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金旨颁桃山·大圣归乡途
玉帝的承诺刚落,凌霄宝殿内凝滞的空气终于松了半分。孙悟空右手仍紧攥着那根沾了火星的长矛,矛尖还滴着未熄的星火,火眼金睛里的金光虽淡了些,却依旧像两道利箭,扫过殿内瑟瑟的仙卿——直到太白金星捧着一卷鎏金圣旨,迈着小碎步匆匆赶来,他指节的力道才稍稍松开。
“大圣,玉帝已命老臣连夜拟好圣旨,字字句句皆照您的要求,您且过目。”太白金星弓着腰,将圣旨双手奉上,鬓角还沾着未擦的汗珠。孙悟空火眼金睛一扫,只见明黄的绫锦上,朱砂字迹力透纸背,清晰列着三条:其一,命二郎真君杨戬携瑶池仙露、千年琼浆往花果山赔礼,另带“还枝丹”修复被天兵损毁的望芽桃枝;其二,梅山六圣罚去百年仙俸,需亲自登门向孙悟空与花果山小猴致歉;其三,正式册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赐齐天府一座,享正一品仙卿俸禄却无实务烦扰,可自由往返天庭与花果山,无需向任何仙官报备。
确认条条属实,连“还枝丹”这种能让枯木逢春的仙药都写在其中,孙悟空才“哐当”一声将长矛扔在玉阶上,矛尖撞出一串火星。他对着玉帝拱了拱手——依旧没跪,脊梁挺得笔直,声音里还带着未散的戾气:“既写得清楚,俺就信你这一次。但你记好了,若有半分差池,别说这凌霄宝殿的玉柱,就是你那九龙宝座,俺也能给你掀了!”
玉帝坐在宝座上,脸色青一阵白一阵,金冠垂落的珍珠串子还在发颤,却强撑着帝王威严,沉声道:“朕乃三界至尊,言出必行。太白金星,即刻安排杨戬动身往花果山,再引齐天大圣去齐天府歇息,务必妥善安置!”
“歇息就不必了。”孙悟空摆了摆手,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怀里的符纸——那纸不知何时已泛出暖融融的青光,像小猴们贴在他掌心的温度,“俺要回花果山,看看小桃的枇杷汤熬凉了没,毛球的桃枝网编好了没。”
太白金星生怕他再变卦,连忙应道:“大圣放心!老臣早备好了最快的祥云坐骑,鞍上还垫了花果山特产的软桃绒,保准您坐得舒坦,半柱香就能到花果山!”
孙悟空不再多言,跟着太白金星转身往外走。沿途的天兵天将见了他,原先挺直的腰杆瞬间弯了半截——有的低着头盯着自己的鞋尖,连大气都不敢喘;有的悄悄往廊柱后躲,生怕被他火眼金睛扫到;还有几个曾参与围剿花果山的天兵,腿肚子都在打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经此一闹,这只从八卦炉里爬出来的石猴,早已不是他们眼中可随意拿捏的“妖猴”,而是连玉帝都要让三分的“齐天大圣”。
踏上祥云的刹那,孙悟空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凌霄宝殿的玉门还敞着,玉帝的身影隐在金光里,透着几分憋屈;远处的兜率宫还冒着淡淡的烟火,那座被他踢翻的八卦炉正被仙童们费力地抬着。他低头摸了摸怀里的符纸,青光突然跳了跳,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这闹天宫的滋味,倒比在五行山压着痛快多了。
祥云载着他腾空而起,像一道流光往云海下方窜去。刚穿过天庭的仙雾层,怀里的符纸突然亮得刺眼,细碎的青光裹着小猴们的念语,清清楚楚传进耳朵:“大王!望芽桃的青光突然变亮了,是不是你要回来了呀?”是毛球的声音,带着点奶气的急切;紧接着是小桃带着哭腔的念叨:“俺把枇杷汤盛在砂锅里,用桃叶盖着保温,热了三次啦,就等你回来喝一口!”还有玄苍苍老却笃定的声音:“别急,老身从风里闻着了,是大王的气息,还有天庭祥云的味道——快了,就快到了!”
孙悟空对着符纸,用只有他们能听见的念力轻声应道:“快了快了,俺已经过了云海啦,再眨眨眼就到踏云坪!”
