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密道尽头
书名:断案少女——鬼手十三针 作者:秦九姨 本章字数:2400字 发布时间:2025-08-21

柳含玉蹲在土庙门槛上,指尖捻着那串铜铃的残穗。铃声还在耳里晃,和铜哨一个调,像有人在暗处吹着半截没吹完的曲子。


“这铃,不是报平安的。”她低声说,“是应和。”


老周靠着破墙喘气,药箱搁在脚边,手里的探针还沾着贡茶箱里带出的红粉。“应和什么?总不能是应和咱们手里的破哨子吧。”


“应和门。”顾尘疏蹲在庙角,拿炭笔在画皮上划拉,“你们没发觉?每响一声,地底就颤一下,像是下面有东西在回话。”


柳含玉站起身,把铜哨塞进嘴里,对着庙后山壁吹了一段短音——两长一短,和沙鸣谷外那人对的暗哨一样。


风停了。


脚下的地面轻轻一震,像是远处有块大石被推开。


“走。”她吐出哨子,大步往山壁走,“路通了。”


三人顺着岩缝钻进去,里面是条窄道,越走越低,石壁湿滑,手摸上去黏糊糊的,像是长了层会呼吸的苔。顾尘疏拿画笔蹭了点下来,凑近鼻尖一闻,立马往后一缩:“腥的,还带麻劲儿。”


“别碰。”柳含玉从袖里抖出一小撮朱砂粉,往前一撒。


粉末落地没散,反而像被什么吸住,贴着地面刻痕燃起一溜暗红火线,勾出一条弯弯曲曲的路。


“这是阵?”老周眯眼。


“是禁制。”柳含玉踩上火线,“别乱走,踩歪了,怕不是断腿,是烂魂。”


三人贴着火线,一个跟一个往前挪。顾尘疏一手扶墙,一手拿画皮快速描摹地上的刻痕。“这纹路……和陆青崖那幅《星夜行图》里的边角一模一样,就差没画个人在中间。”


“他画的不是风景。”柳含玉低声道,“是地图。”


火线尽头,一道青铜门立在黑暗里,高得看不见顶,门面刻着半幅星图,北斗七星倒悬,缺了天枢一环。中央一行小字,弯弯曲曲,像虫爬。


“天官篆。”老周凑近,“老祖宗的东西,早没人认得了。”


柳含玉从怀里掏出顾尘疏在沙鸣谷画的“活录图”残页,往门上一贴。


磷粉痕迹正好补在星图缺环处,北斗完整,倒映出一片幽光。


“成了?”顾尘疏眼睛一亮。


“没。”柳含玉摇头,“是钥匙孔,不是钥匙。”


她抽出银针,想拓下铭文,针尖刚碰字,立刻发黑卷曲,像被火烧过。


“邪门。”老周啧了一声,“金属进不去,得用人记。”


顾尘疏立刻摊开画皮,五指蘸颜,闭眼回想刚才磷粉显出的纹路,一笔一笔往下描。他画得极慢,手指微微发抖,额上冒汗。


“你行不行?”柳含玉盯着他。


“你别说话。”他咬牙,“这字是反的,得用右眼看左脑想,再从手指流出来,错一笔,整段就废。”


半炷香后,他睁开眼,抹了把脸:“成了。”


画上八字清晰:魂归东北,子时启钥。


“东北?”老周一愣,“咱们进来的方向就是东北。”


“不是方位。”柳含玉盯着门缝,“是时辰。子时一到,东北方有东西要回来——魂归。”


“所以门不是人开的。”顾尘疏打了个寒战,“是魂推的?”


