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给爹爹带的杭州茶叶,这几把折扇是送给嫂子的,还有这些上好的杭州丝绸,是用来给丫鬟们做衣裳的,至于这些酱鸭火腿之类的交由厨房打理。”一回到云影阁,我便把从杭州带回的礼物一一拿出来。
“这两壶中秋特质的桂花蜜酒,是特意带给管家的。”我说道。
“还是小姐好,知道我最爱的便是这杭州翠微楼的桂花蜜酒。”管家看着两壶蜜酒,笑着说道:“小姐这回去杭州,没给自己买些东西吗?”
“小姐的东西不用自己买,有人送。”一旁的连翘笑着说道。
“噢,谁送的,什么东西?”管家问道。
只见连翘从她的包裹里拿出一个精致的锦盒,打开看来,里面放着几支雕琢精美的玉簪。
“这是范公子临别时托我转送给小姐的,他说有回在杭州逛街时,见小姐多看了这几支玉簪几眼,他便暗自买了下来。”连翘说道:“范公子不好意思亲自赠给小姐,便托我转送。”
“这范公子真是有心啊。”管家叹道。
“这礼物太过贵重,连翘,有机会你帮我还回去吧。”我修剪着兰花,说道。
“小姐,这是范公子的一番心意,你就先收下吧。”管家笑着说道。
“对了,爹爹呢?”我问管家道。
“前日园中来了一个泉州的南音班子,班主是老爷从前的学生。二人一早便出了门。”管家答道。
正说着,外头传来通报之声,朱长文和那南音班主一同进了园子。
待那南音班主走近过来,我不禁心下一怔,这不是宫本一郎吗,他怎么来了,万一我被他认出来怎么办。
“九畹,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宫本先生。宫本先生原是倭国人士,他也曾在乐圃学习古琴。后来宫本先生自己组建了个南音班子,常年在泉州一带演出。”朱长文又介绍道:“宫本,这是小女朱九畹,你当年离开乐圃时,她还没出生。”
“宫本先生。”我心下忐忑不安,生怕被其认出。
“九畹小姐。”宫本一郎回道。
我抬头看了看宫本,慢慢放松警惕,从他的神情中可看出,他并不认识我。
“对了,你二哥呢,他没和你在一块儿回来吗?”朱长文问道。
“二哥与我今早刚回到乐圃,眼下他正在墨池研习书法。”我回道。
“爹爹,九畹。”说话的是大哥朱怀仁,其身后还跟着几名女眷。朱怀仁也是刚刚赶到乐圃,他常年在外做官,这年中秋节特意带上其府中家眷来乐圃过节。
“几月不见,九畹气色比从前好了不少 。”大哥笑着说道:“怎么不见二弟,我听说上个月二弟与九畹一同前去杭州学府学习,不知所学如何?”
“大哥。”正说着,二哥怀信拿着几卷字画走了过来。
“二弟比往日又高了不少。”朱怀仁看了看二哥手上的字画,说道:“二弟,你平日里还需多学点仕途经济才是。对了,今日是中秋佳节,我特命人从颍州带回十筐鲜活的螃蟹。” 说着,其身后便有几名家仆抬着十只大筐进了厨房,筐内螃蟹饱满丰实 。
乐圃中上上下下都在为今日的中秋晚宴做准备。管家早命人在园中备好了许多新鲜的瓜果,有石榴、梨、枣、栗、葡萄等,厨房里几个丫鬟正在摆放月饼,这月饼清新典雅,精致小巧。饼皮选用五常原米,谷粒入仓存至八月,先细碾成粉,再炊蒸熟透,最后铜磬压实,月饼馅分为五种:伍仁、椒盐黑芝麻、抹茶、佛手及丹桂,月饼制好后放模具成印,最后上炉,制出的成品入口即化。
那些被抬进来的螃蟹被分成四种做法。第一种是传统的蒲包蒸蟹,众人围坐之时,佐以酒醋食之;第二种做法名“橙瓮”,将蟹肉塞入挖空的橙子里,再放搁到箅子上蒸,这种做法既可提鲜去腥,又可利用橙皮锁住蟹肉的汤汁;第三种是制成蟹黄兜子,用豆腐衣做皮儿,将蟹黄和肥猪肉一同裹入其中,比扬州的蟹黄汤包更为鲜美;第四种做法名为“生腌”,亦是乐圃里特有的制法,即把螃蟹用刀剁碎,用盐梅、椒橙一拌,直接食之。
这日夜里,乐圃内丹桂飘香,玉露生凉,月色倍明于常时。月下焚香秉烛,陈设瓜果 , 几只大西瓜被特意切成了莲花状。园内张灯结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名状,数十盏羊皮小水浮满水面,灿若繁星,天上月与水中月在光影下交相辉映,宛如仙境 。
