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过后,疾控中心比较清闲,每个科室都在弄年终检查和评优评奖的文件资料。付乐志在科室轮转,除了跑跑腿,打打杂,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科室看看书玩玩手机。
科里的前辈偶尔跟他闲聊两句,有时候会提醒他提前为工作做下准备,关注关注招聘信息。于是他边实习边开始在网上找工作,也是在这段时间他才了解到疾控中心“逢编必考”的规则,也就是说只要进编就要参加卫计委(当时还是卫计委,后改为卫健委)组织的考试,就算有后台也要走个过场。
付乐志在疾控中心实习了一段时间,很快便迎来了新年。付乐志也整理好个人物品,准备回家去过年了,单位主管人事的副主任让他在家多玩几天,等到元宵节过后再去上班,而正式的员工只有国家法定的七天假期。他冲副主任道了谢,谢领导这么关心他,让他在家里多休息几天。
这难得的20天假期,付乐志心想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不过一想到工作还没着落,想要好好放松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了,一股莫名的烦躁涌上心头。
付乐志在单位的宿舍收拾好行李,跟宿管阿姨打了声招呼,出了疾控中心的大门,站在大马路等车,很快便坐上了一辆来往接送的面包车,两个小时后在一家小商铺旁边停了下来。
他从车里钻出来,付了车费,拖着行李箱往家走去。
小商铺门前,村里的几个妇女在七嘴八舌地聊天,见他从车里下来,纷纷将目光投射在他身上。被她们这么仔细地打量着,他有些不自在了,加快步伐从她们旁边走过。
“这是雅婕带来的崽,现在在市疾控上班。”
“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哈,他以后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听着她们的议论声,付乐志只觉脸上火辣辣的。他知道妈妈又把自己在市疾控中心实习的事儿弄得村子里人尽皆知了。他不禁苦笑一声,什么好日子呀,工作都还没着落呢,就给他戴了一顶高帽子,这不诚心给他唱高调吗。
农村的妇女闲得没事就喜欢坐在一起乱嚼舌根,付乐志的妈妈也是其中一个。他妈妈是典型的“大嘴巴”,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吹嘘他这个宝贝儿子,芝麻绿豆大点的事情都捅出去。
在他决定考研后,他的妈妈第一时间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妈妈好像又抓到了新的可以炫耀的资本,在村里大肆宣传他儿子要当研究生了。
她显然是高兴得太早了,他儿子考研败北,她又告诉她的牌友们他儿子没考好,妇女们表面上安慰她几句,实际上心里早就等着看她的笑话了。
有时候付乐志很反感他妈妈的行为,反感他妈妈践踏他的尊严来换取她自己的颜面。为此,他跟他妈妈争吵过几次。可每次他妈妈都理直气壮地责怪他:“嘴巴长着就是用来说话的,跟你一样沉默寡言像死人一样,有什么出息。你要学着多出去跟别人交流,想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口才是不可缺少的……”
付乐志心里苦笑道,嚼舌根也锻炼不了口才吧!
付乐志回到家里,一楼空荡荡,他知道妈妈又出去打麻将了,拖着行李直接上了楼。他把行李放进卧室,推开哥哥卧室的门,走了进去。
“还不起来啊?你都快成睡神了!”
“老弟啊,回来了啊,你哒春风得意嘞,在市疾控实习着。”
“春风得意个屁呀!能不能留下还不知道呢?我边实习边开始找工作了,也不晓得在毕业前能不能顺利找到工作?”
