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蛎音
书名:怪恶之夜 作者:余静雨 本章字数:2983字 发布时间:2025-10-12

(温泉的热气似乎再也无法驱散深入骨髓的寒意。司马栋昔那冰冷理性的“规则”怪谈,比任何张牙舞爪的鬼怪都更让人感到无力。众人沉默地离开温泉,冲洗身体,换上旅馆提供的浴衣,整个过程都显得有些心神不宁,彼此间的眼神交流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社长安排的客房果然是一间极大的和室,足以容纳所有人并排睡下。榻榻米上铺好了整齐的被褥,纸灯笼散发着柔和但略显昏暗的光,将众人的影子拉长投在障子门上。海潮声比在温泉时更加清晰,仿佛就在窗外起伏。


难敏(几乎是把被褥拖到了最靠墙的位置,紧紧靠着蔡音闻):“还是……还是有点怕……” 蔡音闻(小声附和):“嗯……总觉得房间里好像不止我们……” 酱香宾(一边铺床一边试图振作):“好啦好啦,都回到房间了,没事的!人多阳气旺!” 田唳(盘腿坐在自己的铺位上,显然还没从刚才的故事里完全出来,但又忍不住兴奋):“不过栋昔姐那个真的好带劲!规则类!听着就超酷!接下来谁讲?客房怪谈肯定更有味道!” 叱干燥(已经钻进被窝,背对着大家):“吵死了,要讲就快讲,讲完睡觉。” 贾吉夿:“对啊,反正也睡不着了,不如继续?这次谁先来?” 第五仞革(饶有兴致地环视一周):“氛围正好。那么,下一个故事,就由我来抛砖引玉吧。”


她调整了一下坐姿,浴衣的袖子垂落,露出纤细的手腕。纸灯笼的光在她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


“司马的故事关乎‘看’,是主动的触发。而我的这个故事,则关于‘听’,更多是被动的承受。”第五仞革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窗外的海浪声仿佛成了她的背景音效。


“它没有名字,如果非要有一个,或许可以叫……《海蛎音》。”


这个故事来自我一位远亲的亲身经历,她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我们暂且称她为K博士。那年夏天,她带队前往一处偏僻的海湾进行生态调查,那里以出产一种异常肥美的牡蛎而小有名气,但本地人却很少深入海湾深处。


他们租住了海湾附近一栋老旧的临海木屋作为临时基地。木屋有些年头了,推开窗就能看到黑色的礁石和扑打其上的白色浪花,空气里永远弥漫着浓烈的海腥味。


调查进展得很顺利,除了K博士,她连续几晚都没睡好。她总是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


那不是普通的海浪声。而是在深夜,万籁俱寂,只有规律潮汐声作背景时,一种极其细微、但又无法忽略的……刮擦声。


“嚓…嚓嚓…嚓…”


声音很轻,断断续续,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用极其粗糙的表面,缓慢而执拗地摩擦着木屋的地基,或者是屋外那些礁石。有时又觉得那声音离得更近,仿佛就在地板下面,甚至……就在枕头旁边。


起初K博士以为是某种海洋生物,比如螃蟹或者贝类在活动,或者是老木头在海风里热胀冷缩。但声音的质感让她莫名地感到不适,那不像自然的声音,更像是一种带着某种……意图的刮蹭。


她向队友提起,但其他人都表示没听到,或者以为是风吹动什么东西。木屋隔音不好,海浪声又大,被忽略也正常。


直到第三天夜里,那声音变得异常清晰。


K博士被“嚓嚓”声吵得根本无法入睡,那声音仿佛钻进了她的脑髓里。她烦躁地坐起身,打开手电,试图寻找声源。


她先是检查了床底和房间角落,一无所获。声音似乎来自四面八方。她鬼使神差地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探出身向下望去。


手电光柱扫过木屋下方的礁石和浅滩。夜晚的海水黑得深沉。


就在这时,“嚓嚓”声突然停止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细微、湿漉漉的……


“啪嗒。”


像是有什么小小的、沉重而湿滑的东西,从礁石上掉进了水里。


K博士的心猛地一跳,手电光迅速扫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靠近礁石的一片海水里,冒起一小串气泡,然后一圈涟漪缓缓荡开,很快消失在浪涌中。


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海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吹进来,K博士打了个冷颤,关上了窗户。那一夜,“嚓嚓”声没有再出现。


