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午第一节课的预备铃声响起,夏小梨的习题集已翻至数列章节。陈雨薇则趴在桌上,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出断断续续的音符,最终化作歪斜的“不公平”三字。
粉笔灰轻柔地落在她的发梢,犹如撒上了一层细碎的钻石。
“同学们,请看向黑板。”数学老师用三角板敲击出清脆的声响,夏小梨的笔尖在等差数列的公式上稍作停留。
余光中,陈雨薇正用橡皮反复擦拭课表上的麦克风图案,橡皮屑如无声的雪花般飘落在她的白衬衫上。
放学铃声响起之际,夏小梨的书包拉链突然被拉住。
陈雨薇递给她一颗水果糖,包装纸在夕阳下闪烁着彩虹般的光泽:“给你的,荔枝味。”在指尖相触的那一刻,夏小梨注意到对方的指甲边缘泛着微红,那是过度紧张时掐出的痕迹。
晚自习的教室里,灯光冷冽如白昼,夏小梨数着草稿纸上的二十三道折痕。陈雨薇的座位空着,据说她去了音乐教室练歌。
夏小梨凝视着歌手大赛的报名表,评委构成表上的数字仿佛一道难以解开的方程。
窗外的梧桐树叶在晚风中沙沙作响,夏小梨从抽屉里拿出润喉糖,包装纸上卡通麦克风正对她微笑。
她回想起陈雨薇趴在桌上时,露出的蝴蝶骨轻轻颤动,宛如随时准备振翅高飞的蝴蝶。
自动铅笔在报名表背面勾勒出歪斜的线条,夏小梨尝试写下“尊敬的校长”,笔尖却在纸上晕染出墨迹。
她的喉咙突然感到紧缩,仿佛有团棉花堵住了气管,让她想起了上次在办公室背书时,被老师突然提问的窒息感。
放学的人群在走廊上喧闹,夏小梨整理书包时,注意到陈雨薇的课桌上还留着半张揉皱的报名表。
她小心地展开,发现评委构成表上的“70%”被画了个醒目的红叉,旁边用荧光笔写着“每个声音都该被听见”,字迹因用力过猛而划破了纸张。
楼梯间的声控灯忽明忽暗,夏小梨摸索着口袋里的润喉糖,包装纸在手中发出细微的响声。
经过公告栏时,歌手大赛的宣传海报被风吹得哗哗作响,上面的评委名单中,教师的名字占据了大部分。
回家的公交站台细雨纷飞,夏小梨透过车窗上的雨痕,回忆起陈雨薇在琴房练歌的侧影。
她总是在午休时偷偷前往琴房,唱着孙燕姿的《逆光》,声音如同浸润了蜂蜜的丝绸,却始终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放声歌唱。
手机震动,班级群里弹出陈雨薇的消息:“今天差点在琴房哭出来,还好有小梨在旁边……”夏小梨凝视着屏幕,指尖悬在键盘上,最终只发送了一个晚安的月亮表情。
公交车缓缓驶入站台,她再次摸了摸口袋里的润喉糖,包装纸的棱角在掌心留下印记,如同某种无声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