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祭器
书名:柳畔情牵 作者:水月 本章字数:1332字 发布时间:2025-06-15

报纸付印前,他偷偷在中缝塞进了张微型油印传单:「当糖糕香被血腥味盖住,当扳手变成祭器,记住——齿轮有齿,人心有刃,缺了哪样,世道都转不稳。」凌晨的印刷机轰鸣着吐出报纸,油墨味混着窗外的晨雾飘进来,他摸着相纸上静娟攥扳手的手影,忽然想起芙蕖坞的老槐树——当年振华趴在他膝头看报纸,指着「劳工」二字问「是不是像咱们抓鱼时拧的螺壳」,如今这两个字落在铅字里,重得能砸开霜雾。

 

 

 

第一份报纸送到芙蕖坞时,姐姐叶静娟正在糕饼铺给扳手擦灰。报角的照片上,自家的糖糕铺匾额半掩在废墟后,扳手的木柄从齿轮堆里露出半截,像只伸出来的手。她指尖划过「叶振华之父遇难」的标题,忽然听见巷口传来孩子们的喊声:「看报!看报!机械厂的事见报了!」

 

叶振华攥着报纸往家跑,油墨香混着糖糕香在怀里打转。报纸第三版角落,有行小字让他忽然停住脚步——「本报记者叶成舟手记:在叶家糕饼铺,我看见最硬的铁不是齿轮,是一位母亲攥着扳手的手,是一个少年藏在糖糕里的恨,还有一个少女的泪。」他抬头看见母亲站在铺门前,扳手被擦得发亮,阳光穿过扳手柄的刻痕,在报纸上投下道细窄的光,像道终于被铅字照亮的伤口。

 

父亲死后,母亲耳朵聋了,头发白了,脸上也添满了褶皱,但是学得更坚强了。

 

那天午后,芙蕖坞的老槐树下来了许多工人,他们传看着报纸,把糖糕渣撒在报纸边缘——那是梅青免费送的,每个糖糕上都印着小小的「齿」形印记,像齿轮,也像铅字的笔画。叶成舟躲在树影里拍照,镜头里,振华正给工人讲父亲扳手的故事,梅青往每个人的布包里塞糖糕,报纸在人手里传着,铅字上的「公道」二字,被糖糕的热气熏得微微发潮。

 

暮色漫进巷口时,日军的摩托车碾过青石板。叶成舟把底片塞进树洞,报纸样张折成糖糕盒的模样,塞进梅青手里:「舅妈,往后咱们的糖糕铺,就是铅字落土的地方——每块糖糕,都是给世道的一篇报道。」梅青着报纸上的齿轮照片,忽然想起丈夫说过「铁能写故事,就看谁来执笔」,此刻她望着振华和工人们围坐在一起,看报纸上的铅字与手里的扳手交相辉映,忽然明白:原来有些报道,从来不止是纸上的字,更是刻在人心里、揉进日子里的抗争。

 

当第一缕晨光再次照亮芙蕖坞,叶家糕饼铺的铜铃响了。静娟把新烤的糖糕摆在扳手旁,报纸被折成小旗插在糕饼堆里,铅字上的「劳工万岁」四个字,跟着糖糕香飘向机械厂的方向。叶成舟在报社里收到匿名信,信纸上画着个糖糕印,旁边写着:「齿轮还在转,但咱们的字,已经刻进了齿轮缝里。」

 

铅字与扳手,糖糕与火光,在这个被战火揉皱的年代,终于拧成了一股绳——就像叶成舟在报道结尾写的:「当机械的齿轮碾碎了一个父亲的手,当铅字的齿轮敲响了世道的钟,你会看见,那些被苦难粘在一起的人,正用糖糕的甜、铁的硬、字的锐,在齿轮缝里,种出一片不会被碾碎的春天。」

 

父亲的扳手成了叶家的祭器,被供在「叶家糕饼铺」的匾额下。静娟每次搅面时都会摸一摸扳手柄上的刻痕,想起父亲说过:「铁能造枪炮,也能造犁耙,就看握在谁手里。」直到媒婆带着保长的聘礼进门,那摞大洋下面压着的,正是铁厂被日军接管的公告。

 

「你爹要是活着,也盼着你找个靠山。」母亲摸着扳手木柄上的血渍,静娟突然发现,老人的鬓角已全白,像铁厂烟囱里飘出的煤灰。

 



【求点赞,求评论,求打赏,求一切!水月给大家磕破头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柳畔情牵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