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忠魂远逝谁人知
书名:缘空寻道录 作者:寂照不二 本章字数:2756字 发布时间:2021-05-04

       “听冯老此言,真有笑对生死的洒脱。”骆嵩心下对冯尚权的防备去了九分。

       “与其说是洒脱,不如说老朽早已一心求死。天下为公之路太过孤独,若非这重担将要卸下,我几乎记不起我曾也有过贤妻,有过孝子,有过爱女,有过家。”说道此处冯尚权眼中满是追思,紧锁了五十多年的眉头也缓缓展开,只是眉间那悬剑般的褶皱却如何也抹不平了。

       “他们都死在那年深秋的守城中,那日冲儿次子新诞,冲儿都未知晓就倒在了城头。我那糟糠,为送几口食粮到城上,被流矢射中,我到她跟前只听到她冒着血的嘴里嘟囔着,这是家中最后的余粮,能不能帮棠陵再多守上几日。婵儿是我老来得女,那年方才十八,还记得那日是她生日,新换的一身金丝细鳞甲,浴血城头,打退敌兵时转头朝我笑,笑得那么好看。可笑着笑着被脚下垂死的敌兵掀下了城楼,我婵儿的尸身就这么被悬在敌营直至敌退。”冯尚权的泪还是流了下来,骆嵩看着便知晓那泪是多么的滚热。

       “冲儿妻子三人,是饿死的,只因是我下的令,守城男丁三日一餐,其余人等五日一食。我归家时那个悔啊,刚刚出生的娃娃就这么冰凉地躺在我那儿媳的怀里,儿媳就这么在床上抱着娃娃靠着墙,脸上还挂着笑。我那大孙儿乖乖地趴在他母亲床边,我仿佛都能听到他在说‘娘,我饿。’可他却再也吃不上这易州的白米了。”此时的冯尚权不再是雄踞一方的镇南公,只是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头。

       “只愿众生再无苦难,只愿天下永享太平。”骆嵩轻声说道,似是在对自己说。

       “只恨那肴跚蛮贼,害我大衍百姓。”孟锦程胸臆难平。

       冯尚权用那紫袍的衣袖摸了摸泪,长呼一口气,说道:“其实也怨不得肴跚国,这易州自古便是我神州历朝与他们来回争夺之地,都为守一方平安罢了。天道如此,谁又能逃得过,我所做之事,不过仰无愧于国,俯不愧于民,内无愧于心。只是愧对这易州随我一同受难的军民,还有我那惨死的发妻儿女。”

       “骆贤侄,孟小友,老朽欲反之事全作真实,骆贤侄所闻那八罪,也确是老朽所做,出得此门莫要替老朽争辩,你二人知晓即可。”冯尚权将盛着易州策的盒子,交到孟锦程手中,孟锦程起身毕恭毕敬地接下。

       冯尚权继续开口道:“孟小友,你那谋夺世族土地之策,如今尚缺两项关键,自也是当下所需谋虑之事。”

       “冯公但言,锦程洗耳恭听。”

       “其一在兵权,若要一举控制豪族,自当兵权尽数在圣人手中。可如今各州府兵私兵,皆唯各州节度使之命而从。各州节度使大多与各豪族之间盘根错节,京中更有那皇甫家的顶梁柱皇甫昭,统辖二十万羽林军,独揽兵权,是为大患。这兵权便是最最紧要之事,我已为你谋了一计,便在此策中。”冯尚权转头朝骆嵩问道,“此番前来的十五万大军,是何处兵源,由谁所率。”

       “这十五万大军,由陈王所率本州府兵八万,另自羽林军借来三万,通梁二州各借兵两万。”骆嵩如实答道。

       “如此甚好,陈王陈州军,军纪严明,有陈州铁师之名。若不是陈王精忠,将陈州军权交予圣人,怕那皇甫昭早便反了。羽林军备最胜,操练甚勤,三万可抵四万寻常军士。通梁二州久疏战阵,又懈怠兵务,怕是护送辎重都欠稳妥。”冯尚权思索片刻,又说道,“老朽若所料不差,此番这阵仗一是为接收易州,二为震慑澄泯二州。”

