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恢宏的寿安宫门前,白昭踏着稳健的步子,朝殿内缓缓走去。太后威坐于正厅,表情难测,一双深邃的眼朝走近的白昭望去。东侧是皇后娘娘,与之相比脸上慈善许多。
“儿臣叩见母后,母后安康。”白昭行叩拜之礼,将头埋低。
“昭儿不必拘礼,快起来。”太后露出招牌淡笑,几分真情几分假意一目了然。
白昭回礼后起身,朝一旁的皇后作揖道了句:“请皇后娘娘安。”
皇后赶紧抬手示意:“九弟不必多礼。”
“伤可是大好了?”太后问。
“回母后,已无大碍。”白昭回。
“如此便好。哀家给你备了上好野参,走时记得拿上。”
“劳母后挂念,原是儿臣不孝。”
二人谈话虽有来有往,却疏远客套无情绪波动。
太后放下手中干果儿,拍拍掌心渣滓抬眼道:“昭儿若是真想孝顺哀家,该紧着娶妻替哀家生个孙儿才是。”
说完眼撇向一旁的皇后。皇后愣了一愣,立刻会意道:“母后说的极是,昭儿已过十八,是个大人了。”
来时便知此行不简单,虽已做好最坏的打算。可当真的听闻太后有意为他做媒时,他的心“咯噔”一声,有了不好的预感。
“母后,可是有了合适人选?”白昭不咸不淡地问道。时局动荡,正是尴尬时期。为了皇兄,为了朝堂,他不得不由她摆布。
“哀家那不成才的外甥女自幼便心仪与你,此事你是知晓的。哀家有心撮合你二人,不知你意下如何?”
一旁的皇后自是了解这其中用意,一双秀眉蹙到一起,顿感事情不妙。
“一切听从母后安排。”白昭的回答出乎皇后意料,她惊着美眸朝他望去,进入眼帘的那张脸非常淡定,无悲无喜,宠辱不惊。
秋叶落净风肆意。秋风正浓那日,青龙奉命接我进梁王府。
梁王府似是好事将近,刚下马车,满府的鲜红喜色便闯入我的视线,醒目的大红喜字成群结队在我眼前晃,两两成对的灯笼随风飘摇,翩翩起舞。
最后进入眼中的,是着一袭墨色长衫,身形挺拔俊逸的白昭,他有些憔悴,嘴角上扬望向我。我一时恍惚,眼前这幕宛如一幅画,他正如画中人一般朝我走来,一步一步,迈进我心底深处。
我移开视线,忽然觉得有些燥热。
“寄姑娘不必惊讶,再过几日殿下便会与魏闵大人之女成亲。”青龙以为我诧异于满院鲜红,颔首解释道。
我收回思绪,回之浅笑,未说话。与青龙一前一后走近白昭。
“臣女......”刚要行礼便被白昭温柔地打断。
他说:“本王说过,寄姑娘不必拘泥礼数。”
我不再客套,问道:“臣女一介女流,本不能替殿下解忧,不知殿下要臣女作何用处?”
“寄姑娘的武功本王是见过的,能有姑娘这样的高手陪伴左右,本王定能高枕无忧。”
“我又不是殿下枕边之人,如何能叫殿下高枕无忧?”
“这也未尝不可!寄姑娘倒是提醒了本王。”白昭手扶下巴故作思索。
我可是说了“枕边之人”这几字?看一旁青龙尴尬的表情,想来他们是误会了。
“殿下有所不知!臣女自幼与同门师兄弟们吃住皆于一处,是以枕边常常会是小师弟他们,望殿下莫要误会。”
不知为何,白昭听完我略显窘迫的解释后,脸色一沉,眼底方才的异彩消失不见,突然猛地逼近我道:“你可知男女有别?”
“那有什么,行走江湖之人皆是剑客飞侠,从来是不拘小节。”我不以为然。
“你!”他面生赤色,似是有些怒意,我却不知何处惹到了他。
“王爷,可是要将寄姑娘安排到书房西侧客房?”青龙救赎般的嗓音传进耳中,打破眼下的尴尬。
白昭叹口气淡淡“嗯”了一声,还不忘狠狠瞪我一眼。
我努努嘴:这个人真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