晚宴设在乐圃南部举行, 宴席不远处有一水榭,宫本一郎的南音班子便在水榭之中表演。演出者有五人,皆盛装打扮:演唱者为一年轻女子,执拍板居中;其左边高凳上坐一吹洞箫的女孩,年纪约莫十一二岁;左下方美人靠上坐着一位拉二弦的老者;右边高凳上坐着一弹琵琶的老妇人,眼睛似乎不大好,坐上高凳时需要人搀扶;下方美人靠上是一拉三弦的年轻男子。
只听那中间的年轻女子檀板轻拍,乐声就起来了。
“自从别郎来,何日不咨嗟。黄檗郁成林,当奈苦心多。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朝思出前门,暮思还后渚。语笑向谁道,腹中阴忆汝。揽枕北窗卧,郎来就侬嬉。小喜多唐突,相怜能几时·····”曲调优美,古朴深情,伴着月色隔水而来,更显凄清委婉。
“先生, 这首是乐府曲目《子夜歌》。”宫本一郎坐于朱长文身边,向其介绍道:“我这支南音班子的成员皆是来自倭国的流浪艺人,他们各自擅长不同的乐器。琵琶在整个演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三弦和之,犹如琴瑟和鸣;而洞箫与二弦之间,则是洞箫为主,二弦为辅,箫咬弦,弦入箫,即所谓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也。”
朱长文喝着酒说道:“宫本,我听着这南音之曲与古琴之音颇有些相通之处,不知这二者结合之后会有怎样一番韵味。”
“噢,原来先生也有这种设想。实不相瞒,我这次前来乐圃,便是想找先生商议如何将南音与古琴合奏演出。”说着,宫本一郎递上了曲目名单,朱长文选了《拜月记》、《琵琶记》两出。
很快,两支南音曲目结束,几位演奏者纷纷离席。转而进入水榭表演的是乐圃之中的几位古琴艺人。我忽感心口一阵疼痛,忙告知爹爹,由丁香连翘相伴,提前离开了宴席。
“小姐许是今夜多吃了些蟹黄兜子,这蟹黄本就是寒凉之物。”连翘说道。
“待回去喝些姜汁盐茶会舒服些。哎,小姐这心口痛是老毛病了,大夫说是娘胎里带的寒毒。”丁香说道:“对了,今日是中秋佳节,按照往年的习俗,今夜小姐还未曾拜月。”
“这中秋拜月啊,男子是求得早步蟾宫,高攀仙桂,而女子则希望自己貌似嫦娥,面如皓月。为此,二少爷还做了首诗,说是:时人莫讶登科早,只为嫦娥爱少年。”连翘笑着说道。
正说着,忽听到园子西面烟雨楼处传来言语声。
“丁香,你说这么晚了,谁还会在烟雨楼?”连翘小声地说道:“该不会是地府的鬼神在拜月吧,烟雨楼可是这乐圃之中最好的赏月拜月之处。”
“咱们赶紧回去吧,待会儿管家又要告状。”丁香说道。
“小姐,小姐·····”
见我已往烟雨楼方向速速走去,她二人忙在后面追赶而来。
月色之下,烟雨楼的废墟前立着一老一少两个人,走近一看才知是那南音班子里吹箫的女孩和弹琵琶的瞎眼老妇人。二人面前摆着一张供桌,桌上摆着一盘水果和一只香炉,女孩手中拿着几支燃香,正默默对月拜祭。
“你们俩人到这里来作甚?”连翘问道。
二人听后先是一惊,回头见是乐圃的小姐丫鬟,忙走了过来。
“回小姐,我这孩子说园子里这一处的月色最美,便在此拜月,期盼能早日觅得如意郎君,便不用再四处漂泊了。”老妇人由女孩搀扶着,缓缓说道。
“来,快见过小姐 。”老妇人边说便对我们介绍道:“这是我的养女,名唤垂髻,今年刚满十二岁”。
我借着月色看清老妇人的模样,心下不禁一怔,这不是曾母吗?
还未等我镇定下来,她身旁的女孩缓缓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道了声: “小姐好。”
这一眼,让我心头再也无法平静。
“垂髻,可否让我看看你的手腕?”我紧张地说道。
女孩挽起袖子,只见其两只手腕上赫然显现出一道红色细痕。
我不禁倒退两步。是的,你来了,你始终还是来了,来到这曾经一次次伤害过你的烟雨楼,若你也有前生记忆,那么在每一次人生到来时,你需要怎样的勇气。
“小姐,小姐···”见我心悸颤抖,丁香忙把我扶入亭中坐下,说道:“这烟雨楼可真是邪门之地,每次小姐过来都会犯病。”
“你们可记住了,烟雨楼是这园中的禁地,以后别再来此处了。”连翘对老妇人及垂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