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传令大军西行进发,出了敦煌,道路异常崎岖,山高难行,气候条件非常不利于行军。
李广利在马上问玉途奇:“前方为何地?”
玉途奇说道:“大将军再往前两百多里就车师国”。
李广利看了看前面的路,确切的说没有路,一望无际广阔的土石,有时漫天风沙刮得无法辨别方向。
除了天上的秃鹰,地上找不到任何活的东西。
李广利继续问:“这个地方寸草不生,也没有什么东西能生活?”
玉途奇说道:“西域聚居起来的各国都依水草而居,有水有草的地方才能生活!”
李广利叹息一声说道:“没有水源,大军粮草有不易解决。”
玉途奇说:“我们越过这片黄沙地才有水源。”
李广利在马上传令:分发三日粮草,大军要到车师国才有补充,加速行军。
大将军带出来的军队经过倾力剿匪只剩下万余人。
这日走到车师国,汉军的兵将已是饥肠辘辘,派使者进车师买粮草,车师紧闭城门,箭射使者。
大将军看看自己带出来的兵将,缺粮少食,真于心不忍,心想:我拿金银买你的粮草不卖,那就只能攻城。
万余人兵临城下,弩箭、弓箭,攻城车,全都砸在车师国的城门上。
车师国紧守城门,滚木雷石从城墙之上扔下来,砸向汉军。
几番的冲杀汉军伤亡无数,士气大减。多日饭都吃不饱,都无心作战。
李广利在马上观战,看到此情景是心痛万分,遂收兵绕道而行。
这日走到焉耆国,焉耆国主得报汉军攻打车师不下绕道焉耆。
焉耆国主心想:车师不给粮,我这小国自己都不够吃,也没有余粮供汉军。也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李广利心想:大军粮草殆尽,此番若再筹不到粮,恐大军难行,还得抢粮草。
传令“攻城!”
汉军兵将这次可是拼了命的,再抢不来粮食都得饿死,宁愿战死也不能饿死。
弓箭队一字排开,十人一队十队一阵,往焉耆城中射箭,一阵漫天飞箭如雨下,焉耆守城兵卒纷纷中箭栽与城墙之下。
一旁的玉途奇在马上看到此情形心想:焉耆与楼兰同是西域的国家,汉军每到一处都要攻打,劳兵伤民,当年就是因为汉使每到楼兰都要钱要粮,父王才令我截杀汉使,可看看汉军的兵将有月余未进饱饭。
玉途奇在马上跟李广利说:“大将军,汉军如此攻城,伤亡太大,焉耆国与楼兰素有来往,我愿进城说服焉耆王放些粮草与大军补给,大将军意如何?”
李广利一听:“如此甚好,陛下令本将领兵是去大宛要马,不是来打他焉耆,你若能让焉耆放些粮草,解大军之忧,也是大功一件。”
玉途奇说道:“尊令!”
李广利下令停止攻城。
玉途奇崔马来到城下,高声喊到:“楼兰国玉途奇请见焉耆王,烦劳城上兄弟进城通报”。
焉耆王在城中看到汉军如此攻势,也是心惊胆战心想:本王与大汉不曾结怨,汉军攻不下车师绕道焉耆,打不下焉耆绕道过去就行了,怎么如此攻城,这是要灭我焉耆国呀。
正一筹莫展之际,汉军停止攻城。焉耆王以为汉军攻不下绕道走了。
传令兵跑进大殿说:“大王,城下有楼兰国玉途奇请求觐见大王。”
焉耆王一听‘楼兰国玉途奇’想了半天,“哦...”想起来了,吩咐一声:召进殿来。
玉途奇被引进国王大殿,进殿对焉耆王深施一礼说道:“大王,城外是汉军大将军李广利,奉大汉皇帝诏令去大宛国买马,我为随军向导,路过焉耆国,本无意攻打焉耆,实在道路艰险,大军粮草殆尽,大王可否供给些粮草,汉军即刻退去。”
焉耆王正愁不知如何是好,汉军一番进攻下来,焉耆国王已心生恐惧心想:汉军不就是要些粮草,也不是来专门攻打我国,为了城中百姓免遭涂炭,给他些便是。
看了看玉途奇说道:“焉耆与你楼兰素有来往,本王听说你去大汉做质子,不想能在此时相见。”
玉途奇微笑道:“大王,依礼您是我的叔父,侄儿在汉虽为质子,可大汉皇帝并未限制我的自由,大汉太子待我如兄弟,汉人的文化、礼教确实令我受益匪浅,侄儿特来劝大王不要与汉人为敌。”
焉耆王拉起玉途奇的手说道:“楼兰王有你这样的儿子,真是楼兰之福!”
