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玥遭遇了职业生涯以来最大的危机。她收到一条线人匿名短信,说江啸的手下正在一个废弃码头搬运一批“新货”,货车车牌号是“滨A739XX”——这个号码和许昭出租车的套牌号码一致,说明他们要借“739”的幌子紧急转移毒品。在情况紧急、来不及申请搜查令的情况下,她带人“违规”闯入,起获了大量毒品。
这份证据,成了压垮江啸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却也成了严正和反击的致命武器。
严正和的律师在法庭上提出:“沈玥无搜查令闯入码头,证据非法,应排除。”沈玥坐在旁听席,手心冒汗,顾磐在一旁小声说:“别担心,我们还有后手。”
支队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程万年虽已被停职,但他的支持者仍在,高磊更是到处散播“沈玥为立功不择手段”的言论。
顾磐第一次对沈玥发了火,他将一份纪律处分通知单拍在桌上:“沈玥!我教过你多少次,我们是警察,程序就是我们的生命线!你这样做,和那些罪犯有什么区别?”
沈玥低着头,脸色苍白,但眼神倔强:“顾队,我知道我错了。但当时如果我们再晚去半个小时,那批货就会被转移,我们就再也找不到证据了!有时候,程序……保护不了所有的人。”
“但它可以保护我们自己不变成我们最痛恨的那种人!”顾磐吼道,但随即,他的声音又软了下来,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我知道你的委屈。处分你必须接受,但案子,我们还没输。”老张私下说:“新人就是太急,万一证据被排除,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沈玥主动在队会上复盘失误,说:“我不该为了速度忽略程序,以后会提前与大家沟通,确保每一步都合规。”并主动向检察院提交《情况说明》,学习程序正义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日子,顾磐一方面让沈玥停职反省,另一方面,他带领技术队的同事,夜以继日地进行证据关联。**技术队老吴拿着报告说:“根据第三章许昭主动上交的毒品样本,我们对其包装物进行了分析。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我们发现其油墨含有一种独特的苯并芘衍生物,与码头查获毒品包装上的油墨成分匹配度高达99.8%。这两个来源的毒品,可以确定为同一批次。”**检察院最终认可了这份合法获取的、形成完整证据链的关联证据。
这场程序的博弈,虽然艰难,但他们赢了。沈玥也在这场挫折中,对“正义”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