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康之路 > 42
42
书名:小康之路 作者:余静雨 本章字数:3452字 发布时间:2025-10-09

区委政策研究室的内部讨论会,会议室比督导组那边宽敞,沙发也更软。空气里飘着茶香,没烟味。齐小康坐在靠后的位置,像个误入的旁听生。


来的都是些陌生面孔,介绍起来头衔不小:发改、商务、规划、街道……每个人面前都摆着厚厚的材料。主持人开场,语调平和,讨论的是“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建设,议题宏大。


发言依次进行,PPT一页页翻过,都是趋势、蓝图、数据模型。齐小康听着,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那些蓝图很美,但和他钻过的那些菜市场、聊过的那些摊主,好像隔着一层玻璃。


轮到那位邀请他的研究员发言,他简要介绍了社区商业便民圈的课题思路,最后话锋一转:“刚才各位领导讲的都是从上到下的规划,我这边补充一点从下往上看到的实际情况。”他示意了一下齐小康的方向,“我们请了位一直跑基层的同志,听听他了解的具体问题。”


几道目光扫过来,带着点审视和好奇。齐小康吸了口气,站起身,没拿稿子。


“各位领导,我叫齐小康。前段时间跑了一些咱们区的老菜市场,比如红星、育才、四平这几个。”他开口,声音有点紧,但很快稳住,“普遍问题是客流减少、经营困难、设施老旧。但根子上,是生存空间被挤压。外面大资本超市搞价格战,里面管理跟不上,租金还在涨。很多老商户快撑不住了。”


他顿了顿,看到有人皱眉,有人低头记录。他继续往下说,语速加快:“但这些市场,尤其是扎根社区多年的,不只是卖菜的地方。它是信息站,是闲聊解闷的角落,是修鞋、配钥匙、改衣服这些毛细血管服务唯一能活下来的地方。一刀切改成高端商业体,或者放任自流让它烂掉,都可惜。”


他举了红星市场的例子,提到那个修鞋老师傅,提到居民对便民服务的需求,也提到了管理费和提高改造的怪圈。


“我觉得,改造提升不能光盯着硬件和租金。得给它注入新功能,让它变成社区服务的枢纽。比如,划出固定区域给便民手艺摊,引入代收快递、家政信息咨询,甚至和社区养老、托幼服务结合。让居民愿意来,让商户能增收,让市场活下来。”


他讲完,坐下。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主持人笑了笑:“小康同志讲得很生动啊,提供了很多一线情况。不过呢,改造提升涉及面广,需要通盘考虑,平衡多方利益。你提到的便民服务融合,是个思路,但具体操作起来,产权、管理、资金都是难题。”


发改的一位同志接话:“确实。而且市里对商业网点布局有总体规划,菜市场的功能和定位,需要放在更大格局里考量。”


商务局的点头:“我们一直在推动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但投入太大,全面铺开不现实。更多的是引导市场自身升级迭代。”


讨论又回到了宏观层面,蓝图、格局、引导。齐小康听着,没再插话。他感觉自己像往湖里扔了块石头,涟漪荡了一下,很快被更大的水波吞没。


散会后,研究员过来拍拍他肩膀:“讲得很好!别在意,开会就是这样。你的观点,报告里我一定体现。”


齐小康道了谢。走出大楼,阳光有点刺眼。他推着车,慢慢往回骑。心里那点热气,慢慢凉了下去。


回到办公室角落,电脑屏幕上还是那段待润色的政策沿革。他坐下,盯着屏幕,半天没动。


日子又变回老样子。按时上下班,对着电脑编材料。偶尔有电话来咨询政策,他公事公办地解答。试点楼微信群渐渐沉寂,没人再@他。林小雨约过他两次,他推了。


有时下班,他会故意绕远路,从那些菜市场经过。红星市场门口贴了张新通知,说是要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要求商户自行整改隐患。修鞋摊不见了,不知道是提前收摊还是没再出来。


他停下看了一会儿,推车离开。


深秋的风卷着落叶,天气彻底冷下来。单位组织年度体检,报告出来,好几项指标后面跟着箭头。医生建议:规律作息,缓解压力。


他看着体检报告,笑了笑。


周五下午,办公室人都走光了。他对着电脑,屏幕上是那份怎么也改不完的政策汇编稿。窗外天色灰暗,又开始下雨。


手机突然响,是个陌生号码。他懒得接。电话自动挂断,又立刻响起,执着得很。


他烦躁地拿起来:“喂?”


“齐小康?”对方声音有点耳熟,带着点急切,“我老胡!市场那个卖鱼的老胡!”


齐小康愣了一下,坐直了些:“胡师傅?您怎么有我这个号?”


“我找林姑娘要的!打了你原来那个号,打不通!”老胡嗓门很大,背景音嘈杂,“出事了!你快来市场一趟吧!”


