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卷·魄
书名:淡草纸 作者:邹蚁白 本章字数:2303字 发布时间:2021-05-20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魄,《左传》:“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化,死之谓。孔疏云:“人禀五常以生,感阴阳以灵。有身体之质,名之曰形。有嘘吸之动,谓之为气。形气合而为用,知力以此而彊,故得成为人也……人之生也,始变化为形,形之灵者名之曰魄也。既生魄矣,魄内自有阳气。气之神者,名之曰魂也……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1


古有生魄、死魄一说,于《礼记》、《逸周书》可见,多以之为商周时令法,强调“明阳既盛,魄隐实后;夜月驱阳,玉魄始来”。又以甲骨文“生霸死霸”为援,似坐实此论。对此,我未有别的见解,只是恰在王家书楼2里读到过几段别趣的文书,令月与魄的牵连更丰富些。


据《消屐庵筌录》,《六一书》,《樊柩集》载,川南戎、泸、嘉、荦一带山地河谷,有栳亱族,以地为造物的主宰,尊天为万神的长者。在其传说里,地威暴而天仁厚。天一系的神灵,如太阳、星宿与水云,是天地的信使、仙国的匠工与三界的津吏,他们通常清平和润,待万物若友;地一系的神灵,如森林、土石与雾雷3,是高傲的主宰、不羁的守卫与狂躁的刽子手,群山是地神权能的长鞭,岷江、金沙江是长鞭笞挞生灵的回响,邛池、马湖、天丘沉是天上诸神怜惜生灵的泪水……


“日为天嗣,月为地嗣。”天生太阳,令太阳率雨露风云奔走地表、星辰之间,地见之,便仿太阳的形状,作了一颗娇小皓素的月。起初,地令月横卷大地,与天上的太阳映曜。于是月每日在地面翻滚,扬起无数的草木与尘灰,摧断无数的巢穴与屋舍。地上万物叫苦不迭,地系的神灵亦有不满,他们请天与太阳两位求劝地收回月,地不许,太阳便提出方案:令月以地之嗣高悬天宇,领率繁星,并以其白光与赤黄的太阳争辉。地欣允,于是月便飘然升至天空,分了太阳的斧柯。


栳亱的太阳,是永远无畏的英豪,正义、善良、聪慧、幸运,虽偶有不谨慎的错谬,终竟是万物的伙伴与诸神的示范。月不然,他有千般可以泽被世间的本领,却也袭了地的恶诧。他肆意舞动于天上街市,迫追星辰至四表极尽,常于言句甚至行动上敲打天国的星神。万物闷苦不已,尤其是无时无刻都在被永明的圆月驱捶的黑夜。


一夜,月在欢腾后感到疲惫,困倦的他被素来沉默胆怯的黑夜搀扶着略诱进夜的口腹,黑夜旋即撕裂了月的形身,吞噬了月,月痛苦、悲伤、愤懑以及悔恨地死去了。大地对此悲恸万分,它令山河震荡,风雷横错,发誓要彻底摧垮黑夜,天与太阳亦悲,但他们更惧任凭大地呼号的下场。他们找到黑夜,请求黑夜令月复生。黑夜应允,但提出需要太阳、群星以及地上生灵分赠一点灵魄作为材料,并保证地不会杀死它。


所谓灵魄,“乃性质之贞固。”因性、质的区别,不同事物的灵魄各不同。“天地即原道,皆无魄也。阳精定义理,其魄为正”,此外的走兽星辰,溪雨风花,各有其相,或类同,或大异。栳亱人常喻人为棠棣,言其盛衰枯荣之本源,皆在于灵魄之存现隐没,总是既法天道,又依时情与自己心力的。


简言之,太阳经过一番努力,凑齐了名为灵魄的物。此时,愤怒的地快用雷暴燃尽整片夜空,不欲死的黑夜连忙吞下灵魄,虽私自扣享了一点,但得了余剩部分灵魄的月也确得以从永寂的黑夜里苏生。苏生的月参修了万物的灵魄,又在存留的喜悦与对暴亡因果的反思中成长了些,生了与万物相交契的复杂、脆弱却也坚稳的内心。


在第一次月全蚀之后,月变得更厚重谦和,却也有了形为亏盈的情绪变折,那段仿自月之噬亡的历程,即是月七情在表象的应显,他变化来去的形影,引动着地界与天穹。他爱上了太阳,又因莫名的理由妒他,宁愿与之于昼夜的两端各自孤独的行进,亦不愿在某些晨昏更替的时刻,听群星、风雨甚至太阳自己的侑挽;他顾虑着万物的生演,为他们引顺水潮、行路与思绪,却又会因一些小事与急躁的父亲一并惩戒浮脆的生灵……


然后,事情仍未落幕:地无视了天与太阳的哀请,不顾协约继续追杀黑夜,它许人类驯服火焰以制作夜间的照明物,命土壤、冰川与湖水将天空的光芒尽数奉还。种种指派令黑夜遁形无处。在无奈与盛怒的交织中,黑夜以先前吸纳的灵魄为躲藏及生存的线索,开始掠食灵魄连系的一切,包括太阳、万物与获救的月。对于强大的太阳与新生的月,这类掠食往往只能构成一时的威胁,即日、月蚀,可对于地上的生灵而言,脆弱的黑夜却比想象中更加凶险黠蛮:深夜的失足,黑影下的杀意,沉陷在寂夜中的冤魂……为了应对危机,学会使火的人类首先组织起来,开始用更多的物材伏顺火与光,“天穹之耀,始降人间”,人类由是开辟出自己全新的历史。


在栳亱族的传说中,太阳逐渐褪去了英豪的衣衫,成为了万物刚正的统领,而月则变得与万物更亲近,成为了万物中的“首形”,le premier extérieure。“日率天地诸法,月表世间诸相”。人们追慕太阳的伟岸正义,体察月中灵魄混杂的微言,在苍茫的黑夜里,举起了总会重燃的光燄。



仓促作于庚寅甲寅日,丙子寒衣略作改。若此生仍予我数日,惟愿尽焚而重写4





注释:

1,此处有便条,以毛笔抄小楷“䰟魄皆生而有之,而字皆从鬼者,䰟魄不离形質而非形质也。形质亡而䰟魄存,是人所归也。”句,该句出自《说文段注》。

2,可能指云棠王氏家族的藏书楼“留忆馆”,也可能指阕桐图书馆(因书馆及书馆七成以上读物皆来自王氏家族而得浑名为“王家楼”)。关于邹蚁白与云棠、阕桐的关系参见附录二《邹蚁白生平考,及邹蚁白庶孙辽往来考》。

3,原注:河谷、山地雾气雷暴往往多于平原,故栳亱人以雾雷为地之衍脉。

4,本章原见于邹蚁白晚年文稿中,据篇名中“天象卷”及邹氏本人分类法,加于此处。根据尾记,此文可能是邹蚁白最后一篇文章,这亦是我由此推断邹氏死于1997年2月18日的依据之一。关于邹蚁白之死,详见附录二《邹蚁白生平考,及邹蚁白庶孙辽往来考》,附录十一《邹蚁白之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淡草纸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