“总比我强!我一直都没工作。”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那个人事科的主任说今年会招2个预防医学的,但招聘考试要到7-8月份去了,我们学校要求毕业前签三方协议的,不然毕不了业的……”
“我还不是一样,工作不晓得在哪个地方呢,天天被老妈嫌,都快嫌臭了。”
“你在家呆了这么久,确实也该找个工作了。你也别怪老妈嫌你。你也老大不小,孩子都快出生了,你拿什么养你老婆孩子……”
“你丫的别教训老子!信不信老子弄死你!”付乐永突然发了飙。
“懒得管你!”付乐志面色铁青,带上门就出去了。
付乐志活了二十多年,一直觉得不是个幸运的人,有人说越努力越幸运,可能他一直不是个努力的人,至少还不够努力,所以才一次又一次与好运擦肩而过。
于他而言,高考是一场噩梦。高考的失败,使他无缘理想的大学,沦落到现在这所远在异乡的普通医学院校。当时,他并不会觉得自己的学校不好,天真地以为学校并不重要,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只是他后来才明白,金子若埋在沙堆里,蒙上了一层灰,便会失去光芒。遇不到淘沙工的金子,一辈子只能躺在沙堆里,跟一颗普通的沙子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现实。
这也是他为什么打定主意想考研的原因。可是考研之路也以失败告终,读名校的愿望再次落空。找工作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学校不好,在医院面试过程中屡次受到面试官的歧视,惨遭淘汰。
预防医学专业出身如果考虑进三甲医院,只能进医务科、院感办、预防保健科等辅助科室,而且大都需要研究生学历。在接连几次面试中被刷掉之后,付乐志对医院的招聘有些心灰意冷了,因为这种面试根本不会问任何专业性的知识,只是单纯问你的学校是研究生还是本科,是985、211还是普通院校,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以学历和学校作为录取的凭证,学历歧视和学校歧视摆上了明面儿。
实习到三月底就结束了,付乐志在把盖好章签好字的实习手册寄回学校以后,就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找工作上。他重点关注本省各个疾控中心的事业编考试,毕竟预防医学最对口的单位还是疾控中心,可是事业编的水只深不浅。最令他忿忿不平的是,卫计委招聘“暗箱操作”大行其道,通常疾控中心的编制只有一到两个名额,而且某些招聘条件都是为某个领导亲戚量身定做的,所谓的“先有萝卜后挖坑”。
付乐志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他断断续续地参加了三次编制考试。
实习刚结束没几天,他在网上看到了省会市卫计委发布的关于招聘卫生专业人才编制考试的简章,于是欣欣然报考了省会市疾控中心。期间导师通知他回学校准备论文初稿。
考完笔试后他就坐火车匆匆赶回远在外地的学校,结果入围了面试,又坐火车匆匆赶回去进行资格审查,想着过几天就可以参加面试,结果面试通知迟迟不下来,他就一直在家等,没想到这么一等就是一个多月,还好这段时间他并没有闲着,一边准备论文一边准备面试。面试时间跟答辩时间正好是同一天,中间的过程是一波三折,他一开始考虑放弃面试,毕竟不参加毕业答辩毕不了业,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就算面试过了,资格终审还是过不了。
他又问了几个学姐学长,学姐学长们建议他以工作为主,让她向导员请假,结果导员说不参加毕业答辩肯定是不行的。
过了一天,他请求导师帮他出个主意,导师让他给学院的书记打个电话,结果书记说他要报学校教务处批准,让他先两手准备着,暂时还不能确定是否可以推迟答辩。
为了这些烦心事,付乐志郁闷到了极点,在面试前两天,付乐志得知可以推迟答辩的消息,于是便参加了面试。六个人进入考核,只录取两个,他笔试第二,结果惨遭淘汰,笔试排名第六的人反而进了,原因是他的考核分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关键他的表现真的很一般,并不出彩,形象也一般,有点胖还有点黑。
其实付乐志当时就感觉到他是关系户了,无领导小组讨论时,主持人频频让他优先回答,而且每天考试前疾控人事处的人都在跟他谈话,后面跟其他几个考友聊天证实了他的猜测,他们告诉付乐志那个第六名是个关系户,据说是卫计委一个领导的亲戚,提前给疾控中心人事科打过招呼的,他不进谁进啊?
考核面试成绩没有当场公布,而且比官方给定的时间晚了整整10天。只公布了入围体检者的成绩,入围体检的是笔试第一名和那个笔试第六名,黑幕真的是杠杠的,他恨自己笔试考不了第一,才被刷掉了。
付乐志忍不住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配上一张黑幕的图,大吐苦水:为什么每次都给我机会,却从不录取我?浪费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没有关系的人被录取,就这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