没人答他。


柳含玉蹲下,顺着门缝往里摸,指尖忽然触到一片干硬的东西。她小心抠出来,半片人皮,薄如蝉翼,纹路熟悉得让她心口一紧。


“和歌女脸上那张一样。”老周接过一看,“材质、针脚,连边缘的焦痕都一模一样。”


“不止。”柳含玉从鞋底取出纸包,打开,倒出点红粉,“贡茶箱里的东西,也是这个味——朱砂混龙脑,加烧过的人发。”


“他们拿人皮当祭引。”老周声音沉了,“一张脸一张符,戴上去,魂就归位了。”


“不是归位。”柳含玉盯着青铜门,“是替位。有人死了,就得有人顶上,顶不上的,就用这种皮,把魂‘画’进去。”


顾尘疏听得头皮发麻:“所以那些失踪的歌女……不是被杀,是被‘用’了?”


“用完就烧。”老周冷笑,“连灰都不留,干净得很。”


柳含玉把人皮和红粉并排摆在地上,又把顾尘疏的画皮摊开,三样东西连成一线。


“贡品打掩护,运人皮;人皮做媒介,通魂术;魂术在秘道尽头,对准皇陵。”她拿银针在中间一点,“这不是案子,是仪式。有人在用活人,补一个死局。”


“谁?”顾尘疏问。


“知道咱们查到这里,还敢留线索的。”她冷笑,“不是疯子,就是不怕咱们的人。”


老周忽然抬手,指向门边角落:“那是什么?”


三人走过去,是个残破陶俑,半埋在土里,肚腹裂开,里面塞着一团黑乎乎的植物。


“不像药,也不像毒。”顾尘疏捏了点闻,“没味。”


老周拿探针挑开,发现植物底下还裹着一层薄布,布里包着半片干枯的叶子,叶脉呈星状。


“这不是叶子。”柳含玉眯眼,“是另一种皮——树皮。但纹路,和人皮上的星图一致。”


“活树剥皮?”顾尘疏咋舌,“这也太损了。”


“不损。”老周摇头,“是‘同源’。人皮取自活人,树皮取自活树,都是‘有魂之物’。他们要的,是能通灵的材料。”


柳含玉沉默片刻,忽然从发髻上拔下那支素银簪,簪身冰凉,是母亲留下的唯一东西。


她把簪子插进青铜门缝,轻轻一推。


簪尖刚触内壁,整支簪子忽然发烫,像是被什么点燃了,映出门缝里一层微光。


光里,隐约浮出几个字——和母亲针谱封底的笔迹一模一样。


“娘……”她喉咙一紧。


“你看见什么?”老周问。


“字。”她声音发颤,“她说……钥匙不在手,而在时。”


“子时?”顾尘疏反应过来,“咱们得等?”


“等。”她收回簪子,握在掌心,“子时一到,魂归,门开。”


“可咱们没吃的,水也剩半囊。”顾尘疏摸了摸空肚子,“等两个时辰,怕不是等开门,是等断气。”


“你要是饿了。”老周从药箱夹层掏出个油纸包,“这儿有卤豆干,昨儿剩的。”


“你还有这?”


“我验尸的人,总得垫吧垫吧。”他咧嘴,“死人见得多,更得活得香。”


顾尘疏接过豆干,咬一口,皱眉:“齁咸。”


“咸才压得住味。”老周眯眼,“你闻闻,这地方,越来越像停尸房了。”


柳含玉靠着门坐下来,手里攥着银簪,眼睛盯着门缝。


时间一点点爬。


顾尘疏画完了最后一笔,收笔时手一抖,颜料盒“啪”地掉在地上,最后一块朱砂滚出来,沾了点苔藓绿,混成一种怪异的黑红。


“完了。”他苦笑,“颜料没了。”


“不用画了。”柳含玉忽然抬头。


门外,风声停了。


地底又震了一下,比之前更沉,像是有什么东西,正从极深处,一步步走上来。


她的银簪在掌心发烫,烫得几乎握不住。


门缝里的光,一明一暗,像在呼吸。


“子时到了。”老周低声道。


柳含玉站起身,把银簪重新插回发髻,声音很轻,却像钉进石头里:


“我娘没走完的路,我得走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