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汴京难留归耀州
书名:扶“窑”直上 作者:苨妮 本章字数:3388字 发布时间:2025-05-18

薛氏见儿子被打,怒气冲冲又心急如焚:“公爹和婆婆尚在堂前,你怎敢无视长辈殴打端洋?成何体统?”


林端洋捂着火辣辣的脸颊,强词夺理道:“姑姑此言差矣,应是沐瑶配不上我,如今苏家这般境况,还有谁敢娶她?我肯纳她为妾,已是她莫大的福分。”


母亲为了她动手打大表哥,苏沐瑶既心疼又感动,上前扶好母亲,她并未着急辩解,而是疑惑大表哥如何得知她与顾公子的事?


在林家此事只有外祖父、外祖母和母亲知道,外祖父和母亲绝不会乱说,难不成是外祖母有意告诉大表哥的?


苏沐瑶又觉得不对,外祖母对她的好虽然都是表面,也还没无聊到会将闺阁姑娘的事告知家中男儿。


她满心疑惑,质问道:“你是如何知晓我与顾公子之事?”


林端洋冷笑一声,眼神中透出一丝轻蔑:“哼,今日一早我去茶楼品茶,碰见萧景翊,上前跟他聊了一会儿,临别时,他让我给你捎话,说顾言卿很快会跟丞相家的三姑娘定亲,让你不要再惦记,我自然知道你在青云馆时对顾言卿有意。”


又是萧景翊!阴魂不散!讨厌的家伙!连她跟林家人闹矛盾都能听到厌烦的名字。他竟然与林端洋一起品茶,还聊天儿,足以说明萧景翊不是什么好人!


现下苏沐瑶顾不上埋怨萧景翊,刚才林端洋一番话显然是污蔑她,必须自证清白。


“从今日起我不会对京城的公子哥有任何幻想,大表哥也别妄想让我给你做妾。我既无意于你,何来勾引之说?你方才颠倒黑白,凭空捏造,毁我清誉,我深信林家长辈皆是明辨是非之人,知晓你本性如何,断不会轻信你的无稽之谈!”


曹氏一直没有言语,此时忍不住说道:“端洋,你这孩子,怎么欺负到自家表妹身上?沐瑶既对你无意,就别闹了。婉茹啊,你且放宽心,沐瑶生得花容月貌,又精通制瓷的手艺,何愁觅不得良缘?再说天下的好男儿又不是只有京城有,我坚信耀州必有能配得上沐瑶的好公子。


二舅妈的话说得让人舒心,也颇有道理,其中还隐含着劝她与母亲回耀州的意思。二舅妈隐晦的表达,足以证明在林府没有多少人希望她们母女留下。


林婉茹也听出些意思来,她意识到此次来汴京的目的难以达成,既如此何必强求?再说林家有这等不守礼的后辈,继续留下只会让沐瑶更加难堪。不如早日返回耀州,以沐瑶的才华与美貌,定能在耀州找到真正欣赏她的人家。


二儿媳最后的话语正好说到徐氏的心里,她趁机劝道:“她二舅妈说得很对,哪里没有好男儿?汴京城的公子哥眼光都高着呢,又何必盯着不放?唉,既然沐瑶对端洋无意,此事作罢。老爷,您说呢?”


文襄侯认真听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也算是听明白,深知女儿和外孙女受了委屈。林家太大,自己再关心她们也有照顾不周之处,不如让她们回耀州,省得在林家被人欺负。


“端洋,你且退下,回房闭门自省,最近一段时日不准出门,我会差人看着你!”


目的没达到,林端洋心有不甘:“祖父,您不能向着外人,再说表妹已被我抱过,传出去谁还敢要?”


文襄侯怒斥道:“混账!还不退下!”


薛氏担心惹得公爹大怒,向儿子使眼色。


林端洋接触到母亲的眼神,很不情愿地行了礼,悻悻地退下。


文襄侯平息了一会儿怒气,转向林婉茹,用缓和的语气说:“婉茹,你带着沐瑶回耀州吧,京城不适合你们,只有在耀州自己的家中,你们母女才能安心生活。为父也才能放心。若缺什么,尽管告诉我,我会尽力安排。至于耀祖和明朗的事,我会在京城尽力周旋,尽快将他们流放的时日定下。”


终于要将苏家母女送回耀州,徐氏和薛氏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曹氏则在心中叹口气,也深知是她刚才的话起到作用,她也是为婉茹母女考虑。且不说婆婆和大嫂不满她们母女赖在林家,单说那端洋,觊觎沐瑶不是一天两天,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还是早日离去,实为明智之举。


父亲已发话,足以说明在林家彻底无法待下去,林婉茹也瞬间决定为了女儿暂时放下前往儋州的想法,回耀州后再做打算。


“女儿听父亲的,耀祖和明朗的事拜托父亲费心。”


因顾公子的事,苏沐瑶一心想离开伤心之地,真的要离开,她却高兴不起来,恐怕往后想要再见顾公子更加不容易,是时候该彻底放下。


她上前向长辈行礼:“感谢外祖父替沐瑶做主,今日我和娘会收拾好东西,明日一早离开汴京。”


