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红颜知己
市级锦标赛的余波未平。
赵昭明那套“弃兵夺势”的改良古谱打法,在棋手圈中像投入湖心的石子,层层涟漪持续发酵。棋社里连日来访客不断,几位头发花白的老棋手揣着保温杯,拉着陈放就不肯撒手,绕着弯打听赵昭明的师承来历。
“小陈啊,你跟昭明那小子铁,他到底是哪个棋院出来的?那步‘车二进三’,有老派棋手的风骨!”
陈放被问得头大,转头就冲赵昭明抱怨:“大哥!你倒是编个靠谱点的来历啊!‘梦中所得’?人家老棋手都以为你跟他们打太极呢!”他手里还攥着本皱巴巴的《象棋战术解析》,是今早老棋手硬塞给他,让转交赵昭明“多交流”的。
赵昭明身上那件T恤此刻因陈放的聒噪,衣料正泛着淡淡的橙红,像被日光晒暖的柿子皮。
“本就是祖传秘谱,”他抬手拂了拂衣摆上的褶皱,语气坦然,“《弈林秘谱》中确有‘弃子造势’的雏形,吾不过结合现代棋路稍加改良罢了。棋道如流水,古谱是源头,今人需做那引渠的人,不是守着泉眼不动的石。”
话音刚落,一个温婉的声音从棋社门口飘来,像浸了泉水的玉珠滚过青石:“请问是赵昭明先生吗?”
二人闻声转头。
棋社门口的风铃轻轻晃着,一位女子亭亭立在逆光里,约莫二十出头。她穿了件素雅的新中式长裙,裙摆绣着几竿青竹暗纹,风一吹,竹影似在裙间流动;外罩一件米白针织开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皓腕上一串素银镯子。长发用一支温润的白玉簪松松绾着,几缕碎发垂落在颊边,风一吹便轻轻晃,衬得她眉眼间的娴静,像古画里走出来的人。
赵昭明愣了愣,低头时瞥见身上的T恤,那抹橙红竟像被清泉漫过,渐渐褪成了宁静的湖蓝,像他从前在老宅后院见过的那片荷塘色。
陈放看得眼睛都直了,用手肘狠狠捅了赵昭明一下,压低声音:“可以啊你!什么时候认识这么有气质的姑娘?藏得够深!”他手里的《象棋战术解析》都忘了放,页角被捏得发皱。
赵昭明也觉意外,却还是依着旧时礼数,微微拱手:“正是在下。不知姑娘有何见教?”
女子浅浅欠身,动作轻盈得像片竹叶:“我叫林雪晴,是市博物馆的古籍修复师,也是个象棋爱好者。昨日在市赛现场看了您对战刘锐的对局,特别是那手‘弃兵夺势’,棋理背后的‘造势’之妙,让我越想越受震撼,今日特地来叨扰,想向您请教一二。”
她的声音清悦,说起“造势”二字时,眼神亮了亮,像找到了共鸣的星火。
“林姑娘过奖了。”赵昭明只觉心口微微一暖,身上的湖蓝色又深了几分,像沉到了荷塘深处,“姑娘也对古谱有研究?”
“谈不上研究,”林雪晴走到棋社里那张旧棋桌旁,指尖轻轻拂过棋盘上的木纹,“只是做古籍修复时,常接触到明清时期的棋谱抄本,喜欢琢磨里面藏着的智慧。您那局棋,看似是弃子争先,实则不是为了‘得子’,而是为了‘引势’——用一个兵的实利,换全局子力的联动,对吗?”
“引势”二字一出,赵昭明身上的T恤猛地亮了一下,湖蓝瞬间转为温暖的鹅黄色,像初春的阳光洒在书页上。
知音!
