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防线的河道工事刚搭建完毕,赵磊就接到了张少校的指令——组建“火力组”,不仅要负责所有车载机枪阵地的布置与调试,还要在一天内教会至少50名普通幸存者基础枪械使用技巧,确保战斗时能形成有效火力网。
“50人?一天时间?”赵磊看着装备区里堆积的步枪和霰弹枪,眉头微微皱起。普通幸存者大多没有接触过武器,甚至有人看到枪就发抖,要在短时间内让他们具备战斗能力,难度不小。但他没有犹豫,立刻对着对讲机喊道:“所有报名参与防御的幸存者,立刻到装备区前的空地上集合!”
十分钟后,空地上聚集了近百名幸存者,有年轻的小伙子,也有中年男人,甚至还有几个看起来瘦弱的年轻人。赵磊站在高台上,举起一把步枪,声音洪亮:“我知道你们很多人没开过枪,但现在丧尸潮要来了,想活下去,就必须学会用武器保护自己!接下来的一天,我会教你们握枪、瞄准、射击,还有基础的战术配合,只要认真学,你们就能成为合格的战斗人员!”
他将幸存者分成10个小组,每组5人,由装备区的士兵担任临时教官,自己则负责巡查指导。“双手握枪,右手主握,左手辅助托住枪身,手臂微屈,别绷太直,不然后坐力会伤到肩膀!”赵磊走到一个年轻小伙子身边,手把手调整他的握枪姿势。小伙子叫王小强,末世前是个大学生,双手因为紧张一直在发抖,枪托都没顶住肩膀。
“别怕,枪是保护你的工具,不是敌人。”赵磊拍了拍他的肩膀,拿起一颗空包弹装进枪里,“来,对着前面的稻草人,慢慢扣扳机,感受一下后坐力。”王小强深吸一口气,按照赵磊的指导,对准稻草人扣下扳机——“砰”的一声,步枪后坐力让他肩膀一沉,子弹却打在了稻草人的胸口。“中了!我打中了!”王小强兴奋地喊道,眼里的恐惧少了几分。
赵磊笑着点头:“很好!记住这种感觉,下次瞄准的时候,把准星对准目标的头部,丧尸只有打头部才会死。”他又走到另一个小组,看到一名中年男人正用错误的姿势举枪,枪口对着自己人,立刻上前制止:“枪口不能对着同伴!不管有没有子弹,都要养成枪口朝后的习惯,这是保命的规矩!”
在赵磊的严格指导下,幸存者们的进步很快。到了下午,大部分人已经能熟练握枪,甚至能准确击中10米外的稻草人头部。赵磊又开始教他们战术配合:“两人一组,一人射击,一人观察,互相掩护,遇到丧尸群时,不要慌,按照训练的节奏开枪,节省子弹!”
训练间隙,赵磊还要去检查车载机枪阵地的布置情况。第一道防线的河道两侧,6个机枪阵地已经搭建完成,每个阵地都安装了2挺改装过的车载机枪,连接着备用弹药箱。“机枪的角度再调一下,对准河道中心,确保能覆盖整个河道范围!”赵磊对着士兵喊道,亲自爬上阵地,调整机枪的俯仰角和射界。
他还在每个机枪阵地旁设置了弹药补给点,堆放了大量子弹和备用枪管:“战斗时机枪连续射击会过热,每射击100发就要换一次枪管,你们要记好时间,别等枪打坏了才换!”士兵们一边点头,一边快速记录下注意事项,赵磊则拿着扳手,逐一检查机枪的零件,确保没有松动。
夕阳西下时,火力组的训练和机枪阵地布置终于完成。50名幸存者已经能熟练使用步枪,甚至有几个天赋好的,已经能准确击中15米外的目标。赵磊看着他们,心里松了口气——有了这些补充兵力,加上机枪阵地的火力,第一道防线应该能挡住丧尸潮的第一波冲击。
与此同时,苏晴正在安全区中心的大帐篷里忙碌着——她要在这里组建“医疗组”,设立临时医院。帐篷里,医疗物资堆积如山,有从医疗区调过来的抗生素、止血粉、绷带,还有幸存者们捐赠的一些常用药品。苏晴将医疗组分成三个小队:急救小队负责在前线抢救伤员,转运小队负责将伤员从防线转运到临时医院,治疗小队负责在医院里处理伤员的伤口。
“急救的时候,先看伤员的呼吸和心跳,如果没有呼吸,立刻做心肺复苏;如果有外伤出血,先用止血带止血,再用纱布包扎,优先处理头部和胸部的伤口!”苏晴拿着一个急救包,给医疗志愿者们演示急救流程。志愿者们大多是末世前的护士或医生,也有几个是普通幸存者,因为想帮忙而报名加入。
一名叫李娜的护士问道:“苏晴姐,如果遇到被丧尸咬伤的伤员,怎么办?咱们没有抗丧尸病毒的药物,难道只能放弃吗?”苏晴沉默了一下,从背包里拿出几盒消炎药和激素:“我之前研究过,用阿莫西林加地塞米松,能暂时抑制病毒扩散,虽然不能彻底治愈,但能为伤员争取时间,说不定等战斗结束,总部能送来特效药。”
她将消炎药和激素分发给每个急救小队,又详细讲解了用法用量:“阿莫西林每次0.5g,地塞米松每次0.75mg,每2小时服用一次,一定要记好剂量,不能多也不能少!”志愿者们认真记录下来,苏晴又带着他们熟悉临时医院的布局:“这里是清创区,这里是包扎区,那边是观察区,重伤员放在最里面的帐篷里,安排专人看护。”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大量伤员,苏晴还组织志愿者们制作了简易的担架——用木棍和布条绑成,轻便又结实,一次能抬一个伤员。她还在临时医院周围设置了警戒哨,防止战斗时丧尸突破防线冲进医院。“战斗开始后,医院里会很混乱,你们一定要保持冷静,按照分工做事,不能慌!”苏晴看着志愿者们,语气坚定,“我们的任务是救死扶伤,只有保住更多人的命,咱们才能守住安全区!”
晚上,临时医院终于准备就绪,30名医疗志愿者各就各位,急救包、药品、担架都摆放整齐,甚至还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手术室,能处理一些简单的手术。苏晴坐在帐篷里,看着忙碌的志愿者们,心里充满了信心——有了这个医疗组,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为防御战斗提供保障。
赵磊这时走进临时医院,身上还带着训练时的汗水。“苏晴,你们这边准备得怎么样了?需要帮忙吗?”他问道。苏晴笑着摇头:“都准备好了,你们火力组训练得怎么样?那些幸存者能上战场吗?”“放心,他们进步很快,至少能守住机枪阵地,不会拖后腿。”赵磊说道,“明天战斗开始后,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是有危险,立刻给我发信号,我会派人去支援。”
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夜色渐深,安全区里的灯光依旧明亮,火力组的士兵和幸存者们在防线旁休息,医疗组的志愿者们在临时医院里待命,每个人都在为明天的战斗做最后的准备。赵磊和苏晴走出帐篷,看着远处漆黑的夜空,知道一场恶战即将来临,但他们也相信,只要团队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战胜丧尸潮,守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安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