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味旅 > 132
132
书名:味旅 作者:余静雨 本章字数:3221字 发布时间:2025-10-17

粗瓷碗里只剩一点乳白的汤底和几粒翠绿的芹菜碎。顾笙放下勺子,指尖残留着碗壁的滚烫。口腔里,牛肉丸紧实弹牙的劲道和爆裂的滚烫肉汁带来的震撼余韵尚未平息,浓汤的醇厚脂香和炸蒜油的焦香依旧在鼻腔和舌根萦绕。胃里那被猪血汤点燃、又被牛肉丸彻底推向巅峰的暖意,如同燃烧正旺的炭火,持续而稳定地散发着强劲的热量,驱散着清晨最后一丝凉意,也撑起了一个饱足而充满活力的内核。额角渗出的细汗被店内闷热的空气蒸腾着,带来一种酣畅淋漓的通泰感。


老林早已回到案板前,重新抡起那对沉重的铁锤。“砰!砰!砰!”沉闷而极富力量感的锤击声再次在狭小的铺面里炸响,震得空气嗡嗡作响。他古铜色的脊背肌肉虬结,汗水在阳光下闪亮,仿佛不知疲倦的钢铁机器,专注于砧板上那团逐渐细腻粘稠的深红肉糜。


顾笙背好背包,起身离开这充满力量与浓香的方寸之地。走出低矮的门楣,重新汇入牌坊街渐盛的晨光和人流。巨大的石牌坊投下清晰的阴影。胃里那块燃烧的“炭火”稳稳沉在腹中,支撑着饱食后依旧轻快的步伐。空气里各种早点的香气——肠粉的米香、油炸粿品的焦香、甜汤的甜蜜——纷至沓来,却被胃里那份强劲的满足感稳稳地隔绝在外,如同坚不可摧的堡垒,只留下嗅觉上的欣赏。


她沿着青石板路,不疾不徐地走着。目标在胃的饱足感之外,在耳畔隐约捕捉到的潮乐丝竹声指引的方向——开元路。那是牌坊街深处一条更显古意的横街,据说聚集着几家老字号的茶楼,是体验地道潮州早茶的去处。


穿过最后一座巨大的石牌坊,喧嚣声浪仿佛被无形的屏障过滤掉一层。脚下的石板路似乎也更显光滑、更带岁月包浆。两侧的商铺少了游客纪念品,多了些卖老式糕点、凉果、锡茶罐、甚至文房四宝的铺子,门脸大多古旧内敛。空气里的气息也沉淀下来,老木头的沉郁、纸张的微涩、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被时光浸润的茶香,悄然取代了主街的烟火气。


潮乐的丝竹声清晰起来,悠扬婉转,带着水乡特有的柔媚和古韵,从前方一座飞檐翘角、挂着巨大“茶”字布幌的三层木楼里流淌出来。那木楼样式古雅,朱漆斑驳,露出深色的木质,窗棂是繁复的木格花窗,蒙着一层岁月的烟霭。门楣上悬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得云楼”。一股沉静的、混合着陈年木香、顶级单丛茶特有清雅兰韵、以及各式精致茶点甜香的气息,幽幽地飘散在清晨微凉的空气里,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拂过顾笙鼻腔里残留的牛肉浓香,带来一丝高远的清醒与诱惑。


胃里的“炭火”依旧炽热,但这清雅高扬的茶香,如同山涧清风,吹散了浓腻的余韵,勾起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关于雅致与清味的向往。额角的微汗被这清雅的气息一激,似乎也消散得更快了些。顾笙抬步,踏上得云楼那被无数脚步磨得光滑微凹的木楼梯。


二楼临窗的座位视野极佳。推开雕花的木格窗,晨光毫无遮拦地洒进来,将铺着靛蓝印花桌布的方桌照亮一角。窗外,是开元路古老的青瓦屋顶和远处开元寺那株巨大古榕的浓密树冠,在晨光中如同一团凝固的绿云。跑堂的伙计穿着浆洗得发白的青布短褂,托着红泥小火炉、拳头大小的朱泥壶和几个白瓷小杯,无声而迅捷地穿行在略显嘈杂的茶客之间。空气里浮动着低语交谈的嗡嗡声、杯盖轻碰的脆响、以及那无处不在的、清冽高扬的凤凰单丛茶香。


顾笙坐下,没有点复杂的茶点,只要了一壶蜜兰香单丛。伙计很快端来红泥炉,炭火暗红,上面架着朱泥小壶,壶嘴正“嗤嗤”地冒着白汽。旁边是两只小若核桃的白瓷杯,胎薄如纸。


滚水注入茶壶,瞬间激发出更加浓郁的兰花香,清雅高远,直透心脾。顾笙执壶,将金黄油亮的茶汤注入白瓷杯。茶汤清亮,香气四溢。她端起小杯,滚烫的茶汤滑入口中。先是一点恰到好处的微苦,瞬间化作铺天盖地的兰香与蜜韵,在口腔里回旋、升腾,最后留下清冽悠长的甘甜。这清冽的甘甜,像一股山涧清泉,温柔地冲刷着口腔里残留的牛肉汤的浓醇脂香和蒜油气,带来一种通透的清爽。额角的紧绷感在这清雅的茶香和温热的茶汤浸润下,彻底消散。胃里那团饱足的“炭火”依旧炽热沉实,却被这清冽的茶汤调和得更加熨帖舒适,不再灼人,而是化作一种温暖而持久的能量源。


