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之为言实也”(白虎通),“开度立节,使物咸别”(占经引元命苞)。
若半日浑噩,则窗外晨曦展眼沉作夕阳,步入黑夜,直至黎明破辉,晨曦复至。所谓转瞬即逝,ephemeros,“在”(epi)此“一日”(hemerai),世事缴绕,石火风灯。如此说来,日似易离别,而在事实的行为里,便是叫我们尸行个百年,于沧桑的生涯里始终不去别辨昼夜,那自宇宙的远疆处所注来的光与热,依旧会于此处这具转旋的星球上周迴终复,宛若永恒无为的法度在我们视野里的投影。
先日月,后阴阳。战国及前汉,阴阳之论盛极,人们以之名塑万物,于是,日化作阳的精魄,成为天地间最壮阔的纯然之物。它令万物承载阳的生气,在青空指点我们存贮于世界溪流中的形态。在阴阳的律法里,日化成了火,主宰着一切光,它育月而出并与之婚媾,它统率神霄且受命御极。它是昊天的旨,道德的本,是周天之中,是 1。
毛色发亮的小仓庚,是愿陪凡人与山花歌唱的離黄。
日距地亿里,作为主宰的投影型塑我们的命运,而日又举目可望,在大气的覆裹下给予生灵稻穗般的黄色。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我正期待着生命中又一场将与黄鹂相拥的清晨。
初稿作于乙酉癸未,二稿作于丁未新年2,三稿作于甲子丙子,终稿作于3
注释:
1,此处为钢笔红墨浸染,不能辨识。
2,现另见有二稿残文,位于终稿天象卷·月之后,(关于《淡草纸》手稿格式的具体情况参见附录三《<淡草纸>及邹蚁白文稿存世情况说明》),以便签的形式出现,且因破损,仅余“感谢日光的波折,令交替的暮晨指引我爱上胡桃的绿与褐。火焰烧红了天的发梢,”一段。
3,此处未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