       “还有其三,便是若我与飞羽军此前事败,便是来安抚三州,讨我这逆贼了。”骆嵩苦笑言道。

       “哦?哈哈,也不知是谁出得这落井下石之计?”似是出了冯尚权之料,有些讶异。

       “便是名声在外的紫阳游骑将军骆昙。”骆嵩笑容更苦。

       “令姐确是赤诚之心,全以国之利益为重。日后定能保得大衍一世安稳。若是陈王,”冯尚权拱手,骆嵩忙回礼,冯尚权道,“骆贤侄,此后便是老朽要求你的第二件事,将老朽头颅交给陈王后,定要设法令陈王与我易州十万雄师一同,再攻肴跚,将其蠢蠢欲动之心一举碎灭。另需请大鸿胪骆溪随军,此策中亦道尽我对肴跚所知,说与骆溪参详。老朽相信以令兄之能,定能于和谈之时为大衍争取最大之利益。”

       “冯老,当真是要将骆嵩榨干不可啊。骆嵩既先答应了,自必拼尽全力。”

       “之后我易州一定,三关边防两万易州军足矣。澄泯二州老朽已修书劝降,待明日发出,我这三州反旗一倒,陈王自可携平叛与战胜肴跚之威并二十万大军,各州巡游一遭,讨一讨军粮,借一借兵符,真正是惬意自在。”冯尚权为三人再添上一盏热茶。

       “至此,除却二十万羽林军,举国军权自当收归圣人。这羽林军掌京畿要地防务,正是最要紧之军权,又当如何?”孟锦程急又言道。

       “这便不是冯老与你我思量之事了,圣人与群臣自会商议。”骆嵩点到即止,听者亦一点即透。

       “待军权收归国有,其二便是要改善财政,大至军备、军饷、粮草,官吏粮饷,各处官道通路,各城防务修建。小至各司职吏,各地籍吏、税吏、治安吏等手中的一纸一笔,皆需大量金银钱财,故国富民方能安。易州策中记下我经年对易州税收所思,现今逃民甚多,地租户调算来,不过恰足发我易州各级官吏年俸,与守军军饷粮草。如今手工发达,通商甚繁,老朽试收商贾商税,外域通商关税,发现确是一大笔的收入。一年的商税关税收入,足抵如今十年租调。纵是租调收入最多的年景,也仅与这商税关税相当。往后怕这两项税入会更多。”冯尚权抬头望了望那屋梁,人说老人总爱回忆,他便是又忆起了那易州最繁盛的年景。

       “那可先扬汤止沸,开征商税关税,充盈国库。有些许存粮,便好一举征地,由症结处根治。”孟锦程忍不住冲口而出。

       “正是如此,我已收了这些年的税钱皆在府库,待你上任可取用可上缴,届时新政便由我易州推行开去吧。三日后会有任书至你之手。”冯尚权狡黠地看着孟锦程,“老朽一死,使命便了。老朽这条命值几多斤两便要瞧小友了,这易州更要由你一肩担起,莫要负了我一生的心血,更莫负了你一腔的热诚。”

       “锦程谨记恩师教诲。”此时孟锦程将眼前的这位孤独的老人当做了恩师,拜了三拜。

       “哈哈哈,老天究竟是待老朽不薄啊,临行前有了位好弟子。”二十年如孤狼一般谨慎的冯尚权此时终于开怀,“锦程,易州策记熟后定要烧掉,更莫要让人知晓是老朽所著,切记切记。”

       “是!”孟锦程为冯尚权留下泪,这行热泪就如他此时的内心一般滚热。

       冯尚权取出一块黑色竹牌,似是不舍地用手擦了擦,郑重地交给骆嵩,并指着墙角处堆着的几个大箱,言道:“骆贤侄,将这块竹牌与我存下官俸拿去,他日入了云波院,交给矩子。就说冯尚权一生谨守戒律,兼爱节俭,存理守义,未曾辱没师门。”

       “骆嵩记下了。”骆嵩拿到竹牌,上面除却刻着一个很复杂的纹路,再无其他,竹牌质地倒与墨竹园中的墨竹一致,但骆嵩也未多问。

       “老朽这便要去了,锦程去请郑校尉。”

       孟锦程闻言先是一怔,随即缓缓起身,背着那千斤重担,一步一步往门外去了。

       “骆贤侄,请!”冯尚权一挥手,招来两名军士,抬着骆嵩也出了门去。

       是夜易州飘雪,北风如刀。

       是夜无人祭奠,忠魂远逝。

       是夜都尉唐克,酩酊大醉。

       是夜逆贼授首,遍传大衍。

       只听有人低唱:

孤身谋定百年图,笑望黄泉只身渡。

忠义奸佞凭何断,清风过岗抚碧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缘空寻道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