偶还在她的包里,那个童声还在她的耳边,有些东西,从她今天打开那个旧木箱,从那滴血落在布偶补丁上的瞬间,就已经不一样了。

回到家时,苏晓几乎是逃着进了电梯。她住在 12 楼,电梯上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一跳一跳的,像是在倒数。她盯着显示屏,耳朵里全是自己的心跳声,还有那个挥之不去的童声:“一二三四五,布偶等我数……”

打开家门,客厅里一片漆黑。苏晓没开灯,摸索着走到沙发旁,把帆布包扔在茶几上,像是扔一个烫手的山芋。她瘫坐在沙发上,双手抱着膝盖,黑暗中,茶几上的帆布包静静地躺着,像是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炸弹。

过了很久,苏晓才鼓起勇气,打开手机的手电筒,照向帆布包。拉链拉得很严,可她总觉得,能看见包里面有个小小的影子在动。她深吸了口气,慢慢拉开拉链,手电筒的光落在迷你布偶上 —— 布偶还是原来的样子,左眼的红纽扣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右脸的补丁上,那颗黑痣清晰可见。

苏晓伸出手,轻轻碰了碰那颗黑痣。就在她的指尖碰到补丁的瞬间,手机的手电筒忽然闪了一下,然后彻底熄灭了。客厅里陷入一片漆黑,只有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

耳后的童声又响了起来,这一次,不再是模糊的重复,而是清晰地传到了她的耳朵里,带着点甜甜的笑意:“苏晓姐姐,我的布偶,找到你了哦……”

苏晓猛地缩回手,后背靠在沙发上,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她看着漆黑的客厅,听着那个清晰的童声,终于明白 —— 下午的幻听,不是错觉;包里的迷你布偶,不是意外。那个来自民国的布偶,那个写满童谣的手抄本,还有那个叫 “念安” 的女孩,正以一种她从未想过的方式,闯进了她的生活。

她不敢再看那个帆布包,也不敢再待在客厅里。她摸索着站起来,跌跌撞撞地走进卧室,锁上门,又用椅子抵住房门。躺在床上,她盯着天花板,耳朵里全是自己的心跳声,还有那句挥之不去的童谣:“一二三四五,布偶等我数……”

窗外的月亮慢慢移过天空,月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的影子越来越长。苏晓睁着眼睛,一夜无眠。她知道,从明天开始,她的生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那个藏在布偶里的秘密,那个来自民国的执念,已经缠上了她,而她,必须找出真相,否则,她可能会成为下一个 “念安的布偶”。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