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常规赛已然步入第六十轮,在我的引领下,公牛队一路遥遥领先。除去几场因战术性轮休而落败的比赛,球队胜率竟高达惊人的 90%。
而我个人的多项数据更是刷新了 NBA 的历史纪录,在前六十轮比赛中,场均得分 45 分、篮板 25 个、助攻 20 次、抢断 10 次。如此令人惊叹的 “四双” 数据,不仅震撼了整个 NBA 赛场,更是让全球的篮球迷为之疯狂。
尽管常规赛还剩下二十多轮,但媒体与球迷们已然迫不及待地将常规赛 MVP 的殊荣,提前戴在了我的头上。他们满心期待着我在季后赛中,能带来更为惊艳的表现。
然而,我如此无与伦比的出色发挥,也极大地激起了其他各支球队的斗志。无论是球员、主教练,还是俱乐部的管理层,都把击败我所带领的球队,视为一种无上的荣耀。
于是,各支球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有的不惜花重金,聘请了来自中国的武术和道术师傅;有的甚至还研发起了智能 “克单” 机器人,并夜以继日地展开技战术演练。
掘金、太阳、鹈鹕、勇士等球队,成为了第一批 “试金石”。他们将新演练的技战术运用到实战之中,试图把我从神坛上拉下来,即便做不到,至少也要抑制我的发挥。
面对全新专门针对我的 “克单技战术”,起初我的确有些不太适应他们的排兵布阵。
尽管依旧能够带领球队赢得最终胜利,但连续几场比赛下来,我的各项数据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这一情况,无疑更加坚定了其他球队的信心。
为了限制我运用内功真气隔空吸球抢断的次数,不少球队玩起了 “猫戏老鼠” 的战术。
他们通过快速转移球,刻意避免与我近距离接触。只要我上前拦截,持球队员便迅速将球传给远离我的队友。
由于他们充分利用了球场的宽度,如此一来,我即便有心也无力拦截,只能望球兴叹。
此外,当实在找不到空档接球的球员时,持球球员便凭借自身身高臂长、体型庞大的优势,立即以如山般的背部顶住我,同时尽量伸展双臂运球。
倘若察觉到我试图绕前,他们会迅速移动脚步,始终用臀部和背部紧紧阻挡我。
虽说我内功深厚,但真气笼罩范围最多不过直径 50 厘米左右。
如此,像 “龙吸水”“吸星法” 这类绝技,便如同过期药品一般,失去了效用。
为了阻拦我使用 “梅花步”“凌波微步”“无影脚” 等步法强行突破,不少球队采取了 “人盯人” 的紧迫防守策略。
负责防守我的球员如影随形,寸步不离,让我几乎没有轻松接球、运球的空间。
有时甚至会出动两人、三人进行贴身防守。他们宁可冒险放空其他球员,也绝不让我有轻松持球进行个人突破的时间与空间。
一旦实在无法阻挡我的突破,他们便会使出 “砍单” 战术,不断安排角色球员犯规,让我的突破功亏一篑。
另外,他们还着重加强了中锋、后卫的身体对抗性训练。正所谓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他们邀请中国的武师与术师传授中国内、外气功心法。
尽管是速成之法,但也使他们的力量和体能得到了快速提升,并且获得了一定的真气护体。
每当察觉到我想要运用 “铁布衫”“金钟罩” 等硬气功强行撞开防守队员扣篮时,球队的中锋和后卫便迅速气聚丹田,输出真气护体。
同时,双脚如同打桩机般稳稳扎在地板上,然后挺直上身,咬牙鼓腮,与我硬碰硬,迎接这极具冲击力的一刻。
我在篮球场上的急停跳投和三分投射技术相当出众,这可是我得分的两大法宝。
每次站在三分线外,我就像一位手持利箭的射手,目光坚定地锁定篮筐,那篮球在我的手中就如同被赋予了生命,随时准备应声入网;
急停跳投时,我又似灵动的猎豹,瞬间急停,然后高高跃起,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
要知道,强行突破上篮或者扣篮可是非常耗费体力的,就像一场激烈的马拉松冲刺,只能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偶尔为之,全场都保持这种高强度的得分方式是根本不可能的。
对于我来说,如果对手能有效地限制我的中远投得分手段,那简直就像是砍去了我在球场上的一只手和一只脚,让我一半的本领都无法施展。
不少球队针对我制定了 “阻、抢、跳、晃” 的四字防守口诀。
“阻” 呢,就是防守队员像一堵坚实的墙一样,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挡箭牌,死死地挡住我前进的路线,让我难以突破;
“抢” 要求另一名防守队员像敏锐的猎犬,准确地判断我突破的方向,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先站位,破坏我原本计划的落点;
“跳、晃” 则是让防守队员高高地跳起来,同时像舞动的章鱼一样伸出长长的手臂在我眼前不停地晃动,这样既破坏我传球的手法,又干扰我的视线,让我难以找准篮筐的位置。