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拿起手机看了看,没有工作信息和工作电话进来。
理论上,18:00才下班。
田静给余晓然发了一条信息,说明自己是16:35从办公室出来的,在对面的心灵课堂想点事情,如果没有别的事,等会儿就不上办公室了。
余晓然回复同意了。
这个招呼必须打,田静不希望给别人以无故迟到早退旷工的不良形象。
虽然今天确实是早退了,但不论是在课题组,还是在秘书室工作,都不是朝九晚五混日子,偶尔灵活一点儿,这点儿自由还是有的。
不过,事前事中或事后,跟自己的同事或上司,是否打了招呼、做了解释,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即使只是形式,也必须合乎礼仪。
礼仪,往往只是一种仪式感而已。
尊重,往往也只是一种令人感到舒服的仪式。
虽然田静心里对余晓然产生了敌视和反感,觉得余晓然心里对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但余晓然毕竟是自己的直接上司,自己不能无视规矩。
跟她打声招呼、解释一下,这是对人对己对事最基本的尊重,道理才行得通,道路才走得开。
——欢乐家族承接的第二单业务,一位天才技术员,觉得全世界都在针对他,为此感到很苦恼,田静对他的建议是:
第一,尝试着勉强自己去对别人微笑微笑。
第二,勉强自己学会去发现别人长处并赞美别人。
第三就是强迫自己主动跟别人打招呼,主动跟工作生活中的相关人们说一下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假如思路和计划有微调,就主动简单解释一下。
这样的要求,对于这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天才技术员来说,确实有点儿强人所难。
那需要艰苦的练习。
所幸,这一个星期,田静的建议,竟然有点儿成效。
因为这位技术员觉得,那样做,比他想象中要简单一些,并不算太勉强,不算太丢脸,不算太恶心自己,不算太压抑自己的天性。
今天下午,他给田静发了他的新感悟: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
看来他已经初步突破了自己的障碍。
田静就是因为看到了他的新感悟,才想起师父从前说过的那句话:我们都是自己的破壁人。
18:25,田静提前五分钟来到东门等师兄。
江州大学东门不方便停车,车等人不如人等车,没必要让别人心里不自在。
在等张明宇的时候,田静想,跟张明宇吃饭的时候,要不要对他说说自己近年的遭遇或困惑?
要不要请他帮忙分析分析,到底是现代化的科技仪器,还是重量级的强大心师,让自己陷入了迷失?
一个可怕的心师,能够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新生,亦能够让你在悄无声息中走向毁灭。
田静突然有些自嘲地想起,当年自己拿到高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那天,有些小得意地发信息给张明宇,分享了内心的小喜悦。
“你还算不上心师,顶多算初级心工。”张明宇牛逼哄哄地打回电话对她说,“心理工作者、思想工作者,有九重境界:心奴、心徒、心工、心匠、心师、心家、心圣、心神、心灵,每重境界有九层,每层有九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