而此刻的花果山,望芽桃的青光已化作一道丈余粗的光柱,直冲云霄,像一根连接天地的青绳,与孙悟空脚下的祥云遥遥相对。踏云坪上挤满了小猴,连刚学会爬的小奶猴都被抱在怀里,踮着脚尖往天上望——毛球蹲在最前面的桃枝上,爪子里举着一张编得歪歪扭扭的桃枝网,网边还串着几颗刚摘的水蜜桃,是打算给孙悟空的“礼物”;小桃捧着一个黑陶砂锅,砂锅口盖着新鲜的桃叶,热气从叶缝里钻出来,裹着甜润的枇杷香,飘得满坪都是;玄苍拄着枣木拐杖站在中间,眼睛眯成一条缝,鼻尖微微动着,细细捕捉着风里的气息。
“来了!真的来了!”玄苍突然提高声音,拐杖重重磕在青石板上,发出“笃”的一声脆响,“风里的气息越来越近了,还有祥云划过云层的声音——大王这就到!”
话音刚落,小猴们就爆发出一阵欢呼,小奶猴们被吓得咯咯笑;毛球兴奋地在桃枝上蹦跳,差点把手里的桃枝网甩出去;小桃赶紧把砂锅放在旁边的石桌上,掀开桃叶又摸了摸温度,确认还热着,才松了口气,眼睛却依旧死死盯着天上。
不多时,一道金色祥云穿透云层,像一颗流星似的落在踏云坪上。孙悟空从祥云上一跃而下,刚站稳脚跟,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一群小猴扑了个满怀——毛球最先扑上来,抱着他的腿,小爪子紧紧攥着他的裤脚,眼泪“吧嗒吧嗒”掉在他的鞋上:“大王!你可算回来了!俺还以为你被三昧真火烤成桃干了呢!”说着,还伸手摸了摸他的胳膊,确认是热乎的,才放心地蹭了蹭。
紧接着,小桃端着砂锅跑过来,眼睛红红的,却笑得露出了小虎牙:“大王,快喝碗枇杷汤!俺放了冰糖,还加了点望芽桃的花蜜,甜得很!”她把砂锅递到孙悟空面前,碗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他接。
孙悟空笑着蹲下身,摸了摸毛球的头,又接过小桃递来的碗,盛了满满一碗枇杷汤——喝了一大口,甜润的汤汁滑进喉咙,带着望芽桃的清香和小桃熬汤时的心意,瞬间驱散了体内残留的烟火气。他眼眶微微发热,却笑着把碗举高:“好喝!比俺在天庭喝的仙酿还好喝!”
小猴们见他夸赞,都围上来叽叽喳喳:“大王,你在天庭有没有打赢玉帝呀?”“大王,三昧真火是不是比咱们烤桃子的火还热?”“大王,你现在是‘齐天大圣’了,是不是比玉帝还厉害?”
玄苍走过来,捋着花白的胡子笑:“好了好了,别围着大王吵,让他先歇歇。”说着,她看向孙悟空,眼神里满是欣慰,“大王,老身听说了,你在天庭闹得好!把玉帝吓得都摔了金冠上的珍珠,往后再也没人敢欺负咱们花果山了!”
孙悟空放下碗,把天庭的事捡要紧的简略说了一遍——从被押进八卦炉,到炼成火眼金睛,再到踢翻丹炉大闹天宫,最后玉帝答应条件册封他为齐天大圣。说到激动处,他还比划着当时的动作,引得小猴们阵阵惊呼。最后,他摸了摸怀里的符纸,青光依旧温暖,轻声道:“说到底,还是多亏了这符纸,多亏了你们的暖意——要是没有你们的念力撑着,俺恐怕真熬不过那四十九天。”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一阵祥云破空的“呼呼”声,还夹杂着天兵甲胄碰撞的脆响。小猴们瞬间安静下来,警惕地望向声音来处。玄苍皱了皱眉:“是天庭的气息,还有杨戬那小子的味道——想来是来赔礼的。”
孙悟空站起身,火眼金睛往远处一扫,果然看见一道祥云正往这边来,上面站着杨戬,身后跟着几个扛着仙露和丹瓶的天兵。不多时,祥云落在踏云坪边,杨戬翻身下来,脸色依旧难看,眉峰紧蹙,却还是按捺着性子,对着孙悟空抱了抱拳,声音有点僵硬:“齐天大圣,杨戬奉玉帝旨意,携仙露琼浆与还枝丹前来赔礼,修复望芽桃受损的枝桠。”说着,他侧身让开,身后的天兵立刻把扛着的东西放在地上——几坛鎏金坛子装着仙露,还有一个玉瓶,里面就是能让枯木逢春的还枝丹。
孙悟空瞥了他一眼,火眼金睛看穿他眼底的不服气,却也没计较——只要他按旨办事,不再找花果山麻烦,过去的恩怨便暂且揭过。他指了指旁边的桃林:“仙露和还枝丹留下,你们回去吧。记住,往后再敢踏错花果山一步,俺可不客气。”
杨戬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对着天兵挥了挥手:“放下东西,回天庭!”说完,转身跃上祥云,头也不回地走了——连句多余的话都没说,显然心里还憋着气。
小猴们看着地上的仙露和还枝丹,都兴奋地围上来:“大王,这就是天庭的仙露吗?喝了是不是能像你一样厉害?”“还枝丹是不是能让被烧的桃枝重新长出来呀?”
