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书名:别样人生 作者:蓝天 本章字数:5342字 发布时间:2025-05-18

2005 年秋高气爽的 9 月,北方军区某陆航团机场,阳光如同金色的薄纱,轻柔地洒落在一排排整齐停放的直升机上。米 171、直 8、直 9、小羚羊等直升机宛如一群沉默的钢铁巨兽,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金属光泽。

就在这时,一架迷彩涂装的米 171 直升机出现在远方的天际,它以一种沉稳而矫健的姿态建立下降航线,缓缓朝着起飞延长线靠近。这架直升机有着蚌壳尾门与全景机头的独特布局,犹如天空中一只即将归巢的雄鹰。

直升机的机舱内,坐着 12 名陆航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他们皆是 1983 年出生,刚刚度过 22 岁生日,青春的朝气与对未来的憧憬在他们眼中熠熠生辉。周立伟,便是这群充满热血的年轻人中的一员。他身材挺拔,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紧握着手中的飞行手册,指关节因微微用力而泛白,看得出他内心既紧张又兴奋。

随着直升机逐渐降低高度,起落架稳稳地触碰到跑道,轻微的颠簸让周立伟回过神来。舱门缓缓打开,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机场特有的航空燃油味道扑面而来。陆航团的资深教员早已等候在旁,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眼中满是期许。

“欢迎你们来到陆航团,接下来的日子,你们将在这里开启真正的飞行生涯。”教员的声音浑厚有力,如同洪钟般在机场回荡。

周立伟和同学们整齐划一地敬礼,大声回应:“是!”他们的声音坚定而响亮,仿佛要冲破云霄,向这片蓝天宣告自己的壮志雄心。

周立伟和与他同龄的曹永新被分到了一间宿舍。走进略显狭小但收拾得整洁的宿舍,周立伟放下手中的行囊,从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母亲给他买的诺基亚手机。手机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承载着家的温暖。他迫不及待地拨通家里的电话,当电话那头传来父母熟悉的声音,周立伟眼眶微微泛红:“爸,妈,我到陆航团了,一切都好,你们别担心。”

电话这头,他仔细聆听着父母关切的叮嘱,时不时应和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挂了电话,周立伟转身,看到曹永新正从包里拿出两条五星红杉树香烟,脸上带着一抹略带俏皮的笑容:“嘿,立伟,咱到了这儿,就可以抽烟啦。”曹永新边说边抽出一根烟,熟练地叼在嘴上,又递了一根给周立伟。

周立伟愣了愣,他在家时从未接触过香烟,看着递到眼前的烟有些犹豫。曹永新见状,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这儿和家里不一样,训练累了抽根烟能放松放松。”

周立伟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接过烟。曹永新利索地掏出打火机,“啪”的一声,火苗蹿出,先给自己点上,深吸一口,吐出一个烟圈,然后又帮周立伟点上。

周立伟学着曹永新的样子,轻轻吸了一口,瞬间,辛辣的烟雾呛得他剧烈咳嗽起来,眼泪都快咳出来了。

曹永新忍不住哈哈大笑:“别急别急,慢慢适应就好。”周立伟缓了缓,又尝试着轻轻吸了一小口,这次感觉稍微好了一些。

陆航团的特级飞行员、一级教员陈兵,这位 1968 年出生,飞行经验丰富、威望颇高的前辈,逐渐注意到了周立伟。陈兵目光敏锐,他从周立伟在训练中的专注神情、对飞行操作的认真态度以及面对难题时的冷静思考中,看到了璞玉般的潜力。

周立伟满心期待着能驾驶轻盈灵活的直 9 直升机,在蓝天中自由穿梭。然而,命运的齿轮却悄然转动,他被分配到了米 171 运输机的飞行训练中。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周立伟心中满是失落,那原本熠熠生辉的眼神都黯淡了几分。

陈兵察觉到了周立伟的情绪变化,将他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墙壁上挂满了各种飞行照片,记录着陈兵辉煌的飞行生涯。陈兵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语重心长地说道:“立伟,别小瞧了这运输机。虽说它不像直 9 那般灵活小巧,但在实际任务中,作用可大了去了。作战飞行时,它能运输物资、兵员,为前线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一些抢险救灾等其他行动,更是离不开它。没有它,很多任务都难以顺利开展。”

陈兵顿了顿,继续说道:“你在陆航学员时期放单飞的是直 9 没错,但那毕竟只是训练阶段,就好比幼儿园孩子过家家。真正到了陆航团,面对的都是实战化任务,情况复杂多变,对飞行技术和应变能力的要求截然不同。每一种机型都有它独特的使命,也都能让你学到不同的东西。”

周立伟静静聆听着,心中的阴霾逐渐散去。他明白陈兵的话句句在理,也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局限于最初的想法,必须重新审视米 171 运输机。

这一天,周立伟接到了一项重要的飞行训练任务——长距离飞行提纲。这次训练对他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更是成长路上的关键一步。

