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约定的时间,他来接我,虽然海岛这边天气湿热,但我习惯了穿着长袖长裤运动鞋,但估计给他看来,我是故意在如此潮热的天气,还穿着这么不合时宜,估计解释他也不会相信,所以还是算了吧。
我们打了一辆突突车,沿着印度洋海岸线行使,突突车的速度恰好让我们感受到了舒适的海风,看着左手边的蓝色波浪,多浪漫啊。
在我还在欣赏着美丽大海时,我听见他用当地语跟突突车司机说着什么,不过我即使呆了两年,也只会说句a yu bo wan 的打招呼语,更别说那些给司机指路的话,当时他确实展现了足够的魅力,但现在感觉他其实是漂泊中的一粒尘,他自己肯定也这么认为的。
不多时间就到了那个火锅店,名为壹锅,在异国他乡,能吃上一顿火锅其实是非常期待与兴奋的。虽然火锅很好吃,但肯定还是有一点注意形象的,毕竟.....
现在想来,我们的在一起是自然而然的事吧,好像一顿火锅打开了共同的兴趣点,那就是找美味,这个海岛上好像也没有更多的娱乐设施以供男女们嗨,幸好全球都有华人们的足迹。
有一次去吃一家当地人开的pizza,是那种碳炉子现烤的,味道很独特,真的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了,当然客流量也很大,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绝。他说他以后就想回家开一家这样的店,这样就可以把这个味道带回家了。我第一次听到他说自己的未来的方面,其实这个应该也不算未来吧,现在他是否实现,我也不太清楚。
但我问了句现在有些后悔的话。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他停留了很久,
“目前没有想法,想那么多有什么用呢”
如果我不问这句话,估计后面我们可能会是不同的结局,因为水到渠成可能会帮我们走到终点,但到底怎样,其实都无分发置否。
自从问过那个问题后,女生的以安全感为由的各种问题如拉开闸门的河水一样蔓延整个脑回路,其实我现在想想,自己当时也没有对未来有多美好的设想,对婚姻更是嗤之以鼻的,可是有了那一个点后,看过的情感鸡汤文就这样占据了一切。
好像我们之间的相处还是如往常一样,有空就去大海边晒晒太阳,吹吹海风,去the barefoot cafe那里的大树底下坐着乘凉喝口柠檬薄荷茶,吃一篓子薯条,去古建筑改建的the gallery cafe 那里喝个咖啡,聊着当地的人文风情,还有对工作的吐槽,当然更多的是相视无言而面带微笑,忘记了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因为时间就是被不断记起后才有了时间,我们就这样过了大半年。
可真的忘记了吗,好像自从得到了些东西后,想要抓住更多,哪怕是对方语言上的善意,他好像都不能满足我,现在想想他其实是不想欺骗我,可就是这样连欺骗的未来都没有给的时候,可能危机就来了。
“难道你没有想过结婚吗”
“目前没有 ,结婚了你就能保证不离婚吗”
其实我不善于勉强别人,他也不善于。
我们各自身上都没有太多的百转迂回的事情,而更多的是平淡,普通人平淡的工作,平淡的认知,平淡到放弃对现实生活的抵抗,因为读过一些书,反而更多了矫情的想法,不能像其他普通人一样延续人类应有的责任。
其实现在想想,如果反过来,他是个像很多普通人一样没有准备好迎接未来的物质基础,而一味的跟随现实节奏就莽撞的走进婚姻,那可能拒绝的会是我,所以好多事情真理与否都不能用表面现象去衡量。
他说“我的签证到期了,很难办下来”这是我们认识一年后发生的迫不得已的事情,也算是关系结束的时候了,好多事情冥冥中都有注定,缘分到了,自有别人来帮我们做决定。
“那你回汕城吗吗?”
“恩,我跟朋友准备好开一家海岛宝石设计工作室,可能还会间接来海岛”其实我偶尔知道他一直都有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可是都是接代理的,这次他给我说的也算是一个交代了吧。
“好吧,那你什么时候走”
“下周了”
“那我不送你了”
“好”
对于现在的交通来说,距离根本不是问题,而我也可以回国发展,之后也是在海岛呆了一年就回老家了,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我们之间还是停留在异国他乡的互相温暖的情感里会更好,回到国内,就相当于回归到破碎的现实,会更加多的思考柴米油盐,那样一切美好可能都将失去。
就这样我删除了他的联系方式,他也没有主动找我,我再朋友圈里,看到互相认识的朋友分享的视频,他们一起在打着篮球。
之后一年海岛生活,继续吃吃喝喝,不过是带着悦儿一起,因为市里真的太过狭小,能去的店面好像也就那几家,所以还是经常重拾熟悉的美味。
现在的成年人,但凡没那么死脑筋的,好像都很能看淡一切,一切也都能如常。
因为海岛发生了恐怖袭击爆炸,影响了公司经营,好多人留下来坚持着环境的回暖,但我突然就想回家了,回到国内,我没有联系他,也没有去过他的城市,而是回到老家北方州城,我在网上找了家研学创业公司,从事研学课程设计,没有停歇就面试了,小公司好像流程都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