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褓年岁时,西太后尚在龛里焚着他的佛火。结果时日迁易,岁至大耋,人类竟已跃上太空,登历广寒境。1
“日月无私照。”(礼记)
数十年来,人性浓稠地覆裹着我们疲癃茹荼的国。而我总是苟且、呰窳地生。家族里,为倒袁牺牲者四,为青岛献身者二,为北伐、清党牺牲者十六,为长城抗战牺牲者众,为保我西河山土殉国者众,为旧中国破除灾厄腐秽牺牲者众,为新中国建设尽献其身者众……
“顽冰挂阴霤,皓月乘孤隙。”(六一联)
……2
与月照映的,非是太阳,而是地球。太阳气团熇熇地凝聚着飘散的电离气体,一切的光彩正从星云旷荡的边陲,为太阳赤诚的心力所吸引。大气中无数颗微渺的尘埃,由基本力仪形为石块,它们不断流散与聚拢,彼此相遇或远离。
后来,一些石块组成了完整的地月,但流散的流星尘块冲荡砀突仍如旧往。未过几时,一颗极硕大的火拳砸杀进来,令数目庞大的物质化为星空中的灰息。火拳的能量令物质消褪、同行,他们又在不远处,为忼慨狂飙的太阳及留挽它们的地球影响,构成了月,地球最亲密的盟友与朋俦。
月与地球,以无形的引力缱绻。月倩倩地眼眙无际虚空中的一方蔚蓝,绕地公旋一月,并于这一月随着同样舞转的地球翩翩自旋……浪漫吗?是,但更是股掀天揭地的激荡。地上的潮汐是月的投影,月面的崎岖是地球的设造;月按捺心中的澎湃以迎地球的气焰,而自然界的生灵,又在月的指引下朝空间与生命的远疆徙移。
月,地之子,地之伴侣,地之卫士,我们的一位母亲。
3
注释:
1,原注:未建寸业,徒望鹰扬。
2,此处内容被刻意撕毁。以此为界,下文的内容存在于该页粘贴的一张使用了标明日期为1987年4月16日的裁剪笔记页内。在同一笔记页的下方,用红色钢笔写下一段极细小的文字:“科学胜过一切家学,未来承负一切过去。”似乎可以构成对本页撕毁情形的一种解释。
3,本部分未按惯例标注干支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