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网海起风云
赵昭明最近对“网海”二字有了切身的体会。
这“海”,并非想象中任尔驰骋的碧波万顷,而是一片深不见底、暗流汹涌的领域——屏幕是岸,棋子是舟,指尖划过的每道电波,都可能藏着意料之外的浪头。
这一切,源于陈放的建议:“小赵啊,你理论知识学得差不多了,缺的是实战。你去网上平台下下棋,那上面高手多,锻炼人。”
赵昭明当时正被“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进3卒”的现代变例搞得头大,闻言如蒙大赦,觉得这比关起门来啃书有趣多了。于是,在陈放“你就用‘明弈’这个ID吧,简单好记”的嘱咐下,大明棋王点开了“楚汉棋缘”平台的图标。
初次登录,花里胡哨的弹窗、滚动的弹幕、闪烁的对战邀请晃得他眼晕。他像捧着易碎瓷器般,小心翼翼点下“快速匹配”,很快,一个叼着雪茄的胖猫头像跳了出来,ID是“隔壁你牛爷”。
棋局开始。“牛爷”上来就是“炮二平五”,中炮开局的棋子“啪”地落在屏幕中央,连带着聊天框都蹦出个“冲!”的表情包。赵昭明指尖顿了顿,还是按现代棋谱的稳妥走法,应以“马八进七”。
几步后,“牛爷”突然跳了步“马二进三”——这步不在他背的棋谱推荐里。赵昭明皱着眉,选了最保守的“兵三进一”,局面瞬间僵住,像被冻住的湖面。
“[隔壁你牛爷]:会不会下棋?又是个背谱狗?”
“[隔壁你牛爷]:真没劲,跟你下棋不如去楼下看老头打盹!”
赵昭明盯着“背谱狗”三个字,指尖悬在屏幕上半天没动。他不懂这词的意思,只觉得那字眼像小石子,硌得人不舒服。分神间,计时器的“嘀嗒”声在耳机里格外刺耳,他慌忙落子,手却不小心碰到了键盘,误触了“悔棋”按钮。
“[隔壁你牛爷]:哟?还想悔棋?菜还爱玩!掉茅坑了?能不能快点?”
一局终了,赵昭明虽凭残局功底赢了,却赢得浑身发紧。连续几天,皆是如此:要么对手开局就发“垃圾话”,要么劣势就断线跑路,要么像机器人似的机械走谱,连句“承让”都没有。
“这现代棋道,便捷是便捷,然则……礼仪何在?棋趣何存?”他对着陈放大倒苦水时,指尖还无意识摩挲着怀中的玉珏——那玉珏近来总在他触棋时泛着微温,像在呼应他的情绪。
陈放推了推眼镜,笑得高深莫测:“网上嘛,没人认识你,规矩自然松些。但你何必跟着他们走?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你的老本行啊!”
“我的老本行?”赵昭明愣了愣。
“对啊!”陈放一拍大腿,“拿出你大明棋王的派头来!用你的古谱!怎么偏门怎么来,怎么吓人怎么走!”
赵昭明的眼睛猛地亮了,怀里的玉珏似也跟着热了几分。
当晚,“楚汉棋缘”高端对局区,ID“明弈”的头像亮起。不再拘泥于现代棋谱,赵昭明指尖翻飞,将《自出洞来无敌手》《橘中秘》里的冷招奇术,一一铺在屏幕棋盘上:“九尾龟”开局让对手摸不着头脑,“敢死炮”弃子直击要害,“铁滑车”横冲直撞撕开防线……
开局不到十步,对手的聊天框就炸了:
“[无敌是多么寂寞]:卧槽!这是什么远古开局?我爷爷都没见过!”
“[棋坛小萌新]:大哥,你是不是走错APP了?这是象棋不是跳棋啊!”
“[专业弃子大师]:金钩炮?!这年头还有人用这个?不怕被我吃炮吗?”
赵昭明看着这些惊呼,嘴角微微上扬。他敲下一行字,字体还带着点没改过来的毛笔笔锋:“[明弈]:此乃‘金钩炮’,请君入瓮。”
这话像泼了盆热油。对手从懵逼到愤怒,再到被古谱杀法逼得手忙脚乱,最后只能敲出“服了”二字。“明弈”的连胜场次像坐了火箭,对局录像开始在论坛小范围流传,标题一个比一个夸张:《惊!远古棋谱诈尸现场,AI看了都沉默》《人类早期驯服象棋珍贵影像,对手已崩溃》。
这股风潮,撞进了苏晓月的眼里。这位体育网站棋牌频道的实习小编,正为找不到新鲜选题愁得掉头发,点开“金钩炮重现江湖”的视频时,她手里的咖啡都忘了喝——屏幕上那步“马七退五”的迂回杀法,竟和她上周在博物馆拍的《九章弈经》残卷拓片上的棋图隐隐相合!