孙悟空笑着点头:“都能!咱们现在就去浇望芽桃,再把受损的枝桠涂上还枝丹,让它长得比以前更壮!”
接下来的几天,花果山彻底热闹起来——小猴们排着队,用小陶碗盛着仙露,小心翼翼地浇在望芽桃的根部;毛球拿着小刷子,沾着还枝丹,仔细地涂在被天兵烧黑的枝桠上,连最小的缝隙都不放过;小桃每天都熬一大锅枇杷汤,不仅给孙悟空喝,也分给其他小猴,说要“沾沾大王的福气”;孙悟空则陪着他们一起忙活,闲下来就教小猴们练些简单的拳脚,用火眼金睛帮他们找偷桃的山雀,偶尔还会跃上云端,看看天庭的方向,确认没有异动。
这天傍晚,夕阳把花果山染成了金红色,望芽桃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新抽的绿芽泛着光泽。孙悟空坐在最高的那根枝桠上,怀里揣着符纸,望着漫天晚霞——晚霞的颜色像小桃熬汤时的火候,暖得人心头发软。玄苍拄着拐杖走过来,轻轻一跃,也落在旁边的枝桠上,与他并肩坐着。
“大王,”玄苍先开了口,声音被风吹得很轻,“你现在是齐天大圣了,有了天庭的名分,往后打算怎么安排?是留在花果山陪着咱们,还是去天庭的齐天府住着?”
孙悟空摸了摸怀里的符纸,符纸泛着淡淡的青光,像是在回应他的心思。他笑了笑,抬头望向天庭的方向,火眼金睛穿透云层,隐约能看见齐天府朱红的大门和门口的石猴雕像,又低头看了看脚下的桃林——小猴们正在坪上追逐打闹,小桃在灶台边收拾砂锅,毛球还在补他那张歪歪扭扭的桃枝网,一切都那么熟悉又温暖。
“俺打算一半一半。”他轻声说,语气很笃定,“一半时间留在花果山陪你们,教小猴们练功,喝小桃的枇杷汤,看毛球编网;另一半时间去天庭的齐天府住着——不是为了那什么仙卿俸禄,是为了盯着玉帝,免得他反悔。只要俺在天庭住着,他就不敢轻易打花果山的主意。”
玄苍点了点头,捋着胡子笑:“好主意,既守着家,又防着祸——不愧是咱们的大王。”
孙悟空也笑了,指尖轻轻敲了敲怀里的符纸,心里清楚:不管是五行山下的石猴,还是大闹天宫的妖猴,或是现在的齐天大圣,他的根永远在这里——在这满林的桃香里,在小猴们的念语里,在这望芽桃永不熄灭的青光里。
而此刻的天庭,凌霄宝殿内已没了白日的慌乱,却透着一股沉郁的气息。玉帝坐在九龙宝座上,手里摩挲着一枚玉扳指,眉头紧锁,对着站在下方的太上老君叹气:“这猴头经三昧真火淬炼,又得了火眼金睛,如今更是有了‘齐天大圣’的名分,自由往返天庭与花果山——留在三界,终究是个隐患啊。”
太上老君站在原地,杏黄道袍无风自动,他抬手轻扫拂尘,语气依旧淡然,眼底却闪过一丝深意:“玉帝放心,老臣早说过,此猴与西方有缘,日后自有归处,不会久留三界。眼下他守着花果山,安安分分,倒也省了不少麻烦——且让他这般住着,也是一桩美事。”
玉帝沉默了半晌,目光望向云海下方那抹隐约可见的青光,终究是松开了攥紧的玉扳指,摆了摆手:“罢了,就依你所言。只是你需盯紧些,别让他再闹出什么乱子。”
“老臣省得。”太上老君躬身应道,拂尘轻轻一摆,殿内的烛火晃了晃,映得他的身影有些模糊。
一场大闹天宫的风波,以“齐天大圣”的册封画上了句点。可谁都清楚,这不是结束——孙悟空既要守着花果山的暖意,应对天庭暗藏的戒备;又要循着那若有若无的“西方缘法”,踏上未知的前路。而那株望芽桃上的青光,那枚藏着小猴们念语的符纸,终将像一根无形的线,牵着他,走过往后更长远、更波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