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瓷碗底残留着几点深褐色的汤汁油星和几粒葱花。顾笙放下碗筷,指尖残留着碗壁的滚烫和汤汁的微粘。口腔里,酸笋那浓烈霸道的酸腐“野性”和辣椒灼烧般的辛辣余韵,如同退潮后留在沙滩上的强劲浪痕,依旧在舌面、喉咙甚至鼻腔里回荡、震颤,带来一种近乎麻痹的刺激快感。额角、鼻尖、后颈的汗已被巷内微热的风吹干,留下紧绷的清爽,但那股浓烈的酸笋气息仿佛已渗入发丝衣料,固执地盘踞在周身。
胃里那份被酸辣彻底点燃的灼热感依旧澎湃,沉甸甸地托在腹中,像一座刚刚喷发过的火山,内部岩浆仍在沸腾翻滚,持续散发着强劲的热量,驱散了所有山林的湿气和旅途的微凉。身体被这碗生猛粗犷的酸笋鸭彻底唤醒、填满,带着一种被山野风味彻底洗礼后的、充满活力的饱足感。
食肆的妇人正利落地收拾着碗筷,壮实的手臂动作麻利。顾笙背好背包,对妇人微微颔首。妇人头也没抬,只从喉咙里发出一个含混的“唔”声,继续专注于手下的活计。
走出低矮的食肆门楣,幽深古巷里那股混合着老屋湿气、苔藓微腥和浓烈酸笋的气息重新包裹上来。夕阳的金辉已无法穿透高耸的巷墙,只在巷顶那道狭长的天空缝隙里涂抹着暖橙与靛蓝交融的余晖。脚下的青石板在暮色中泛着幽暗湿润的光泽。胃里的灼热支撑着步伐,步履沉稳地沿着来时路,向巷口走去。
脚步声在寂静下来的古巷里回荡得格外清晰。两侧高耸斑驳的老墙沉默矗立,那些刻着古老姓氏的石碑在昏暗中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如同沉睡的先祖。白日里隐约的市声彻底沉寂,只有远处山林传来的几声归鸟啼鸣,更衬得巷子的幽深与沉静。酸笋的气息随着远离那口沸腾的铁锅而渐渐淡去,被老屋砖石和苔藓的沉郁气味重新占据主导。胃里的灼热感在行走中缓缓平复,从剧烈的沸腾沉淀为一种更持久、更温厚的暖流。
走出巷口,豁然开朗。傍晚的山风带着竹林的清气和微凉的湿意迎面吹来,瞬间涤荡了鼻腔里残留的浓烈酸香,带来一种开阔的清醒。路边那辆深绿色的长途巴士静静停着,引擎发出低沉的怠速轰鸣,车灯刺破渐浓的暮色。司机靠在车门旁,不耐烦地按了下喇叭,短促的鸣笛声在山林间激起回响。
顾笙踏上略显狭窄的车门阶梯,重新被那股熟悉的皮革、尘土和机油混合的味道包裹。车内光线昏暗,乘客比来时更少,显得空荡。她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木椅硬而微凉。背包放在膝上,笔记本深棕色的封皮在昏暗中看不真切。
引擎轰鸣加大,车身震动,缓缓驶离珠玑古巷幽暗的入口。车窗外,那片如同翡翠屏障般的巨大竹林在移动的视野中迅速后退、模糊,最后融入暮色四合的墨绿山影里。浓烈的酸笋气息彻底被甩在身后。
车轮碾过乡道不甚平整的路面,颠簸感比来时更甚。胃里那份沉淀下来的温热感,随着车身的摇晃,安稳地盘踞着,像一个忠诚的旅伴。额角被车内微闷的空气熏出细汗。她微微侧头,将额头抵在蒙尘的车窗玻璃上。玻璃的凉意透过皮肤,带来对抗闷热的清醒。
窗外的景色在颠簸中迅速切换。连绵的墨绿丘陵被甩向后方,地势似乎变得更加平坦开阔。暮色四合,远山只剩下起伏的深黛色剪影。偶尔掠过的村镇灯火稀疏,在广袤的黑暗中如同零星的萤火。空气里的气息也悄然变化,山林特有的湿润竹木清气渐渐淡去,被一种更温和、更平原地带的、混合着稻田、水塘和某种隐约甜香的暖湿气息所取代。
不知过了多久,车身的颠簸感明显加剧,引擎发出吃力的低吼,似乎正在爬坡。窗外不再是平坦的田野,而是出现了更多低矮起伏的馒头状山丘轮廓,在夜色中沉默矗立。一股极其独特的气息,混合着夜风,丝丝缕缕地钻进车窗——那是一种类似新鲜草药被折断后散发的、带着微苦和清凉的植物气息,其中又夹杂着一种类似陈年木头和干燥根茎的微涩药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柑橘皮的微辛。这气息清冽、复杂,带着一种沉淀的、属于大地根脉的微苦底蕴,与南雄山林那浓烈酸笋的“野性”截然不同,更显内敛与沉静。
胃里那份温厚的暖意,在这清冽微苦的药香气息撩拨下,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带着凉意的种子,激起一种新的、带着探寻意味的涟漪。额角因车内闷热和旅途微倦产生的细汗,似乎也被这清凉的气息安抚了些许。
车身猛地一顿,停在了一个灯火稍显密集的公路边停靠点。路边立着一块斑驳的水泥站牌,上面用红漆写着:“容州”。司机拉开车门,粗声喊道:“容州到了!落水包、真武阁的下!”
顾笙拎起行李,踏下车门。一股更加清晰、更加浓郁的混合药香气息瞬间将她包裹!那清凉微苦的草药气息、干燥根茎的陈香、类似柑橘皮的微辛,混合着南方夜晚温润潮湿的空气,形成一种极其独特、令人精神一振的嗅觉体验。空气湿润,带着水塘和稻田的微腥。远处,一片被稀疏灯火勾勒出的、依山而建的古老城郭轮廓在夜色中显现,那就是容州古城了。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汗衫、蹬着三轮车的老汉慢悠悠地靠过来,操着浓重的本地口音:“阿妹,进城?两蚊(元)。”
顾笙点点头,坐上三轮车简陋的后座。老汉用力蹬动踏板,三轮车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载着她驶离公路,拐上一条通往古城方向的、坑洼不平的土路。路两旁是连绵的稻田,黑暗中传来蛙声一片。空气里的药香愈发浓郁,显然附近有着规模不小的药材种植或交易之地。夜风带着水汽的凉意吹拂着脸颊,额角的微汗彻底消散,留下清爽。胃里那份温厚的暖意被这清凉的药香和夜风温柔环绕着,形成舒适的平衡。远处古城稀疏的灯火在黑暗中如同指引的星辰,带着沉静的诱惑。车轮碾过土路的颠簸声,和着稻田里的蛙鸣,成了夜色中唯一的节奏。下一口滋味的画卷——那形似大汤圆、晶莹剔透的博白落水包,和那座拥有悬柱奇观的真武阁——正带着桂东南特有的温润与古老智慧的气息,在清凉的药香夜色里,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