……


第二日,苏沐瑶和林婉茹背上包袱,带着楚儿准备踏上回耀州的马车。


因一早拜别过外祖父和外祖母,她们并未前来相送。林家的其他人中也只有二舅妈曹氏和二表哥林端木前来。


曹氏将林婉茹拉到一边,解释道:“昨日我当着长辈的面说的那些话你别往心里去,我也是为你们着想。”


林婉茹并没有丝毫埋怨:“二嫂之意,我岂能不知?多亏你一番言语点醒梦中人,否则我还会继续哀求母亲。”


“哪个做娘的不希望女儿能嫁个好人家?你没有错,错在时机不对。别以为京城的大户人家都好,一个个眼睛都翘到天上去,以为自家的儿子能当驸马或是娶个郡主似的,依我看即使是公主或是郡主也不一定能比得上我们家沐瑶。”


曹氏的话令林婉茹忍不住乐起来:“难道二嫂连曹家都批评不成?”


“有什么不能批评的?我那两个侄子根本配不上沐瑶,我相信沐瑶未来定能找到更好的人家。”


“二嫂很会宽慰人,你这样一说我心里舒坦许多。”


“这就对了,要回自己家,高兴些。”


马车旁,林端木也在嘱咐表妹:“祖父让我备好了路上的吃食,都放在马车里。你和姑姑定要小心,少与陌生人交谈,免得惹祸上身。”


“我和娘不是第一次来往于耀州和汴京的途中,二表哥放心,我们能应对。”


“那便好,大哥……他昨日对你做的事我也听说了,他已被祖父惩罚,算是罪有应得,改日我也会当面说说他。此事也算是家丑,没人宣扬出去,不会对你的声誉有任何影响,你也别往心里去,回到耀州,姑姑定会为你找个更适合的人家。”


听到“更适合的人家”,苏沐瑶更加意识到,在京城侯门高户的眼中一个来自耀州的商贾之女并非他们的人选,何况她的家中还有戴罪之人。


不知顾公子是否也会如此想?苏沐瑶发现她暂时难以忘记顾言卿,还会不由自主想起他,只怪时日太短。等回到耀州,过不了一年半载肯定会将一年多以来的感情渐渐淡忘。


“多谢二表哥关怀,合适不合适已不重要,沐瑶往后不会再考虑嫁人之事,陪着娘守好苏家窑场,等待我爹和哥哥归来。”


林端木难以理解表妹的想法,本想再劝慰几句,姑姑和娘走过来,看样子是该走的时候,他只好将想说的话咽了回去,默默让开了道路。


苏沐瑶扶着母亲上了马车,楚儿跟在身后,也进入马车内,将车门关好。


马车缓缓启动,林婉茹掀开帘子,向外说:“二嫂,你和端木回去吧,我走了。”


曹氏说:“一路顺风。”


待曹氏的身影消失于视线之外,林婉茹缓缓放下布帘,目光温柔地投向对面端坐着的女儿。


“沐瑶,你可怨娘?”


“我为何要怨娘?娘该做的已做,女儿感激还来不及,又怎能怨您?倒是娘,想让女儿留在京城的想法落空,您一定很难过。”


“昨晚的确难过了一阵。娘已想通,我女儿的将来恐怕不属于京城,所以才阻碍重重。再说有林端洋在,娘也不能把你放在林家,还是回耀州得好。”


“娘想通了再好不过。”苏沐瑶坐到娘身边,靠在她的肩头,“我相信有外祖父帮忙,爹和哥哥不会在儋州待太长时间,我会陪着娘,守好窑场,等他们归来。”


女儿沉浸在对未来的幻想中,林婉茹不好说出心中的疑虑,恐怕耀祖和儿子的事不好挽回,也许他们在儋州的时间要用“年”来计算。


为了掩饰忧虑之色,林婉茹赶快转移话题,想到昨日从林端洋口中得知顾公子要与丞相家千金定亲之事,不如趁机安慰女儿几句。


“唉,顾家公子再好,只要与我女儿无缘,娘也不会觉得他有多好。你不要再将他放在心上,回到耀州娘定会托人再给你找户门当户对的人家。一个人的幸福与家世、门第无关。就像娘,在林家时从未开心过,嫁给你爹,苏家虽是商贾人家,可娘时常能感受到幸福。娘如今只盼你能幸福,夫家富贵与否已不再重要,只要你能过得开心,便是娘最大的心愿。”


母亲提及顾公子时,苏沐瑶心里又悲戚了一会儿,为了让母亲放心,她用轻松的语气说:“娘果然已想明白,有这么明智的娘,女儿又岂会将不属于我的人放在心上?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女儿只会向前看。”


楚儿在一旁心想:“姑娘说得轻松,其实心里不知有多难过,昨晚她躺在被窝里还偷偷抽泣,以为我不知。唉,姑娘对顾公子用情颇深,恐怕一时半会儿还放不下。”


林婉茹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意,她认为女儿对顾公子的感情不过是情窦初开的少女懵懂的好感而已,来得快去得也快。她轻抚着女儿的头发,相信女儿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苏沐瑶的耳畔回响着车轮碾压马路的声音,心中默默与汴京和顾公子作别。令她感到悲哀的是,她心中的话语顾公子根本听不到,即使他听到,恐怕也不会放在心上。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扶“窑”直上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