一壶茶喝了大半,身体和心神都得到了极大的舒缓。她放下茶杯,目光落在邻桌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面前。老者面前的小碟里,摆着几块色泽深褐、油润发亮的小饼,形状并不规整,边缘甚至有些微的裂纹。一股极其浓郁的、带着发酵咸鲜和油脂香气的奇特味道,从那小饼上幽幽散发出来,霸道地穿透了茶香,钻进顾笙的鼻腔。


那气味复杂而浓烈——是高度发酵的腐乳特有的、类似蓝纹奶酪般的强烈“臭味”,但更深沉、更咸鲜;紧接着,是猪油和肥膘丁在高温烘烤后析出的、带着焦糖感的丰腴脂香;最后,还隐隐透出炒熟芝麻、花生碎和冬瓜糖粒的坚果甜香与颗粒感。这浓烈奇特的复合香气,与清雅高扬的单丛茶香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带着一种市井的、直白的诱惑力。


跑堂伙计正端着托盘经过。顾笙指了指邻桌那深褐色的小饼,问道:“阿叔,那个是?”


伙计脚步不停,语速飞快地答道:“腐乳饼!得云楼自家打的,配茶一绝!”声音淹没在茶楼的声浪里。


几乎是同时,邻桌那须发皆白的老者似乎听到了,他正用竹夹子小心地夹起一块腐乳饼,闻言抬眼看向顾笙,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点了点头,用带着浓重潮州口音的官话说:“阿妹,试下?咸香配茶,好过甜腻。”


顾笙对上那善意邀请的目光,心头微暖,也回以一笑:“好,多谢阿伯。”她转头对跑堂伙计道:“麻烦,也来一碟腐乳饼。”


很快,一个巴掌大的白瓷碟摆在了顾笙面前。碟子里,三块深褐色、油润发亮、边缘带着自然裂纹的腐乳饼,散发着那浓烈而奇特的复合香气。凑近了看,饼皮烘烤得酥松,能看到里面夹杂的白色肥膘丁、深色的腐乳块、还有星星点点的芝麻和花生碎。


她拿起竹夹子,小心地夹起一块。饼身比想象中要轻,触手能感觉到表皮的酥脆。没有立刻咬,先凑近鼻端深深一嗅——那强烈的、发酵的咸鲜“臭味”更加清晰,带着一种发酵食物特有的“活力”,紧接着是浓郁的猪油香和坚果的焦香,形成一种极具冲击力的嗅觉体验。


牙齿轻轻咬下。酥!极其酥松的表皮应声碎裂,发出轻微的“簌簌”声,碎屑纷纷落下。紧接着,牙齿陷入内里——口感瞬间变得丰富无比!首先是软糯微沙的馅料,是高度发酵的腐乳泥和碾碎的豆沙混合的质地,咸鲜浓郁到了极点,带着强烈的发酵风味和豆类的甘甜;接着是切成小丁的晶莹肥膘,经过烘烤,部分油脂已经融化浸润到馅料中,留下的是半透明的、带着弹性的口感,在齿间微微爆开一点温热的油脂香气,毫不腻人,反而增添了丰腴;然后是炒香的芝麻和花生碎,带来酥脆的颗粒感和浓郁的坚果焦香;偶尔还能咬到一小粒甜润的冬瓜糖,瞬间的甜蜜如同点睛之笔,完美地平衡了那霸道的咸鲜。


一口下去,咸、鲜、香、甜、酥、糯、脆、润……各种滋味和口感在口中爆炸般交织、碰撞、融合!那强烈的腐乳咸鲜是绝对的主角,霸道地占据味蕾高地,却被猪油的丰腴、坚果的焦香、冬瓜糖的甜润以及酥松饼皮完美地衬托、调和,形成一种既浓烈又和谐、既市井又奇妙的复杂滋味。口腔瞬间被这浓墨重彩的滋味所填满,冲击力十足!


她下意识地端起手边温热的蜜兰香单丛,啜饮一口。滚烫清冽的茶汤裹挟着高扬的兰香蜜韵涌入,瞬间冲刷过口腔里那浓烈霸道的咸鲜油脂!清雅的茶香如同一道涤荡浊流的清泉,温柔地包裹、分解着腐乳饼的浓烈余味。茶汤的微苦和回甘,与腐乳的咸鲜、猪油的脂香、坚果的焦香在口腔里形成奇妙的对话、中和、升华。那霸道的咸鲜非但没有被压制,反而在清茶的涤荡下,显露出更深沉、更纯粹的鲜香底蕴,而清茶的甘冽也因这浓烈的衬托而显得更加高远通透。


额角微微发热,是浓烈滋味带来的轻微刺激,也是清茶热力催发的暖意。胃里那团饱足的“炭火”,被这浓烈与清冽交织的奇妙体验所滋养,暖意依旧沉实,却多了一份被极致滋味碰撞所点燃的、心满意足的微颤。她看着碟中剩下那两块深褐油亮、裂纹诱人的腐乳饼,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笑意。这貌不惊人的小饼,配这一壶清冽单丛,竟是潮州早茶最意想不到、也最直击灵魂的绝唱。窗外的晨光透过木格窗棂,在靛蓝桌布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味旅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