第二天,调查小组在清理一片人迹罕至的礁石滩时,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在石缝里找到了大量异常巨大的牡蛎,远超正常尺寸,壳厚而扭曲,表面布满了瘤状凸起和深色的怪异纹路,看着就令人不安。


更奇怪的是,在这些牡蛎壳上,他们发现了一些绝非自然形成的痕迹——那是一些深深的、反复刮擦留下的刻痕,杂乱无章,但又隐约透着某种令人费解的规律性,像是某种绝望的尝试。


K博士立刻联想到了晚上的刮擦声。她采集了几个样本带回实验室。


后续的研究结果让人脊背发凉。


这些牡蛎的基因序列出现了无法解释的变异,它们的新陈代谢极其缓慢却又异常高效,仿佛被按下了某种奇怪的暂停键,只是不断地、徒劳地积累着肉质和钙质。而在对壳上刮痕的微观分析中,他们惊恐地发现了一些极微量的、不属于任何已知生物的蛋白质和角质残留……那更像是……极度退化、异化的人体组织……比如指甲和皮肤碎屑。


同时,K博士查阅了当地极少人知的古老档案。零星的记载拼凑出一个模糊而骇人的传说:很久以前,海湾里曾有一个依赖采蚝为生的小村落。有一年,村里几个最贪婪的采蚝人,不顾禁忌,闯入了一处被视为“海神育床”的禁地疯狂采集。他们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有渔民在深夜听到禁地方向传来持续的、令人牙酸的刮擦声,像是有人永无止境地在礁石上磨着什么东西。传说里,那些贪婪的人受到了诅咒,他们的灵魂(或者说肉体)被永远困在了牡蛎厚重的壳里,意识模糊却本能地记得自己是“人”,于是无休无止地用早已变形的“肢体”刮擦着坚硬的壳,试图出来,或者至少……留下一点曾经为人的印记。那刮擦声,就是他们绝望的呻吟和徒劳的努力。


而那晚K博士听到的“啪嗒”声,或许就是某个“东西”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量,或是壳终于被内部的力量撑破了一瞬,短暂地接触到了外面的海水……


K博士后来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任何细微的、类似刮擦的声音都会让她惊恐万分。她坚信,自己那几晚听到的,根本不是自然之声,而是那些被困在黑暗、逼仄、潮湿贝壳里的“曾经的人”,永无止境的痛苦挣扎和绝望哀嚎,通过某种方式,被她敏感的职业听觉所捕获。


那声音,是来自最深海底的、关于贪婪与永恒囚禁的……活着的回响。


第五仞革的故事讲完了。房间里静得可怕,窗外的海浪声此刻听起来不再浪漫,反而像是某种巨大而潮湿的呼吸,伴随着那想象中的“嚓嚓”声,折磨着每个人的耳膜。


难敏(已经把头埋进了膝盖里):“我不要听了……海边太可怕了……” 蔡音闻(紧紧抓着被子边缘,声音发抖):“所以……我们晚上听到的海浪声……里面会不会也……” 酱香宾(脸色发青):“我……我以后再也不吃牡蛎了……” 蒋婳(轻声):“永恒的囚禁……在黑暗里……不断刮擦……” 死圭(咂咂嘴):“啧,从内部破壳吗?听起来比我的故事还疼。” 司马栋昔(推眼镜):“从生物学角度解释基因变异和声音幻觉的结合,很有创意。将人的恐惧投射到常见的食物上,效果显著。” 叱干燥(翻了个身,面朝大家,语气硬邦邦但内容暴露了情绪):“……吵死了,还让不让人睡了。”但她显然也没睡。 田唳(搓着胳膊):“完了,这下不仅怕水,怕倒影,怕规则,连海鲜都怕了……” 贾吉夿:“第五你这个……后劲太大了!我现在看这榻榻米的缝都像刮痕!” 贶贝:“我们住的这旅馆……不会附近也有那种牡蛎吧?” 曹骰宍(幽幽地补充):“或许……不光是牡蛎呢?任何紧闭的、坚硬的东西里面……谁知道困着什么?” 尸祍(目光似乎扫过房间的墙壁和拉门):“……壳,无处不在。”


第二场怪谈会的第一个故事,再次成功地深化了恐惧。古老的木质旅馆仿佛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壳”,而他们置身其中,听着窗外永不停歇的海的呼吸,无法确定那声音里是否混杂着别的、更令人不安的讯息。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怪恶之夜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