她立刻搜集“明弈”的所有对局,越看越心惊:这人的招法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把古谱揉进了现代局面,比如用《梅花谱》的“屏风马破中炮”应对流行的“弃兵变例”,既复古又灵动。
苏晓月蹲了三晚,终于在深夜截住刚上线的“明弈”。一场对局结束,她立刻发去站内信:“[棋坛小记者月月]:明弈大神!我是体育网记者苏晓月!特别想采访您——您用的古谱,是不是和博物馆那本《九章弈经》残卷有关?”
赵昭明看到“《九章弈经》”四个字时,怀里的玉珏突然热了一下。他警惕心顿起,却又忍不住回复:“[明弈]:何以见得?”
“我见过残卷拓片!您那步‘马七退五’,和拓片上的局型几乎一样!”苏晓月的消息秒回,还附了张模糊的拓片照片。
赵昭明盯着照片,指尖轻轻按在玉珏上。沉吟片刻,他约法三章:只谈棋,不透露个人信息,不提玉珏。那晚的对话,从“金钩炮”的起源聊到“弃马十三招”的现代改良,赵昭明谈起古谱典故时,连打字都快了几分,仿佛又回到了松江府的弈仙楼。
次日,《古谱不死,薪火再燃!神秘高手“明弈”网海弄潮,揭〈九章弈经〉残卷奥秘》的长文登上网站头条,配着对局动图和拓片对比图,一下就火了。
【“楚汉棋缘”论坛】
-热帖1:【理性讨论】明弈大神的技术含量到底有多高?
“楼主:看了他用‘侧面虎’杀法的录像,那计算深度,比我背的AI谱还细!”
“回复1:+1!尤其是他应对‘双中炮’的那步,古谱里有记载,但没人敢在现代对局用,他居然下出来了!”
“回复2:我爷爷是老棋迷,说这是‘真·古法下棋’,不是装的!”
-热帖2:【学习贴】明弈大神古谱合集(附《橘中秘》电子版)
“楼主:整理了他用过的12种古谱招法,已标对局出处!”
-热帖3:【求助】哪里能买到正版《梅花谱》?
“楼主:看了明弈大神的棋,我也想学金钩炮!淘宝搜了全是盗版……”
赵昭明对这一切浑然不觉,直到陈放拿着手机找到他,屏幕上是论坛的热帖,标题里“明弈”二字格外醒目。“小赵……你好像火了?”
他接过手机,看着那些夸他“古谱传人”的评论,还有自己对局的动图,目瞪口呆。可没等他消化这份“火”,另一波浪头就拍了过来。
【论坛新热帖】
标题:【深度怀疑】明弈的棋,真是人下的?怕不是AI换皮吧?
“楼主:理性分析!中盘第27手那步‘车八进九’,计算量至少15步,人类根本做不到!附AI对比图!”
-标题:【举报贴】联合举报开挂狗“明弈”!还棋坛清净!
“楼主:我刚和他下过,他开局就知道我要走什么!不是AI是什么?兄弟们顶我上去!”
质疑像潮水般涌来,“AI狗”“开挂”“装神弄鬼”的字眼刷屏。赵昭明攥着手机,指节泛白,屏幕的光映着他涨红的脸。他能接受输棋,能接受被说“老古董”,却绝不能接受被污蔑棋品——那是他从明代带到现代的底线。
他想辩解,敲下“此乃《自出洞来无敌手》卷三变例,非AI所为”,可消息刚发出去,就被“装!继续装!”“有本事线下下一局啊!”的弹幕淹没。怀里的玉珏凉了下去,像在替他委屈。
苏晓月的报道成了双刃剑,既让古谱被看见,也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赵昭明坐在电脑前,耳机里还循环着计时器的“嘀嗒”声,第一次觉得这片“网海”竟如此冰冷。
就在这时,一条好友申请弹了出来,头像是简洁的黑色棋子,备注只有一句话,却让他猛地坐直了身子:“棋不错。线下敢来一局吗?——周正豪”
周正豪?他记得陈放提过,这是本省象棋冠军,也是省队的种子选手。这不是嘲讽,不是举报,而是一场堂堂正正的挑战。
赵昭明深吸一口气,指尖悬在“通过”按钮上,怀里的玉珏又慢慢热了起来。他仿佛能听到松江府弈仙楼的落子声,能看到《九章弈经》残卷上的墨迹。网海的风浪再大,也挡不住对弈的本心。
他按下“通过”,敲出一行字:“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网海的风会吹乱棋路,但吹不散古谱里的棋魂——只要棋盘还在,就有敢坐下对弈的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