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诚皱了皱眉头。
谐音的说法,不是第一次有人这样说。
他并不介意。
事实上,过去这么多年,有无数闲人跟他这么说,也有一些命理相师跟他这么说。
事实上,任何名字,过度解读,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所谓不好。
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解读。
如果你对每一件事情都过度解读,那么你就做不了任何一件事情。
尤其是公司名称,涉及到很多方面,不可能说更名就更名,即使更了名,也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说法,也还是会有闲人说闲话。
对于过度解读或闲言闲语的说法,最好的对应措施,就是置之不理。
否则你就会摇摆不定,没有任何主见,那样才是真正的笑话。
人生当然要谨小慎微,但绝不能摇摆不定。
张明宇正是这样提醒杨思诚的。
张明宇说得很有道理。
过去这些年,有很多自命不凡的命理相师,给予杨思诚这样那样的意见建议。
杨思诚对那些人,多则信七成,少则信三分,有的信一半,有的一个字都不信。
包括张明宇,杨思诚也只是信七成。
因为张明宇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人不如无人”。
在杨思诚眼里,张明宇既是心理专家,也是命理相师。
但张明宇那一套预测决策的方法,更系统、更科学、更深入浅出、更有理有据、更有说服力,对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判断更加精准,杨思诚当然更依赖于他。
对同样的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见仁见智,各有千秋,兼听则明,可以对比分析,可以参考借鉴,但是多军师打败仗,不能今天听信这个人的,明天听信那个人的,摇摆不定。
“可是张先生说过,这个名字不用改。”杨思诚望着田静,微笑道。
既然“张先生”说“思诚”这个名字没问题,不用多虑,那么,“张先生”推荐的“田先生”,意见相反,杨思诚就决定把这个问题抛给张明宇,看看他和田静彼此互相之间,怎样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好从中观察观察田静的水平。
“师妹有何见解,不妨明说。”张明宇显然懒得纠结于名字的问题,把这个问题抛回给了田静。
此时他称呼田静为师妹,就不再是介绍身份时的客套礼仪,而是同时向杨思诚和田静表明,师兄妹之间也有意见不同之处,见仁见智,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可以商榷。
田静对于杨思诚的名字,当然只是就那么随口一说。
一时冲动,说得有点难听,但既然话已出口,就必须把它说完满了。
不过,若是继续咬文嚼字而不谈实质,与那些下三滥何异?
“恕我说得难听,希望你不会介意,其实,很多人都经常在死撑硬撑,也没有什么不好,如果没有违法犯罪,无论多么艰苦,只要能撑下去,就值得赞赏。”田静云淡风轻危言耸听说,
“但是,有的时候,如果没有刮骨疗伤的勇气,如果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最终病入膏肓,毒害反噬自己,就后悔晚矣,所以建议你不换名字就换想法,不换想法就换人,别到最后,失去更多,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