这架米 171 直升机,与以往常见的型号有着显著的不同。它采用了独具匠心的海豚机头设计,搭配滑翘式液压尾门,这种创新的设计不仅大大增加了直升机的气动性能,让其在飞行过程中更加稳定高效,同时还巧妙地缩短了尾部人员登离机的时间,为实际任务中的人员和物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周立伟和陈兵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架编号为 9G703 的米 171 直升机。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坚毅的轮廓。两人先后登上直升机,熟练地坐好后,迅速戴上飞行头盔。那头盔上的通讯装置,将成为他们与外界沟通以及彼此协作的重要桥梁。

周立伟深吸一口气,通过耳麦以清晰而沉稳的声音呼叫塔台:“报告总部,703 请求起飞。”

话音刚落,耳麦里便传来塔台清晰的回应:“703 可以起飞。”

得到许可后,周立伟的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而锐利,他双手如同灵动的舞者,娴熟地将各个开关依次接通。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仿佛与直升机融为了一体。最后,他稳稳地把两台发动机开关调到 ON 的位置。刹那间,旋翼伴随着发动机那低沉而有力的加压声,开始缓缓加速转动,发出的轰鸣声逐渐响彻整个机场。

直升机缓缓拔地而起,平稳地升入空中。此时,陈兵沉稳地说道:“立伟,你来飞,我只在必要的时候控制联动操纵杆和尾桨变矩器。”

周立伟微微点头,双手紧紧握住操纵杆,眼神专注地盯着前方的空域。此刻的他,心中既充满了紧张与兴奋,又怀揣着对完成此次训练任务的坚定决心。在广阔的蓝天之上,这架米 171 直升机就如同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承载着周立伟的飞行梦想,向着远方飞去。

直升机稳稳进入平飞状态,周立伟操控下的飞行姿态无比稳定,宛如翱翔天际的鲲鹏。此刻,直升机保持着500米的高度,以2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稳健前进,不知不觉间已悄然进入星城上空。

正当周立伟全神贯注于飞行时,耳机里猝然传来塔台指挥员那急促且严肃的声音:“703,现在位置。”

周立伟反应迅速,不假思索地朗声回答:“703收到,现在位于星城上空,高度500,速度200。”

紧接着,塔台指挥员的指令再次传来,语气中透着十万火急:“703,命令你们立即前往忠州机场,急需运送造血干细胞返场,注意安全。”

情况紧急,时间就是生命,周立伟毫不犹豫地回应:“703明白。”

一旁的陈兵迅速与周立伟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心领神会。陈兵开口说道:“立伟,情况紧急,但别慌,按规程操作,咱们务必以最快速度安全抵达。”

周立伟坚定地点点头,双手迅速而精准地调整操纵杆,改变直升机航向,朝着忠州机场全力进发。

直升机如离弦之箭般划破长空,机身周围气流呼啸。周立伟紧紧盯着仪表盘上的各项数据,时刻关注飞行状态,同时脑海中飞速规划着最优飞行路线。陈兵则密切留意着周边空域情况,通过通讯设备与塔台保持紧密沟通,确保飞行过程中的信息畅通无阻。

随着与忠州机场的距离逐渐拉近,直升机开始缓缓下降高度。周立伟双眼紧盯着仪表和窗外的跑道,凭借着精湛的飞行技术,精准地控制着下降的速率和角度。

考虑到悬停起落会对发动机造成较大负载,而此次任务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闪失,周立伟和陈兵果断选择滑跑着陆。直升机的起落架触地的瞬间,伴随着一阵轻微的颠簸,巨大的旋翼声与轮胎和跑道摩擦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直升机平稳地在跑道上滑行,朝着距离运送造血干细胞的客机最近的地方快速移动。

当直升机最终稳稳停住时,舱门迅速打开。周立伟和陈兵一刻也不敢耽搁,迅速跳下直升机,朝着客机奔去。此时,运送造血干细胞的工作人员早已严阵以待,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交接工作。

考虑到情况复杂,直升机滑行到客机附近并没有关车,这样一来,就能保证快速起飞。

陈兵眼神敏锐,大脑飞速运转,瞬间做出判断:“悬停起飞燃油消耗太大,时间紧迫,咱们滑跑起飞!”周立伟心领神会,二人迅速行动。

所谓滑跑起飞,对于直升机而言,就是模拟固定翼飞机的方式,沿着跑道快速滑行。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空气将流经旋翼,为直升机提供更强大的升力,实现平稳且高效的起飞。这一操作需要飞行员具备极高的技巧和精准的控制能力。

只见 9G703 号米 171 直升机在跑道上开始滑跑,速度不断加快。机身两侧的景物飞速后退,强大的气流冲击着机身。随着速度攀升,直升机那庞大的机身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轻轻托起,缓缓离地升空。在获得足够的升力和高度后,直升机在空中灵巧地前进一段距离,随后迅速调头,如同一头矫健的苍鹰,朝着星城方向疾飞而去。

