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考察成功后的庆祝
书名:不会种田的农民 作者:一个老农民 本章字数:4190字 发布时间:2025-10-09

  夕阳如同一颗巨大的火球,缓缓地坠入地平线之下,余晖洒在王家那充满烟火气的小院里,仿佛给每一个人都披上了一层温暖而神圣的金色纱衣。王有为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仰头将碗中的白酒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如同一团火焰,顺着喉咙猛地滑下,但却怎么也压不住他心头那如潮水般翻涌的喜悦。


  “慢点喝!别呛着了!”王母嗔怪地轻轻拍了下儿子的后背,眼神中却满是疼爱。说罢,她转身走进厨房,不一会儿,端出一盘刚出锅的糖醋鲤鱼。那鱼宛如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身上淋着色泽诱人的琥珀色酱汁,葱花和红椒恰到好处地点缀其间,香气随着袅袅热气蒸腾而起,瞬间弥漫了整个小院,引得每个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小雨夹了一筷子鲜嫩的鱼肉放进嘴里,眼睛顿时亮得像两颗璀璨的星星,脸上满是陶醉:“阿姨,这鱼做得太绝了!外皮酥脆得恰到好处,里面的鱼肉鲜嫩无比,酸甜的味道搭配得刚刚好,简直是人间美味!”


  “那是!”王父脸上难得地露出得意的神色,他一边给自己又倒了半杯酒,一边骄傲地说道,“这可是我今早特意从水库现捞的鱼,捞上来的时候还活蹦乱跳着呢!新鲜着呢。”


  王有为看着父亲微红的脸颊,那微红的颜色仿佛是幸福的信号,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猛地起身,脚步匆匆地跑进屋里。片刻之后,他抱着一个大大的纸箱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他小心翼翼地把纸箱放在桌上,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说道:“爸,这是给您和妈的礼物。”


  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纸箱上,王母好奇地打开纸箱,只见里面躺着两件崭新的羽绒服,一件是沉稳大气的藏青色,一件是热情活泼的酒红色。那羽绒服的面料看上去柔软无比,在灯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王母惊喜地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柔软的面料,嘴上却嗔怪道:“这孩子,花这钱干啥呀……”


  “项目的第一笔预付款到账了。”王有为笑着帮母亲试穿羽绒服,他细心地拉上拉链,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呵护一件珍贵的宝贝,“这是用我自己那份钱买的,就是想让您二老暖和暖和。”


  王父盯着儿子看了几秒,那目光里充满了骄傲和欣慰。突然,他起身走进里屋。再次出来时,他手里多了个铁皮盒子,那盒子看上去有些陈旧,生锈的锁扣发出“咔嗒”一声清脆的响声。老人粗糙的手指缓缓从盒底摸出一个存折,他郑重地将存折推到桌子中央,仿佛在推出一份沉甸甸的希望。


  “这是……”王有为满脸疑惑地翻开存折,当看到上面的数字时,他惊得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大。


  “我和你妈攒的棺材本。”王父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眼神坚定而慈祥,“现在项目要扩大规模,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这些钱就拿去用吧。”


  小雨的眼眶一下子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伸出手,轻轻地按住存折,声音有些哽咽:“叔叔,这钱我们不能……”


  “拿着!”王父突然提高了嗓门,那洪亮的声音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下,声音又低了下来,但却依然充满了坚定:“我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我儿子敢想敢干。这钱放在银行里也是闲着,不如拿出来干点实实在在的大事。”


  饭桌上安静了几秒,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打破了这份寂静。王有为感觉自己的喉咙紧紧地发紧,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存折的边缘,那熟悉的触感一下子将他的思绪拉回到小时候。那时,每次交学费,父亲也是这样从铁盒子里取出存折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他的爱和期待。


  “爸……”他刚张口,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母亲打断了。


  “行了行了,先吃饭!”王母夹了一块肥美的鱼肚子肉放进丈夫的碗里,温柔地说道,“菜都要凉了。”


  小雨突然站起身来,她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她轻轻展开几张设计图,脸上洋溢着自豪:“其实我也有个想法。这是我设计的合作社logo和包装样式,我用的是青山村的传统剪纸元素,把咱们这儿的特色都融入进去了。”


  图纸上,麦穗与齿轮交织的图案既带着古朴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时尚感。下方“青山生态”四个字笔锋遒劲,仿佛是在书写着青山村生态发展的壮丽篇章。王有为一眼就认出这是小雨熬了好几个通宵的作品,右下角还有她习惯性画的小小笑脸,那笑脸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对未来的憧憬。


  “真好看!”王母凑近仔细看,眼神里满是惊喜,“这麦穗跟咱家老相相册里太爷爷剪的窗花一个样儿,充满了咱们青山村的味道!”


  “我想着,等品牌打响了,可以开发一系列农产品。”小雨兴奋地说着,手指在图纸上不停地比划着,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机大米、山核桃油、菌菇干货……都可以用这个统一包装,这样就能打出咱们青山村的品牌了。”


  王父突然放下酒杯,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认真地问道:“带动周边农户的事,你们有详细的章程没有?”


  王有为和小雨对视一眼,眼神里充满了默契。他们从手机里调出一份文档,王有为认真地介绍道:“我们打算采用‘合作社 + 农户’的模式。前期先吸纳十户农户,统一为他们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让大家一起富起来。”


  “老张家那几亩薄田,种玉米年年都赔钱。”王父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要是改种有机小米,说不定能有个好收成。”


  “张叔家正好在生态隔离带上!”王有为兴奋得一拍桌子,桌上的碗筷都跟着震动起来,“他那片地三年都没用过化肥,转换有机认证最容易不过了,这简直就是老天爷给咱们的机会呀!”