这姑娘竟能透过“弃兵”的表象,看穿他棋局的核心是“引势联动”!此前无论是陈放还是那些老棋手,要么觉得他的“势”是玄学,要么只盯着弃子的奇招,从没人像她这样,一语道破关键。
“林姑娘果然慧眼如炬!”赵昭明的语气明显热络起来,伸手示意她坐下,“正巧近日我重读《梅花谱》,对其中‘屏风马’的守势有了些新体会,正愁无人探讨,愿与姑娘细说。”
陈放识趣地搬了张凳子坐到一旁,翻开那本《象棋战术解析》假装看棋,耳朵却竖得老高。
赵昭明指尖点在棋盘的“马位”上:“屏风马之势,在于其韧,在于其厚。旁人看它是被动防守,实则如山间溪流,看似平缓,却能默默汇聚,终成江海之势。守不是堵水的坝,是蓄势的湖,等的是水满自溢、顺势而下的那一刻。”
林雪晴托着腮,眼神专注地落在棋盘上,轻声接道:“正如《道德经》里说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您这话太贴切了!就像我们修复古籍,有时要先‘退’——把破损的纸页轻轻抚平,才能找到最合适的修补角度,这便是‘以退为进’的道理。”
她将古籍修复的经验与棋理结合,说得自然又贴切。赵昭明听得眼睛一亮,身上的T恤竟渐渐透出亮白色,像月光洒在雪地上:“妙啊!姑娘竟能由此及彼,将棋理与技艺相通!”
“我只是随口联想,”林雪晴浅浅一笑,指尖点向棋盘的“兵位”,“您那局弃兵之后,走的‘车二进三’,初看像步闲棋,可细想才发现,那步高车是在‘串势’——把红方的车、马、炮悄悄连在了一起,就像画山水画时,用一笔淡墨把远山和近水勾连起来,看似不经意,却是全局的呼应。”
赵昭明心中畅快,索性从随身的包里取出那本线装的《弈林秘谱》,翻到“七星聚会”的残局页,递到林雪晴面前:“姑娘请看,这残局记载的七子联动之法,我总觉得其中藏着某种阵法逻辑,可惜谱后没有注解。”
林雪晴接过秘谱,指尖轻轻抚过泛黄的纸页,眼神渐渐变得认真:“这字迹……”她凑近看了看,“馆里最近在整理一批明代地方志,其中有本《吴郡弈闻》的批注笔迹,和这谱上的字迹很像。那本志书记载了不少明代棋手的轶事,说不定能找到这局残局的来历。”
赵昭明心中一动:“不知姑娘可否帮忙查阅?若能弄清这残局的渊源,实乃幸事。”
“当然可以,”林雪晴把秘谱还给赵昭明,眼中带着几分期待,“我本就对明代棋文化很感兴趣,这也是个研究的好机会。那我们……下次在博物馆碰面?我可以带您去看那本《吴郡弈闻》。”
“下次一定!”赵昭明立刻应道,身上的T恤竟绽放出灿烂的金粉色,像晚霞染透了天空。
送走林雪晴后,赵昭明还站在棋社门口望着她的背影,嘴角带着笑意。
陈放凑过来,用胳膊肘撞了他一下,挤眉弄眼道:“聊得这么投缘?你那衣服都快变成彩虹灯球了!说实话,是不是对人家有意思?”
赵昭明转头瞪他一眼,却没真生气:“休得胡言!林姑娘兰心蕙质,棋理精深,与吾乃是棋道知己,岂能以俗念玷污!”
可他低头看向自己身上的金粉色T恤,却忍不住哑然失笑。这“七彩神衣”,倒比他这个人更诚实,把心底的愉悦,都明明白白地映了出来。
陈放翻了个白眼,晃了晃手里的《象棋战术解析》:“行行行,知己知己。不过话说回来,那几位老棋手还等着我回话呢,你真不打算给个正经说法?我总不能一直说你‘梦中得谱’吧?”
赵昭明收回目光,望向棋桌上的棋盘轻轻摩挲着棋子,眼底闪过一丝思索。或许,是时候让这本《弈林秘谱》,在这个时代,真正“活”过来了。
(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