焉耆王传令开城投降,赠送粮草水源和少许军需物资。
大军在焉耆得以补充。
休整两日继续前行,焉耆西行前方是龟兹国,龟兹近匈奴而敌大汉。
得报李广利大军将至,龟兹王召群臣商议。
殿中站出一位将军,名唤“塔先”说道:“大王,我龟兹素来不与汉朝来往,若来要粮,断不能给。”
龟兹王一脸怒肉沉闷不语。
塔先继续说:“请大王给我三千兵马,末将出城截杀汉军。”
龟兹王思虑片刻说道:“此次汉军是路过,还是不去招惹为好”。
大臣们正在商议,忽的来报:“汉军已至龟兹南门,要大王开仓放粮草,以补大军之用”
塔先将军一听瞪大了圆眼说:“大王,汉人欺我国中无人,请大王准我出城迎敌”。
龟兹王见众怒难消,传令塔先率三千龟兹兵出击汉军。
李广利的大军在龟兹城南把营寨刚扎好。
塔先领兵飞奔而至,手使“长柄冲天挝”直冲汉军大营,来势汹汹,大挝左右分打,一阵倒了五六名守门兵。
李广利上马手提金纂亮银枪,指挥军兵迎战塔先。
塔先冲进汉营,老远看见银盔银甲亮银枪的李广利,心想:打这些小兵有什么用,战倒了这个将军,足可扬我国威。
崔马提“挝”冲了过去。
“挝”是铁杆长兵器,似矛又似爪,爪上有矛头,矛上有爪身,冲李广利近前直刺一挝,李广利举枪招架,反手一招“金鸡三点头”刺咽喉,挂两肩。
两人走马盘旋走了几回合,李广利觉得要想取胜还得费些劲。
这时玉途奇从后面杀上来,眼看着前面大将军战塔先有些费力,从马背套中摘出一把匕首,朝塔先扔了过去。
为将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塔先拆招换式就觉得后面有东西朝自己飞过来,猛一探身藏于马背之下,玉途奇的匕首刀,贴着右肩头就飞过去了。
塔先搬鞍上马重新做好,李广利的枪尖又扎到了。
玉途奇从马背上摘下长柄战刀,冲过去搂头盖顶就是一刀。
李广利在前面刺,玉途奇在后面砍,一阵下来把塔先忙活的大口喘开了粗气。
塔先打着打着说话了:“你们汉人俩打一个算什么英雄?”
玉途奇说道:“我军前去要些粮草,不给就不给,偷营劫寨也是英雄所为?”
塔先被他一说,有些不知所错,一想:也对,没说不给啊,直接过来劫人家的大寨,是有些说不过去,汉军要硬抢,我出来顺理成章,什么也没说就出来劫人家,想想确实有些不妥。
又打了几回合,塔先跳出圈外说道:“我龟兹土地贫瘠,粮草不多,只要你们汉人不抢粮,本将也无意为难你们”。
玉途奇说:“抢不抢粮得听大将军的”。
李广利听到这说道:“本将此去为大宛宝马,不是为抢你国粮草,你且退去。”
塔先一听吩咐一声“收兵!”撤回龟兹,紧闭城门。
汉军大队刚刚清理了战场,有传令兵进大帐跪倒:“报将军,有扜弥国使臣请见大将军。”
李广利传令“请进大帐!”
扜弥使臣进帐施礼说道:“大将军,我家大王闻将军至此,特命我前来奉上粮草及些许军需”。
李广利一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心想:自打从敦煌出来,大军的粮草可是费了劲了,到哪都不给,今天怎么这个扜弥国竟然奉上粮草,顿时找回了大将军的尊严。
李广利正了正身子说道:“你王对大汉有心,本将定不会忘记此事”。
吩咐左右清点粮草,款待使者。
大军稍得补给,李广利传令继续西行,龟兹国不打了。
这日来到大宛国的东城门户“郁城”。
大宛国历来盛产宝马良驹,兵强马壮。
李广利带着剩下的残兵赶到郁城时,所剩只有几千人马。
李广利招众将议事说:“如今我军兵力不足,去大宛必先打郁城,众将有何高见?”
众将之中站出一位说道:“大将军,我军艰难跋涉行军足有万里,敌军已近在眼前,末将以为应拼死一战,攻下郁城,可补军需。”
大将军点点头:“传令巳时造饭,午时攻城,我们吃饱了,就别让敌军吃了。
汉军准备完毕,一声令下“攻城!”
攻城弩、弓箭手,投石车,一阵猛攻,攻城兵前进,架云梯,上城墙。
郁城城池坚固,守军也不示弱,滚木雷石,松油火箭,从城墙上泼水一般砸向汉军。
汉军也是死的死伤的伤。
大将军在郁城外一连攻了三天,弓箭射光了,排石扔完了,可城池守军依然没有减少,城门还是纹丝未动。
李广利心想:我军已弹尽粮绝,再攻下去,只怕都得死在着,遂下令收兵。
经众将商议:实不能再继续攻城,还是回长安请旨陛下再发援兵方为上策 。
大将军下令搬师回城,一边往回走,一边给皇帝上奏折说明此番出征大宛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