“怎么了?慢慢说。”


“慢不了!来了好多穿制服的,说要查封!说我们消防不合格,卫生不达标!要赶我们走!”老胡声音又急又怒,“肯定是那帮孙子搞鬼!看上这块地了!”


齐小康心里一紧:“您别急,在哪?我马上过来。”


他抓起外套,冲下楼。雨下得更大了,他顾不上拿伞,蹬上车就往红星市场冲。


市场门口围满了人,商户、顾客、看热闹的。几辆执法车堵在入口,穿着不同制服的人正在和市场管理办的人交涉,语气强硬。老胡和其他几个商户围在外面,情绪激动,吵吵嚷嚷。


齐小康挤进去:“胡师傅!”


“齐干部!你可来了!”老胡像看到救星,一把拉住他,“你看他们!非要今天封!这么多货怎么办?让我们喝西北风去啊!”


一个执法队员转过头,脸色严肃:“我们是依法执行公务!市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业整改!无关人员请退后!”


“整改可以!给个时间啊!说封就封?”老胡吼回去。


“期限到了你们不改,只能采取强制措施!”对方毫不退让。


场面混乱。雨浇在每个人头上身上,污水横流。齐小康看着那些熟悉的摊主脸上焦急愤怒的表情,看着执法队员公事公办的冷脸,看着湿漉漉的地面和混乱的人群。


他胸口那股凉下去的气,猛地又窜了上来,烧得喉咙发干。


他深吸一口气,没去跟执法队员硬顶,而是快步走到市场管理办那个姓刘的主任面前。刘主任正满头大汗地跟人解释,看见他,愣了一下。


“齐科?你怎么……”


“刘主任,”齐小康打断他,声音压得很低,但足够清晰,“市场消防和卫生问题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为什么不管?现在突然要封,依据是什么?整改通知提前几天下达的?程序走到位了吗?”


刘主任眼神躲闪:“这个……区里统一部署的消防安全大检查……我们也是按上头发文执行……”


“发文呢?给我看看。”齐小康伸出手,“还有,查封后的商户安置方案有没有?货物损失谁承担?这些你们考虑过吗?”


刘主任被问得哑口无言,支吾着:“具体……具体细则还在研究……”


“研究?”齐小康声音提高了一点,周围的人都看过来,“等你们研究完,这些商户的生计就断了!”


他转过身,不再理会刘主任,直接走向那个带队的执法负责人。雨水顺着他头发流进脖领,他也顾不上。


“同志,我是区政策研究室的齐小康。”他亮了一下工作证(虽然已经没啥用),语气尽量克制,“市场存在问题该整改,我完全支持。但执法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实际情况?这么多商户,这么多存货,能不能给一两天缓冲时间,让他们自行清货、转移?硬封,容易激化矛盾,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执法负责人皱眉看着他:“你是谁?政策研究室的?这事不归你们管吧?我们按规章办事!”


“规章是为了更好的秩序,不是为了制造矛盾!”齐小康没退缩,“如果执法变成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毁了这么多人的饭碗,这责任谁负?”


“你……”执法负责人脸色难看。


这时,人群后面一阵骚动。一辆黑色轿车停下,副局长和商务局的一个科长下了车,撑着伞快步走来。显然是有人报了信。


“怎么回事?围在这里像什么话!”副局长脸色铁青,扫了一眼混乱的场面,目光落在湿透的齐小康身上,愣了一下,“齐小康?你怎么在这里?”


“副局长,”齐小康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市场整改是必要的,但执法程序和时间点是否合理,需要斟酌。建议是否可以先限期整改,而不是立即查封,避免激化矛盾和造成更大损失。”


副局长眉头紧锁,看了看情绪激动的商户,又看了看执法的人,沉吟片刻,把执法负责人和商务局的人叫到一边低声商量。


雨还在下。人群安静下来,都盯着那几个人。


几分钟后,副局长走过来,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雨声传开:“经过协调,考虑到商户的实际困难,决定给予红星市场三天限期整改时间!三天后,联合检查组再来验收!不合格的,坚决关停!市场管理办要负起责任,指导督促整改!都散了吧!”


人群嗡地一下议论开来。商户们松了口气,但脸上忧色未减。三天,太紧了。


执法车辆陆续开走。副局长经过齐小康身边,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没说话,上了车。


人群渐渐散去。老胡走过来,用力拍了拍齐小康的胳膊:“谢了,齐干部!要不是你……”


“赶紧回去准备整改吧,三天时间紧。”齐小康打断他,“有什么困难,及时跟管理办反映。”


老胡点点头,叹着气走了。


齐小康推着车,站在雨里。市场门口只剩下满地狼藉和几个收拾东西的商户。刘主任凑过来,想说什么,被他用眼神制止。


他蹬上车,骑进雨幕。浑身湿透,冰冷,但心里那点火,却烧得噼啪作响。


也许,他就是块敲不碎的石头。换哪儿,都一样。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小康之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