  小雨迅速在平板上调出地图,指着上面的一处说道:“还有李婶家的果园,就在我们规划的生物防治示范区内,以后肯定能产出优质的水果。”


  王母静静地听着年轻人热烈的讨论,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欣慰和自豪。她悄悄转身走进厨房,不一会儿,端出一砂锅冒着热气的菌菇汤。那汤乳白如奶,汤面上漂着几粒红彤彤的枸杞,宛如一颗颗红宝石,格外诱人。


  “尝尝这个。”王母给每人盛了一碗菌菇汤,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用小雨教的方法,把废弃菌棒打碎做培养基,种出来的平菇特别鲜,营养又健康。”


  众人纷纷品尝着鲜美的菌汤,那美味在舌尖上绽放开来,仿佛是一场味蕾的盛宴。王有为突然意识到,这顿饭的每一道菜都像是一个无声的故事,在讲述着他们这半年来的努力和奋斗。父亲的鱼,是他对家人的关爱;母亲的菌汤,是她对生活的热爱;就连炒青菜用的都是他们试验田的第一茬收成,每一片菜叶都饱含着他们的汗水和希望。


  夜渐渐深了,寂静笼罩着整个小院。院子里亮起了暖黄的灯泡,那灯光如同温暖的怀抱,将大家紧紧地包围起来。飞蛾绕着灯罩轻盈地打转,它们的影子在水泥地上晃动着,仿佛是在为这个欢乐的夜晚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王父喝得微微有些醺醉,他的话比平时多了起来,眼神里充满了回忆:“当年我当生产队长那会儿……”他眯着眼睛,仿佛穿越回了过去,“带着全村人修水渠,那时候也是这么热火朝天,大家齐心协力,为了过上好日子而努力奋斗。”


  王有为第一次听父亲提起这段往事,他静静地听着,眼中满是敬意。在灯光的映照下,他清晰地看到老人眼角的皱纹里藏着他不曾了解的峥嵘岁月,那些岁月里有汗水、有艰辛,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执着。


  “爸,您看咱们村口那片荒地……”王有为趁机提出了盘桓在心底已久的想法,“要是能争取到县里的扶持政策,把它改造成观光采摘园,不仅能增加村里的收入,还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你小子!”王父笑着骂了一声,脸上却没有一丝怒意,反而充满了对儿子的赞赏,“心思比当年的我活泛多了,有想法是好事,我们一起努力把它实现。”


  小雨忽然兴奋地指着夜空,大声喊道:“快看!”


  一颗流星宛如一条银色的丝线,划过深蓝色的天幕,转瞬即逝。那转瞬即逝的银光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仿佛时间在那一刻静止了。王母连忙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似乎是在向流星许下美好的心愿。王有为借着酒劲,偷偷地握住了小雨放在桌上的手,那温暖的触感让他的心里一阵甜蜜。


  “对了。”王父突然神情严肃起来,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问道,“你俩的事,什么时候办?”


  “爸!”王有为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打得措手不及,他的耳根瞬间变得像熟透的苹果一样红,脸上满是羞涩。


  小雨也红着脸低下头,她的手指却悄悄回握了一下王有为的手,仿佛是在回应他的爱意。飞蛾撞在灯罩上,发出细微的“啪嗒”声,仿佛是在为这个羞涩而美好的时刻伴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王母笑吟吟地又给小雨盛了一碗汤,眼神里充满了期待,“我看村东头老宅修修就能当婚房,到时候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多温馨呀。”


  “妈!项目才刚起步……”王有为急得直挠头,心里既有些慌乱又有些甜蜜。


  “项目要搞,日子也要过。”王父一锤定音,他的话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等合作社挂牌那天,双喜临门!把喜事和好事一起办了,多有意义。”


  这个突如其来的提议让饭桌再次热闹起来。王母已经开始兴致勃勃地盘算要请多少桌酒席,要准备哪些好吃的;王父则认真地讨论起翻修老宅的用料,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王有为望向小雨,在对方含笑的眼眸里看到了同样的决心与期待,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幸福美好的生活画面。


  夜风轻柔地拂过院角的梨树,青涩的小果子在枝叶间轻轻摇晃,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在为这个美好的夜晚歌唱。王有为忽然想起半年前那个灰头土脸回到老家的自己,那时的他满心迷茫,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生活会在短短几个月里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最初的迷茫到现在的充满希望,每一步都走得那么艰辛但又那么坚定。


  “敬未来。”他举起重新斟满的酒杯,声音充满了豪情。


  “敬青山村。”小雨笑着碰杯,眼神里闪烁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敬好日子!”父母异口同声地说道,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瓷杯相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如同奏响了一曲欢快的乐章。王有为分明看见父亲眼中闪着水光,那是幸福的泪花。灯泡将四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四个影子紧紧地融成了一个分不开的整体,仿佛象征着这个家庭的团结和未来的美好。远处的蛙鸣此起彼伏,仿佛是在应和着这个普通农家小院里的欢声笑语,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明天还有无数的工作等着他们去处理:要认真修改项目书,让它更加完善;要尽快联系种子公司,确保种苗的质量;要挨家挨户地去做农户的工作,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生态农业项目中来……但此刻,王有为只想好好记住这个夜晚——记住母亲做的鱼汤那鲜美的滋味,那是家的味道;记住父亲难得一见的笑容,那笑容里充满了对他的骄傲;记住小雨在桌下与他十指相扣的温度,那温度仿佛能温暖他一生。


  这是他们奋斗的果实,是无数汗水和努力换来的珍贵成果;更是新生活的开始,未来的道路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他们有信心携手走过每一个难关,共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不会种田的农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