很快,直升机再次进入星城上空。周立伟与陈兵配合默契,熟练地操控着直升机,迅速完成滑跑着陆动作。直升机精准地滑行到距离救护车最近的地方。

然而,从直升机侧后方接近存在极大危险,因为除了支奴干、鱼鹰、米12或者卡32,大多数直升机是单旋翼带尾桨式布局,米171本身体积大,尾桨直径可达到4米,一旦撞到高速旋转的尾桨,后果不堪设想。

考虑到医护人员安全,地勤人员反应迅速,立刻挥动引导旗,指引医院工作人员从直升机侧面快速接近。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送上救护车。看着救护车闪烁着警示灯,呼啸着远去,所有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任务完成,周立伟将发动机开关果断放到关车位置。旋翼在惯性作用下渐渐停止转动,发动机发出巨大的泄压声,仿佛也在为这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接力而稍作喘息。周立伟和陈兵摘下飞行头盔,对视一眼,疲惫的面容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在这场与时间的较量中,他们成功地为挽救生命争取到了宝贵的机会。

完成这场紧张而意义重大的飞行任务后,周立伟和陈兵拖着略带疲惫的身躯,回到了飞行员休息室。休息室里弥漫着一种熟悉而又宁静的气息,与刚刚在空中的惊心动魄形成鲜明对比。

两人坐在舒适的椅子上,稍作休息后,便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复盘。陈兵率先开口,眼中带着赞许的目光看向周立伟:“立伟,这次飞行你表现得非常稳定,从起飞到降落,每个环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在接到紧急任务改变航线时,你的应变能力和操控水平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

周立伟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谦逊的笑容,但眼中难掩完成任务的自豪。陈兵接着说道:“而且这次造血干细胞安全送达,为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关键保障。这不仅仅是一次飞行任务,更是一场与死神的较量,我们成功了,这离不开你在飞行过程中的出色发挥。”

周立伟认真聆听着陈兵的话,心中满是感激与收获。他说道:“陈教员,多亏了您在旁边的指导和提醒,让我在面对突发任务时能保持冷静。这次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深刻认识到我们肩负的责任之重。”

陈兵继续着与周立伟的交流。他表情认真,眼神专注地说道:“立伟,你得清楚,民航机场和咱们熟悉的军用机场那可是大不一样。”

周立伟微微前倾,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眼神中透露出强烈的求知欲。陈兵接着解释道:“你看,民航机场平日里降落的大多是固定翼飞机,跑道设计、空域规划以及地面引导设施等,都是围绕固定翼飞机的起降特点来的。而直升机在这样的环境下起降,要求可就高多了。”

陈兵端起水杯,轻抿一口,稍作停顿后,加重语气说:“就拿这次在忠州机场的起降来说,你必须要时刻做到仔细观察周边的情况。固定翼飞机的起降轨迹、速度和直升机截然不同,它们的滑行线路、起飞降落的间隔时间,这些都得纳入你的观察范围。一旦判断失误,就可能出现危险状况。”

周立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陈兵见状,进一步补充道:“还有机场的地面标识和引导信号,虽然是通用的,但在民用机场,其主要针对的是固定翼飞机,咱们直升机解读和利用这些信息时,得更谨慎。比如跑道上的一些标识,对于固定翼飞机来说是标准的滑行指引,但直升机滑行时,由于机身大小、转弯半径等因素,得结合自身情况灵活判断。”

周立伟认真地将这些要点铭记于心,他深知,这些经验之谈都是在一次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陈兵最后语重心长地说:“只有充分了解并适应民用机场的特殊环境,咱们才能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安全、高效地完成直升机的起降任务,确保每一次飞行任务都万无一失。”周立伟坚定地回应:“陈教员,我记住了,以后一定会更加留意这些细节。”

周立伟深深明白,今天执行的这次紧急运输造血干细胞任务,不过是他飞行生涯漫漫长路上一个小小的开端。在陆航部队这片充满热血与使命的领域里,未来必定会有无数未知的挑战如潮水般涌来。

陆航部队的任务性质复杂多样,从抢险救灾时穿越恶劣气候环境营救受灾群众,到边境巡逻面对复杂地形与突发状况,每一项任务都充满变数。就像在崇山峻岭间执行低空侦查任务,山峰间变幻莫测的气流可能瞬间让直升机失去平衡;或是在夜间执行秘密行动,黑暗中隐藏着无数难以预料的风险。

但周立伟没有丝毫畏惧,他深知机遇与挑战向来是并存的孪生兄弟。每一次克服艰难险阻完成任务,都是一次自我提升的绝佳机遇。成功穿越复杂气象条件完成救援,能让他对直升机在极端气候下的操控达到新高度;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保持通讯畅通并完成任务,能大幅提升他应对电子对抗的能力。

这些挑战就如同锻造宝剑的熊熊烈火,虽炽热难耐,却能将他磨砺得更加坚韧、技艺更为精湛。在陆航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周立伟渴望在挑战中不断蜕变,用一次次的胜利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在广袤天空留下一道道属于陆航飞行员的壮美航迹。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别样人生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