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过,姜齐全也不是特别担心。
毕竟,他帝国境的实力在那摆着呢。
而他的对手,终凉最强者孙照天也只有半步帝国境。
当时为了抓住周鲲鹏,终凉几乎是耗尽了国力。
全部精兵悍将谋士忠良都死在了那里,国家宝库里的全部秘宝都消耗一空。
而孙照天也在那一战中丢掉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他的座驾被射死,实力更是一落千丈,只能发挥出公国境的实力。
只要抓住了孙照天、耿闰年之类的敌人的头目,从他们的身上找到能够打开大门的密匙,姜齐全就能够离开这个第九监狱了。
“再见了,小子!”
孙照天邪魅一笑,化为灰烬,散落在了地上。
..........................
姜齐全在监狱里转了几圈,看到了周鲲鹏被关押在了第八囚室。
这个囚室也是由随武始皇艾萌杨亲自设计并建造的。
别的囚室姜齐全都可以随意打破,唯独这个第八囚室,令姜齐全无计可施。
姜齐全意识到,他陷入了一个极其臭名昭著、名扬圣神的困境----------------随武皇朝国立皇家第九监狱笪谑囚区!
这个监狱,乃是当年随武始皇艾萌杨亲自设计并打造的。
以姜齐全区区帝国境的实力,虽仍不至于被在这监狱里困死,却也绝无逃出生天的可能。
不过,姜齐全倒是丝毫不慌。
毕竟,他身边还有个齐君知老人呢!
“此处,乃是该地最为薄弱之所在,只需皇朝境的实力便可轰开。”
指着一堵墙壁,齐君知老人悠悠道。
“最薄弱之处仍需皇朝境的实力?”
“这随武始皇乃是什么怪才?”
姜齐全稍有疑惑。
齐君知老人托腮思考片刻。
“口误,不过口误尔。”
“此处,乃是该地最为薄弱之所在,只需王朝境的实力便可轰开。”
齐君知老人解释到。
“我倒是有一物可以将我的实力短期内提升到王朝境。”
姜齐全好像想到了什么,忽然开口道。
齐君知老人抚摸着他那一绺绺垂地的白须。
“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东西了。”
“你说的是,”
“那种万年极渊产的,王朝金血碎玉吧?”
姜齐全重重点了点头。
万年极渊的王朝金血碎玉,那可是种好东西。
当年圣齐帝朝对终凉一连发动七次碎玉战争,为的就是这东西。
这种万年极渊王朝金血碎玉,可以将人的实力临时提升到王朝境。
最重要的是,使用这种万年极渊王朝金血碎玉将人的实力提升到王朝境,是没有反噬的!
不过,想要使用这种万年极渊王朝金血碎玉,也是有条件的。
第一,你要有这种万年极渊王朝金血碎玉。
这种万年极渊王朝金血碎玉,现在价值连城,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弄到的。
第二就是,在使用这种万年极渊王朝金血碎玉之前,必先大彻大悟,得道,方可有效。
其实突破王朝境也是这样,不大彻大悟,得一方大道,你始终也突破不了。
而只要成功使用了这种万年极渊王朝金血碎玉,在突破王朝境之时,就会轻松许多。
为了离开这里,为了将周鲲鹏救出,为了消灭终凉,打败随武,姜齐全开始在这里苦读。
他端坐在第二十七囚室,苦读圣贤著作,还不时到第八囚室门口去劝导周鲲鹏,顺便解一解心中那无尽的忧愁与寂寞。
.............................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年过了。
三年里,姜齐全苦读圣贤著作,读遍古今千万书,却仍无所感悟。
“人之初,性本善?”
姜齐全有些无聊,此时他正翻弄着一本启蒙读物。
“齐老,你说,人之本性,为善乎?为恶乎?”
姜齐全忽然问。
“若真是人性至善,那为何还会有这么多勾心斗角、烽火狼烟?”
齐君知老人板起了面孔:
“这就是许多人难入王朝境之原因。”
“善恶之辩,始终是突破王朝境最重要之处。”
“只有分清善恶,才可大彻大悟,得一方大道。”
“其实在善恶之辩这方面,没有标准答案。”
“就像每个人大彻大悟,得一方大道后,所得之道各不相同一样,”
“在善恶之辩中,你认为人性至善也好,你认为人性至恶也罢,”
“只要你大彻大悟,得一方大道便可。”
“像备受推崇的太古诸子,其所大彻大悟得之道便各不相同。”
“就拿老子来说,”
“老子姓李名耳,老子是英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做过神周的史官,管理王室的典籍。”
“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
“老子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即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即《道德经》一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经典。”
“再说说孔子。”
“孔子是鲁国人。”
“他出身下层贵族。
“他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成少知名学者。”
“中年后曾在鲁国从政,但时间不长,后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为各国采纳。”
“孔子在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
“他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他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
“他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再说说墨子。”
“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 “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他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他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儒家是有很大影响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
“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
“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庄子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
“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兵家则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灵活多变的战术思想。”
“阴阳家是诸子百家学派之一,以提倡阴阳五行学说而闻名,代表人物为圣齐国的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以用来解释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生两大定律,可以用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邹衍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综合起来,创立了“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衰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农家代表人物有许行。”
“农家,是在经济生活中注重农业生产的学派。”
“农家,诸子百家之一。其学追尊神农为师,以农为国之本。”
“其学说影响深远,已有士农工商之说,倡导“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
“许行有弟子数十,他们生活极为简朴,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靠打草鞋、编席子为生。”
“他们没有土地,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们从楚国来到齐国,不是追求高官厚禄,而是希望得到一块土地、一间房子,以便定居下来从事耕种。”
“许行的主张在当时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以至使儒家的门徒陈相及其弟陈辛也抛弃儒家而拜许行为师。”
“从孟子对许行的大肆攻击也可以看出,许行代表着当时一股相当大的社会势力,所以引起孟子的如此重视。”
“圣齐很重视农家。”
“所重民食也正是农家的特点,尊神农氏。”
“农家学派主张推行耕战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
“小说家,诸子百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
“小说家者能代表平民社会之四方风俗。”
“至于我自己,我悟的乃是“恕”之道。”
“即要有大慈大悲之心,”
“饶恕罪人乃至仇敌,”
“并引导其改邪归正。”
...............
预知后事如何,
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